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法规学习 第五章 税 收.doc
6页第五章第五章 税税 收收一、税收原理一、税收原理 (一)税收性质及其基本属性 1、税收性质 税收是一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税收的征收过程,就是国家凭 借政治权力(即非经济手段)从私人和经济单位取走收入和财富的过程从这 个意义上看,它是对纳税人或负税人经济利益的侵犯过程,但这一过程古今中 外又一直存在,说明税收对私人利益的侵犯有着某种合法性和必要性 (1)税收交换说 (2)税收义务说 (3)税收权益说 2、税收的基本属性 (1)强制性: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违抗,但不是绝对的 (2)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 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但不是绝对的 (3)固定性: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 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这一标准具有相对稳定性 ●以上“三性”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其为税收,税收“三性”可以集中 概括为税收的权威性二)税收原则 现代意义的税收原则是在亚当·斯密(Smith Adam,1723-1790)和阿道 夫·瓦格纳(Adolf Wagner,1835-1917)税收原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 财政收入、公平、效率等原则。
1、收入原则:充分稳定、弹性、适度 2、公平原则: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1)普遍征税: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然人,即所有有 纳税能力的人都应纳税 (2)平等征税: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包括横 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3、效率原则: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1)税务行政效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政府课税时应尽量节省征税成 本,以尽可能少的征税费用获取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征收费用与税收收入的 比值越少越好) (2)经济效率:征税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有 效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1)总体上看,两者相互促进,互为条件 (2)就某一具体课税活动看,矛盾和冲突 (3)理论研究与实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最适课税理论(最优税收理论,米尔利斯、维克里): 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行分析的学说,其核心在于如何实现税制的公平与效率兼顾 ●实践:“效率型”税制和“公平型”税制(三)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 1、税收负担:税收收入和可供征税的税基之间的对比关系,表明国家课税 对社会产品价值的集中程度以及税款的不同分布所引起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水 平。
(1)宏观税负 A.小口径:税收收入占 GDP 比重 B.中口径:一般预算收入占 GDP 比重 C.大口径:全部政府收入占 GDP 比重 (2)微观税负:分为企业税收负担和个人税收负担 (3)税收中性 A.税收的超额负担:纳税除了给纳税人造成相当于所纳税款的负担外,还 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额外的负担 B.税收中性的含义: 第一、国家课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 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第二、国家课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 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2、税负的转嫁与归宿(the Shifting and Incidence of Taxation) (1)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的概念 ●税负转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提高商品销 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买价格等办法,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负归宿:处在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或最后结果,可分为直接归 宿和间接归宿 (2)税负转嫁的形式 第一、前转(顺转,基本、典型的形式) 第二、后转(逆转) 第三、混转(散转、复转) 第四、消转(转化、扩散转移) 第五、税收资本化(资本还原) (3)税负转嫁的条件 第一、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第二、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较易转嫁,反之则不易转嫁 第三、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反之则不易转嫁 第四、生产者的谋求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对比关系二、税收制度二、税收制度 (一)税收制度的含义 一般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程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1、狭义上的税收制度:指各种税的基本法律制度,体现税收的征纳关系 2、广义上的税收制度:指税收基本法规、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征管制度以及国家机关因税收管理而发生的各种关系其中,税收基本法规是税收制度 的核心 (二)税收制度的要素 1、税收主体: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纳税人);纳税人与负税人;扣缴义 务人、纳税担保人、税务代理人 2、税收客体: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税源、税目、税基(计税依据) 3、税率: (1)比例税率、固定税率(定额税)、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 进税率) (2)名义税率、实际税率、平均税率、边际税率表表 1.1.