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汇编.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1824****985
  • 文档编号:278752969
  • 上传时间:2022-04-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 编号:SM-ZD-10439 我国应急管理的“一案三 制”体系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我国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

      一案”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三制”为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指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政令畅通的指挥机构;运行机制主要指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而法制建设方面,主要通过依法行政,努力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一案”与“三制”是一个有机结台的整体,如果把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比喻为一架直升飞机,那么,“一案”可视为直升飞机的机体,“三制”则视为直升飞机的前、后机翼和螺旋浆,即体制是直升飞机的前机翼(起平稳飞行作用),机制是直升飞机的后机冀(起平衡、协调作用),法制是直升飞机的螺旋浆(飞行的动力)一案”与“三制”相互依 存,共同发展,确保直升飞机的飞行安全,起到应急救援的作用 1. 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现状 国外的应急管理一般是先有分类、部门预案,然后才有国家预案,而在我国,情况比较特殊,一些部门(如地震、消防、抗旱等)在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出台之前已经建立起自己的预案机制,但有的部门却没有相应的预案。

      《总体预案》的制定,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部门、分类预案的建立,逐步完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1.1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在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之前,应急管理在我国已走过4年的历程20xx年年初,上海市启动《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总体预案》编制工作,经过2年的努力所完成的《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总体预案》是省级政府中最早编制应对灾害事故的预案20xx年9月,《北京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公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重要性20xx年底,国务院办 公厅开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应的研究立项 20xx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各省,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编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xx年1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共计106件20xx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标志着中国应急管理纳入了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 20xx年1月8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

      《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总体预案》的出台使得政府公共事件管理登上一个新台阶 在此期间,各省市陆续开始按照《总体预案》及其框架 指南编制地方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及其框架指南已成为地方编制应急预案的模本,例如《总体预案》中公共事件实行分类分级,分为4类:自然灾害类(7个预案),事故灾害类(10个预案),公共卫生事件类(5个预案),社会安全事件类(12个预案);而分级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级 从20xx年底开始,在国务院应急预案工作组的统一组织指挥下,国家有关部门完成了9个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和22个事故灾难类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部门针对实际情况,制订发布了有关应急预案,大部分市(地)和一些县也已基本完成了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发布 1.2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20xx年1月23日新华社发布的《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是《总体预案》中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9项专项应急预案的首项。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他有关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有关应急预案,分门别类制修订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制订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包括集团公司(总公司)、子公司或分公司、基层单位以及关键工作岗位在内的应急预案体系,并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要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备案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要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并告知相关单位中央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应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报所在地的省(区、市)和市(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中央管理企业总部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审查、演练等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应急预案的备案、审查和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做到相关预案相互衔接,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修改变动情况,以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条件 的变化情况、预案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预案演练的总结等,及时对应急预案予以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要积极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高危企业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预案的演练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每年组织一次高危企业、部门、地方的联合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教育公众、提高能力,促进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和对应急预案的不断完善 为了规范和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发布,国务院应急预案工作组制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已多次征求了意见,于20xx 年以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9002-2022下发许多地方将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列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在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和建设项目交工验收中将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情况作为必查项目,有力推动了生产经营单位预案编制工作的开展 目前,一些企业集中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快了应急预案编制步伐,也有一些企业在编制总体预案的基础上, 其下属的各级企业单位也都编制了相配套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企业内部自下而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2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 2.1 应急管理体制 在应急管理体制方面,主要是要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政令畅通的指挥机构国务院是应急管理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国务院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领导决策层、管理与协调指挥系统、应急救援队伍3个层次组成各级安全监管部门都要明确应急管理机构,落实应急管理职责到20xx年,完成省、市两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建设;应急救援任务重、重大危险源较多的县也要根据需要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做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指挥工作机构、职责、编制、人员、 经费五落实 2.2 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在运行机制方面,主要是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监测预警机制主要包括:建立监测机构和监测网络由省级、市级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监察员对监测机构和监测网络进行检查监督。

      应急信息报告机制主要指建立条块结合的应急信息平台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是指建立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谓机制,其作用是理顺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工作关系,协调《总体预案》与已有预案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形成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的合力 2.2.1 事故灾难监测预警机制 美国“9?11”事件、韩国大邱地铁火灾、国内外地震、海啸灾难噩梦般的轰鸣和人们面对未知致病菌的恐慌,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天灾人祸的不可预知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建立全国性的突发事件预警反应机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目前,国内已建设的事故灾难监测预警系统如下: (1)化学品事故预警:科技部、北京20xx年奥运会组委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