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师范学院学生消费调查报告.doc
8页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调 查 人:马 杨指导教师:王正文政法学院社会学社会调查实验二零一一年六月2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前言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宁夏师范学院作为本市唯一一所高校,因此学生的消费情况就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为了调查清楚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2011 年 6 月 18 日至 20 日,本人通过对宁夏师范学院的全日制在读本、专科学生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从经济状况、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一定程度解读了目前同学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此次调查样本容量设计 80 份,实际发放调查问卷 50 份,收回有效问卷 50 份,其中本科类院校学生 30 人,专科类院校学生 20 人;男生 20 人,女生 30 人,男女比例约为 1∶1.5。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状况 调查3正文调查结果一(一)消费水平分析消费水平是反映生活资料消费数量的主要标志,大学生消费属于依赖性消费,因此其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消费水平大学生消费水平是指除去开学时缴费以外开支,本文通过调查反映 50 名我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每月平均消费(月生活费)衡量其消费水平表 1 消费水平生活费(元) 300 以下 300 一 500 500 一 700 700 以上人数 2 16 24 8比例 4% 32% 48% 16%从表可以看出,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呈现两大特点:一月总支出在 300 一500 元之间者占 32%,500 一 700 元之间者 48%二者和为 85%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并不存在普遍的高消费消费现象,大学生消费主体消费相对较合理二是大学生总体消费个体差异较大在调查样本中,有 4%的大学生月总支出不足 300元,生活比较拮据,其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但是大学生中高消费者所占比例也是很高的其中月支出在 700 元以上者占 16%,更有部分的富裕学生月总支出在 1000 元以上大学生这种消费状况体现出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提高,同时也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学习及生活创造良好物质条件。
但大学生群体个体消费差异大的现状应引起社会、学校及家庭的重视,引导其正确的消费观二)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分析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绝大多数人主要是依靠父母、亲友资助完成学业的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主要可以分为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两类,其中名义收入指的是由经济负担者按月固定给予生活费用,有些家长一旦知道自己子女在学校的生活费出现短缺的情况时,便会不断的加经济援助,加上生活补贴、学校奖学金这些收入总和便构成了他们的实际收入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首要任务是学习,没有足够时间为赚取生活费,所以其消费属于依赖性消费表 2 消费来源生活费来源 父母供给 靠亲友资助 依靠自己能力 支付 靠社会资助 靠助学贷款百分比 86% 6% 4% 2% 2%由上表可知,父母供给是大学生消费主要来源,86%大学生主要消费经济来源是父母的供给,有 6%大学生消费是得到亲友资助,4%大学生消费来源是通过自己课外劳动及勤工俭学,2%大学生消费来源有社会资助,2%的大学生消费来源里面有助学贷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家庭对子女在大学消费很少限制,不关心子女消费具体情况很多家长认为,子女上大学就意味着已经成人,有自己的朋友交际圈,该花的钱要花,都尽量满足子女的经济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月生活补贴、奖学金不断的提高,如我校基础奖学金每人每月 48 元,奖学金每年分 1000 元、700 元和 400 元三档评选,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消费4经济国家也加大了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尤其向我校地处贫困地区,生源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受惠学生比例也很大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费用主要靠自己在外打工及勤工俭学提供,这部分学生占 4%,大学生中靠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的人数也不少外语学院大三某同学说,看到父母为自己上学花费很多,心里也感觉很是愧疚,自己平时在学校通过勤工俭学、回收饮料瓶和假期包车等每学期可以收入近 2000 元,加上寒暑假在校外打工赚钱,基本可以满足自己每学期的生活费甚至是学费当然也有少数学生是通过做兼职来满足自己高消费需要,但也有些学生通过从事家教、促销等实践工作锻炼自己生存、发展及创造能力相关数据:目前,93.7%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尽管大学生消费来源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 93.7%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通过结合我校的情况对比可以发现,在经济来源方面我们基本也具备这样的特点调查结果二(一)消费结构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在这些接受调查的学生之中,超过 20%的学生拥有电脑、 100%的大学生拥有,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费等一、衣食住行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市区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 75%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 2-6 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50-300 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同学们认为学校餐厅食物种类有限,饭菜质量还有待于提高,定期或不定期去校外“改善生活”手完全有必要的此外还反映出,伙食消费仍然是占学生消费的主体,一般占到了生活费的 70%左右这一比例男同学高于女同学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你在购买东西时,主要会考虑的是什么? "调查后发现,60%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某个品牌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仍然有 40%的同学在购买物品时首先会考虑的是价格、爱好、.外观、实用性等。
