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理学动物实验插管扎口方式与固定效果分析.docx
4页药理学动物实验插管扎口方式与固定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插管扎口方式和固定效果对药理学动物实验的影响方法:将体重在18~22g的KM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30只1组采用常规插管结扎法,2组采用血管下穿三根线结扎法,3组则采用插管上加套管结扎法,统计三个小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比对不同扎口方式对药理学动物实验效果的影响结果:1组中,一次采血成功共计12例,两次采血成功3例,而三次及以上采血成功共计15例,一次采血成功率仅为50.00%2组中,一次采血成功共计15例,两次采血成功8例,而三次及以上采血成功共计7例,一次采血成功率为76.67%3组中,一次采血成功共计25例,两次采血成功4例,而三次及以上采血成功1例,一次采血成功率仅为96.67%结论:插管加套管结扎法采血成功率更高,应普及在药理学动物实验中关键词】药理学动物实验;插管;扎口方式;固定效果R472A2095-1752(2019)13-0223-02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材料:常规插管若干、30个套管、血管夹若干、一定剂量的肝素溶液以及一定数量的线2)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18~22g,购于辽宁长生生物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辽)2015-0001。
将小鼠分成三组,每组30只1.2方法1、2、3组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扎口以及固定方式:(1)1组采用常规扎口方式:首先将KM小鼠固定在试验台上,选择采样点位,并将该点位的毛发刮除干净,使用75%浓度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切开采血点位的上表皮,使用剥离钳分离得到要采血的血管,在血管的下端穿上两个辅助固定线,并在远离小鼠心脏的一端结扎最后,使用血管夹将血管的另外一端夹紧,使用手术剪剪出一个V形道口,直接导入插管采集血液样本2)2组采用插管上加套管的扎口方式:第一步和(1)相同,不再赘述前期处理完毕后,切开采血点位的上表皮,使用剥离钳分离得到要采血的血管,在血管的下端穿上三个辅助固定线,并在远离小鼠心脏的一端结扎最后,使用血管夹将血管的另外一端夹紧,使用手术剪剪出一个V形道口,在导入插管的同时,使用一根辅助固定线将插管固定在血管上,采集血液样本3)3组采用插管上加套管的扎口方式:前两步和(1)相同,不再赘述最后,使用血管夹将血管的另外一端夹紧,使用手术剪剪出一个V形道口,导入加有套管的插管,使用一根辅助将套管和插管进行固定,采集血液样本1.3数据统计采用SPSS16.0的数据统计学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1.4标准(1)固定效果:统计插管在实际实验过程中的稳定性插管在实际试验过程中的固定效果良好,没有出现松脱或者移位的现象则记录为“效果显著”;插管在实际试验过程中的固定效果一般,出现了松脱或者移位的现象,但是顺利完成了血样采集则记录为“效果一般”;较上述效果一般还差为效果欠佳有效率=(效果显著例数+效果一般例数)&pide;总例数×100%2)采血成功率:一次采血成功则记录为“方法有效”,通过两次及以上采血才成功的记录为“方法无效”成功例数=(一次成功例数+两次成功例数)&pide;总例数×100%2.结果2.1固定效果对比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知道,1组中,稳定效果较好在整个采血过程中,插管没有出现松脱等现象的共有12例,显示“效果一般”的例数为10例,而显示“效果欠佳”的例数为8例,整个小组固定的有效率为73.33%2组中,稳定效果较好,在整个采血过程中,插管没有出现松脱等现象的共有15例,显示“效果一般”的例数为11例,而显示“效果欠佳”的例数为4例,整个小组固定的有效率为86.67%3组中,稳定效果较好2.2一次采血成功率对比1组中,一次采血成功共计12例,两次采血成功3例,而三次及以上采血成功共计15例,采血成功率仅为50.00%。
2组中,一次采血成功共计15例,两次采血成功8例,而三次及以上采血成功共计7例,采血成功率为76.67%3组中,一次采血成功共计25例,两次采血成功4例,而三次及以上采血成功共计1例,采血成功率仅为96.67%3.结论采集动物样本的血样是药理学动物实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实验的质量通过本次实验发现,血管下穿三根线结扎法以及插管上加套管结扎法的采血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结扎法的采血效果在具体选择结扎方法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验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例如,虽然插管上加套管结扎法的固定效果最好,但是该结扎法的实施难度较大对小型动物的实验而言,选择血管下穿三根线结扎法更为合适Reference】[1]邝荔香,陈敏珠.药理学动物实验插管扎口方式与固定效果探讨[J].安徽医药,2007,11(3):278-278.[2]岳霞,MagayeR,王尊,等.小鼠股动脉及胃插管复合手术模型制备方法[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3,33(2):139-14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