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第五节评估.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59024296
  • 上传时间:2023-09-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50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节 评估经过了介入行动后,社会工作者所采取的帮助服务对象的计划和方案是否得到贯彻和执行?帮助服务对象的介入行动是否实现了计划的目标?实际介入效果如何?要回答上述这些问题,就需要经过一个系统的评估过程这个过程即是社会工作评估阶段要做的工作一、评估的目的作为一个助人专业,社会工作需要对服务对象、工作机构、社会和专业本身负责我们需要知道,经过介入行动后服务对象是否达到了目标,目标的实现是否是社会工作介入行动努力的结果通过系统地收集介入工作、程序和介入效果的资料来对社会工作的介入及其介入成果进行 分析,以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以便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需要就是社会工作评估的目的所在一)什么是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二)评估的目的社会工作评估主要有以下目的:1、考查社会工作介绍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估的目的在于考查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是否实现了计划的目标,测量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发生了积极的改变,改变的程度如何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评估的目的是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提高。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评估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是评估的一个主要目的此即“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通过对评估过程系统性地汇集的资料进行研究,是积累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有效方法,也是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唯一有效途径将社会工作的介入经验进行汇总、检 验、分析和研究是评估的重要目的三)评估的类型社会工作评估有不同的策略,因评估目的不同也有不同类型,比较常用的有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两种1、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是对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评估,包括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阶段分别作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过程评估提供有关服务过程的各种信息,包括工作目标、介入过程、介入行动和介入影响在介入初期和中期,过程评估的重点是对服务对象表现及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和技巧进行评估,以此了解服务对象的改变进展,适时修正介入方案,改善工作技巧用于评估的资料包括个案记录、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叙述资料等在结束阶段,重在评估是什么因素导致服务对象的改变。

      可以通过详细分析服务过程中有影响力的事件探索服务对象转变的内在动力及其来源 2、结果评估结果评估是指工作完成的最终成果结果评估是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作出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二、评估的方法社会工作评估是一个系统收集资料以对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审视的过程一)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无论是作结果评估还是进行过程评估,其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社会工作研究的过程因此,就收集资料的方法本身来说,大致包括三种手段:1、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服务对象所填写的有关接受服务的资料和他们对服务效果的叙述进行研究评估,例如从他们对问题的说明、感受、看法中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目标实现的程度、介入的方法是否有效等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包括访谈、观察和记录等例如,对服务对象的非语言行为的直接观察,对服务对象与亲友之间互动的直接观察,从服务对象的亲友、医生、老师、上司等相关人员处获得的间接信息等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包括让服务对象填写问卷以获取实务效果的客观资料,以及服务对象对介入效果的主观感受方面的资料。

      基线测量方法也是收集介入效果数据时常用的方法二)基线测量评估1、什么是基线测量基线测量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且标实现的程度2、应用范围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人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3.操作程序(1)建立基线建立基线的方法: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或量表;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2)进行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作为数据比较之用这个过程称为介入期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基线进行对比如果数据的变化与基线和介入期同时发生,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发生了效果。

      三)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这种评估方法包括:1、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做法是由服务对象或口头或书面形式,包括填写问卷来表达对社会工作介入效果的看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又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资源,但其局限在于,测量比较粗糙,有时服务对象会倾向于给予积极的评估,评估有可能产生偏差2、差别影响评分这是一种更有结构性的评估方法首先由服务对象介入影响进行自我陈述,报告自己有哪些变化,然后分析区分出哪些是介入本身带来的变化,哪些是其他因素带来的变化与满意度测量一样,社会工作者也要注意这种方法有可能带有服务对象的主观色彩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要做好评估,需要采用适当和切合实际的方法,才能收到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效果,因此,在评估中要特别注意如下事项一)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评估的目的在于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所以,社会工作者要在评估中注重对整个工作过程中的价格观、方法与技巧的反思,以便从评估中获得经验,用来改善机构和自己的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并带来个人和专业的成长与发展,以便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二)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服务对象是服务的使用者,他们最知道服务是否符合他们的需要,哪里需要改进,所以,他们在服务评估中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更重要的是,评估的终极目的是为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而不是为了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工作者自己因此,评估一定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才能实现评估的目的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进行评估时务必使服务对象参与其中,使评估真正起到改进工作、提升服务品质的目的三)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社会工作是与人工作的专业,进行评估时所选择的方法、资料的收集等环节都要符合社会工作的伦理,不能因为评估损害服务对象的利益 (四)要切合实际需要评估是为了使社会工作的服务能够切实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因此,进行评估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的评估方法也要与评估目标一致,切实可行,而不是越复杂越好下面以某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街头救助”项目评估为例说明社会工作评估的意义、目的和方法,通过对“街头救助”项目的目标、实施过程以及工作效果进行的评估,来回答“流浪儿童街头救助工作的具体成效”案例1—4流浪儿童街头救助工作评估 一、项目背景鉴于流浪在街头的少年儿童或者乞讨及充当临时帮工,或者拉帮结伙偷盗,极易被成年人暗中操纵和利用,处于被社会疏远的危险境地,某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开展流浪儿童街头救助工作。

