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内投资看四大要素 循两大主线.doc
12页年内投资看四大要素年内投资看四大要素 循两大主线循两大主线2010年08月13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逐渐清晰,转型将在较长一段时间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转型受益行业将迎来长期发展机遇预计上证综指波动区间为2400-2900点,转型主线以及低估值板块修复与人民币升值下的事件性投资机会,将是下半年 A 股市场最重要的两条投资主线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和欧债危机下国际市场波动成为影响 A 股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4月中旬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乎意料,刺激性政策的超预期退出成为导致指数重挫的决定性因素展望下半年,目前政策已经进入稳定观察期,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战略也将逐步清晰;海外市场不会二次探底,这些因素将带来市场估值的修复;但是业绩增速的下调和流动性紧张局面将制约市场的表现空间四大关键要素决定市场走势四大关键要素决定市场走势首先,宏观调控进入观察期,投资者预期将发生明显改善西部大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兴产业推进等措施,不仅是改善民生、对冲经济下滑风险的有力手段,更有利于扭转投资者的悲观预期估值的变化往往与预期紧密联系,如果预期仍然悲观,低估值也不一定得到修复;只有在预期向好的时候,低估值才有可能回归合理位置。
我们认为在下半年政策进入观察期后,投资者的预期将由悲观转向稳定和适度乐观,从而带动市场估值从低点修复至合理中枢其次,目前美欧经济已经踏上了复苏的道路,但随着宏观刺激政策边际效应的递减,以及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还没有出现,市场对海外市场的二次探底充满了忧虑我们认为,未来海外经济仍将低位增长,但是二次探底不会出现,主权债务铸币化避免债务危机扩散,金融市场估值修复延续,海外市场对 A 股的负面冲击不大从对欧元区及美国存货短周期、金融伸缩周期及需求周期和长供给周期的发展阶段判断,我们认为,当前欧美短周期仍保持上行态势,但中长期则受到处于低谷的需求周期和下行供给周期的影响,一方面欧美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另一方面,欧美经济复苏增长的力度不会太强,仍会保持低位增长,预计美国经济将维持3%左右的常态水平,欧洲经济则继续保持在1%左右的低位增长状态第三,企业盈利周期与经济周期基本上重合,在上半年超预期的紧缩政策退出下,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下滑的预期将逐步兑现,但是全年增速仍然有望保持25%左右的高位预计三、四季度 GDP 将出现快速下降,从一、二季度的11.9%、10.3%下降到9.1%和8.5%,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的预期将在下半年有所体现。
相较于今年年初高达31%的一致增长预期,我们认为全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或会降至23%-25%,从历史情况来看这一增速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最后,市场资金面不甚乐观,下半年资金供求仍将维持紧张局面今年下半年信贷不会松动,全年7.5万亿将是硬性约束不会突破同时,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在下半年都存在下降的可能性,从而使整体流动性进一步收紧,流动性的紧张局面会抑制市场的表现空间遵循两条投资主线遵循两条投资主线我们认为下半年投资策略应该遵循两大思路:一是转型主线:“中端制造” 、 “消费崛起”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认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转型将是中国经济的核心特征,那么什么才是中国真正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主要驱动力量?从大国经济的发展逻辑、历史经验,以及中国经济各产业现状看, “中端制造” 、 “消费崛起”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产业结构实现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受益行业将面临长远的发展空间二是低估值板块修复与事件性投资主线政策稳定预期下,前期超跌的蓝筹股估值有望修复到20倍以下的合理区域,从而带来阶段性的投资机会;同时,预计今年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有望跌破6.5,有望给金融、地产、航空等行业带来事件性驱动机会。
综合上述投资主题,结合我们对下半年各行业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的判断我们认为,消费、日常消费、高端资本品、通信与科技、医疗保健这五个大类行业符合经济转型主线,未来面临景气度和盈利继续提升的态势其中前三者由于同时具备估值优势从而更有可能获得潜在的超额收益金融、地产行业符合阶段性估值修复和事件性投资主题,景气度虽略有下降,但是估值处于历史低点附近具备明显的估值优势我们建议超配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商业贸易;标配建筑建材、生物医药、交运设备、房地产、金融服务、黑色金属、餐饮旅游、轻工制造;低配采掘、化工、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纺织服装宏观经济显现四大积极信号宏观经济显现四大积极信号2010-08-16 国家统计局、工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近日发布的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工业、投资、出口的增速都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这引发了一些人士对经济增长的担忧然而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由经济较快增长向稳定增长过渡的关键时期,相关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适当回落有利于防止经济偏快转向过热,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事实上,在保增长的同时积极致力于调结构,已经使得宏观经济显现出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平衡、民间投资有效启动、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等四大积极信号。
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增速从年初的20.7%回落到7月份的13.4%,一些人士因此对经济发展产生担忧然而据统计局介绍,7月份工业增速回落的0.3个百分点中,其中70%是由于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所引起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高耗能行业增速确实明显回落数据显示,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增速回落速度比全部工业快0.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3.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8.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7.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9%,比一季度分别回落3.7、3.1、2和5.3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是国家主动调控的结果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家加大了节能减排监管力度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除此之外,国家还采取了控制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实行差别电价和调整或取消部分高耗能产品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措施,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张卫华认为,这些政策对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起到明显抑制作用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攻坚战的最后几个月,在这种大环境下,工业生产尤其是重工业生产增速还将稳步下行,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增速回落态势还将更加明显。
