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423996
  • 上传时间:2018-1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8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摘要】丰子恺的美学思想是20世纪30年代艺术家的美学思想的代表,对其展开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将近一个世纪文章以时间为线索,阐述了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开始——冰点——高潮的发展脉络,并且将其与当时的美学思想主流相比较,凸显丰子恺美学思想的“边缘化”倾向  【关键词】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    丰子恺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展开了对其美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不少的成果,下面以时间为线索对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成果加以述评  一、建国前的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  有关丰子恺美学思想的研究,最早的文章要数朱自清发表在1925年11月《语丝》第54期上的《子恺漫画代序》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已经不仅仅是对丰氏漫画的评析,而是对其漫画中所蕴含美学思想的感悟与提炼,这是现有可查资料中的第一篇涉及到丰子恺美学思想的文章。

      遗憾的是,这篇序言并非是自觉的对丰子恺的美学思想进行研究,当时的朱自清还只是将目光集中在丰子恺的漫画上,似乎并没有认真考量丰子恺在美学上的建树,这时研究者眼中的丰子恺,还仅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漫画家  随着丰子恺逐渐成为文化界中的名流,越来越多的人就丰子恺的作品发表评论文章如《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丰子恺和他的小品文》等,都涉及到了丰子恺的美学思想尤其是日本学者谷崎润一郎引用《缘缘堂随笔》日版译者吉川幸次郎的话“我觉得著者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与以往的札记、随感式的文章不同,这是第一篇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论述,其对丰子恺艺术气质的阐释,成为后来丰子恺研究者频频引用的评价,也奠定了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护生画集》的出版,丰子恺是否“佛化”成为当时文化界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1930年4月,左翼作家柔石在《萌芽》杂志1卷4期上发表了《丰子恺君的飘然态度》一文,说从《护生画集》中看到的是“荒谬与浅薄”;曹聚仁认为《护生画集》可以烧毁了,在他们看来,丰子恺俨然佛教的代言人,已经“佛化”,而佛教思想于当时便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毫无用处的,丰子恺自然是保守、愚昧的了。

      与之相反,相当一部分文人,认为丰子恺并未“佛化”陈子展和钦文就是支持丰子恺的代表陈子展认为“以为他是现实的逃难者,佛家的信徒,似乎那也是不可以的”;钦文则更进一步,从宏观的培养艺术家修养的角度提出,“艺术家是很需要修养功夫的,即使吃素真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采取佛教的一种手段来修养身心,也并不就是佛化”,相比之下,苏雪林的说法更加平和,他认为丰子恺“用艺术宗教剪破世网”由此可见,虽然对于丰子恺是否“佛化”,文化界存在较大分歧,但这开创了关于佛教思想对丰子恺思想影响的研究,而这正是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总的说来,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起点很高研究者多为当时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如朱自清、苏雪林等,他们从美学角度对丰子恺艺术作品进行研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关于佛教对其思想影响的研究也已经开始,这些都为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建国后三十年间的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  从建国伊始直到文革结束的近三十年里,国内关于丰子恺美学思想的研究跌入了“冰河时期”  相比之下,丰子恺研究在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却逐渐升温虽然这些研究仍是建立在对具体作品评析的基础上,但是却显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出现了丰子恺研究的专家。

        明川女士,原名卢玮銮,香港著名学者在1973年6月的“国际东方学者会”上作了题为《从缘缘堂随笔看丰子恺的‘儿童相’》的演讲,这也是首次有学者在国际讲坛上对丰子恺作系统的研究论述在这篇文章中,她以丰子恺的散文为例,详细阐释了丰子恺的“儿童相”,这是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史上,首次对其“童心”思想做出的积极而富有学术意义的评价,同时也开创了日后对丰子恺“童心”思想的研究历程在其后的几十年间,明川女士始终致力于丰子恺研究,并为扩大丰子恺研究的影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在香港还有司马长风和黄俊东的丰子恺研究值得关注司马长风是港版《中国新文学史》的作者,他在其书中收录了对丰子恺散文的评价黄俊东是香港著名的书评书话家,他的文章对丰子恺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在台湾,丰子恺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首先系统地对丰子恺进行研究的是陈敬之先生在《早期新散文的重要作家》一书中,陈敬之用一万余字来系统论述丰子恺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可能台湾地区关于丰子恺的资料奇缺,文中有较多错误,令人遗憾  杨牧是台湾地区丰子恺研究成就最大的学者,由他主编的《丰子恺文选》,于1982年出版,这一举措极大推动了丰子恺研究在台湾的发展。

