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种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
69页目录1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1.1项目名称 11.1.2承办单位慨况 11.1.3技术依托单位慨况 1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1.2项目概况 21.2.1拟建地点 2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21.2.3投入总资金及资金筹措 31.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1.3结论与建议 51.3.1结论 51.3.2建议 5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83市场供求分析和预测分析 113.1产品市场现状 113.2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23.3价格现状与预测 133.4产业关联度分析 13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54.1建设规模 154.2主要建设内容 164.3产品方案 175场址条件 185.1场址所在地位置现状 185.1.1地点与地理位置 185.1.2土地利用现状 185.2场址建设条件 185.2.1地形、地貌条件 185.2.2气候条件 185.2.3土壤条件 195.2.4水资源条件 195.2.5交通运输条件 195.2.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195.2.7环境保护条件 195.3场址选择分析 206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226.1项目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 226.2技术方案选择 226.2.1肉牛品种选择及杂交组合方案 226.2.2肉牛饲养方案 236.2.3饲草种植和青贮 236.2.4技术工艺流程 256.3主要设备方案 286.4工程方案 287原材料供应 308项目总体布置 318.1牛场的规划布局 318.2项目示范点的总体布局 319防疫与保障体系 339.1防疫体系的建设目标 339.2体系的构建 339.3防疫技术保障体系 349.4卫生防疫措施 359.4.1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 359.4.2疫情报告和诊断 369.4.3肉牛场检疫 369.4.4隔离和封锁 369.4.5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3710环境影响评价 3810.1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810.2环境保护措施 3810.3环境影响评价 3911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4011.1项目组织建设管理 4011.1.1项目法人 4011.1.2项目建设管理机制 4011.1.3工程招标 4111.1.4项目资金管理 4111.1.5进度管理 4111.2项目运行管理 4111.2.1运行管理机构 4111.2.2经营方式 4211.2.3技术培训 4211.3.4组织管理措施 4311.3.5技术管理措施 4412项目实施进度 4512.1建设期限 4512.2实施进度安排 45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613.1工程概况 4613.2编制依据 4613.3投资估算 4613.4资金筹措 4814效益分析 4914.1社会效益 4914.2生态效益 5014.3经济效益 5015风险分析 5115.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5115.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5216结论与建议 5316.1结论 5316.2存在问题 5316.3建议 53目录 第 4 页××良种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良种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1.1.2承办单位慨况项目承办单位为:“××××”。
国营××前身是1955年6月建立的××同年10月XX青年垦荒队在XX坝建立燎原集体农庄,次年11月并入军垦农场1957年3月划入农垦管理,定名为国营××1970年3月与新城农场合并组建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十五团,原××编为第一、二营1974年兵团撤销,复称国营××××下设14个生产队,2005年末总人口3568人,在岗职工人数1198人,离退休职工818人土地总面积1342.78hm2,已开垦利用827.49 hm2××以咖啡、胡椒、热带水果等热作种植为主,其中咖啡种植面积444.4 hm2,全年产量600.0吨,龙眼种植面积150.0公顷,全年产量1000.0吨,其它荒山荒坡可种植牧草地面积229.48 hm22005年全场农牧渔业总产值292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904.5万元,牧业产值9.3万元,渔业产值5.6万元农场现有资产总额1273万元,已拖欠社会养老金576万元,支付原欠职工医疗费87万元,截止2005年底欠银行贷款1038万元,其中长期407万元、短期631万元1.1.3技术依托单位慨况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XX市XX区畜牧局该局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保障,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XX区畜牧局内设两股一室,下设畜牧兽医工作站,全局共有干部职工67人,其中,高职2人,中职14人,初职19人。
