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品位大吨位富锗铅锌矿成矿理论创新与深部找矿重大突破.doc
8页高品位大吨位富锗铅锌矿成矿理论创新与深部找矿重大突破提名人: 云南省提名奖种: 科技进步奖(二等)主要完成人:韩润生,王峰,黄智龙,罗大锋,金中国,周高明,张长青,李文尧,郭忠林,王兵主要完成单位: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贵州泛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名单位意见:项目创新性提出高品位大吨位富锗铅锌矿形成于印支期碰撞造山过程的陆内走滑构造系统,创立了构造分级成矿 -控矿、矿体定位模式,为深部找矿奠定了理论基础;阐明了“矿源—输运—聚集”成矿过程及铅锌锗共生分异机制,构建了矿床模型和多元成矿信息定量化数学模型;研发成功大比例尺深部找矿勘查系列关键技术:发明了蚀变岩相找矿预测、全空间域高精度坑道重力深部矿体定位探测方法,创新了构造地球化学深部精细勘查技术,解决了三维空间深部矿体定位的多解性难题,填补了大比例尺全空间域坑道重力探测准确定位富厚矿体技术的空白;创建了大比例尺“四步式”深埋藏矿体定位探测集成技术体系,实现了深部找矿技术系统化和高效率,技术示范效果明显新增金属储量巨大,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有力推动了铅锌矿床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进步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名该项目申报 2018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简介:川滇黔接壤区富锗铅锌矿,品位之高世界之最、富锗之多全球罕见截至目前,任何理论还无法圆满解释以会泽超大型铅锌矿为代表的富锗铅锌矿“品位特高、储量大、富含锗、矿体延深大、蚀变强”等特点 20 世纪末,以会泽、大梁子、赫章等一批主力铅锌矿山资源枯竭濒临关闭,大批员工下岗,发现和探明接替资源刻不容缓为此,在国家 973、省部级等科技计划支持下,历经 20年“产学研用”持续攻关,通过成矿理论和找矿关键技术创新,实现了川滇黔接壤区“攻深找盲”重大突破, 取得创新成果如下 :1.创新性提出富锗铅锌矿形成于印支期碰撞造山过程的陆内走滑构造系统的新认识: 研究发现川滇黔接壤区富锗铅锌成矿发生,源于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陆内走滑构造系统;提出了大陆走滑断褶带对大型矿集区构造动力学机制,建立了构造系统组合样式与构造分级成矿 -控矿、矿体定位模式,为深部找矿奠定了理论基础2. 查明了富锗铅锌矿时 -空 -物结构和成矿过程 ,发展了 MVT 矿床成矿理论 :深源流体 “贯入”、流体不混溶、 CO2 逃逸、流体混合等构造 -流体多重耦合作用,是矿质超常富集与巨量聚集的主要机制;阐明了“矿源—输运—聚集”成矿过程及铅锌共生分异机制,建立了矿床模型和多元成矿信息定量化数学模型。
3.构建了大比例尺深部找矿勘查系列关键技术: 发明了热液矿床蚀变岩相找矿预测方法;创新了构造地球化学深部精细勘查技术,提出了构造地球化学立体勘查流程,捕获了深部矿化信息,实现了重点靶位快速圈定;发明了全空间域高精度坑道重力深部矿体定位探测新方法,解决了三维空间富厚矿体定位的多解性难题4.创建了大比例尺“四步式”深埋藏矿体定位探测集成技术: 构造精细解析 +找矿模型( 空间择向)→蚀变岩相预测 +构造应力场靶区筛选( 面中筛区 )→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 区中选点 )→全空间域坑道重力、 AMT 和 TEM 、 IP 综合探测( 点上探深 ),实现了深部找矿技术系统化和高效率,技术示范效果明显5. 新增金属资源储量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新增铅锌金属资源量超过 1000 万吨,潜在经济价值 2000 多亿元,经济效益巨大依托项目建成国际领先的会泽、彝良大型铅锌采选冶基地和锗产业基地,国家级绿色矿山 2 座,省高新技术企业 1 个,省部创新团队 1 个,工程实验室(中心)3个,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乌蒙山区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 项、二等奖2 项,找矿成果一等奖2 项及省找矿重大成果奖。
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 件、著作权1 件专著7 部、论文133 篇(其中SCI 论文28 篇, EI论文11 篇,CSCD 论文 94 篇),其中他引 1195 次;培养了博(硕)士和技术骨干约千人客观评价:1. 主要成果鉴定意见① 2000年 12月,云南省教育厅组织九位专家对“会泽麒麟厂铅锌矿深部找矿预测研究”项目成果鉴定结论:“找矿方法和技术路线具特色、论证有据、预测成果已证实,取得了在理论上有创新、方法上有发展、生产上有显著效益、找矿上有突破的优秀成果根据检索查新结论和隐伏矿定位预测中的重大发现, 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② 2009年 9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七位专家对 “云南会泽铅锌矿区深部及外围隐伏矿定位预测与增储研究”技术成果鉴定结论: “成果累计新增铅锌金属资源储量巨大,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12年,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所取得的理论、方法技术成果对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及同类矿床深部和外围的地质找矿具有指导作用和推广示范意义 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会泽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厘定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③ 2013年 4月,云南省科技奖励办组织九位专家对 “云南昭通毛坪铅锌矿床找矿预测理论技术研究和找矿重大突破”技术成果鉴定结论:成矿理论研究、 " 四步式 " 找矿技术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隐伏矿定位预测效果显著,找矿实现重大突破,资源潜力预测依据充分,找矿潜力巨大。
