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课堂愉快学习.doc
2页趣味课堂 愉快学习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想要达到预期中的教学效果,应该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结合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收获,针对一年级教师如何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谈谈自己的思路和做法一、激发兴趣,吸引注意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愉快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学生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到“赏罚”分明,充分利用好前、后半节课做练习或游戏,教学内容安排不易过多,避免使学生疲惫不堪甚至厌烦、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降低下节课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可以通过“你真棒”、“优秀”小印章等鲜艳可爱的东西作为小奖品在课前展示小奖品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印章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灵活多变,愉快学习。
形式单一的课堂,容易造成学生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下降并转移对此,作为学生引领者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设计出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酌情穿插在课堂中的小故事、小游戏、猜谜语、小表演等,这些环节能巧妙地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为最好,能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当发现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这些都要求一年级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一点小事常常也能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大呼小叫、站立、离开座位跳跃等教师要在突发情况苗头一出现时,及时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有:教师说“谁坐得好”,学生马上作出回答“我坐得好”;师:“谁最棒”,生:“我最棒”;“谁最乖”,“我最乖”等还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铃声响,教室静,老师讲课认真听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眼睛眼睛看哪里?眼睛眼睛看黑板课程进行一半时可活动一下,如“伸出小手拍拍”:“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大大、小小,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锤,骨碌骨碌我会做小朋友对“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锤”特别感兴趣,当说“骨碌骨碌我会做”时,都会坐得很好。
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简单而有节奏,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意识到在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事先必须让他们清楚我们需要通过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开始的细致会慢慢渗透到以后的教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儿童语言,平易近人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只要老师讲清楚要求就行,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完全凭兴趣比如组词,如果老师说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吧?学生一听就会兴趣盎然如果某个学生找错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位同学愿意帮帮他?”学生很喜欢听这种亲切的语气,自然是纷纷举手帮助了老师用这种儿童化的语言和学生说话,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换而言之,教师要蹲下来与孩子们说话四、表扬鼓励,增强自信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自己在老师眼里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表现好、有进步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
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了不起” 、“你好棒”、“你真厉害”、“你真聪明”、“你说得太对了”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还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说得这样好?”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好好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鼓掌”或“盖小印章”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大纲,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紧凑性,要注意教师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每上完一个单元都要对该单元进行一次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弥补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从不自觉学习转变到自觉学习上来,学生学习才能有所进步,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总而言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