完全有能力为××提供常年授精(冻精)、育肥催壮、杂交改良,以及防疫、疫病诊断、疫病检测及疫情扑灭等服务工作该局现在XX镇设有畜牧兽医工作站,现有工作人员6人(兽医师1人,助理兽医师5人)可保障项目组织实施及建成后正常的运转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编报2007年贫困农场项目计划的通知》,农业部办公厅文件,农办垦[2006]48号;2、《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第39号;3、《农垦扶贫项目管理办法》;4、《××集团公司2006年度综合统计资料》;5、《肉牛绿色养殖新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5月;6、《肉牛无公害综合饲养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1月1.2项目概况1.2.1拟建地点云南省XX市XX区XX镇××五一队、赛格队、赧浒队、小平田队、大坝队及水库队1.2.2建设规模与目标1、建设规模(1)项目建设30头母牛繁殖基地及示范饲养改良良种肉牛440头本地母牛30头饲养于五一队,良种肉牛基地分建于赛格队、赧浒队、小平田队、大坝队和水库队5个生产队,每个队饲养88头2)牛舍建设1048m2其中五一队168m2,其他生产队均为176 m23)运动场2964 m2。
其中五一队324m2,其他5个生产队建设均为528 m24)人工饲草生产基地494亩其中五一队54亩,其他5个生产队种植面积均为88亩5)新建饲料青贮窖25座,规格为20m3/座其中五一队5座,其余养殖示范队各4座6)在场部新建饲料养分分析室40m27)新建饲养工作房120 m2每个生产队建筑面积为20 m22、建设目标育肥肉牛440头,产牛犊24头,年均出栏优质肉牛290头1.2.3投入总资金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10.04万元1、拟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9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1.79%;2、农场自筹20.04万元,占总投资的18.21%1.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项目建设规模头470分建于6个生产队2建设目标2.1年均出栏头2902.2产牛犊头24按80%的繁殖率计3项目建设期年14建设内容及规模4.1牛犊引进头440分别饲养于6个生产队4.2饲养母牛头30饲养于赛格队4.2牛舍建设m21048分建于6个生产队4.3人工饲草生产基地亩494分建于6个生产队5项目投入总资金万元110.045.1其中:牛犊引进万元52.80440头,1200元/头5.2本地母牛万元5.1030头,1700元/头5.3受精费用万元0.1530头,50元/头5.2牛舍建设万元18.861048m2,180元/m25.4运动场万元5.932964m2,15元/m25.5饲草种植万元5.43494亩,110元/亩,含草种5.6青贮窖万元3.665.7饲料分析室万元2.20 5.8工作房万元4.805.9防疫系统万元1.485.10其他费用万元6.425.11预备费万元3.206资金筹措万元110.046.1其中:中央资金万元90.00占总投资的81.79%6.2农场自筹万元20.04占总投资的18.21%7经济效益7.1项目年均纯收入万元40.58按每头牛纯收入1300元计7.2项目区年人均增收元1173共计346人1.3结论与建议1.3.1结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对农垦扶贫的精神和要求,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和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对××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职工收入和把畜牧业发展成为该场的支柱产业之一将起到促进作用。
1.3.2建议加强对项目建设、项目资金和项目经营的管理,使项目充分发挥扶贫增收、带动示范和推动本场畜牧业发展的作用;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饲养水平,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和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国营××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及自然条件的限制,第一产业主要以咖啡生产为主,资源配置也以农业为中心,形成了以咖啡种植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养殖业、经济作物比重低这种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资金不足等主要因素的制约,调整难度相当大因此,伴随着结构调整的困难,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状态下这种单一农业种植结构经受不住市场变化的冲击,极易形成大起大落××建场早,老职工多、离退休人员多,由于经济困难,大都未进入社会养老统筹,企业不堪重负现已拖欠社保养老金××万元,支付原欠职工医疗费××万元截至2005年底,共欠银行贷款××万元,其中长期××万元,短期××万元如此沉重的社会负担、债务负担和企业负担,大大削弱了农场的盈利能力,影响农场经济效益的提高以上这些都是造成目前农场贫困的主要原因目前除咖啡外,农场尚无其他经济作物,养殖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农场可种植咖啡的土地面积不大,因而时至今日都未形成可以依赖的支柱产业,职工生活处于温饱线,至今全场纳入低保××户,涉及低保人员××人,这部分人的脱贫增收问题,一直是摆在农场党委当前工作的一项中心内容结合农场的实际情况及当地产业的发展趋势,经农场党委认真研究,决定发展以肉牛养殖为主的养殖业,通过商品肉牛的生产,使企业增效、职工增收1、实施商品肉牛科技扶贫项目,符合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符合各级党委、政府建立畜牧业支柱产业的战略决策;符合“远抓林果,近抓畜牧,潜力在山,希望在畜”的战略构想2、实施商品肉牛科技扶贫项目,是以农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是农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途径,符合农场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在以咖啡产业发展为主线,走种养结合的脱贫之路,培育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为目的,依靠科技,大力发展良种、优质、高效的畜牧业显得尤为必要3、随着保龙公司年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