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特殊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研究.doc
12页《小学特殊学生学习心理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作者:许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40 更新时间:2008-2-27一、 课题的提出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的雨花台脚下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父母离异、丧父丧母的“不完 全家庭”孩了较多;由于近儿年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越发明显,各类 特长学生也越来越多然而,21世纪的教育呼唤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素质教一行与创新教 育•要求基础教育肩负起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格的学生反思共小的发展历程,我校有良好的心 理教育基础,《“不完全家庭”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研究》课题在全市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 平,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有一支热爱心理健康教育旦有较强心育科研能力的课题研究队 伍;有一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支持教育科研的领导班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 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确立《小学特殊学生学习心理研究》为我校 “十.五"教育科研主课题,向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与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申报并被批准立项。
这既是承接“九五”主课题研究的需要,乂是领衔“T•五了课题研究 的必要,同时也是深化自我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二、 课题内涵与研究价值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认为木课题具有以下研究内涵与研究价值1、 内涵界定“特殊学生”,指父母离异、丧父丧母的不完全家庭孩了,有特长的或有问题的学生针对 这类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展,帮助“不完全家庭”的孩了或有问题的学生消除自卑,增强 日信,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研究学习方法,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获得满足 感和成就感;引导有特长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学会计划与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讲 究学习策略和成效,形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学习心理2、 研究价值木课题着眼于运用心理功能对特殊学生进行学会学习良好学习心理的培养,探索这类学 生学习心理的特殊性规律,探索新时期小学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中的价值三、 课题的研究思路1、研究目标 经过两年的课题实验,我们基木上实现了预期的研究bl标:通过本课题研究,让特殊学生增 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讲究学习方法、 策略和成效,学会计划与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增进自 己体脑的发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2、 研究依据本课题之所以能顺利实施并如期实现研究目标,是因为在实验中,我们依据了以下支撑性理 论:(1) 、《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心育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心理健康 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形成符合现代社 会要求的健全、独立人格本课题的研究,遵循了《纲要》精神,开展实验活动,培养特 殊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学习心理2) 、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的实质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课题实验中,依据此理论围绕“教会学生如何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在学科学习中运用 心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进行了研究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改纲要》在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 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本课题遵循了这一 目标要求,研究了在学科教学在渗透心理育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3、 研究对象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我们确定了固定的研究对象:(1) 、选择不完全家庭学生20人2) 、选择有科技、打乒乓、书画特长的学生6人3) 、选择语文、数学基础差的学生与语、数有特长的学生6人4、研究原则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开展研究:(1)、活动性原则。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儿 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得以发展的因此,课题实验中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心理活 动2)、目标导|何与过程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前苏联一位教育家认为“没有教有的教存才是 好的教育因而,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制定了各类特殊学生的心育目标,让他们在活动中领 悟道理,在活动中训练机能3)、系列化与有效性统一的原则根据小学生心理塑造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因此,我们 在课题实验中围绕一个中心设计系列活动并注意在课内与课外,乃至家庭配合进行5、 研究方法在课题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心理观察法 (2)问卷调查法(3)问题筛选法 (4)心理测验法(5)心理实验法 (6)经验提炼法6、 研究内容在两年的课题实验中,我们主要针对以下内容开展研究:j特长学生学习心理方法的研究k特长学生学会学习良好学习心理的培养1单亲家庭学生良好学习兴趣、态度、方法、策略、成效培养的研究四、课题研究过程课题研究实践表明,课题过程管理是整个课题管理的重头戏,也是一个课题的关键性阶段管 理我们注重课题过程管理,严格按照课题实验方案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活动1、 课题研究启动阶段2001年3月之前,我们组建课题组,实行组长招标,实验教师自愿参加,并签订《协议书》; 课题组统一办理课题证书颁发给实验教师。
