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模式[试行稿].doc
26页— 1 —目 录一、 “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结构说明 ...........................................................2二、 “双向五环”基本模式详解 ...................................................................2第一环: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3第二环: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7第三环: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12第四环: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16第五环: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21三、 “双向五环”基本模式效能分析 .........................................................24四、几点说明 ...........................................................................................24— 0 —殷都区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基本模式(试行稿)安阳市殷都区教科培中心“主体多元”教育实验在我区推行以来,全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主体多元发展性教学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全面铺开主体多元教育实验的突破口经过我们反复调研和论证,决定在我区各校全面推行“ 双向五环” 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我们的实施思路是:先用模式规范,最后超越模式要模式是为了今后不要模式 “双向五环” 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教学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 挑战和颠覆”在初始阶段,我们把“模式 ”比作婴儿 “学步车”,当学会了走路, “学步车”的学步功能就完成了另外,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不断生成、完善的过程,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成员校,他们的高效课堂模式不也各具特色吗?我们借鉴共同体的模式也好,临帖某种高效课堂模式也好,创建具有殷都特色的模式也好,关键是“ 神似”而不是“ 形似” ,要“学其形、得其神、行其真”这 也是我 们将“ 模式” 称为“ 基本模式”的初衷双向五环 ”教学模式具有殷都教育特色、彰显主体多元教育思想它是激发学生主体性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慧潜能相融合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 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诚心诚意地让学生做— 1 —主人,又要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训练;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坚持学生主动、学案主导、问题主线、活动主轴,把学生预习与教师导学,学生合作与教师参与,学生展示与教师激励,学生探究与教师引领,学生达标与教师测评融为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成为“ 学习共同体”的一种素 质教育教学新模式一、“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结构说明(一)“双向”: 指参与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双边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合作,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最优化教学效果二)“五环”: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五个相连的基本环节第一环:学生预习·教师导学;第二环:学生合作·教师参与;第三环:学生展示·教师激励;第四环:学生探究·教师引领;第五环:学生达标·教师测评二、“双向五环”基本模式详解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学习过程不再是教师的单方传递,而是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师生相互参与、双向提升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主动、学案主导、问题主线、活动主 轴的指导思想,以激活教学过程为突破口,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形成同伴互助学习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深刻领会“ 双向五环”的内涵— 2 —第一环:学生预习·教师导学(一)学生预习1、预习的内涵高效课堂下的学生预习,是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根据 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家庭、伙伴、互联网、 图书馆等学习资源自主展开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
这实际就是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主动建构知识的一种主体性表现2、预习的作用预习是高效课堂学习的核心基础,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引导学生“ 先学” , 提高学习效率 因为 学生只有自己先学,在课堂上才有话可说、有疑可问,有据可辩学生只有充分预习,才能有高质量的学习效果,生成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3、途径与方法学生预习的环节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难易设计在课前、课中的某一环节之前均可在课改初期,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建议老师在课内做好预习并进行指导预习时,要求学生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以自主预习为主,充分 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主预习能力同 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温故知新,建议教师在导学案的预习环节要加入复习,这样引导学生在复习中巩固,在巩固中引出新知,在预习新知中运用双色笔依据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梳理知识树,以达到掌握部分新知,明确重、 难点问题的目的,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特别指出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不解之处不一定花大气力去解决,而贵在发现问题正是预习的关键所在— 3 —预习一般有以下五种方法:①课本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运用双色笔,把重点问题、疑点问题、 难点问题标注出来;②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先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另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③扫除障碍法: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扫清学习障碍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学生能自觉地去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④ 尝试解题法:通过预习,先进行尝试练习,试解教材后的思考练习题,以达到初步理解内容的预习方法通过试解,哪些已知已会,哪些难懂不会,一下子就检验出来了这样做可使预习更具有针对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以及本节学习的内容,建议学生采用适当的预习形式例如语文(英语)预习可以是“ 听听、 读读、写写、想想、说说、背背、批划……” ;数学预习可以是“读读、算算、想想、摆摆、做做……”;艺术 、科学学科可以是“唱唱、演演、做做、画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是“ 调查、访问、写写……”二)教师导学1、导学的内涵导学是指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导学案,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预习,同 时通过启发、点拨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疑难,即“ 授之以渔”,主要在于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导学的作用明 确 学 习 目 标 及 任 务 ,激 发 学 习 兴 趣 ,提 示 学 习 方 法 ,提 高 自 学 能 力 3、途径方法导学的方式有很多,主要采用的是“导学案导学” ,也就是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 —(1)导学案的内涵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 为指 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它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练案)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 “教学合一”的文本其核心就是从学生的当前情况出发,在教师占有大量资料和综合把握的前提下,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导学、导练、检测在高效课堂上导学案被称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等,导学案起了关键作用导学方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 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 的过程的重大改变2)导学案编制的目的①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被形象地称为学生学习的“路 线图” 、“指南 针”、 “方向盘”;②创设 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课堂动态生成情境;③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结合;④ 增强课 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⑤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学 习的分层次和个性化,体验知识的超市自选3)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要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尤其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注重学习的个体差异,做好分 层导学,分层目标,分 层训练,分层达标。
在具体 编写时 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①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与传统教案不同,传统的教案形式是立足于教师“如何教 ”,而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 如何学” ,要做到能充分发— 5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导学性原则:“ 导”就是指导、引导;“ 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案” 是一种方案,一种 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的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③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要通 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教材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所以设计导学案要做到“ 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 层次化,导学简单化 ”④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 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⑤ 实用性原则:导 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 ”的载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价值 在编写导学案时要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和老师自身的需求出发,合乎学生使用和老师自己使用,操作起来简便易行 — 6 —⑥规范性原则:导学案虽然具有学科特点,但从导学案编制流程、导学案的基本组成、格式要求、容量要求等方面要统一规范教师引导学生要以导学案为抓手,不仅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同 时, 为使“教师导学和学生预习”双边活动有机衔接,建议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预习方法、学生年龄特点、班级学情等因素来采取适当的导学方式有时可能课堂上生成的不是导学案中的预设导学,就要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智慧,灵活调控课堂,不能照搬模式实施“ 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老师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 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 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 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第二环:学生合作·教师参与一一一 学生合作1、合作的内涵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