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两融风险案例(DOC).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91363544
  • 上传时间:2019-06-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融资融券业务重大风险案例之一蒋先生的疯狂“电影”案例摘要:上海某证券公司营业部客户蒋先生,于2008年参与证券市场投资,于2014年11月12日(上证指数2494点)开立融资融券信用业务账户,同时转入折合300万市值的自有资金及证券作为担保物开展融资业务适逢牛市启动,行情一路上扬,蒋先生投资经验丰富,善于捕捉市场热点,高抛低吸,快进快出,财富得到迅速积累随着财富的不断增长,蒋先生逐渐不满足于现有的杠杆水平,他不顾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的多次风险提示,盲目崇信自身的操作能力,偏执的追求杠杆最大化,先后向证券公司申请调增授信额度7次,将授信额度从最初的300万陆续调整至2400万,同时申请将23只标的股票的保证金比例调整至50%的最低水平,这些调整的标的券多属于高溢价、高市盈率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调整后,蒋先生的杠杆比例已几乎达到1:2的水平高杠杆加行情配合确实在短期内进一步提升了蒋先生财富的增长速度,在2015年4月30日(上证指数4441点),其自有资产已达到1200万左右,而此时蒋先生的自信心也达到了巅峰进入2015年5月后,蒋先生极力看好后市,认为上证指数在冲击2007年历史最高6124点之前,不会有大幅下跌的风险,同时认为自身前期持股过于分散,抑制了财富增长速度,决定改变操作风格,选定一只股票长期持有。

      经过自己的研究分析,蒋先生选中了上海电力,于是蒋先生开始调整自己的持仓,他以几乎全部1200余万自有资金和融资借入的2300余万资金(总计3500余万的资金),陆续建仓上海电力130万股,5月下旬,蒋先生建仓完毕,买入成本约合27元左右此时蒋先生持仓仅有一只上海电力,品种单一,集中度极高,之后蒋先生不再操作由于持仓集中度高和维持担保比例较低,证券公司曾多次向蒋先生提示账户风险,但蒋先生对证券公司服务人员表现出厌烦情绪,拒绝与服务人员沟通,并多次拒接服务人员5月26日,蒋先生账户总资产达到4400万,其自有资产达到2100万,财富达到峰值,之后,上海电力股价开始进入下行趋势,蒋先生资产开始缩水6月18日,蒋先生账户维持担保比例突破150%的警戒线,证券公司再次提示蒋先生关注账户情况,适当补充担保物或卖出部分股票,但蒋先生置若罔闻,坚信自身选股能力,认为股价即将上涨6月26日,上证指数大跌334点,上海电力跌停,蒋先生跌破130%的平仓线,证券公司紧急通知蒋先生在2个交易日内补充担保物或卖出股票,将维持担保比例追加至150%以上,否则将会被强制平仓,但此时蒋先生已无额外的资金或证券用于追加保证金,同时蒋先生内心仍不愿减仓。

      次一交易日(6月29日),上海电力继续跌停,蒋先生维持担保比例跌至113%,证券公司再次紧急通知蒋先生减仓以提升维持担保比例,且通知蒋先生如果其维持担保比例在股市开盘期间跌破110%,就不会再给蒋先生时间去追加担保物,账户将会直接在盘中被强制平仓6月30日开盘后,上海电力股价迅速下跌,蒋先生维持担保比例很快跌破110%,证券公司立即启动强制平仓程序,此时蒋先生想自行减仓,但无奈账户已处于平仓状态,他已无法操作账户证券公司在当日以跌停价18.02的价格将蒋先生130万股上海电力全部强行卖出,清仓了结蒋先生所有债务此次强制平仓所得资金总计2342万,其中的2325万用于偿还蒋先生的融资负债及融资利息,而蒋先生自有资金仅剩17万从最辉煌时期的2100万到最终的17万,融资融券对于蒋先生而言,仿佛就是一场疯狂的电影,只是票价也太昂贵了……风险揭示:通过蒋先生的案例我们可以吸取以下教训:第一,随着自有资产不断增值,更要提高风险意识,一味的提高授信额度、调低保证金比例、加大杠杆系数,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风险,自有资产很可能出现难以承受的损失第二,分散投资有利于分散风险,单只股票的持仓集中度过高,股票急跌时,资产缩水极快,风险程度极高。