      而由这套文选卷头改写的《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了杨牧对丰子恺研究的根本观点:“丰子恺的文学创作探索局面甚为广大,但所有的作品都指向人生社会的同情和谅解,以赤子之心固定地支持着他的想象力和认识他思考宇宙的奥秘,生命的本质,生活的趣味,社会的心理;他在儿童的世界里寻找哲学和美,在艺术的鼓吹里肯定人心的光明,提升精神的力量,为中国现代社会描绘祥和和智慧的远景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杨牧对丰子恺思想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前人,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阐释  由此看来,从建国到文革结束这三十年的时间里,关于丰子恺美学思想的研究呈现“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不仅扩大了丰子恺研究的地理范围,还出现了丰子恺研究的专家从“童心”的角度探寻丰子恺的思想,开拓了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新视角,同时大量文选和评传类书籍的出版发行,为扩大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提供了原始资料的保证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是在艰难中前行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  在文革结束后,1978年丰子恺终于得到了平反,丰子恺研究也逐渐回温从1979年开始,数以千计的介绍、回忆、纪念性文章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随之而来,大量关于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章面世。

      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沉寂后,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终于“爆发”,形成了一股持续至今的热潮  而点燃这场研究热潮的,正是丰子恺的子女和学生在丰子恺平反后,他们在第一时间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追忆、纪念丰子恺,在丰子恺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拓荒性的工作,尤其是对有关资料的整理,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1984年,邓牛顿在《上海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丰子恺美学思想初探》,这是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自觉地对丰子恺美学思想进行系统阐释的研究性文章,在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果说此前的研究还只是非自觉的行为,那么自此,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真正的自觉时代研究者不再满足于通过丰子恺的艺术作品窥探其美学思想的某一方面,他们更乐于系统地阐释丰子恺美学思想,构建其理论体系此时研究者视野中的丰子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漫画家、散文家,他更是一个被忽略了几十年的美学家于是,他们首先以学术论文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我们知道丰子恺从未系统的阐释过他的美学思想,而是将一生的思想精华都荟萃在其艺术作品中研究者们只能再次将目光投向他的艺术作品,尤其是他的散文和艺术教育文章,以求从中撷芳采华  随着时间的推移,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不断深入。

      1993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成为第一本系统论述丰子恺美学思想的现代美学史著作在这本书中,丰子恺的美学思想被视为20世纪30年代艺术家的美学思想的代表,专设一节加以讨论书中指出“他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也是首次为丰子恺的美学史地位正名  相比之下,余连祥的《丰子恺的审美世界》,对丰子恺的审美世界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全方位的研究和阐述,这也是第一本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专著书中详细阐释了构建丰子恺美学思想体系的几个主要美学观点,即“绝缘说”、“苦闷说”、“情趣说”和“写意说”,同时介绍了在其美学思想指导下的美育活动和艺术创作,分析了丰子恺审美个性的成因这本书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不仅开创了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新视角,进一步肯定了丰子恺的美学史地位,同时也将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同当下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学人投身到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工作中来,不仅加大了区域研究的交流,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丰子恺研究会和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召开了多次高等级研究会议,形成了以杭州师范大学学报为中心的研究阵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伟.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288-316.  [2] 余连祥. 丰子恺的审美世界[M]. 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学林出版社,005.  [3] 陈星. 丰子恺研究的回顾与评析[J]. 浙江社会科学, 1994(3):68-74.  中国  【作者简介】  王嘉,女,文学硕士,渤海大学文学院助教,从事文化与传播研究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