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和谐教育观念.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无***
  • 文档编号:319444570
  • 上传时间:2022-06-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和谐教育观念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乐教,“六经”中单独有一经为“乐经”,惋惜后来失传古代中国乐教的基本理念就是和谐,而和谐是美的基本内涵和表现形式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和谐美的基本形式为:中和为美、融合为美、有序为美、和悦为美、韶雅为美、乐成为美等这些观念对今日和谐教育有肯定的启示   《尚书.尧典》有这样一段话:“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吁!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段话的意思是:舜帝下令说:“夔,我命令你掌管音乐方面的事务教育培育贵族后裔,让他们正直而温润,宽厚而庄栗,刚毅而不苛虐,简易却不高傲用诗表达人的志向,用歌咏长其言,声音凹凸又和长言相协作,六律六吕要与声音相呼应,从而使八音达到和谐,不要错乱次序,凭借音乐使神人融合无间夔回答说:“噢,我轻扣石磬,让音乐感染百兽齐舞,使神人相和,人与天地万物融于一体  这段话可能是汉语“和谐”一词的最早出处,也是古代乐师进行和谐教育的典范分析其和谐的内涵,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中和为美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是与“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一脉相承的从音乐上说,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就是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融合为美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是诗歌声律的融合古代君子的融合,擅长吸取别人的看法,以订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儒、道、释三教的融合,彼此交往,切磋琢磨,消弥隔阂;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以汉族文化为主题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民族文化、社会主流文化和异域文化、边缘文化的融合,是中华民族繁衍进展的必由之路    有序为美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这是音乐的秩序《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国家、社会、单位,都需要法律制度,主题、变奏、旋律、和声,有规律而构成乐章    和悦为美  “神人以和”“百兽率舞”,这是音乐的目的和功能音乐在上古时期是用在祭神仪式中娱神的,即后世所谓庙堂之乐,有上通于天的神妙功用,音乐成为人神沟通的工具由于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基础,能上通于天的音乐,也就可能深化到体现天道自然的人的内心,因此音乐又被解释为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百姓向统治中心靠拢的工具,达到乐教的目的。

      为此,孔子在“礼崩乐坏”之时,特意制定一部《乐经》作为儒家“六艺”之一主见民因乐而宣泄感情,统治者借乐改进统治,孟子提出“与民同乐”,正以此为前提乐教成为至神之妙的统治术用乐教引导民众,把礼教的内容深置于人心中,成为生命的一部份,把被动说教变成主动接受以乐音表达出来,与天地沟通,获得人性张扬的快感,于是音乐的抒情内涵被发掘出来,从而使音乐变成消遣的工具春秋时代,士既有取乐以娱的风气琴棋书画”,以琴为首,通过弹琴的行动,寂然通于大道,感悟人生的喜乐悲欢俞伯牙弹奏高山流水,形成崇文而悠闲的兴致    韶雅为美  “直”“宽”“刚”“简”而又适度,是音乐美《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阳货》:“子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音乐有《武》和郑声的不善,也有《韶》和雅乐的善美,不能忽视音乐作品的思想道德评价,要有批判,有选择,如《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所谓“乐则《韶》舞”,“放郑声”    乐成为美  《论语.子路》:“子曰:‘成于乐’”,就是人性完善依靠音乐之陶冶音乐对于人的心理情感的影响是巨大的音乐艺术有一种引人“介入其中”的力气这是由于音乐的律动和起伏,会自然诱发人体运动机制产生变化,与之相应,一支队伍集合起来动身行进,没有人喊“一二一”,众人的脚步自然走不齐。

      如果此时,有一支乐曲奏响,它节奏鲜亮,雄壮有力,人们的脚步随着乐曲的进行,已经整齐划一在倾听音乐过程中,不仅留意力集中,而且肌肉、肢体、喉咙、牙关以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都会随着它而张弛身体运动机制的活动,变化,又直接作用于心情的兴奋,波动所以,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能像音乐这样,可以在一个短暂的时间,使众多的人根据同一意向感奋起来,而且达到那样剧烈的程度  爱因斯坦说过:“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当是作为一个和谐进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人的和谐进展实质就是全面而自由进展,要顺应天性,摈弃单向度和灌注式的教育中国古典音乐教育,秉承天人合一的观念,本身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因此吸取传统音乐教育养分,是改善当前音乐教育,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