      第三,要熟悉掌握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知识,充分了解融资融券业务规则及制度,特别是强制平仓融资融券业务不同于普通账户交易,如果遇到股价暴跌行情,导致维持担保比例直线下降,很有可能会进行强制平仓,而强制平仓程序启动后,账户就无法由自己控制,强制平仓的原则是以最优于成交的价格将证券迅速卖出,也就是卖出价格可能会低于当时的成交价此外,当维持担保比例很低、账户被紧急平仓时,证券公司不会再考虑卖出后的维持担保比例情况,而会选择全部清仓了结负债的方式,进而给您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融资融券账户临近或进入证券公司的平仓处置程序,保持较高的维持担保比例水平可以有效规避强制平仓的风险 融资融券业务重大风险案例之二倒在黎明前的王先生案例摘要:王先生是北京某证券公司的一位新股民,属于稳健型投资者2015年3月,在一次证券公司组织的投资报告会中,王先生了解到了融资融券业务,而且发现自己具备业务开通条件,于是王先生很快就向证券公司申请开通了信用账户开通融资融券业务后,由于对业务规则还不是特别了解,且自身性格谨慎,所以王先生并没有急于交易,直到2015年6月中旬,A股市场开始出现单边下跌行情,王先生感觉抄底的机会来了。

      2015年6月18日,王先生以24.80元的价格融资买入数源科技(000909)1万股,然而事与愿违,受A股市场整体拖累,数源科技接连跌停,王先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6月30日,数源科技出现反转,由跌停直线上涨,王先生见此走势再次加仓,以16.70元的价格继续融资买入1万股但之后情况越来越糟糕,A股市场出现“踩踏”事件,数源科技持续跌停,王先生的此次抄底再次失败7月3日,数源科技股价跌至12.29元,王先生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跌破150%的警戒线证券公司提示王先生关注账户情况,及时追加担保物,并同时向王先生再次揭示了维持担保比例低于平仓线后涉及的账户被强制平仓的风险由于对维持担保比例和强制平仓的概念不太了解,王先生紧急翻阅了《融资融券业务合同》,对维持担保比例的计算方法和强制平仓的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理论知识是苍白的,王先生自身计算的维持担保比例由于没有考虑利息负债等原因,与其实际维持担保比例并不相符7月6日,王先生维持担保比例跌破130%的平仓线,证券公司紧急通知王先生于7月8日16:00前追加担保物,将维持担保比例提升至150%以上,否则将被强制平仓王先生当即表示自己维保比例未低于130%,不认可证券公司的通知结果,交流中王先生情绪激动,直接挂断证券公司。

      7月7日、8日,王先生虽强烈关注自身账户情况,但拒接证券公司服务人员的风险提示,并对证券公司发送的多封电子邮件、多条短线和提示不予理睬王先生主观认为自己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没有达到强制平仓的条件,且在没有取得到自己同意的前提下,证券公司没有权利强制平仓此外,王先生内心中也认为,在当前持续下行的行情下,强制平仓也许是正确的选择7月9日早晨,证券公司根据与王先生签订的《融资融券业务合同》的约定,在集合竞价阶段对王先生账户进行了强制平仓,平仓后王先生的自有资产几乎损失殆尽,更让王先生难以接受的是,7月9日股市行情出现反转,数源科技在当日涨停,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也是连续涨停为此,王先生暴跳如雷,到证券公司“评理”,要求证券公司给自己一个“说法”,并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王先生与证券公司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涉,证券公司梳理了强制平仓过程中的所有证据,向王先生认真讲解了此次强制平仓的全过程起初王先生难以接受,但随着心情的逐渐平复,王先生开始理性的与证券公司交流,并对《融资融券业务合同》、《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揭示书》及相关业务规则进行了重新学习经过深入学习,王先生终于彻底了解了维持担保比例和强制平仓的业务规则,认可了证券公司的平仓操作,并对当初没有认真细致的学习业务规则和风险知识懊恼不已。