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的比较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的比较比例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累进税率2000020000 元元 按七档征收按七档征收税率税率税额税额平均平均 税率税率边际边际 税率税率税税 率率税额税额平均平均 税率税率边际边际 税率税率0-1000(1000)(1000)20%20020%20%10%10010%10%1001-3000(2000)(2000)20%40020%20%15%30013.33%15%3001-6000(3000)(3000)20%60020%20%20%60016.66%20%6001-10000(4000)(4000)20%80020%20%25%100020%25%10001-14000(4000)(4000)20%80020%20%30%120022.86%30%14001-18000(4000)(4000)20%80020%20%35%140025.55%35%18001-24000(2000)(2000)20%40020%20%40%80027%40%合计合计4000400020%20%5400540027%27%表表 2.2.全额累进税全额累进税(A)(A)与超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B)(B)的比较的比较税级税级税率税率适用适用 A A 的的 应税所得应税所得适用适用 B B 的的 应税所得应税所得全额累进全额累进 税额税额超额累进超额累进 税额税额25000 以下2500125001-5000050001-7500075001-10000020%30%40%50%2500050000750001000002500025000250002500050001500030000500005000750010000125001000001000005000035000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图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图课税收入课税收入( (比例比例) )边际税率和平均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税率( (累进累进) )平均税率平均税率税税 率率 % %4、纳税环节 5、纳税期限 6、附加、加成和减免税 7、违章处理:偷税与抗税;漏税与欠税(三)税收分类与税制结构 1、税收分类 (1)按税收客体分类:商品税(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其他税(资 源税与行为税) (2)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从价税和从量税累进边际税率累进边际税率(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和价外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直接税和间接税 (5)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6)按税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分类:对人税和对物税 (7)按税收的征收实体分类:实物税和货币税 (8)按税收能否作为单独的征税对象分类:正税和附加税2、税制结构: (1)单一税制:适用于国民经济产品单一的国家,缺乏弹性,在实践中几 乎没有实行。
(2)复合税制:多类税、多种税相互配合的复合体系,以主体税种的不同 区分具体的复合情况,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四)税收制度的历史演进 1、世界税收制度的演变 (1)简单的直接税制 (2)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 (3)现代直接税的税制 (4)现代直接税和现代间接税的双主体税制 2、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详见教材 P117-122)(五)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主要税种 1、增值税 2、消费税 3、营业税 4、企业所得税 5、个人所得税三、国际税收三、国际税收————开放经济下的重要财政问题开放经济下的重要财政问题 (一)国际税收的实质 1、概念: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权益的税收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实质:各国基于各自的征税权力就同一税种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 象在同一纳税期限内同时课税,即重复征税而产生的税收分配关系国际税收 受到各国税制的制约,同时,各国的税制建设也应遵循国际税收的各种准则和 规范二)税收管辖权及其交叉和冲突 1、概念:一个国家自主管理税收的权利,它是国家管辖权(主权)的派生 物,旨在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确立和行使这一权利属于一国内政 2、内容: (1)地域税收管辖权(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属地原则) (2)公民和居民税收管辖权(属人原则) 3、交叉和冲突(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三)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 1、国际重复征税的消极影响 2、国际重复征税的协调路径及其具体方法 (1)协调路径的选择 (2)具体方法 第一、免税法 第二、扣除法和低税法 第三、抵免法(直接和间接)——各国普遍采用(四)税收饶让 税收抵免的延伸和扩展,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 一部分所得税,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征。
五)国际税收协定 1、分类 2、内容 (1)免除双重征税问题 (2)保证税收无差别待遇 (3)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思考题:思考题: 1、税收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2、税收基本原则是什么? 3、何谓税收负担转嫁?如何转嫁?转嫁的条件有哪些? 4、何谓税收中性?研究税收中性有何意义? 5、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6、简述征税对象、税源、税目、税基的关系 7、举例说明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不同特点 8、简述税收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异同 9、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三大类的划分依据是什么?三种税种各有什么 主要特点? 10、简述发展中国家的税制特点及其原因 11、简述我国 1994 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12、国际税收是怎样形成的?其本质是什么? 13、简述税收管辖权的分类及其内在依据 14、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