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害虫”的生物天敌——昆虫病原线虫.doc
4页地下害虫”的生物天敌——昆虫病原线虫一. 是什么?、是什么?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是昆虫的专化性寄生性天敌,作为昆虫的“蛔虫”与其体内分别专化性携带的共生细菌起作用致死寄主昆虫,属有益线虫 它们是一类重要的害虫生物防治因子,已广泛用于防治农林、牧草、花卉和卫生(宠物)等重要害虫,在工业化国家的生物农药市场中,昆虫病原线虫的销售额第二,仅次于苏云金杆菌 (Bt)在害虫可持续治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昆虫病原线虫是由线虫和其共生细菌共同组成的1.线虫:线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4个龄期)、成虫三个虫态其中3龄幼虫,不取食,体外包裹着已经蜕去的第2龄幼虫的表皮(也称外鞘),对外界耐受能力强,是线虫生活史中具有侵染能力并可自由生活于寄主体外的唯一虫态(infective juveniles,IJ) 我们施用的线虫就是3龄线虫幼虫2.细菌:线虫肠道内携带有与其共生的嗜线虫杆菌属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细菌 3. 线虫和共生细菌的关系:线虫和细菌是共生关系,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1)存在于线虫肠道内的共生菌需要线虫的携带进入寄主昆虫体内,并释放到昆虫的血腔中; (2)线虫在寄主间传输共生菌,保护共生菌不受土壤环境的影响,并在抵御寄主防御系统时保护共生菌; (3)共生菌在昆虫血腔内繁殖,产生毒素和抑菌物质,使昆虫患败血症并快速死亡; (4)共生菌能分解营养物质,为线虫发育繁殖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共生菌产生抗生素,能抑制其他杂菌的污染,为线虫的生长发育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4.防治机理: 感染期线虫进入寄主昆虫体内后,线虫在昆虫血腔内释放出共生菌,细菌分泌毒素破坏昆虫生理防御机能,使昆虫患败血症在24~48h内死亡同时,产生抑菌物质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产生胞外酶等分解昆虫尸体,为线虫的生长和发育繁殖提供营养和理想的环境感染期线虫则蜕去外鞘,恢复取食虫态,取食共生菌和被分解的寄主组织,并经4龄幼虫发育至成虫卵产在母体内并在母体的子宫内孵化,在感染期线虫形成之前,幼虫取食母体组织,该过程称为“噬母过程”母体组织的利用有利于将昆虫营养转化为感染期幼虫的生物能量当营养充足时,线虫在昆虫体内可繁殖几代,当线虫密度高和营养匮乏时便在信息物质控制下形成肠腔内携菌的感染期线虫幼虫,感染期幼虫爬出虫体,继续寻找寄主昆虫,形成的线虫的可持续性防治二、 防治对象:韭菜迟眼蕈蚊(韭蛆)、蛴螬、桃小食心虫、草地夜蛾类、菜青虫、小地老虎、光肩星天牛、亚洲玉 米螟、桑天牛等地下害虫或者整个生活史有在地下存在虫态的昆虫三. 优点与缺点优点:1.对使用者、消费者、非目标生物和环境安全;2.有主动搜寻能力;3.防治持续时间长;4.寄主范围广泛,对土栖性、水栖性和钻蛀性害虫特别有效;5.使用方便,如可浇灌或喷雾; 6.可与大部分化学农药 (杀线虫剂除外) 和其他生物制剂混用;7.害虫无抗药性; 8.易于培养,大量生产。
缺点:1.施用时对温湿度要求较高,施用温度:16——35℃2.即开即用,不能保存已稀释的线虫下次再使用3.运输过程中贮存于冷凉、避光的地方4.贮存温度通常为8——15℃,绝不能放置在低于0℃下冰冻5.不能将线虫暴露在高温下6.喷雾器喷施前需进行搅拌,避免沉淀四. 施用方法昆虫病原线虫是一种生物活体制剂,按照以下操作程序施用将会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1. 施用的最佳时间:最好在天气阴凉、无雨或小雨、傍晚施用,避免在阳光猛烈或大雨时施用,气温16—35℃时施用效果佳 2. 清洗工具彻底清洗施药工具、确保没有对昆虫病原线虫不利的物质存在 3. 稀释、喷施将昆虫病原线虫用一定量的水稀释,利用工具将昆虫病原线虫均匀混于水中,然后装于喷雾器或其他施药工具中喷施具体做法如下:用盆盛一些水,把塑料袋中的海绵放在水中用手揉搓清洗,线虫就会被清洗到水中,然后捞出海绵,将清洗 的水倒在桶中,将海绵再用此方法清洗两次,直到将海绵清洗干净,捞出碎海绵扔掉,最后一次清洗时可用水盛装海绵的塑料袋内壁清洗一下,然后将所有清洗的水都倒在桶中,将此线虫水液均匀灌溉或喷雾器灌施在韭菜地中施用时注意一下几点:(1)准备施用线虫之前清洗出,清洗出的线虫必须当天施用到地中;(2)请勿将线虫产品以及线虫水液放在太阳底下暴晒;(3)不使用的线虫产品须放到冰箱4度条件下冷藏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