      在踩踏行情中,王先生由于自身错误的抄底决策,导致账户出现大幅亏损,又由于对业务规则的不熟悉,导致错过股价回调、降低亏损的大好机会王先生痛苦的熬过了漫漫长夜,却倒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风险揭示:通过王先生的案例我们可以吸取以下教训:第一,由于融资融券业务的杠杆作用会加大风险,所以在市场下跌行情中一定要小心谨慎,切勿盲目抄底第二,要熟悉掌握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知识,充分了解融资融券业务规则及制度不单单要了解其有利之处,更要将其风险熟记于心,最大限度的保护好自己的财产第三,证券公司按照《融资融券合同》约定的方式发出追加保证金和强制平仓的通知后,即视为证券公司已经向客户履行通知义务,如果客户没有按照通知要求追加保证金,在平仓时点来临时,证券公司可以直接强制平仓,无需取得客户的同意,客户无权以未收到证券公司发出的通知为由进行抗辩 融资融券业务重大风险案例之三李女士的糊涂投资案例摘要:李女士是深圳某证券公司的客户,平日里她的投资决策主要来自朋友荐股,李女士对证券市场交易的各类业务知识、潜在风险了解的比较少,也不愿意花心思去学习,认为只要听朋友的会买会卖就可以了2015年上半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李女士开通了融资融券账户,但是她并不知道融资融券是什么业务,也没兴趣知道,只是听朋友说可以通过借入资金挣更多的钱,所以当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给其详细讲解融资融券业务相关制度、风险和规则时,李女士心不在焉,根本没当一回事。

      对李女士而言,最幸运的事情是她在2015年6-7月的A股股灾期间没有参与融资杠杆交易,虽然自己也有一些损失,但相对其他参与融资杠杆交易的朋友,自己的损失就微不足道了2015年7月上旬,中国A股市场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大幅下挫后,终于有了止跌回稳的迹象,在一个股民交流群内,有人推荐了京天利,建议在股票拉升时买入,李女士赶紧将京天利加入自选股,并一直留意观察7月9日,京天利强势拉升并涨停,李女士欣喜不已,急急忙忙将自己全部自有资金和证券划转入融资融券账户充当担保物,做好了在10日全仓融资杀入抢反弹的准备7月10日开盘后,京天利果然没有让李女士失望,高开急冲涨停,李女士紧急发出融资买入指令,但奇怪的是交易系统提示不允许买入,眼看京天利涨停的李女士是又急又气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13日、14日)里,京天利持续涨停,但李女士却始终无法融资买入,错过了大好的买入时机,李女士一气之下来到证券公司讨个说法,要求证券公司进行赔偿经过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京天利由于关联关系及相关事项未披露,已被证监会自6月23日起立案调查,且股票存在暂停上市的风险由于这个原因,李女士所在的证券公司已经于6月23日起将京天利调出融资融券标的券及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范围,并于当日通过公司网站进行了公示。

      然而李女士不但没有标的券的概念,更没有关注证券公司网站去了解最新的标的券和担保券信息的习惯,由于对业务规则的不了解,李女士错过了最佳买入时机,给自己造成了损失标的券的动态变化本来属于融资融券业务的基础常识,李女士要融资买入的股票不在标的券的范围之内也属正常,如果李女士在平时加强对标的券、担保券的关注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这次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李女士而言,京天利真是一笔糊涂的投资……风险揭示:通过李女士的案例我们可以吸取以下教训:第一,要认真听取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对融资融券业务的讲解,了解自己所在证券公司具体的业务规则、各种指标限制以及联系通知途径第二,对于自己关注的股票,要及时了解其公告信息,更要及时了解这些股票作为融资融券业务担保券和标的券的情况,以及所在证券公司对这些股票的动态调整情况 投资者阅读确认大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本人已详细、认真的学习了你公司工作人员向我推荐阅读的《融资融券业务重大风险案例》,对案例中涉及的融资融券业务重大风险已经有了充分的认知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签字): 日期: 年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