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294740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2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郑文武【专题名称】旅游管理【专 题 号】F9【复印期号】2006年08期【原文出处】《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沈阳)2006年3期第143~148页【作者简介】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郑文武,衡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 衡阳 421008申秀英,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刘沛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教授、湖南大学经贸学院博士生导师内容提要】 聚落文化景观历来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的传统聚落景观因受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异常丰富的区域景观特点在遵循传统地理区划理论的基础上,借助考古学的“地区类型学”理论、文化人类学的“特征文化区”理论以及文化生态学的“文化区系”理论等,对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进行类型整理和区系划分,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同时,在区系划分的基础上,引进生物学的“基因图谱”概念,建立反映各个聚落景观区系演化过程和相互关联性的“景观基因图谱”,以此推进文化地理学关于区域景观基因图谱的探索性研究。

      【关 键 词】聚落/文化景观/区系/文化基因/景观图谱区域性和差异性历来是地理学的主要特点聚落景观一直是反映区域文化景观差异的显著标志聚落文化景观的区域差异则是文化区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聚落景观由于受到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异常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中国传统聚落景观群系进行类型整理和区域划分,是以往文化地理学研究很少涉及到的,本研究不仅能为文化区的划分提供理论借鉴,而且能为区域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提供实践指导同时,本研究针对各个景观区域的特点,引入生物学的基因分析方法,对不同聚落景观区系进行景观基因的研究,进而建立不同区系聚落的“景观基因图谱”,与国家“973”计划所倡导的加强“地学信息图谱”探索的要求是一致的,属于原创性的探索性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一、国内外关于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动态国外关于“景观”的研究开展得较早景观”的概念作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专门术语,更多的是指“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它是美国地理学家索尔(Carl. O. Sauer)在1925年发表的《景观的形态》一文中提出并得到广为传播的,其定义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1] (P19—54),并主张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区域人文地理,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色来研究地理特征[2]。

      索尔的学生怀特(Whittlesey)对景观的解释引入了“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e)的概念,认为景观是人类活动相继叠加的结果,表现出一定的阶段序列[3] (P162—165)英国牛津大学的哥德曼(Jean Gottmann)教授1962年在《欧洲地理》一书中进一步指出,一个区域要与它周围区别开来,除了具体的景象之外,还应该包含某种气氛的、信仰的、文化的东西在内以景象为基础的区域化研究才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出路,每一个社区都有它的特具景象,一种和它的邻区稍稍不同的标记[4] (P223—224)而人类活动附加在地表的最直接的、最醒目的景观是聚落[5]1979年,刘易斯(Lewis)提出了景观解释和研究的七项原则[6] (P142—159)1992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之外,单列了一项“文化景观”遗产,菲律宾的一处水稻梯田就属于这一遗产类型[7] (P217—221)1995年,詹姆斯(James)总结出文化景观的四种模型[8] (P414—415)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已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拓展为包含“景观”在内的四个层次[9] (P454—462)。

      景观生态学、景观建筑学、景观规划学等学科均引入了“景观”的概念,虽然内涵接近,但又各有不同的角度与外延[10—11] (P372—379)国内关于景观的研究,除了景观生态学角度的关注之外,主要是地理学角度的关注地理学对景观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文化景观”的研究王恩涌先生较早在《文化地理学》中引入“文化景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相继出版了多部著作和教材[12—14]金其铭、董新、汤茂林等人对文化景观特别是乡村文化景观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15—18]与此同时,赵荣、司徒尚纪等人开展了具体区域的文化景观研究[19—20]关于聚落文化景观的研究,总体成果不多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有一些学者关注聚落文化景观问题金其铭、谢凝高、武弘麟等人的工作较早[21—22]90年代起研究者渐多,除了地理学者吴必虎、肖笃宁、陆林、黄成林等人之外,还有建筑和历史方面的学者[23—29],因篇幅所限,不逐一列出关于聚落文化景观区系划分的研究,涉足者就更少一是因为开展聚落文化景观研究的成果不够丰富;二是因为文化景观区的划分比自然地理区的划分要复杂得多,划分标准不易确定但是,此前关于文化区研究的成果已有较多的积累,为聚落文化景观区的划分奠定了基础。

      司徒尚纪在《广东文化地理》第一版(1991)中,设有专门的“文化区划”章节,讨论了文化区划的基本原则、区划体系并划分出四个具体的文化区,具有开创意义[20]周振鹤在《中国历史文化区域》一书中,对历史时期的“语言文化区”、“宗教文化区”、“风俗文化区”等做了具体地划分,其间总结了一套很有参考价值的文化区划分方法[30]此外,他还论述过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的相互关系[31]郭大顺从考古学的角度将中国划分为三大文化区:即以彩陶、尖底锅和粟作农业为主要特征的中原文化区,以鼎和稻作农业为主要特征的东南沿海及南方文化区,以筒型陶罐和渔业为主要特征的东北文化区[32]冯天瑜从人文传统和历史特点出发,将中国的文化区进一步划分为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等十个文化亚区[33]涉及文化(景观)区划分研究的还有谭其骧[34]、胡兆亮[35]、周尚意[36]、王会昌[37]、刘岩、路紫[38] 等人的成果以上关于文化区或文化景观区系划分的研究,可以为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的划分,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二、对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进行区系划分和“基因图谱”探索的意义关于聚落文化景观“基因图谱”的研究,是受生物学基因概念的启发提出来的。

