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铸模内浇口设计.doc
6页压铸模设计总结 一. 内浇口的尺寸设计Ag = G/ρVgtAg 内浇口的截面面积(mm2)G 通过内浇口的金属液质量(g)ρ 液态金属的密度(cm3)Vg 内浇口处金属液的流动数度(m/s) t 型腔的充填时间(s)液 态 合 金 的 密 度 值合金种类铝合金锡合金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ρ(g/m3)8-106.6-7.36.42.41.657.5充 填 速 度 的 推 荐 值合金种类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黄铜充填速度(m/s)20-6030-5040-9020-50注意:当铸件的壁厚很薄却表面质量规定较高是,选用较大的值,对力学性能,如卡拉强度和致密度规定较高时学用较小值 充 填 时 间 推 荐 值铸件的平均壁厚δ/mm1.51.82.02.32.53.03.85.06.4型腔的填充时间 /s0.01-0.030.02-0.040.02-0.060.03-0.070.04-0.090.05-0.100.05-0.120.06-0.200.08-0.30注意:型腔的充填时间 铝合金取较大值,锌合金取中间值,镁合金取较小值 内 浇 口 的 厚 度 的 经 验 数 据铸件的壁厚 /mm0.6-1.51.5-33-6>6合金的种类复杂件简朴件复杂件简朴件复杂件简朴件为铸件壁厚%内交口的厚度/mm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0.4-0.80.6-1.00.6-1.0 0.4-1.00.6-1.20.6-1.20.8-1.20.6-1.20.8-1.50.8-1.51.0-1.80.8-1.51.0-1.81.0-1.81.0-2.01.0-2.01.5-2.51.5-2.51.5-3.01.5-2.01.8-3.01.8-3.02.0-4.020-4040-6040-604060注意:内浇口的长短一般取2-3mm.二. 内浇口的设计原则1. 进入型腔的金属液应先充填深腔难以排气的部位,后充填其她部位,并注意不要过早的封闭分形面,排气槽,便于内腔里的气体顺利排出。
2. 进入型腔的液体不要直接冲击型芯和型壁,减少动能的消耗,避免应冲击受腐蚀发生粘膜致使过早损坏3. 尽量的采用单个浇口,4. 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应采用较薄的浇口,保证足够的充填速度,一般形状铸件,为保证静压力的传递作用,应采用较厚的内浇口,并设在铸件的厚处5. 内交口设立位置应使金属液充填压铸型腔各部分尺寸时,流程最短,流向变化少,减少充填过程中能量温度的减少三. 横浇道的尺寸设计Ar = (3-4)Ag(冷室压铸机) Ar = (2-3)Ag(热室压铸机) D = (5-8)T(卧式冷室压铸机)D = (8-10)T(立式冷室压铸机) D = (8-10)T(热室压铸机) W = Dtana + Ar/DAg 内浇口的截面面积(mm2)Ar 横浇道的截面面积 (mm2)a 拖模斜度 (10-15)T 内浇口的厚度(mm)D 横浇道深度(mm)r 圆角半径 (2-3)W 横浇道的宽度 (mm)在拟定横浇道的截面面积后,可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其的深度和宽度 D = C1 log(Ar) 1 W = C2 log(Ar)D 横浇道的深度或直径W 横浇道的宽度Ar 横浇道的截面面积C1 C2 系数 (A) (B) (C) (D) (E) (F) A). C1 = 1.128 B). C1 = 0.922 C2 = 1.247 C). C1 = 0.678 C2 = 1.595 D). C1 = 0.561 C2 = 1.881 E). C1 = 0.794 C2 = 1.727 F). C1 = 0.931 C2 = 2.149 横浇道长度一般取30-40mm左右L = 0.5D + (25-35)D 直浇道导入口直径L 横浇道的长度 但在多腔中 B1 = 12-22 B2 = 20-30 L = 15-20 见下图 四. 压射力(50—500 MPa)和压射比压 F = pA = ηD2p/4 F 压射力 (N) p 压射缸内工作液的压力 (MPa) A 压射冲头的截面面积(近似等于压室截面面积)(mm2) D 压射缸直径 (mm) 式中的 p 反算后等于……五.压射比压和充填速度的关系 Vg = log(2gp/r) Vg 充填速度 (m/s)(10---120 m/s 范畴)(常用范畴为 20---90 m/s ) g 重力加速度 (m/s2) p 压射比压 (Pa) (常用范畴为 13---120 MPa ) r 金属液的重度 (N/m3) 由于金属是粘液液体,它流经浇注系统时,由于摩擦而引起动能的损失,顾上式还等于 Vg = μ*log(2gp/r) μ 为阻力系数 (μ = 0.358)六.锁模力即为胀型力的反力 F 锁 = K (F 主 + F 分) F 主 = 10 A p p 压射比压 . A 铸件在分形面上的投影面积 (cm2).多模型腔的投影面积为各投影面积的和,并加上30%作为浇注系统与溢流排气系统的面积 压 射 比 压 的 推 荐 值 (MPa)压铸合金类型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一般件13-2030-5030-5040-50承载件20-3050-8050-8050-80耐气密性件和大平面薄壁件25-4080-12080-10080-100电镀件20-30 F 分 = ∑(10 A芯 p tana) A芯 侧向活动型芯成型端面的投影面积(cm2) a 楔紧块的楔紧角 液压抽芯的分形力计算公式为 F 分 = ∑(10 A芯 p tana –F插) F插 液压抽芯器的抽芯力 ( kN)如果液压抽芯器未标明抽芯力的时候 可用下式 F插 = 0.0785 D2插 p管 D插 液压抽芯器的液压缸直径 (cm) P管 压铸机管道压力 七:模架的原则化一. 导柱的选择的经验公式D = K*logA D 导柱工作部分的直径 (cm)A 压铸模分型面上的表面积 (cm2)K 比例系数,一般K = 0.07—0.09 当A > cm2 K 取 0.07,A = 400- cm2 时, K 取0.08。
当A < 400 cm2 K 取 0.09 .二.导柱到边框的距离 D ≥1.5d D 导柱到边框的距离 d 导柱的直径三.支撑板的厚度计算公式 h = log(FL/2Bρ) h 模支撑板的厚度 (mm) F 模支撑板受的总压力 F = Pa B 模支撑板的长度(mm) L 块的间距 (mm) ρ 钢材的抗弯强度 (MPa) 动模支撑板材料为45#钢,回火状态下 静载弯曲时可根据支撑板构造的状况,取135 100 90 MPa四.垫块的设计一般状况下,垫块的变形量要不不小于0.05mm 如果变形量大了应当增长其的受压面积 变形量的公式为⊿B = FB/EA*10-E3⊿B 垫块高度的变形量 (mm)F 压铸机的合模力 (Kn)B 垫块的高度 (mm)E 弹性模量 (MPa)E = 2*10-E5A 垫块的受压面积(m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