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idworks工程图设计.ppt
31页第4章SolidWorks2007的工程图生成 本章讲述如下内容 4 1工程图生成的准备工作4 2工程图生成的基本知识4 3零件工程图生成的实例4 4装配工程图生成的实例 4 1工程图生成的准备工作 国标工程图生成的准备工作包括如下事项 将国标模板文件 GB drwdot 复制到 SolidWorks2007安装目录 data templates 文件夹下 将国标标准格式文件 GB A0 slddrt GB A4 纵向 slddrt 复制到 SolidWorks2007安装目录 data 文件夹下 对三维零件与装配体进行尺寸整理 创建配置和添加属性等工作 命名视图 使用 命名视图 命令保存透视视图 轴测视图和自定义视图 以便在工程图使用 调整尺寸位置 需要从模型项目输入的尺寸 应该在三维零件模型中进行大致的调整 这样才能更加容易地转换到工程图中 并减少很多调整操作 在轴测视图中添加尺寸 有两种方法 在三维零件视图中标注参考尺寸 并输入到工程视图中 直接在工程视图中使用 尺寸标注 标注尺寸 设定三维零件模型的材质属性 材料名称和密度 不仅会同时修改模型本身的颜色 纹理和其他物理参数 而且对建立工程图也有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由密度可以计算模型质量 设定剖视图中的剖面线类型 其他更多的准备工作 请参考文献 2 附录A准备工作 4 2工程图生成的基本知识 经常是工程图基础的三个正投影视图 前视图 左视图 及上视图 第一角 零件或装配体的工程图视图 如右样例的上视 等轴测和自定义 从现有视图正交投影的工程图视图 辅助视图类似于投影视图 但它是垂直于现有视图中参考边线的展开视图 一大型视图的一部分 通常比原有视图比例要大 除了局部视图 已用于生成局部视图的视图 或爆炸视图 您可以裁剪任何工程视图 断裂视图可以将工程图视图以较大比例显示在较小的工程图纸上 一个或多个视图以幻影线叠加于原有视图之上的工程视图 交替位置视图常用于显示装配体的运动范围 相对 或相对于模型 工程视图是相对于零件或装配体中的平面曲面而生成的 显示装配体的零部件相互间分离以展现如何装配结构 以上视图有10种 通过将材料从闭合的轮廓 通常为样条曲线 移除而展现工程视图的内部细节的工程图视图 剖面视图 或剖切面 为 1 被基准面切除的零件或装配体视图 或 2 由使用剖切线切除另一工程视图而生成的工程视图 旋转剖视图与剖面视图相类似 但旋转剖面的剖切线由连接到一个夹角的两条或多条线组成 以上剖视图3种 SolidWorks的工程图文件格式为 slddrw 与 sldprt sldasm 存在数据相关性 当另存为 DWG 文件时 则AutoCAD等支持二维绘图软件可以打开此文件进行标注 编辑等操作 但是工程图和其模型之间的相关性将丢失 4 3零件工程图生成的实例 步骤01 零件模型准备 如图4 3 1所示 步骤02 选择图纸规格 如图4 3 2所示 步骤03 插入模型视图 如图4 3 3所示 步骤04 插入投影视图和等轴测图 如图4 3 4所示 步骤05 插入辅助视图和裁剪视图 如图4 3 5所示 步骤06 创建剖视图和隐藏边线及视图 如图4 3 6所示 步骤07 插入模型尺寸 即驱动尺寸 和尺寸公差 如图4 3 7所示 步骤08 标注参考尺寸 如图4 3 8所示 步骤09 标注表面粗糙度 如图4 3 9所示 步骤10 标注形位公差 如图4 3 10所示 步骤11 插入技术要求 如图4 3 11所示 步骤12 填写标题栏 如图4 3 12所示 打开支座零件 预览为等轴测 选择右前侧面 按 正视于 按 视图定向 更新为前视图 左视和上视变成上图 等轴测视图变成上图 保存文件 图4 3 1零件模型准备 新建工程图 选择GB A2图纸 含格式和大小 3 GB A2图纸全图 图4 3 2选择图纸规格 插入 工程视图 模型视图 