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475[精选].doc
13页浅析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受众的关系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受众的关系,从传授关系、服务关系、伙伴关系、交流关系、互动关系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其具体内涵和实质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受众 Analyses our country television presenter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udience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television presenter and audi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ing relations, service relationship, partnership,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fiv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pointed out its specific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Key words: TV programs; The host; The audience 目 录绪论 1—、传受关系 1(一)受众对节目有选择权和拒绝权 1(二)受众对节目的理解和评价具有主动权 2(三)受众具有节目的参与权 2二、服务关系 2(一)主持人应提供高格调、高水平的服务 2(二)主持人应结合受众需求,提供真诚服务 3三、伙伴关系 3(一)以“平常心”面对“捧”和“骂” 4(二)视受众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4四、交流关系 5(一)主持人参与节目制作,设想在节目传播前与受众的潜在交流 5(二)信息播报与评论有机结合,实现节目传播中与受众的实在交流 6(三)展现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修养,应对节目后受众反馈的心理交流 6五、互动关系 7(一)塑造独特的风格魅力和形象 7(二)善于调整心态,把握心态 8(三)了解和把握节目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0绪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持人节目开始兴起,并成为我国广电传媒节目的代表作,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主持人节目的出现和发展也是改革开放在广播电视宣传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此类传播形式的一大特点是主持人直接面对受众,这就将大众传播的优势和人际传播的优势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加重视与受众的面对面交流,带动大家积极的参与根据传播学的循环互动理论,主持人节目结束了传统节目“我讲你听”的一贯作风,将受种者的互动和反馈加入到了信息从传播者到受众者的过程中,更加人性化,更加重视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也正因为这样,才形成了较为科学完整的传播形式,并深得广大受众者的厚爱到了21世纪,互联网节目日益兴起,更加便捷的时时互动与交流,吸引了数以万计受众者的注意,将很大一部分人的眼光从主持人节目上拉过来,主持人节目受到很大影响200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六届三中全会,并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国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传媒形势下,我们不得不科学审视主持人与受众的关系,这不仅关系到主持人节目能否健康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否能真正实现主持人节目的参与和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直接、间接和模拟的交流与参与方式主持人是与受众发生直接关系的中介人物,在传播信息,阐述思想,表达情感,营造气氛,结构衔接等方面都需要主持人的调动和沟通。
对于那些现场讨论或者热线谈话节目,更是需要主持人来控制整个节目的节奏和进程主持人与受众的关系已成为节目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节目主持人必须正确处理与受众的三种关系—、传受关系想要正确认识传授关系,就必须科学认识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位置,要明确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的传播者受众作为接受者,享有以下三方面的主动权:(一)受众对节目有选择权和拒绝权他们不仅可以在传统的印刷、电子等传播形式中进行选择,也可以对琳琅满目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选择当然,节目是由传播者制作的,播出之前,主动权当然在传播者的手里,可是节目一旦播出,是否要看(听)这个节目,看(听)多长时间,就是由接受者来决定了接受者的遥控器停在了哪个频道上,便是接受了哪个频道的节目,相应的便拒绝了其他频道的节目2) 受众对节目的理解和评价具有主动权一个节目真正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是由接受者来决定的,是在受种者的接受过程中体现的也就是说,接受者选择了某一个节目,他便对这个节目拥有了理解和评价的主动权,而只有与接受者互动起来,才能实现节目传播的目的,否则便毫无意义三)受众具有节目的参与权受众都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力的,他们具有很高的参与积极性。
但是这种积极性需要有可触摸和可信赖性做前提,即传媒节目充当一个可以触摸和信赖的朋友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平易近人,没有距离感,这样才能使接受者真正的融入到节目中,充当这个节目的一个角色,形成心与心的交流,很自然的讨论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推动节目不断前进的创造者,开发者主持人作为节目与受众者之间的中介人物,必须正确认识受众者对于整个节目的作用和影响,真正做到尊重受众,了解受众,热爱受众,服务于受众,将“受众意识”铭记于心二、服务关系用“鱼和水”的关系来比喻主持人与受众的关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主持人好比是鱼,那受众就是鱼儿赖以生存的水,鱼儿离不开水,主持人也离不开受众没有受众群体的接受,主持人的工作就没有意义,无论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有句话说的好“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说的就是节目要从受众中汲取素材,否则就可能会脱离现实,远离大众群体,节目质量达不到受众的要求;如果没有正确的“受众意识”,不提供诚挚的服务,主持人就得不到受众的支持,甚至会遭到无情的指责和抛弃......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主持人是离不开受众的一个不重视受众,不尊重受众,不理睬受众,不真诚为受众服务的主持人,就想离开水的鱼儿一样无法生存,就想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必定会跌落下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节目和受众淘汰。
