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章册同步课件第二单元-单元提升课.ppt
21页单元提升课 第二单元主题归纳题归纳 能力提升专题 一 中国官员选 拔与管理制度的演变1.官员选员选 拔:(1)先秦到明清先秦:世袭制此制度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 一,它依靠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与官爵高下秦汉到魏晋南北朝:荐举制包括西汉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它将官员选 拔权由地方收归中央,但最终沦为门阀统 治工具隋唐到明清: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主要选官制度,但世袭制、荐举制以及功劳制等其他选官制度作为补充仍然存在2)晚清:废除科举制,实行学堂选官和留学生选官制度3)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按着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出台了一系列选官的法规草案,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北洋军阀统 治时期,建立文官考试制度,但存在性别歧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建立,此时的文官考试制度更具开放性、平等性,但也弊诟丛生4)新中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干部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其改革从而使之进一步完善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为优秀青年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也为政府筛选了优秀人才2.官员员管理:(1)秦汉到明清秦汉:此时的官员考核方法为上计制,还建立了监察体系,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
隋唐到宋:隋唐考核官员标 准为才能、品德,最高监察机构为御史台;宋代考核制度标准严格,监察制度变化为台谏合一明清:明朝考核有考满、考察,监察有都察院和六科;清代考核有京察和大计,都察院中并入了六科,行监察职能2)民国时期:在重视选拔官员的同时,也不断完善监察制度3)新中国时期: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素养特训】(历史解释)新唐书记载 :“(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 士,拔萃,皆中从此记载 可看出唐代()A.科举制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原则B.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C.选官偏重人才品行D.进士科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解析】选B题干中“举进 士,拔萃,皆中”说明唐代读书 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命运A表述错误 ;C是对汉 朝察举制的表述;D表述过于绝对 化;B是对科举制作用的正确表述,且与题干材料相符,故选B 【备选习题 】 (唯物史观)18世纪末以来,“东学西渐”使得西欧各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逐步推行文官考试制度,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科举制在中国却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并最终被废除造成这种不同后果的根本原因是()A.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是新生事物,中国的科举制已实行1 000多年B.西欧文官考试制度注重实用性知识,中国科举制八股取士很僵化C.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公平公开,而中国的科举制作弊现象严重D.西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中国处于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时期【解析】选D。
因为西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所以有着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氛围,其文官考试制度能够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而科举制却产生自封建社会的中国,特别是晚清时期,中国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政治黑暗,科举制的弊端也愈加突出,因而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故选D专题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务员 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1.相同点:(1)坚持依法管理原则法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把公务员 管理纳入法治轨道,按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对公务员进 行管理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2)坚持公平竞争原则我国和西方公务员 的录用、任职、考核、晋升、奖励惩戒等管理环节 都体现出公开、公平、竞争、择优 的原则3)坚持功绩制原则功绩强调实实 在在的成绩,不受资历 深浅、亲疏关系、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它体现了“任人唯能”和“奖优罚 劣”的思想,有利于调动 公务员 的积极性,因此各国都把它作为一种常用的激励手段4)注重权益保障为保障公务员 有效地执行公务,维护 国家权益,解除公务员 履行职务 的后顾之忧,各国对公务员 的权益都做了明文规定5)实行分类管理从世界各国公务员 制度的实践来看,公务员 都是有级别 的,尽管有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的不同,但职务 和级别 都是公务员职业发 展的台阶,职务晋升与级别 晋升都是职业发 展的标志。
2.不同点:(1)指导原则不同我国公务员 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建立公务员 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 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标榜“政治中立”,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不得带有政治倾向2)管理体制不同我国公务员 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 ;而西方文官制度对公务员 的管理强调“与党派脱钩”,公务员职务 晋升不受政党干预3)职位划分不同我国公务员 制度没有“执政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 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的政治化和事务官的职业化,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官体系,相互之间不能转任4)录用标准不同我国公务员 制度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而西方文官制度在用人标准上,有的强调“专才”,有的强调“通才”,都把业务 知识和能力作为用人的主要条件5)服务宗旨不同我国公务员 不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我国公务员 的考核、奖惩 、晋升等都要考察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他们同政府的关系是雇员同雇主的关系,文官工会为了文官利益经常同政府谈判,并设立专门 的机构调节 文官集团与政府的关系。
素养特训】(历史解释)我国的公务员 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标榜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本质区别的是()A.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C.坚持为人民服务D.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解析】选A我国公务员 制度是干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干部制度的根本原则是坚持贯彻 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故A正确 【备选习题 】 (唯物史观)资产阶级 革命前英国官吏的任用一直沿用“恩赐官职”,革命后出现了所谓“政党分肥制”,导致腐败泛滥、行政效率低下19世纪中叶,政府的管理职能急剧扩 展,管理的事务日益复杂,改革官员录 用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至此,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终确立由此可知,促成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终建立的重要推动力是 ()A.革命斗争B.工业革命C.政党政治D.思想解放【解析】选B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资产阶级 要求享有更多的权利,打破贵族控制政治的局面而文官职位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 参与政治,所以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的重要推动力是工业革命,B正确A、C、D都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典例示范】 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 这一趋势 是A.官员世袭利于国家管理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学科素养技法支招【解题思维】选项A官员世袭让社会缺乏流动性,不利于提高官员素质,也不利于国家管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B中国古代是典型的人治社会,并未向法治转型,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D官僚政治是君主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所以并不是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排除【悟法有道】【类题 特训】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 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 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 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 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的加强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C.台谏分置的弊端D.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解析】选A根据“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 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 能”可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强化了纠弹职 能,弱化了谏诤职 能,加强了君主的权力,这主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故A正确。
御史台管监察,谏官负责谏诤 ,职能不同,不能体现机构重叠,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变化主要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并非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排除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