按 浏览 打开 支座 sldprt 第一角投影的标准视图 取 前视 放在第一角投影的主视图位置的视图即为模型视图 亦是父视图 可以着色显示 图4 3 3插入模型视图 插入 工程视图 投影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和轴测视图为投影视图 删除轴测视图 插入模型视图 取 等轴测 插入模型视图 取 等轴测 插入 工程视图 辅助视图 创建左下部斜面的辅助视图 插入 工程视图 裁剪视图 用样条曲线绘制封闭区域即可将辅助视图变成裁剪视图 右上角 图4 3 5插入辅助视图和裁剪视图 插入 工程视图 剖面视图 在俯视图上过孔心绘制水平剖切线 剖面视图 隐藏左视图中两条圆角过渡线 右击要隐藏的视图 隐藏 拟将所选尺寸 42 77 移至剪裁视图中 要按住 Shift 键将其拖动到目标视图 图4 3 6创建剖视图和隐藏边线及视图 插入 模型项目 操作要点 选 整个模型 或 所选特征 为工程图标注 只有主视图与俯视图有尺寸显示 调整尺寸布局 模型单位为英制 故尺寸显示一般带小数 拟将所选尺寸 42 77 移至剪裁视图中 要按住 Shift 键将其拖动到目标视图 42 77 移动到剪裁视图的结果 将宽度尺寸 38 10 由俯视图移至左视图 将模型尺寸改为 50 重建模型 工程图变宽了 3D模型也变宽了 要改回到 38 10 点击尺寸属性管理器中的 更多属性 按 公差 尺寸公差 双边的 各输入0 1 显示为 38 10 0 1 确定 确定 顺序可标注尺寸公差 如 38 10 0 1 图4 3 7插入模型尺寸 即驱动尺寸 和尺寸公差 插入 注解 中心符号线 圆通孔的中心符号线和草绘的中心线 82 55 变为工程图中尺寸不合理 改标为总高尺寸便成了参考尺寸 先将其隐藏 不是删除 仍在工程图中 按 工具 按 标注尺寸 选取 智能尺寸 支座总高 95 25 为参考尺寸 双击该尺寸弹出 尺寸属牲 对话框 勾选 显示圆括号 同时看到 只读 被自动勾选 也就是该尺寸由 82 55 6 35 2 所驱动 处于从动地位 图4 3 8标注参考尺寸 即从动尺寸 插入 注解 表面粗糙度符号 选取切削加工符号 填写参数值 如 3 2 可以标在各种视图上 可在3D模型中 插入 注解 表面粗糙度符号 3D模型上标注的表面粗糙度 图4 3 9标注表面粗糙度 插入 注解 形位公差 设定垂直基准为A 公差值为0 05 带指引线的垂直度框格 插入 注解 基准特征符号 在支座上表面插入的A基准 图4 3 10标注形位公差 插入 注解 A注释 用仿宋体3 5 字 这里为了书面显示有放大 输入技术要求及其内容 图4 3 11插入技术要求 右击图纸格式1 编辑图纸格式 设选择普通碳钢为材料 则其质量特性显示该支座质量为439 636克 此即为重量 双击要填写的单元格 填写完后的结果如上图 别忘了填写左上角的图号框中的图号 与标题栏中的要完全一样 有些则要用手工填写 右击图纸格式1 编辑图纸 返回图纸1 如上图 图4 3 12填写标题栏 4 4装配工程图生成的实例 下面以万向节的装配工程图生成为例 说明用SolidWorks软件生成装配工程图的操作流程 步骤01 装配模型准备 如图4 4 1所示 步骤02 选择图纸规格 如图4 4 2所示 步骤03 插入各种模型视图 如图4 4 3所示 步骤04 插入投影视图 如图4 4 4所示 步骤05 插入辅助视图和裁剪视图 如图4 4 5所示 步骤06 创建剖视图和隐藏或显示零部件 如图4 4 6所示 步骤07 插入交替位置视图 如图4 4 7所示 步骤08 插入中心符号线和中心线及标注参考尺寸 如图4 4 8所示 步骤09 插入技术要求 如图4 4 9所示 步骤10 填写标题栏 如图4 4 10所示 步骤11 插入零件序号 如图4 4 11所示 步骤12 插入材料明细表 BOM表 如图4 4 12所示 步骤13 修改材料明细表 BOM表 如图4 4 13所示 打开 万向节 sldasm 选择图示侧表面为前视面 按 正视于 显示画面如上底层图所示 