一)主持人应提供高格调、高水平的服务主持人的服务应该是高格调、高水平的首先,这是由广播电视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作为主旋律引导下的服务,主持人要把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作用和满足受众的需求结合起来,做好服务的同时做好引导,始终秉着为“两个文明”服务的根本其次,高格调、高水平的服务也是广大受众最需要的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受众的收听、收视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各种传播媒体之间的竞争也使受众的分析判断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如果一个节目中的内容只是单一层面上的内容累积和增加,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信息更深层次的探知欲的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根据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律,指出人在交谈中普遍存在一个心理:“大多数人都不会愿意去听一个懂得并不比自己很多的人的谬论的”这种心理,在人们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接收过程中体现的更为明显,人们所需要的是一个略高自己一筹的主持人朋友主持人的服务要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和人们对不同层次信息的追求,还要为受众提供高格调、高水平的服务大众传播是一种集体化传播,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真正意义所在由此看来,节目主持人拥有大众传播机构优越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信息储备,拥有强大的受众群体做坚强后盾,具备了这样的优势,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广大受众提供真诚优质的服务?(二)主持人应结合受众需求,提供真诚服务从节目制作的开始到结束,主此人要始终保持真诚服务的态度,无论是选题、策划、构思还是表达,各个环节,主持人都应把受众放在第一位,揣摩受众心理,满足受众的需要,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在题材的选择上,不仅要贴近受众,切近生活,还要善于从普通事件中挖掘闪光点,引导受众去关注振奋人心的人和事,同时还要考虑到受众的心理接受能力和习惯,最大程度的将服务做好主持人的服务态度是否真诚,在表达方式、语气神态、节目内容等方面都可以直接的感受到比如有的主持人在言语中总是的带有“你们农民”“你们农村”“你们民工”等字眼,不经意的产生歧视的感觉,其原因还是虽然具有尊重受众的心理,但由于缺乏准确的锻炼和经验而做的不到位;更有甚者,却是真的还没有抛弃传统的自我优越感导致盛气凌人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已经完全暴露在言谈举止之间三、伙伴关系主持人这个行业,因为其独特的工作性质而备受广大群众的关注,甚至已经将他们归为社会名人的行列,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这也让受众对主持人的印象分数提高,他们会认为主持人是“完美”的,并将自己理想化的审美寄托在他们身上,对他们既关心又挑剔在加上某些媒体的“炒作”,好多主持人被重新“包装”,结果连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虽然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但是主持人还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是面对受众的批评还是面对媒体的炒作,都要做到宠辱不惊,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来自受众的“捧”和“骂”,端正心态,把受众当做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的良师益友。
一)以“平常心”面对“捧”和“骂”一个主持人能得到广大受众的支持、肯定和热爱,是和其自身的客观条件、主观努力分不开的但是无论任何时候主持人都应该明白,这些光辉的荣耀是集体智慧和劳动的成果,而并非个人的成就人们通常认为,挫折和失败是让人保持清醒的警钟,但是笔者认为对于主持人而言,面对受众的称赞始终保持平常的心态,不骄不躁才是最难得的因为主持人是连接受众和节目的中介人物,受众直接看到和接触的也都是主持人,那么他们自然会认为主持人就是节目的核心,当节目成功的时候,一切的掌声、鲜花、称赞必定都是针对主持人的所以,作为主持人这个特殊的职业,能经得起受众的“捧”是首先要闯过的一关古语云“满招损,谦受益”,批评可以说是人生道路上不断取得进步的催化剂,是事业上明确方向、取得最终佳绩的外在动力正确对待批评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传统美德,更是主持人不能欠缺的素质主持人的工作是服务于大众,必然要接受大众的“指指点点”正是因为广大受众将美好的理想寄托于这一职业上,大家对主持人的期望也就更高当受众还不够成熟的时候,一旦主持人的表现得不到他们的满意,批评和职责就会铺天盖地而来而且越是精心“包装”的主持人,越容易被挑剔,被批评和职责的概率也越大。
同时,由于节目受众面广,受众量大,受众群体质量参差不齐,来自受众的指责也类型不一,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既有一语中的惊醒梦中人的,又有唯恐天下不乱图一时之快的,既有风和细雨的,又有狂风暴雨的......因此,正确面对各种各样的评论,是主持人在面对受众关系时需要渡过的又一关二)视受众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主持人是电视台的门面,必须具备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但是,天下的事情数不胜数,怎么可能样样精通呢?针对这一问题,主持人可以借助社会大众的力量来充实自己的头脑要真心实意的与受众做朋友,不仅要在屏幕上与观众心与心的交流,还要经常下基层,深入百姓,体验百姓的生活在节目的选材、构思等方面主动听取广大受众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坦诚相待无数的实践已经表明,受众永远是节目生存和发展的助推器,是节目的智囊团,他们给了节目和主持人最大的支持,是节目和主持人最重要的动力借助受众的力量,主持人丰富了头脑,开阔了眼界,节目也有了深度和宽度互动与反馈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传播理念不在局限于仅仅重视从传播角度抓节目质量,更加重视从受众接受信息效果的角度管理传播在主持人节目中,受众对主持人的态度和评价,是决定节目收视率和收听率高低的关键因素。
所以,主持人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与受众的关系,将受众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以受众为本,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培养与受众之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