与工业增速回落形成对比的是,第三产业势头良好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上半年,GDP 中第二产业比重由去年的50.1%下降到49.7%,但第三产业的比重却由去年同期的41.3%提高到今年的42.6%中西部地区发展快于东部中西部地区发展快于东部区域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而这一现象在今年上半年也得到了改善据盛来运介绍,上半年,中部和西部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相对要快于东部地区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要比东部地区高4到6个百分点,工业的增速要高1至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各省市 GDP 增速也体现了这一改变数据显示,除海南受海南国际旅游岛拉动,上半年 GDP 增速达19.4%增速为全国之首,以及天津市近年来受滨海新区建设推动上半年 GDP 增速达18%,名列第二之外,全国 GDP 增速排名前十的地区几乎都是中西部地区在中部地区,数据表现最好的是山西,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4143.4亿元,同比增长17.5%湖北省今年上半年 GDP 增速为15.7%,高出全国4.6个百分点,创出1996年下半年以来最好的半年成绩江西省 GDP 增长14.4%,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最高增幅。
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更是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宁夏、陕西、内蒙古上半年 GDP 增速分别为17.6%、17.1%、16.8%和16.5%而广东、浙江等对外贸较为依赖的省份,上半年 GDP 增速分别为12.7%和13%,排名依然靠后从税收增长来看,上半年,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分别完成税收28052亿元、6241亿元和6001亿元,分别增长27.1%、29.4%和33.4%,西部分别快于东部和中部6.3个和4个百分点专家指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一方面说明中西部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东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的急迫民间投资有所启动民间投资有所启动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增速放缓使得经济增长担忧再起对此,专家表示无须过多忧虑,因为目前经济指标的回落,主要是国家宏观调控主动调控的结果,如国家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等另外,盛来运指出,国家还有一些后续项目的投资计划,像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等,都会带动投资增长,所以投资后劲还是很强的事实上,在投资增速放缓的同时,民间投资在“新36条”等政策的拉动下,已经开始启动,而这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更为值得关注和期待。
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份,民间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是5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7个百分点数据还显示,1-7月份,民间投资的增长率是31.9%,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出7个百分点,在整个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也有提高民间投资的启动和快速增长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结构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变化源于鼓励民间投资政策的出台和落实3月24日,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时隔两月,国务院就公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 “新36条”指出,将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等此后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又发文,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方面的分工和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各领域的细化措施,有利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出口结构更加优化出口结构更加优化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政策拉动作用减弱在7月份的出口数据得到体现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单月出口额和进出口总值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速却继续呈现回落趋势。
对此,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指出,出口增速虽然在逐步回落,但其恢复整体来看,依然比较强劲,而这也是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果记者了解到,商务部将2010年的工作定位于“保份额、调结构、促平衡”,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而这一目标也在逐步践行在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称,要重点培育一批农轻纺、汽车及零部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国家级设计中心,积极探索自主营销的出口途径;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对非洲、拉美、中东欧、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而这些目标在过去的7个月中已经有所体现数据显示,1-7月,主要美欧日市场的外贸平稳增长外,我国与东盟、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外贸也大幅上升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出口正在恢复性增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很明显加快在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方面,配套政策也已出台自7月15日起,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在内的406个税号商品的出口退税被全部取消,而这次调整正是为了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调整将有利于推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商务部人士称,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体现了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意图,有利于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有利于引导企业提高精深加工程度,促进低碳排放、节能环保产品出口。
作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通过各种手段全方面确保减排任务的完成毫无疑问成为各部委合力的方向记者了解到,下半年相关部委可能会继续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要求,对一些生产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