标准视图 视图定向 选 前视 按 更新标准视图 新的前视图和左视图 新的上视图和等轴测视图 7 在等轴测视图中运用透视图 要重新命名为 透视图 图4 4 1装配模型准备 按 工具 选项 系统选项 生成视图时自动隐藏零部件 的顺序设置隐藏零部件 选择GB A1为 图纸格式 大小 3 展开 查看调色板 浏览 打开 万向节 sldasm 将需要的模型视图拖到图纸的适当位置 上图逆时针旋转了90 图4 4 2选择图纸规格 插入等轴测 插入上下二等角轴测 插入左右二等角轴测 插入等轴测剖切视图 5 插入自定义模型视图 6 还可以插入透视图 7 插入模型视图方法1 8 插入模型视图方法2 9 等轴测爆炸视图 10 自定义爆炸视图 图4 4 3插入各种模型视图 图4 4 4插入投影视图 1 插入辅助视图 2 插入剪裁视图 图4 4 5插入辅助视图和裁剪视图 1 插入 工程视图 选取 剖面视图 2 在左视图上画剖面迹线 3 将曲柄的捏手 转轴套和两短销轴列为排除剖切的零件 并勾选 自动打剖面线 后 按 确定 4 光标水平右移得剖面视图 剖面C C 5 展开 剖面视图C C 下的 万向节 右击 短销轴 一 选 显示 隐藏 选 隐藏零部件 6 短销轴 一 在画面上不见了 左 仿 5 但选 显示零部件 则短销轴 一 又显示在画面上 右 图4 3 6创建剖视图和隐藏或显示零部件 1 选取俯视图现有配置后 确认 2 设置旋转曲柄为自由拖动 3 起始位置 可以为别的位置 4 设定位置 可以为别的位置 5 交替位置视图显示1 6 交替位置视图显示2 图4 3 7插入交替位置视图 1 插入中心符号线和中心线 2 在俯视图上标总宽 38 10 和曲柄位置角度 270 3 在主视图上标总长 117 47 和总高 149 23 4 在等轴测视图上如可以标参考尺寸 如 38 10 149 23 图4 4 8插入中心符号线和中心线及标注参考尺寸 1 插入 注解 A注释 2 勾销 使用文档字体 4 在明细表上方插入的 技术要求 3 选择四号 3 5mm 仿宋GB2312 图4 4 9插入技术要求 1 右击 图纸格式1 选择 编辑图纸格式 2 光标在填写单元格区移动 待显出 时双击 再输入填写内容 3 所属零件全部选材后 可算出万向节质量为 1 040kg 填入重量栏 4 填完后 编辑图纸 即返回图纸 5 填好的装配图标题栏 余下的应为图纸打印后由手工填写 图4 4 10填写标题栏 1 插入 注解 自动零件序号 2 选择 靠上 布局 圆形 样式 剖面视图 自动生成零件序号如右图 由可见 未完全按1 9的顺序排列 但是和装配模型的装配顺序一致 参见装配模型设计树 手工可以调整排列位置 不过这样 自动 的长处就大减了 3 插入 注解 零件序号 配合调整爆炸视图 以手工逐一标注零件序号 实现按装配顺序1 9的逆时针排列 图4 4 11插入零件序号 1 插入 表格 材料明细表 2 选择材料明细表模板 bom material sldbomtbt 3 选择右下为表格定位点 4 选择材料明细表类型为 仅限顶层 5 选择表头在下 6 万向节材料明细表如左 图4 4 12插入材料明细表 BOM表 1 将 项目号 改成 序号 将 零件号 改成 名称 将 说明 改成 图号 并填入零组件图号 2 右击 数量 单元格 选择 插入 右列 3 在 数量 右侧增加2列 4 结合零组件材料和质量填写材料栏和单重栏 总重栏 5 修改完后的材料明细表 6 万向节装配工程图全图 图4 4 13修改材料明细表 BOM表 习题1 简述用SolidWorks生成工程图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2 简述SolidWorks的视图与剖视图名称与含义 3 重演书上的零仲图生成与标注过程 4 完成 习题文件 中的 4 里的零仲图练习 5 重演书上的装配图生成与标注过程 6 完成 习题文件 中的 4 里的装配图练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