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柱的体积[1].doc
3页圆柱的体积【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运用迁移规律,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初步体验转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和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预习内容】1、 什么是一个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 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4、 自主学习第 34页内容【教学过程】一、交流预习情况,梳理自学提纲1、 揭示圆柱体积的意义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这个圆柱的体积2、提出问题: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 高)圆柱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猜想一下,是不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呢?能不能把圆柱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我们一起先来回忆一下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是如何把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的?(媒体演示,板书:转化) 伴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再次演示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半径,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自主探究新知 1.教师:既然我们运用转化的数学方法求出了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我们能不能也通过切、拼的方法,把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2、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分组合作把圆柱进行切、拼,并讨论以下问题:分组操作观察讨论:(1) 圆柱体通过切割、拼凑后,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 这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3) 这个立体图形的高与原来圆柱体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4)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3、汇报交流: (1)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把圆柱体转变成近似的长方体的 (2) 多媒体演示拼、凑的过程,同时(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3) 依次解决上面三个问题 ① 圆柱体通过切割、拼凑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形状变了,表面积变了;体积不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② 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 ③ 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④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是V柱= S h(完成板书) 4、回顾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课件再次闪烁相对应的部分,加深理解 教师: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圆柱体积公式怎样表示?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该怎样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呢? 教师: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底面积和高) 三、运用新知,尝试解答问题 要求圆柱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知道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我们就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例3: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高是1.8米它的体积是多少?(1)理解题意,尝试练习 (2)展示自己的解答方法 (3)比较两种方法说说解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题目中的计量单位不一致时,首先要统一单位;最后答案必须要用体积单位思考: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2、想一想:如果已经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如果已经圆柱底面的直径和高h,如果已经圆柱底面周长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小组讨论)教师板书公式V=Sh=πr2h=π()2h=π()2h四、巩固应用1、填空(1) 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积( )。
2) 一根横截面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钢材,长是2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3)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长方体体积相等 ( ) (4)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5米,它的体积是 10×5=50平方厘米 ( )2、判断对错(1)、圆柱体体积与长方体体积相等 (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 )(3)、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越大 )(4)、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 ) 3、 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只列算式就可以了) (1)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2)底面直径是8米,高是10米3)底面周长是25.12分米,高是2分米五 总结本节课你们懂得了哪些?你有哪些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