二、学习消费大学中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图书、资料、考证等费用一般主要是订阅图书,购买学习资料和报名参加一些培训机构的花费等还有如大学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秘书和司法考试等一些等级考试的报名费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部分花费大都呈现出年级层次,即高年级的学习花费要高于低年级的学习消费经过分析得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高年级的学生由于临近5毕业,为了让自己毕业后更容易就业,所以在这方面加大了投入,加上一些等级考试在大二时方可开始报名,所以就造成了这一现象此外,可以看出,学习消费占生活费比重大都小于1/5三:人际交往费用据调查结果显示,有 16%的同学每月的人际交往花费小于 50 元,44%的同学人际交往花费在 50 一 100 元之间,40% 的同学这方面的花费大于 100 元相关语录: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人情消费逐渐增加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要不人家会说你不够交情、不上路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据统计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中每年要花费 500 元左右,近三成的大学生这类花费在 800 元左右,更有极少数人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
通过进一步采访发现,我校同学在这方面的消费情况也具备全国大学生的整体特征,但是由于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校人际交往费用低于上述全国水平除了上述一些人际交往费用外,大学生恋爱费用也占了一定比重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 ",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 ,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四:通讯费用根据调查结果,100%的学生都拥有,他们的价位一般都在 500 一 1600 元之间,月消费在 20 一 150 之间消费者的月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 30 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 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 30 一 60 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 60%,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 元以上的有 10%,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此外,对于经常上网的同学,如果按校园网 1 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消费心理分析消费是理性和合理化的统一据资料显示,大学生消费方式已经较多地脱离消费过程中对经验及习惯的注重,本文通过调查我校 50 名大学生分析其消费行为在消费过程中注重计划性及合理性:表 3 大学生消费理念能省则省 事先做好计划再花钱 能花就花人数 19 22 9比例 38% 44% 18%通过调查,44%大学生消费有严格的计划,38% 的大学生消费能省则省,18% 的大学生没有计划能花就花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的消费中能精打细算,少数大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并不代替整体,大学生超前消费只是大学生群体中个别现象,大部分大学生消费行为还是比较有计划的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地域不同,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6其次,当生活费透支时,有 60%的同学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我来上学就已经花费了很多钱了,咋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钱呢 ”某一大学生说,自己家是农村的,经济条件本来就很一般,再加上自己上学花钱,家里都快承受不了了,自己说啥也不愿意向父母再伸手了她告诉我,自己经济上的“额外”收入,都是她平时做兼职挣的,比如周末上街发传单。
“我宁愿去打工,也不愿意再向家里要钱 ”另一大学生说,有时候,一不小心,生活费用都花超了,只好向同学或亲戚借点,等到了假期,自己再找份工作,挣点钱补“窟窿” 调查中了解到,像这样的大学生占很大比例,调查数据也表明,很多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在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信用概念应是当务之急 基本情况大学生多数是自进入大学开始,才更多的拥有选择消费的自主权有了更多消费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能否处理好,将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活消费的安排直接的影响生活的质量,毕竟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家长,基本都是有限定的不合理的消费会打乱个人的生活秩序,影响学习生活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体现了其生活观、享乐观、人行价值等价值观,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走出消费误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误区之一: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很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