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集.doc

28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27069683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07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集第一课党的关怀亲亲的哩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旋律连接2、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一声部学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亲切、热情的演唱《党的关怀亲亲的哩》,抒发他们对党的真挚情感2、通过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对旋律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写作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一声部部分教学难点: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书第40页综合训练1)注意: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注意声音要连贯,音阶要清晰,口形要正确二、综合训练1、两人为一组,念熟第一条乐句谱子,再跟琴唱一唱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乐句旋律特点学生讨论:这条乐句旋律上有什么特点(注意观察每一个音符)结论:骨干音是“do”、“mi”、“sol”,第一乐句落在属音sol上,有半终止感,这条乐句结尾应该落在do上3、两人一组,讨论创作旋律跟教师的琴声唱一唱,看谁连接的流畅、通顺4、(第二乐句处理办法同第一乐句第二乐句骨干音是“la”、“do”、“mi”,该句为五声羽调式,结束音应该落在la上三、学唱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1、教师介绍党带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不易讲一些革命、改革开放的事情给学生听一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跟着用la来哼哼。

      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特点,听后感受3、学唱曲谱:两人为一组,将歌曲的歌谱读熟教师带领复读跟琴视唱曲谱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跟琴视唱歌词反复练唱四、听音乐下课板书设计:党的关怀亲亲的哩稍快热情民歌风格课后小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学唱2、歌曲处理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亲切、热情的演唱《党的关怀亲亲的哩》,抒发他们对党的真挚情感教学重点: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学唱教学难点:运用各种力度记号来唱出歌曲的情绪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学唱1、以独唱、齐唱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第一声部的掌握情况,抽查5人次2、全体学生唱一遍歌曲教学生第二声部,掌握节奏3、师弹琴,让第一声部用“u”,第二声部用“mi”唱4、把歌曲加入进去,让学生体会歌曲与词的结合把学生分成两个声部,以亲切、热情的情绪唱好歌曲三、歌曲处理:1、集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请同学观察:书中出现了哪些力度记号把它们找出来,分别唱一唱3、这首歌曲与以往我们学过的不同,出现了很多间奏提问:有间奏就代表休止吗我们应该怎样演唱这一部分练唱4、找出这首歌中出现的一些衬词和叠词。

      嗨”、“的哩”、“高高”、“长长”……着重练一练这几个词的演唱5、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党的关怀亲亲的哩》四、党对我们的关怀真的是亲亲的下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北京喜讯到边寨》大家自己来体会板书设计:党的关怀亲亲的哩力度变化:强―中弱―中强―强―中弱―很弱―中弱课后小记:第二课采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读谱知识:切分音;反复记号D.S.2、综合训练:(一)节奏练习3、歌曲:《采菱》曲谱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2、认识和运用反复记号D.S.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认识和运用反复记号D.S.教学难点: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1、请同学们唱一唱综合训练一的旋律2、想一想:你觉得这两条旋律哪最难唱(导出切分节奏)师:这部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切分节奏二、读谱知识:切分音1、教师出示以前学过的比较简单的切分节奏,请同学拍手读出节奏2、出示切分音图式教师讲解:请同学将书上的几种节奏拍手读出来得出切分节奏的时值)3、请同学两人一组反复拍拍,看谁拍的准确4、将刚才演唱的两条旋律再唱一唱,请同学边唱边按书上要求的节奏打出拍子三、歌曲《采菱》曲谱。

      读谱知识1、教师范唱歌曲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受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注意:不要哼歌词,鼓励学生主要要哼曲谱)3、请同学将今天所学过的切分节奏找出来,并依次唱一唱4、再次听教师范唱,请同学说出教师演唱的顺序师:我为什么要按照这种顺序来演唱呢因为歌曲中出现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反复记号D.S.5、教师讲解反复记号:注意:D.S.必须与结合起来使用请同学讲一讲书中的反复记号如何应用教师出示几个反复记号,请同学说说怎样应用6、跟教师唱唱曲谱注意:切分节奏处的唱法板书设计:读谱知识:1、反复记号D.S.2、切分音课后小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二)2、歌曲《采菱》学唱;歌曲处理3、欣赏:渔舟唱晚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2、欣赏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继续培养学生通过对旋律等音乐语言的分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的初步能力,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教学重点:歌曲《采菱》学唱教学难点: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注意切分节奏处唱法二、检查复习:1、教师出示几种反复记号,请同学说说怎样演唱。

