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原理.doc
2页双向晶闸管它属于NPNPN五层器件,三个电极分别是T1、T2、G因该器件可以双向导通,故门极G以外的两个电极统称为主端子,用T1、T2表示,不再划分成阳极或阴极其特点是,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正时,T2是阳极,T1是阴极反之,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负时,T1变成阳极,T2为阴极双向晶闸管的伏发特性,由于正、反向特性曲线具有对称性,所以它可在任何一个方向导通下面介绍利用万用表RX1档判定双向晶闸管电极的方法,同时还检查触发能力•判定T2极G极与T1极靠近,距T2极较远因此,G-T1之间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在用RX1档测任意两脚之间的电阻时,只有G-T1之间呈现低阻,正、反向电阻仅几十欧而T2-G、T2-T1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这表明,如果测出某脚和其它两脚都不通,就肯定是T2极另外,采用TO-220封装的双向晶闸管,T2极通常与小散热板连通据此亦可确定T2极1 .区分G极和T1极(1) 找出T2极之后,首先假定剩下两脚中某一脚为T1极,另一脚为G极把黑表笔接T1极,红表笔接T2极,电阻为无穷大接着用红表笔尖把T2与G短路,给G极加上负触发信号,电阻值应为十欧左右,证明管子已经导通,导通方向为THT2。
再将红表笔尖与G极脱开(但仍接T2),如果电阻值保持不变,就表明管子在触发之后能维持之后能维持导通状态把红表笔接T1极,黑表笔接T2极,然后使T2与G短路,给G极加上正触发信号,电阻值仍为十欧左右,与G极脱开后若阻值不变,则说明管子经触发后,在T2tT1方向上也能维持导通状态,因此具有双向触发性质由此证明上述假定正确否则是假定与实际不符,需从新作出假定,重复以上测量显见,在识别G、T的过程中,也就检查了比向晶闸管的触发能力实例:选择500型万用表档RX1档检测一只由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BCR3AM型双向晶闸管测量结果与上述规律完全相符,证明管子质量良好注意事项:如果按哪种假定去测量,都不能使双向晶闸管触发导通,证明管子已损坏为可靠起见,这里规定只用RX1档检测,而不用RX10档这是因为RX10档的电流较小,采用上述方法检查1A的双向晶闸管还双较可靠,但在检查3A或3A以上的双向晶闸管时,管子很难导通状态,一旦脱开G极,即自行关断,电阻值又变成无穷大双向晶闸管作电子开关使用,能控制交流负载(例如白炽灯)的通断,根据白炽灯的亮灭情况,可判断双向晶闸管的好坏电路如图1所示将220V交流电源的任意一端接T2,另一端经过220V、100W白炽灯接T1。
触发电路由开关S和门极限流电阻R组成S选用耐压220VAC的小型钮子开关或拉线开关R的阻值取100〜330Q,R值取得过大,会减小导通角下面个绍检查步骤:第一步,先将S断开,此时双向晶闸管关断,灯泡应熄灭若灯泡正常发光,则说明双向晶闸管T1-T2极间短路,管子报废;如果灯泡轻微发光,表明T1-T2漏电流太大,管子的性能很差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应停止试验第二步:闭合S,因为门极上有触发信号,所以只需经过几微秒的时间,双向晶闸管即导通通,白炽灯上有交流电流通过而正常发光具体工作过程分析如下:在交流电的正半周,设Ua>Ub,则T2为正,T1为负,G相对于T2也为负,双向晶闸管按照T2-T1的方向导通在交流电的负半周,设UavUb,则T2为负,T1为正,G相对于T2也为正,双向晶闸管沿着THT2的方向导通综上所述,仅当S闭合时灯泡才能正常发光,说明双向晶闸管质量良好如果闭合时灯泡仍不发光,证明门极已损坏注意事项:(1)本方法只能检查耐压在400V以下的双向晶闸管对于耐压值为100V、200V的双向晶闸管,需借助自耦调压器把220V交流电压降到器件耐压值以下2) T1和T2的位置不得接反,否则不能触发双向晶闸管。
3) 具体到Ua、Ub中的哪一端接火线(相线),哪端接零线,可任选利用双向晶闸管作电子开关比机械开关更加优越因为只需很低的控制功率,就能控制相当大的电流,它不存在触点抖动问题,动作速度极快,在关断时也不会出现电弧现象实际应用时,图中的开关S可用固态继电器、干簧继电器、光电继电器等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