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3804959
  • 上传时间:2017-1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行政区划上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 7 市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及其支流潭江、绥江、增江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范围为 21°17.6′~23°55.9′N、111°59.7′~115°25.3′S,总面积为 4.1 万 km2,是中国南亚热带最大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多年平均降雨量达 1800mm,年日照为 2000h,多年平均气温为 21.4~22.4℃地带性土壤主要为发育于砂岩、页岩和花岗岩母质上的赤红壤和红壤,植被为热带季风雨林植被珠江三角洲热带特征反映在河网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宽深水道发育但由于发育历史由中更新世后开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长江、黄河三角洲最大差别是形成历史短,沉积物厚度小,而向海湾推进则较快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湾内的多河道上淤积而成的,故称为复合三角洲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西江、北江和东江带来的泥沙在海湾内迅速堆积,流水沿断裂带发育,经历三次海侵和 3 次海退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山丘罗列、水道如网的三角洲。

      丘陵台地地貌年龄较老,加上气温高、降水多、植被比较茂盛,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较强,故风化壳多已发育为赤红壤,较高山丘有红壤发育,同时这也有利于热带季风雨林的生长典型的三角洲是平原坦荡、起伏轻微,而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地方却是山丘错落,特别是在西北江南缘一带,有不少海拔四、五百米的高峰;由于形成机制不少山丘的四周还保留着海蚀和海积的地貌(海蚀崖、海蚀穴等)由于东、西、北三面都有山地、丘陵围绕,南面向海,因此构成一个马蹄形的港湾,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泥沙在湾内堆积复合,并把港湾内外星罗棋布的丘陵、台地、残丘连城河网,使众多水道分 8 个口门出海珠江三角洲形成热带气候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纬度的影响,珠江三角洲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即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故热量充足夏至期间太阳正照天顶,太阳角度常达87°,冬至达 43°;白昼长达 14 小时(夏至),冬至有 11 小时,日照时数年达 1900—2200 小时,太阳辐射总量高,年均温在 20℃以上,已入热带地区标准冬季广州 1 月均温为 13.3℃,低于 5℃日子只有 3 天,故珠江三角洲只能说有“冬季天气”,不能说有“冬季气候”广州炎热日数不过 6 天(>35℃),反映海洋性气候特色,即夏无酷暑,与亚热带的长江三角洲气候不同。

      但珠江三角洲由于多了季风的影响,冬季吹北风,夏季吹南风,所以和世界各地热带环境又有所不同冬季北方寒流能吹入三角洲,使热带作物受害,如荔枝、木瓜、菠萝、芒果等减产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雨量较四周山丘为少,平均约在 1600 mm,而外围地方可达2000-2600 mm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种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热带气候特色,和赤道带长年高温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种赤道性作物如橡胶树、椰子、槟榔、可可、胡椒、榴连等作物,只能引种热带性作物如剑麻、芒果、菠萝等有耐旱性作物春季静止锋所成“梅雨”,长时间阴雨天气也会早禾烂秧夏季以雷雨为主,和赤道带相似,每天下午降雨 2-3 小时,成为年中雨量高峰之一夏秋多台风雨,在三角洲地区破坏性不大,因四周有山丘保护,且对秋旱有助,这也是热带气候特点冬季变性寒流经东海入三角洲亦可有小雨由于日照强,蒸发量大,如广州雨量 1600-1700 mm,而蒸发量却达 1715.5 mm,故旱季(10-2 月)期间仍有旱害发生但每年约有 5-6 个台风影响珠江三角洲,带来的雨量正好可缓解秋旱,故旱灾一般比水灾要轻夏季雨量由锋面、雷雨、对流雨、台风所成,暴雨时发(日雨量大于 50 mm)能造成灾害,尤以前汛期和后汛期联合,造成灾害最大。

      水灾、旱灾、台风、寒潮等都是三角洲的灾害性因素由于三角洲北面为粤北山区,对北来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热带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归线以北山区珠江三角洲不生长赤道性植被,但有不少热带性的植被,林下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也都以热带种属为主,三角洲广泛分布的榕、木棉、鱼尾葵、凤凰木都是热带树种,反映出珠江三角洲的热带特点常绿季风雨林植被多为风水林及杂木林,多属次生性,是一种热带区系成分为主的类型,面积不广在广大台地低丘区多为常绿灌丛热带成分为主的草坡,生长在砖红壤性土层之上,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也有一些大型热带动物栖息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各自然地理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动物分析,珠江三角洲是个南亚热带性三角洲,与黄河,长江三角洲不同,地貌水文上表现为多汊道的良好水网,广宽深水河道众多;气候上热量和辐射丰富;植被生长旺盛,种类众多,动物繁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从类型上看,珠江三角洲与红河及湄公河三角洲等热带型三角洲近似在我国热带地区较稀少的国情下,应重视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的热带性特点和潜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