      2、请同学说说以前都学过哪几种切分节奏综合训练二)再请同学将上节课刚学过的切分节奏写出来,并拍一拍3、请同学跟琴唱《采菱》的歌谱三、学唱歌曲:《采菱》1、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情绪2、教师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注意切分节奏处的演唱一定要准确将切分节奏处找出,依次练唱3、跟琴练唱歌词4、处理:讨论:演唱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速度情绪练唱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气息,唱出水乡的孩子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尤其要注意一字多音处要唱的连贯)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可以表演四、欣赏:《渔舟唱晚》1、出示乐器挂图,介绍筝,介绍《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一首筝独奏曲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2、初听《渔舟唱晚》,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3、分三部分细听,请同学们按照听听想想来听三部分的速度、旋律、分别是怎样表达的完成听听想想)4、请同学听乐曲的第二部分,听到“fa”时举手表示,并说说这里出现fa后,乐曲发生了什么变化。

      5、复听全曲,请同学跟着音乐表现出渔夫一天的工作五、教师小结:我国的民族音乐非常有特点,是有着悠久历史发展的今后我们会学习更多的民族乐板书设计:渔舟唱晚听听想想第一段旋律优美节奏平稳速度缓慢力度稍弱第二段旋律跳跃节奏活泼速度渐快力度加强第三段旋律上下起伏节奏紧促速度较快力度稍弱课后小记:第三课小小花伞第一课时教学目的:一、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歌声表达歌曲《小小花伞》的愉悦欢快的情绪,歌唱各族儿童的大团结二、通过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对旋律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写作能力三、通过欣赏《北京喜讯传边寨》以及学唱歌曲《小小花伞》的旋律,进一步学习并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乐曲的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中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小花伞》教学难点: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三、综合训练1、分析旋律规律2、学生试着完成旋律连接3、师生共同评价,视唱部分旋律四、新歌教学1、介绍歌曲意境,引发学生的情绪2、听录音3、学习歌曲旋律分句子唱旋律)4、全班齐唱歌曲旋律。

      5、布置作业练唱歌曲《小小花伞》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北京喜讯传边寨》以及学唱歌曲《小小花伞》的旋律,进一步学习并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在乐曲的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中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教学重点:欣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歌曲处理1、复习歌曲旋律2、注意歌曲连贯性3、注意气息的运用4、处理歌曲的感情:第一部分轻盈而活泼;第二部分由抒景向抒情发展;第三部分欢快四、欣赏1、介绍歌曲背景,引导学生从情绪和意境曲展开联想与想象,开拓其思维活动2、提示乐曲中与情绪有关的细节3、欣赏过程中注意穿插作者生平及歌曲本身各部分的意境五、布置作业练唱歌曲《小小花伞》四摇篮曲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趣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2、通过听辨平行三度、四度的不同效果的二声部组合,提高学生对和声的听辨能力3、欣赏歌曲《鳟鱼》,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

      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趣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难点通过听辨平行三度、四度的不同效果的二声部组合,提高学生对和声的听辨能力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三、综合训练1、学生试唱,要求用轻声唱二声部,亲身感受平行三度与平行四度的不同效果2、完成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部分的练习四、新歌教学1、复习并唱好装饰音的唱法2、唱歌谱,要求学生理解歌曲意境,指导学生唱出节拍的强弱3、全班齐唱歌曲旋律4、布置作业练唱歌曲《摇篮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鳟鱼》,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2、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教学重点:欣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综合训练1、听录音,分辨是第一题的①还是②2、师生共同完成三、歌曲处理1、复习歌曲2、注意歌曲连贯性3、穿插介绍关于《摇篮曲》创作的故事。

      4、演唱《摇篮曲》四、欣赏1、初听童声合唱《鳟鱼》,熟悉歌曲内容2、细听《鳟鱼》,要求学生听出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由于调式的变化而形成的情绪对比,以及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听出伴奏音型、和弦的变化等手段而引起的色彩变化3、复听《鳟鱼》,加深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4、学生简述欣赏后的感受五、布置作业练唱歌曲《摇篮曲》第五课:《星星和灯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综合训练与歌曲《星星和灯光》[教学目的]:1、学习和掌握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对旋律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