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9486693
  • 上传时间:2021-1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9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张炳彦【关键词】 初中;古诗词教学;比较G633.3A1004—0463(2019)18—0135—0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比较教学法的本质在于比较、对比、参照,比较知识间的相同和不同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比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古典诗词进行分类对比,促使学生掌握知识,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一、同一时代不同作者风格的比较李白和杜甫是盛唐时期成就较高的诗人李白的诗豪放,杜甫的诗深沉,李白重情重义,杜甫忧国忧民李白的诗语言奇妙,想象丰富,更多的是反应诗人自己,更具浪漫主义色彩李白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会抒发内心的不平,抨击社会的不公,其诗有些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描写,更具有主观色彩李白擅长自我抒情,善于表达自己,对客体保持征服的态度,其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是高昂激愤的,如大河奔泻一般杜甫的诗更平易近人,具有现实意义,更为深沉,是波浪起伏百转千回的,他的诗能呈现出人们真实的社会生活,诗歌更接近百姓生活,他考察民间疾苦,更写实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许多古诗显示了唐朝逐渐衰败的历史过程,大多反映民间疾苦。

      二、同一作者不同時期作品的比较一个文人在不同时期作品风格会有很大差异,一个诗人在一生中会创作许多不同主题的古诗,会有不同的特色了解不同风格的古诗,能帮我们快速全面地了解一个诗人李白初期作诗风格比较豪放,感情炽热,比如《渡荆门送别》这首古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道漫游的途中写下的此时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心中充满理想抱负,“江入大荒流”写出了江水飞流而下的浩瀚气势,“入”字更是写出了气势的博大,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的激动心情,体现出诗人年轻时的蓬勃朝气,体现出作者放荡不羁、张扬洒脱的个性《行路难》是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遇到困难后所写的诗,反映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傲气节李白入京后并未得到重用,“行路难,行路难”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急切矛盾之情,其他人得到皇帝重用,内心充满了矛盾,既不愿同流合污,内心却仍充满希望文人在不同时期所作诗词的风格会有很大不同,这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全面了解一个文人,就必须了解他们所处人生阶段不同时期的作品三、同一主题不同诗人的作品比较古诗的主题多种多样,有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田园诗,励志诗,悼亡诗等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首都是初中教材的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乐观豁达的,没有其他送别诗的悲痛之态,“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嘱咐,即使要分别了,也不能像小儿女一样挥泪告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出了塞外送别之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千古名句作者描绘出了祖国边塞的壮丽景色,写出了边塞送别时的悲壮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塞将士的真挚感情这两首诗都表达作者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前者更能体现出诗人的乐观豁达,后者更多的是无奈忧伤之情,给人苍凉悲壮的感觉由此可见,尽管同一主题,但诗人的写作风格不一样,古诗传达出的意境也会不一样四、不同文人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每个时代都有特殊的时代特征,诗人的作诗风格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初唐时期是唐诗的酝酿时期,著名诗人有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骆宾王、卢照邻和王炯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黄金时代,盛唐时期诗人富有理想,高度自信,作诗风格热情豪迈,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而又富有热情诗人李白代表着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彰显了诗人浪漫的个性,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最快的时期晚唐时期唐诗逐渐衰败,由于时代变化,朝代逐渐没落,诗人艺术成就不高,伤感色彩较浓。

      许多诗人的作诗风格都能从不同程度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生活状态时代造就诗人,文人作诗都是从生活中选取素材,作品是作者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表达通过欣赏不同的作品,我们能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如何从繁华逐渐没落比较教学法教学效果较好,能清晰表达出不同诗人在不同时期所作诗词的不同,通过不同的比较方式能得出不同的比较结果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帮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系统,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文化精髓教师要通过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让学生发展成有宽厚文化基础的人编辑:马德佳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