
航空重力测量内外符合精度评价方法、重力仪检测结果记录表、测量质量统计表.pdf
4页DZ/T 2019XXXX 32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航空重力测量内外符合精度评价方法 B.1 航空重力测量内符合精度 B.1.1 航空重力测量内符合精度是利用重复线测试数据来评价航空重力重复测量的动态精度,反映的 是各重复线测试数据相对于它们的平均场数据的符合程度 由于大致消除了由于仪器工作状态及飞行条 件变化可能导致的各重复线水平差异, 通常水平调整后的内符合精度更能反映仪器动态测量自身的重复 一致性,即动态测量的实际精度或噪声指标 B.1.2 每条重复线重力测试数据水平调整后的均方差内符合精度计算公式: n n i ij j 1 2 , (mj, 2 , 1)(B.1) m F F m j ij i 1 (B.2) 式中: ij 水平调整后第j条重复线公共段各点重力观测值 ij F与该点各重复线重力观测的平均值 i F 之差,10 -5m/s2; ijijij FFFF)(, (ni, 3 , 2 , 1;mj, 2 , 1) m F F m j ij i 1 , (ni, 3 , 2 , 1) 每条重复线重力数据的水平均值(10 -5m/s2): n F F n i ij j 1 , (mj, 2 , 1) 所有重复线重力平均场数据的水平均值(10 -5m/s2): n F F n i i 1 DZ/T 2019XXXX 33 式中: m重复线的数目; n重复线公共段数据点数。
B.1.3 所有重复线重力测试数据水平调整后的内符合精度(10 -5m/s2)计算公式为: nm m j n i ij 11 2) ( (B.3) B.2 航空重力测量外符合精度 B.2.1 航空重力测量外符合精度是利用测线(或重复线)重力值与同等精度以上的地面重力值上延到 飞行高度的重力值进行对比来评价航空重力测量的精度 B.2.2 计算外符合精度的具体做法是: 重力水平调整后, 按各测线测点号计算各测线重力值 ( ij F) (或 重复线的平均值)与其对应地面重力上延到飞行高度重力值(Pi)的差值,统计该重力差值的均方差, 即外符合精度(10 -5m/s2) ,其计算公式如下: 2 11 () mn ijji ji FFPP m n (B.4) 外符合标准场的重力水平均值P(10 -5m/s2): n P P n i i 1 (B.5) 式中: ij F第j条重复线在第i个测点的重力值,10 -5m/s2; i P在第i个测点的外符合实际标准重力值,10 -5m/s2 m参加统计的测线数; n参加统计的测点个数 DZ/T 2019XXXX 34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航空重力仪检测结果记录表 航空重力仪检测结果记录表,见表C.1。
表C.1 航空重力仪检测结果记录表 测区名称: 仪器型号: 测试地点: 静态定位精度(m) 参 数 东向(x) 北向(Y) 天向(Z) 平面(2D) 立体(3D) 定位精度要求 0.1 0.1 0.1 - - 实际观测精度 (RMS) 注:观测时间应2h 航空重力仪静态测量精度 参 数 指标要求 实测指标 测量要求 静态测量精度 (RMS) (10-5m/s2) 0.3 观测时间应3h 零漂 (10-5m/s2/d) 5.0 观测时间应24h 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动态测量精度 测量内容 设计指标 实测指标 测线数(条) 重复线 内符合精度(RMS) (10-5m/s2) 第一架次 第二架次 合并架次 注:采用重复线内符合精度进行评价,合计重复线应不少于 5 条 检测者: 检查者: 年 月 日 DZ/T 2019XXXX 35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航空重力测量质量统计表 航空重力测量质量统计表,见表D.1 表D.1 航空重力测量质量统计表 测区名称: 仪器型号: 机型/机号: 使用机场: 架次号 测线号 平飞高度(m) (均方差10m) 卫星数 (6) PDOP 值 (2.5) 位置均方差 (m) (1m) 速度均方差(m/s) (0.05m/s) 稳定平台 (-4 4) 交叉点残差均方 差(10-5m/s2) 架次零漂 (10-5m/s2) 平均 均方差 最少 最多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俯仰角 滚动角 单测线 整架次 填表者: 检查者: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