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找矿技术集成及找矿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目成果所获的科技奖励①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在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深部找矿预测应用及8号矿体发现, 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EC203-1),云南省人民政府②云南会泽铅锌矿区深部及外围隐伏矿定位预测及增储研究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008-200900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③云南昭通铅锌矿床深部及外围隐伏矿找矿预测及增储研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215-201400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④川滇黔接壤区富锗铅锌矿床成矿理论与找矿技术创新及其应用,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 KJ2016-2-47 ),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⑤“黔西北地区铅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方向及资源评价研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色协科字 [2006]014-2005007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⑥云南会泽铅锌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新发现与增储,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一等奖(2010-012-2010040)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⑦贵州省普定县五指山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 ,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一等奖( 2016-5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⑧昭通毛坪铅锌矿床深部及外围隐伏矿找矿预测及增储研究,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二等奖(中色协地字 [2014]10-2014447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⑨贵州水城- 织金 - 纳雍地区铅锌银矿资源评价,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二等奖( 中色协地色[2008]015-200801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⑩会泽铅锌矿深部找矿勘查,云南省地质工作重大成果奖(2006.07 ),云南省人民政府。
3. 资源储量认定证明文件探明的部分资源储量已通过国土资源部、云南省国土厅、 中国地调局、 贵州省国土厅的认定备案认定备案的资源金属储量新增铅锌资源量超千万吨,经济效益巨大4. 知识产权 : 3件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件软件著作权5.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论文检索报告项目主要技术特点查新结论:( 1)陆内走滑断褶构造系统控制混合流体(热液、流体)沿断褶构造带“贯入” - 交代成矿,造成铅锌锗超常富集,建立矿床时空分布模式的研究 2)建立扬子陆块内印支期(三叠纪)富锗铅锌成矿事件及会泽式铅锌矿床成矿 / 控矿构造动力学模式 3)创建大比例尺全空间域高精度坑道重力定位探测深部高密度隐伏矿体技术,首先进行野外坑道重力和重力梯度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各项改正,再根据改正后获得的重力异常和 X、Y、Z三个方向重力梯度异常进行隐伏矿体定位探测 4)大比例尺矿田(床)构造地球化学深部找矿预测中提出断裂带中金属元素组合晕异常提取深部矿化信息、异常梯度变化判断深部矿体产状等方法,以及构造应力场找矿靶区筛选方法 5)创建并应用了大比例尺“四步式”定位探测深部热液矿床或矿体的方法:成矿构造解析 +矿床找矿预测模式、构造 - 蚀变岩相填图、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察、全空间域坑道重力 +EH4+瞬变电磁法综合探测预测深部隐伏矿床(矿体)。
经检索并对相关文献分析对比结果表明: 上述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分别涉及到该查新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除委托人、委托人所在课题组成员及其合作单位发表的文献外,国内外均未见与该查新项目以上技术特点相符的文献报道项目论著检索:出版专著 7部、发表论文 133篇(其中 SCI论文 28篇, EI 论文 11篇, CSCD论文 94 篇)6. 国内外学术界及社会评价①《云南日报》头版多次报道《云南会泽麒麟厂铅锌矿矿床深部找矿预测研究》项目在会泽铅锌矿深部及外围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成果,指出“对企业增强后劲和实现持续发展带来了福音,也为我省其他老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稳定有色金属原料基地开辟了可喜前景;会泽铅锌矿可能是世界级超大型铅锌矿床这一校企合作的重大项目对会泽铅锌矿区构造成矿理论及隐伏矿定位预测及效果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发现,是值得推广的成功范例”当年的预测,今日得以验证②《云南政协报》 对项目第一完成人带领团队和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人员联合攻关在云南昭通毛坪铅锌矿深部及外围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专题报道,指出“研究成果使会泽、彝良毛坪铅锌矿等老矿山重新焕发青春,不仅带来的是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是一份宝贵的理论创新和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③韩润生代表性论文在《 Ore Geology Reviews 》发表,国际著名矿床学家 KhinZaw et al ( 2017)引用了会泽铅锌矿床的独特地质特征④项目第一、第六完成人于 2017年 1月 -2017 年2月应邀去澳大利亚参加“第 19届国际地球物理、地震与构造学国际会议” ,“全空间域坑道重力深部隐伏矿体方法”的口头报告获优秀论文奖;受悉尼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应邀访问悉尼大学,做了 “川滇黔富锗铅锌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勘查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