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型钢焊接工艺.docx
16页刖百目前许多大跨度的建筑都采用了钢结构,鸟巢、世博会中国馆、厂房等一些大型的公用建筑基本上都是钢结构建筑这种结构坚固耐久,建造迅速,易于改 建,便于拆除,是住宅建筑和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快速增长, 新型建材的发展和应用,符合上述需求的钢结构住宅体系逐步发展起来并引起了 广泛的关注H型钢是钢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产制造对整个钢结构的质量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钢结构制作当中主要运用到的H型钢焊接进行详细论述,并对焊缝工艺进行评定及对整个焊接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焊接缺陷提出了 防止措施通过对 H型钢焊接质量的控制从而达到对钢结构质量的控制,这将直 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一、绪论1、钢结构主要组成部分钢结构主要构架一般由钢梁、钢柱及钢架与钢架之间的钢支撑组成各构件 之间采用焊接、螺栓或怫钉连接而在各种连接方式中,焊缝连接用的较多2、H型钢的特点建筑刚结构是以热轧H型钢为主要基本构件的,它的翼缘较宽,侧向钢度较 大,抗弯能力比较强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特点:(1)塑性和韧性好、适宜于承受振动和冲击荷载;(2)钢材容重与强度的比值一般小于混凝土和木材,因而H型钢的重量轻;(3)结构简单便于机械化制造,精确度较高,安装方便,是工程结构中工业 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结构;(4)施工较快,可尽快地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作为主要支撑和连接件的H型钢制作质量,对钢结构的质量与性能影响很大, 有时可影响到整体结构的承载安全,因此,对 H型钢的制作工艺必须严格要求 二、钢结构H型钢制作工艺1、H型钢焊接前准备(1)制作H型钢的钢材型号及特性选才IQ345B乍为制作H型钢工艺试验的原材料,此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特性如下:表1 Q345B化学成分牌号化学成分屈服点Mpa抗拉强度Mpa伸长率%CMnSiSP& 16mm>16-35mmQ345B<0.201.01.7<0.550 0.0400 0.040>345>325470-630>21特性:Q345B它是低合金钢综合性能好,低温性能好冷冲压性能,焊接性能 和可切削性能好广泛应用于桥梁、车辆、船舶、建筑、压力容器等2)开坡口双面焊采用开坡口双面焊,坡口形式由焊件厚度决定,通常焊件厚度小于22mm寸开Y形坡口,大于22mm寸开X形坡口开坡口的焊件焊接第一面时,可采用焊剂垫当无法采用焊剂垫时,可用悬空焊,此时坡口应加工平整,同时保证坡口装配问隙不大于1mm以防止熔化金属流溢3)焊接收缩量加工余量的计算焊接H型钢纵向焊缝较长,焊缝收缩问题在下料时应关注尤其在翼板和腹板厚度较大,焊脚高度较大时,更应十分注意,焊缝收缩量以每米收缩1mm计算(焊脚高在小于12mm加在下料的总长度内即可。