      在火车站广场等流浪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街头救助、宣传、咨询和服务,为流浪儿童提供食品、饮用水、药品和绘画工具,吸引他们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在友好、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娱乐,向他们宣传儿童权利,彼此建立信任感,并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和决定,及时地发现求助对象,及时地为他们解决困难二、项目评估结果 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这种介入模式是否实现了维护儿童权利的目标呢?这种介入模式和方法的效果如何?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流浪儿童、让他们知道“保护中心” 的服务并可以在有需要时使用中心的服务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改进服务,在项目施行了一段时间后,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系统地收集了“流浪儿童街头救助”这种工作方法使用前后的数据及各种资料(包括流浪儿童对街头救助工作的看法等),并对它们进行分析来确定“街头救助”方法的实际效果,力图说明“流浪儿童街头救助”工作满足了流浪儿童哪些方面的需要,以及它与传统救助方法的不同和优势所在 1、目标评估 街头救助工作的主要目标:首先是及时救助流浪儿童,其次是在流浪儿童与保护中心之间架起桥梁,最后是宣传儿童权利这些目标的定位是准确的,适应了新形势下救助保护流浪儿童工作的需要。

      首先,2003年8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后,以往的强制性收容遣送工作模式已改变为自愿求助模式但在自愿性原则之下,流浪儿童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未必自愿前来中心求助而他们继续流浪在街头,势必会成为社会中弱势的一群,各项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街头救助工作恰好弥补了坐等求助的不足,能够及时发现并救助保护流浪儿童其次,虽然对流浪儿童进行及时的、直接的救助保护是必要的,但它们只能解决流浪儿童的一时之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在街头救助过程当中,不少流浪儿童只是要一些吃的、喝的,然后扭头就走,继续流浪因而,要想实现救助一名流浪少年儿童,回归主流社会一个健康人的目的,还需要把他们劝导进保护中心,接受比较系统的和教育 最后,流浪儿童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想从根源上解决流浪儿童的问题,单靠中心一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动员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作为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具体责任部门,中心的街头救助工作刚好起到了这样一种社会动员的作用2、方法与实施过程为了实现前述三个目标,中心在开展街头救助工作时, 以流动救助车为载体,采取了流动巡回救助和临时固定宣传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应当说,这两种工作方法是实现上述三个目标的有效工具流动巡回救助”是驾驶车辆沿预定的路线巡视,发现流浪儿童即给予及时的救助这种救助不仅可以解流浪儿童的燃眉之急,而且可以通过劝说、发放“爱心卡”等方式在流浪儿童与中心之间架起桥梁,同时流动救助车在街上行走及停下来对流浪儿童进行救助,这本身就有一种“广告”效应临时固定宣传”是随时停车摆摊或者到相对固定的点上进行宣传这种宣传不仅可以传播儿童权利,提高社会大众的儿童维权意识,而且可以增加社会大众对中心各项工作的了解,进而通过他们在流浪儿童与全天侯救助点及中心之间架起桥梁与此同时,临时固定宣传也不是单纯的宣传,而是会在进行宣传的同时分出一部分人手去寻找流浪儿童并及时向他们提供救助,同样可以达到及时救助流浪儿童的目的因此,虽然流动巡回救助和临时固定宣传这两种方法各有侧重,但它们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实现街头救助工作三个目标的有效工具3、效果首先,街头救助工作及时发现并救助了流浪儿童,使他们的权利得到了尽可能多的保障街头救助工作负责人所作的统计显示,得到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数量呈上升趋势2004年7月到年底救助儿童505人,2005年是879人,2006年1-4月是350人。

      其次,街头救助工作在游泳儿童与中心之间架起了桥梁统计显示,通过街头救助工作而进入中心的流浪儿童的数量同样呈上升趋势2004年7-12月,送来中心的流浪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