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巩固冲刺试题修订版-带详解.docx
26页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巩固冲刺试题修订版-带详解评分: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简介]:[备注]:本套试卷为全真模拟练习题,同时附有题目答案和解析,可供考前复习巩固使用第1题: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A. 行政命令B. 计划配置C. 市场调节D. 自然状态[试题解析]:C市场调节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第2题: 3. 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直接信用控制手段的是( )A.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再贴现政策 C. 直接干预 D. 公开市场操作[试题解析]:C. 直接干预直接信用控制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如直接干预、道义劝告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都属于间接信用控制手段第3题: 经济周期中的复苏阶段是指( ) A. 经济活动逐渐扩张,经济增长加速,就业增加,物价水平开始上升 B. 经济活动停滞不前,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开始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减小 C. 经济活动全面收缩,经济增长下滑,就业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D. 经济活动快速发展,经济增速达到峰值,就业充分,物价上涨压力增大[试题解析]:A. 经济活动逐渐扩张,经济增长加速,就业增加,物价水平开始上升。
复苏阶段是经济从衰退转向增长的过程,表现为生产和消费逐步增加,投资和信贷开始活跃,失业率逐步降低,企业利润逐步提高第4题: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A. 投资增加B. 消费减少C. 货币需求减少D. 货币供给减少[试题解析]:A,投资增加当投资增加时,会使收入水平提高,进而使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从而使IS曲线向右移动第5题: 以下关于市场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A.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B. 市场经济可以促进效率提高C. 市场经济下不存在政府干预D. 市场经济需要法律规范和维护[试题解析]:C市场经济并不排除政府的适当干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主要是制定规则和监管市场运行,以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第6题: 假设某一经济体的货币供给量为100万亿元,居民和企业存款总额为80万亿元,现金漏损率为20%,那么该经济体的货币乘数为多少?A. 4B. 5C. 6D. 7[试题解析]:选B货币乘数=(现金+活期存款)/基础货币其中,现金=货币供应量×现金漏损率所以,本题中的现金=100万亿×20%=20万亿因此,货币乘数=(20万亿+80万亿)/20万亿=5第7题: 下面哪一种情况不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 政府增加购买B. 税收减少C. 投资增加D. 价格水平下降[试题解析]:正确答案是D。
价格水平下降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而不是向右移动因为总需求曲线表示的是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上升,表现为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而政府增加购买、税收减少、投资增加都会导致总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第8题: 某企业计划投资一项目,预计该项目投资收益率为12%,则该企业的资本成本应( )A. 大于12%B. 小于12%C. 等于12%D. 不确定[试题解析]:答案是A资本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各种费用,包括筹资费和用资费两部分在投资项目评估中,作为折现率的资本成本应该大于等于预期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将不会有投资者愿意投资这个项目因此,如果一个项目的预期投资收益率为12%,那么企业的资本成本就应该是大于12%第9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B.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提升D. 以上都是[试题解析]: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第10题: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需求量与( )成正比。
A.收入B.利率C.价格水平D.货币供应量[试题解析]:答案是A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决定的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需求量与收入成正比第11题: 1. 当前的中国经济是( )A. 计划经济B. 自由市场经济C. xxx市场经济D. 公有制经济[试题解析]:Cxxx市场经济是中国当前的经济体制它将市场经济与xxx制度相结合,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第12题: 在市场经济中,( )是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A.价格 B.供求 C.竞争 D.计划[试题解析]:A.价格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通过价格信号,可以调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第13题: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 A. 生产活动全球化 B. 贸易全球化 C. 资本全球化 D. 技术全球化[试题解析]:正确答案是ABCD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生产活动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第14题: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不包括:A. 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经济增长D. 国际收支平衡[试题解析]:D。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第15题: 下列关于经济增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B. 经济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C. 人口增长属于经济增长中的数量指标D. 国民收入分配状况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试题解析]:正确答案是C人口增长不属于经济增长中的数量指标人口增长只表明劳动力资源的增加,并不能说明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第16题: 假设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0.1Q^3-2Q^2+15Q+10,那么该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函数SAC=?A. 0.01Q^2-0.4Q+6B. Q^3 -2Q^2 +15Q +10C. 无法确定[试题解析]:本题答案为A短期平均成本(SAC)是指短期内平均每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其计算公式为:SAC= STC/Q将STC代入公式即可得到SAC=0.01Q^2 -0.4Q +6第17题: 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是指什么?A.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B. 消费者的总收益减去生产者的总成本C. 消费者从商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满足程度D. 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试题解析]:A.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即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下的面积)与其实际支付的总价之间的差额第18题: 在宏观经济学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 A. 存款准备金率 B. 公开市场操作 C. 利率 D. 财政预算[试题解析]:答案是D,财政预算是财政政策的工具,而非货币政策第19题: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工具是?A. 存款准备金率 B. 再贴现率 C. 贷款利率 D. 国债购买或出售[试题解析]:D. 国债购买或出售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工具是国债购买或出售当中央银行购买国债时,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反之,当中央银行出售国债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第20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A. 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C. 收入政策D. 社会保障政策[试题解析]:D. 社会保障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等社会保障政策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影响,但不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第21题: 我国xxx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xxx市场经济体制D.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试题解析]:本题答案是A。
我国xxx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22题: 什么是GDP平减指数?它与CPI有什么区别?A.GDP平减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是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一种指标B.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C.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按当年不变价计算的价格指数,后者是以固定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作为比较对象的价格指数D.以上都对[试题解析]:D以上都对GDP平减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是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一种指标而CPI则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按当年不变价计算的价格指数,后者是以固定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作为比较对象的价格指数第23题: 4. 下列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是( )A. 国民收入决定B. 通货膨胀C. 就业理论D. 个体消费者行为[试题解析]:D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或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第24题: 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通过调控()来实现的A. 基础货币B. 货币乘数C. 存款准备金率D. 再贴现率[试题解析]:A,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两部分组成第25题: 按照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随着一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其产业结构将经历的变化为( )A. 农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B. 工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C. 服务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D. 农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试题解析]:正确答案是ABC随着一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其产业结构将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再转向以服务业为主,表现为农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工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先上升后稳定,服务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第26题: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是?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充分就业[试题解析]:D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通常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充分就业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概念,指的是在一定的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