焊脚高大于12mnW,收缩量应 在每米1.5-2mm计算另外,焊缝H型钢,长度应再加预算量,除考虑焊缝收缩外,还应考虑,端 面角度,铳端面(磨)等因素一般在 30-50mm^加工余量4)焊接H型钢组对对半成品板材进行质量检验,合格者进行组对组对时应按下列工艺要求进 行:①对半成品表面扭曲度超差的板材应进行矫正,再进行组对,严禁超应力组 对②注意对接的翼板和腹板的相互位置,其翼板和腹板的对接相距不大于 300mm③待组对的翼板与定位夹辗接触均匀,压力适宜时便可开始组对组对时, 应首先操正组对件的位置,与纵向组对移动轨道相平行,前后偏移不超过100mm(5) H型钢定位焊接将H型钢组对后,要先将其进行定位焊接定位焊接时应按下述工艺要求进行:①定位焊高度不得超过焊缝高度 2/3;设计有坡口时,组对点焊高度不应超过 破口尺寸②定位焊,由于焊缝长度短,截面小,冷却快,焊缝容易开裂应该选择较 大的热输入进行定位焊③定位焊间距以200mm%宜,偏差不超过20mm而且两端必须点焊,点焊长 度如下:表2翼板厚度与点焊长度关系翼板厚度(mm)hwi212V hw 2525 ④引弧板、收弧板的设置在每根H型钢组对的同时,为了保证焊缝质量,需在两端设引弧板、收弧板, 材质要求相同长度为600mm焊接结束后切割去掉6)腹板厚度小于6mm宽度大于600mm勺反变形处理将面积较大厚度较小腹板放在砧板上用锤击(需加垫板,以免锤击出伤痕)这样才能消除切割收缩的压力2、 H 型钢自动埋弧焊接工艺及变形控制组对定位完成后即可进行H 型钢主焊接工艺,主焊接过程主要采用自动埋弧焊方法 1)自动埋弧焊的焊接参数的确定自动埋弧焊的焊接参数一般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及焊接直径①焊接电流的确定焊接电流主要影响焊缝厚度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电流的增大,电弧力和电弧对焊件的热输入量及焊丝的熔化量增大,熔深将增加焊缝厚度和余高增加,而焊缝宽度几乎不变,焊缝成形系数减小,焊接电流对焊缝熔深大小影响最大采用6 6mmi勺焊丝,电流的范围650~730A②电弧电压的确定电弧电压主要影响焊缝宽度其他条件一定时,电弧电压低时, 熔深大、焊缝宽度窄 ; 电弧电压高时, 熔深浅、焊缝宽度增加 ; 过分增加电压, 会使电弧不稳, 熔深减少,易造成未焊透的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咬边、气孔等缺陷采用力6mm勺焊丝, 电压的范围31~35V。 ③焊丝直径的确定在焊接电流、电压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 , 焊丝直径将直接影响焊缝的熔深随着焊丝直径的减少, 熔深将加大, 成型系数减小根据焊件的外形和尺寸可选定细丝埋弧焊,还是粗丝埋弧焊例如小直径圆筒的内外环缝应采用力2mm 呈丝的细丝 埋弧焊;厚板深坡口对接街头纵缝和环缝宜采用力5mm力6mm旱丝的粗丝埋弧焊④焊接速度的确定焊接速度的快慢主要影响母材的热输入量焊接速度的确定一般根据焊接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同时兼顾生产效率如焊接速度增加 , 焊缝的线能量减少, 使熔宽减少、熔深增加 , 然而继续加大焊接速度, 反而会使熔深减少 , 焊接速度过快, 电弧对焊件加热不足 , 使熔合比减少, 还会造成咬边、未焊透及气孔等缺陷根据上述焊接参数的确定原则,在大量试焊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焊接工艺参数:表3.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焊缝特征卜列各项值增大时焊缝特征的变化焊接 电流焊丝 直径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丝后 倾角度焊件倾斜角间隙和坡口焊剂粒度22~3435~6010~4040~100下坡焊上坡焊熔深S居U增减稍增稍减稍增减剧减减稍增几乎/、变稍减熔宽C稍增增增居U增减增增稍减几乎/、变稍增余高h居U增减减稍增减减增减稍减焊缝成形系数0剧减增增居U增减稍减剧减增减几乎/、变增余高系数0剧减增增居U增减居U增增减增增母材熔合比r居U增减稍增几乎/、变居U增增减减稍增减稍减(2)焊接变形的控制自动埋弧焊电流大,热量高,构件易产生变形(翼缘板角变形,H钢的纵向弯 曲,H钢扭曲变形)。 