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文明单位建设典型材料2024.docx
4页全国文明单位建设典型材料2024 一、建立集中+分布式文明阵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党委牵头研究,按照党员人数超50人的基层单位配置一个文明实践所标准,打造15个基层文明实践所,在党委层面打造1个局级文明实践中心,形成覆盖市区不同落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上,注重资源整合,打造志愿服务工作室、新媒体文创工作室、职工书屋、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宣讲礼堂等集成阵地,使中心功能辐射更广在文明实践所建设上,整合所辖区域营业窗口、职工活动区域、宣传阵地区域,确保实现宣讲和志愿服务两大功能突出文明阵地建设规范性,按照三统五有的建设规范(统一VI、统一logo、统一风格,有制度、有讲师、有阵地、有设备、有计划),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规划突出文明阵地特色化,将文明实践所设置到营业厅,既实现文明宣教功能,又展现服务风采;将文明实践所设置到科普基地,使文明宣教与公共安全宣教相结合,文明功能发挥更广阔,社会主义新风尚传播更有效 二、搭建线上+线下理论宣讲平台 文明实践阵地也是宣传教育职工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打造红色学习路线,建立理论学习机制,在每个文明实践阵地配备理论讲师团队,配齐学习书籍,编制学习计划,把文明宣讲与主题党日、党课等结合起来,构建线上线下理论宣讲平台,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大力推行线下集中式宣讲,重点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宣讲全过程组织开展三学三宣一活动(党课学习、现场体验式学习、青年大学习,主题宣讲活动、入党宣誓活动、群众性宣传文化活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注重突出群众主体性,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群众创造性,使线下宣讲成为教育职工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生动课堂打造线上课堂,组织用好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等外部平台,活用知行南网乐学南网等内部平台,鼓励全员将宣讲内容上传,进一步丰富学习资源 三、实施规定+自选志愿服务行动 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每月明确一个实践主题,不限定活动形式和活动范围,在实践所之间广泛互动,积极与外单位联动,聚焦群众用电难、公共安全和服务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实现文明志愿服务行动4+100全覆盖,即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屯、进企业四个路径,每年至少开展100次文明实践活动,覆盖市各区县在重要关键节点,发挥文明实践队伍作用,在抗冰抢险、防风防汛保电中冲锋在前,展现风采与属地文明办、兄弟单位通力合作,打造了安全同行公共安全文明宣教、春苗成长营乡村振兴服务、文明服务队为民办实事等文明实践品牌,开创以电为媒关注弱势、纾难解困的服务新气象,构建齐抓共管、全程联动的治理新格局,形成线上线下、扶助到家的帮扶新局面,充分发挥了文明实践所传思想、传道德、传文化、传文明、传技术重要功能,实现最大化的文明传播效果。
三、筑牢文化+文明价值传播高地 坚持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双过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到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中,打造价值传播高地举办首届企业文化艺术节、趣读书、悦心灵等大型文化活动,连续17年开展安全文化艺术节感恩日局庆活动,组织入职礼拜师礼凯旋礼退休礼等仪式活动,开展歌曲、视频、故事等原创文化作品创作展示活动,增强员工文化融入感和归属感,形成独特文化传统聚焦班站所工作特点,统筹推进班站所文化建设和基层基础基本技能建设,持续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宣传培训,采用员工听得懂的语言、想得通的道理、看得到的事例和接地气的形式,搭建与员工统一的话语体系探索建设文化管理工具库,进一步推动班组目标达成、个人信条落地倡导简单、有效的工作方法、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行为要求,推动其成为全员共识加强员工心理关怀,每年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测评,充分发挥各级党工团组织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和理解干部员工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四、形成考核+激励长效正循环 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党建责任制考核、企业政治生态评价重要内容,要求党组织书记定期对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述职,压实文明管理责任。
强化价值观管理,适时开展员工价值观匹配度测评,使价值观可落地、可评估开设企业点赞台、曝光台,设置企业荣誉库、典型库,制定奖励兑现机制和非物质激励机制,树立鲜明的干事创业导向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做到服务在哪里,文明建设就延伸到哪里,连续十年获得区域行业满意度评价第一,有效发挥了全国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