我们这样做,既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又有效地调 动了实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使他们了解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解课题内涵,明确研究目标,熟悉研究原则与方法填写《学校心理 教育研究课题申请议定书》,同时向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与南京市教育研究 所申报立项我校被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与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确认为“十五”心理教育.实验学校;《小学特殊学生学习心理研究》课题,被批准为省、市“十 五”心理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 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1)建设心育队伍为了顺利地开展心有课题研究,课题组非常重视Il身的心育理论学习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课题组先后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了心育文章和有关文件,具体内容见表(一 )O共青团路小学心育课题组心育理论学习目录(表一)序号学习文章题目1好学生更易情绪压抑2肯定自我的人容易成功3教给孩子八条安全准则4好学不倦是基石5促进孩了的感知知识的策略6步子再难也要前进7人生在勤贵在坚持8中等生也有幸福人生9恼怒不是别人带来的10南京市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纲要1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1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另外,我们还重视心育骨干教师的培训。
我们先后选送9位教师参加南京市小学心理教育骨 干教师的培训,其中有2人还参加了高级研修;有5人参加了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 考核;目前已形成一支拥有14名同志的心育骨干教师队伍2) 开展实验活动在课题实施中,课题组坚持“科学、有效、创新”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系列心育活动2001年上半年,课题组从“低、小、细、实”的原则出发,开展 了 “五个一”系列心育活动,M位实验教师每人设计一份心育活动方案、展示一节心有活 动课、开展■次心育调查、进行…次心育实验、写好一篇心育经验总结在“五个一”心育 活动的基础上,课题组又在实验班级开展心理科学小论文竞赛,2001年和2003年先后共征 集70篇并向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推荐,参加全市首届和第二届中小学生心理科 学小论文竞赛活动2002年下半年,课题组会同少先大队部在全校开展“解决烦恼我能行” 体验活动,一共成立《梦幻小队》、《假日理解小队》等16个子课题组每个小组在体验 活动中,针对一个烦恼问题,设计一个具体的体验方案并提出相应依据,写出体验活动过程; 活动结束后还要求参与学生认真写出思想上的收获及应该养成一种什么好习惯,课题组共收 到征文37篇。
3) 建立实验档案课题实验一开始,课题组就在实验班级建立《特殊学生跟踪教育档案》 《档案》包括特殊学生“学习心理现状分析、措施、教育效果”三个方面内容为了观察特殊学生的心理轨迹,课题组还建立了特殊学生发展日记、周记和月记《发展日记》主 要由学生自我评价,包含着“爱国爱校、尊师友爱、文明守纪、诚信合作、身心健康”五个 方面计20项指标;发展月记由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班主任及全体任课教师评 价构成除此之外,课题组还对实验学生建立《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档案》包括“适 应能力、耐受能力、控制力、意识水平、康复力、道德愉快胜于道德痛苦”六个方面内容4) 进行心理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课题组在实验对象中按月升展心理信 息调查分析;抓住自己的阵地一-《星星亮心》心理咨询室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坚持定时开 放,具体时间为每天中午11: 50-13: 20,由经过市心理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过的课题组成 员负责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心理咨洵室建立了《小学生焦虑心理测景表》(20个项目)、《小学生生活事件测量表》(34个项目);课题组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这个阵地,对前来 咨询的特殊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零距离的交流,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 扰;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情绪不稳定的特殊学生,心理咨询老师则以平等尊重、保 密、助人自助等为原则,以沉默来应对或调节,抓住“火候”进行疏泄、劝慰、引导和鼓励。
为了向全校学生普及心理知识,课题组坚持每两周举办一次《星星点灯》心理广播讲座, 两年我们共举办了 37次心理广播讲座为了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课题组坚持每周 出一期《小窗口大世界》心理宣传黑板,向家长、社会宣传心理知识;两年我们共出了 64 期5) 让心育•进课堂2001年上半年,我校在全市率先征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心 育活动》教材;下半年,课题组主动建议校长室将心育活动课列入校木课程计划,各班级心 育活动课由班主任老师利用一天的早自习和晨会时间,每周开设…节心育活动课开设得正 常与否,效果好差与否,纳入到班主任的月考核一般说来,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是知识、 观念内化的依据因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学 科教学的基木目标在木课题研究中,实验教师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性课程和美术、音 乐等活动性课程及乒乓球校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渗透心理育人的方法如在低年级课堂教 学中,把游戏引进课堂,让欢乐的活动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竞争意识, 鼓励学生在解题时“八仙过海,务显神通”;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方信任的天空,让他 们进行品词析句、看图说话、质疑问难。
教学或活动中,实验教师尤为注重特长学生学习潜 能的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重视引导他们求疑、求异、求广,重视培养他们动脑、 动口、动手的能力,让这些学生做主持人,或上台|口|答问题,或让他们表演文艺节目,或让 他们绘画书法,或展示乒乓技巧风采,借以锻炼他们的才干,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3、课题研究的结项阶段市教科所宋宁所长主持的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 作》总课题己经启动,我校有幸被吸收为实验学校为了参与总课题组的统一实验活动,我 们乂以《小学特殊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素质优化的研究》为了课题,开展新一轮的心育研究活 动因此,我们认真做好《小学特殊学生学习心理研究》课题结项的笞项工作课题组 将整个课题资料分为课题建设(实验方案、议定书、课题批复、实验成员名册及联书、上级 来文等)、课题过程(活动记录、大事记、“打个一”系列资料、心理信息调查资料、心理 宣传资料、心理咨询资料、心理健康档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