针对上述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①在专用工作台上,将H钢的四条纵向角焊变为船形焊,以保证焊缝的焊透, 提高焊接质量,减少熔敷金属②根据翼缘板与腹板的不同配置调整焊接参数,将角变形控制在3 mm以内, 然后用翼缘矫正机对其进行校正③纵向弯曲是由于H型钢单边受热产生的残余应力分布不均造成的通过实 验决定利用后续焊缝的残余应力平衡上道焊缝的残余应力的办法,即第1、2道焊缝焊接时,电流调至下限值,第 3道焊缝焊接时,电流调至平均值,在最后一道 焊缝焊接时,将电流调至上限值,以期消除变形如采用上述措施后仍有少量变 形,则在后续工序中用火焰法予以校正④扭曲变形与纵向弯曲产生的原因大致相同,因此,也是通过合理调整焊接 顺序,以后续焊缝的残余应力来平衡前面的焊接残余应力⑤为了减少变形和装配顺序,尽量可采取先组装焊接成小件,并进行矫正, 使尽可能消除施焊产生的内应力,再将小件组装成整体构件 3)焊接变形矫正在焊接 H 钢生产中对构件变形的校正,主要采用三种方法:火焰校正法、机械校正法和反变形法①机械校正法主要校正翼缘板的角变形,在专用的翼缘矫正机上,通过机械力进行反复的强制性校正,直到角变形量符合标准为止。 ②火焰校正法主要用于校正H 钢的纵向弯曲变形,在拱起的一侧用火焰加热至 850 ℃ ~900 ℃,在翼缘板上进行条形加热, 在腹板上进行三角形区加热,加热后用冷水进行跟踪冷却加热时根据不同的变形量,控制加热区的大小和加热的温度,以防校正过量和出现过烧现象③反变形法用于控制端头板焊接变形在端头板焊接前,在施焊部位的反面用大号气焊枪进行烘烤,产生残余应力,待正式施焊时达到焊接残余应力平衡最终实现端头板的平整3、质量检验焊缝质量一般进行三方面的检验,即焊缝内部缺陷检验、焊缝表面缺陷检验和焊缝尺寸偏差检验 1)焊缝内部缺陷检验:焊缝内部缺陷主要有裂纹、未熔合、根部未焊透、气孔和夹渣等,检验主要是采用无损探伤的方法,即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反射和衰减检测方法 2)焊缝表面缺陷检验:焊缝表面缺陷主要采用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观察,还可以采用表面渗透探伤(着色或磁粉)检验 3) 焊缝尺寸偏差及外观检验: 焊缝尺寸偏差主要是采用焊缝尺寸量规进行检验①焊缝应略有余高,但最大余高不能超出 3mm②焊缝与母材之间应平缓过度;③焊缝外表应整洁、均匀、无溢瘤、凹陷和凸起;④焊缝与母材及层间应完全熔合弧坑必须填满;⑤任意长度焊缝上咬肉深度不得超过0.5mm对任意300mm£度焊缝咬肉不得大于50mm;⑥焊角尺寸应满足图纸要求两焊角应均等,偏差不能超过 3mm⑦任意一条单角焊缝焊角尺寸下差不得超过1.6mm, 其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 100%。 三、焊接工艺实验及评定1、焊接工艺评定实验工件准备( 1)拉伸试验取样和加工要求①试验的焊缝余高已机械方法去除,使之与母材齐平试样厚度等于或接近试件母材厚度T②厚度小于或等于30mm勺试件,采用全厚度试样进行试验③当试验机受能力限制不能进行全厚度的拉伸试验时,则可将试件在厚度方向上均匀分层取样,等分后制取试样厚度应接近试验机所能试验的最大厚度等分后的两片或多片试样试验代替一个全厚度试样的试验 2)弯曲试验取样和加工要求要求:试样的焊缝余高应采用机械方法去除,面弯、背弯试样的拉伸表面应齐平取样形式①面弯和背弯试验当试件厚度T0 10m时,试样厚度S与T相等或接近;T >10m时,S= 10mm试 样受压面加工去除多余厚度②横向侧弯试样当试件厚度T为10~8mm时,试样宽度等于试件厚度当试件厚度T大于38mm时,允许沿试件厚度方向分层切成宽度为20~38mm等宽的两片或多片试验的试样代替一个全厚度侧弯试样的试验 3)冲击试验试样取向:试样纵轴应垂直于焊缝轴线,缺口轴线垂直于母材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