      不同区域的聚落文化景观,与生物体一样,应该有一种区别于其他景观的东西,这种导致其根本区别的东西,就是基因如果能找到不同区域聚落景观的基因,就有可能建立不同区域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从而有效推进文化景观、文化区划以及聚落地理学结构解析的研究美国学者泰勒(Taylor)曾提出用基因分析的方法寻找聚落空间布局的规律,或者说通过对比一定区域聚落的空间结构找出最为核心的共同因子,即寻找基因[39]英国历史地理学者康泽恩(Conzen)在研究市镇形态时指出,历史市镇景观是市镇传统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某种特定的形态基因(Morphogensis),它可以从复杂的市镇结构中提炼出来,并完成了若干地区市镇的研究,形成了著名的“康泽恩形态研究学派”[40]但上述这些研究,都倾向于对聚落二维平面景观的研究,对三维立面景观的研究,却尚未涉及对景观基因图谱的研究,更未提及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是国家973计划的重点开拓领域之一,是受马俊如院士的启发而启动的重点研究方向1997年,马俊如院士提出质疑:生命科学正在研究“基因图谱”,化学学科已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地理科学为什么只定位在“复杂的巨系统的层次上”,能不能也给复杂的地学问题寻找一个简单的表达?也来研究一下地学领域的图谱问题?正是这一质疑引起了地理学界的关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专门组织一批专家开展了“地学信息图谱方法的探索研究”,由陈述彭院士牵头完成了《地学信息图谱探索研究》一书[41],内容涉及水文图谱、城镇图谱、景观图谱三大板块,为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开了一个好局。

      但是,由于地学覆盖领域庞大,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化的图谱并非易事,它必须建立在各分支学科广泛深入的研究基础之上区域文化景观图谱的建立是地学信息图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聚落景观图谱的建立是区域文化景观图谱的核心内容从三维而不是二维的视角开展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建设,这是“地学信息图谱”建设应该重视的思路,虽然完成这一工作的路还很长,但尽早启动这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新文化地理学已从传统的注重景观本身研究转向对景观过程的研究,更多地借助社会学与文化理论来解释和研究景观[42]它注重分析景观的符号学意义,研究景观是由哪些符号构成了可供阅读的文本”[43]实际上,从深层次的角度解构空间的文化含义,探索其特征性表达形式,建构景观基因图谱,是新文化地理学的又一种视角,对新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建设,意义深远三、研究构想及可行性1.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文化景观为主线,以传统聚落为载体,以文化景观研究的理论创新为目的,通过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的划分,试图建立不同区系传统聚落景观的景观基因图谱,为文化景观研究、文化区划研究、文化地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试图达到两个基本目标,一是对全国范围内的传统聚落景观进行一次科学的、系统的区系划分;二是通过一定区域的个案研究,建立部分区系传统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为全国各个区系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方法。

      2. 研究内容本问题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板块:即传统聚落景观的构成与特点,传统聚落景观的区划,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和提取,不同区系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建立1)关于“传统聚落景观的构成与特点”的研究,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传统聚落景观的构成:它包括二维空间景观的构成、三维空间景观的构成,景观中的物质要素、社会文化要素以及景观结构,等等二是传统聚落景观的特点:包括民居特点、街区特点、单一聚落景观特点、地方聚落景观特点、区域聚落景观特点,聚落景观二维空间特点、聚落景观三维空间特点,等等2)关于“传统聚落景观的区划”,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1)传统聚落景观区划的内容和意义每一个传统聚落景观区都是一个景观综合体,通过研究景观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并按照划分出的单位,来探讨景观综合体的特征及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这就是景观综合体区划的内容;对传统聚落景观进行区划,有助于认清聚落景观的区域性与差异性,对聚落文化景观研究有重要意义2)要考虑传统聚落景观区划的基本因子它是影响聚落景观综合体形成的基本要素,如地形、地貌、气候、降水、地带、民族、习俗、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筑材料、审美习惯、宗教、礼仪等。

      3)确定传统聚落景观区划的基本原则,可以参照主导因子原则、综合性原则、发生学原则、地域完整性原则等等,研究工作中视具体情况而定4)拟订传统聚落景观区划的基本方案,按照相应原则划分出若干个聚落景观区、聚落景观亚区5)寻找传统聚落景观基本区系的特点,即对每个聚落景观区和景观亚区的特点进行剖析3)关于“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和提取”,可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探索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表现形式,如:二维景观的基因表现形式、三维景观的基因表现形式,视觉表现形式、结构表现形式等等2)寻找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如:二维景观的基因识别方法、三维景观的基因识别方法,图形识别、结构识别,等等3)探索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提取方式,可考虑元素提取、图形提取、结构提取、含义提取,等4)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部分提取,也就是说,选择部分聚落景观区为个案,进行景观基因提取研究4)关于“不同区系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建立”,主要考虑如下几方面内容:(1)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的意义,主要是科学意义、实践意义,如区域文化要素的确定、区域文化形象的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