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77254544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3.55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格高韵远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的北宋词(一)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詞以婉约风、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旨的艺术风貌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3、能够展开联想,驱驰想像,撰、能够展开联想,驱驰想像,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4、背诵、背诵“燕子来时新社燕子来时新社”、、“庭庭院深深深几许院深深深几许”“碧云天碧云天”“对潇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潇、暮雨洒江天”四首词 北宋前期词的特点: 沿袭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体裁以小、中调为多 破 阵 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 991——1055,字叔同,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幼孤,七岁能文章景德初,以神童荐,赐同近世出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分析赏析:1、前后两个“笑”的安排;2、“疑怪”的理解: 优点:1、与前之晚唐五代主流之华艳风格相比,本词清新俊俏,放在宋初,于风格上有展拓之功; 2、此词下片引入闺阁少女斗草的风俗片段,与前之晚唐五代词之青楼妓女相比,于描写人物上有开辟之力。

      3、从具体手法而言,本词不事华藻,纯用白描,与人物个性、作品风格吻合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金石刻一千卷,一居士(金石刻一千卷,《《集古录集古录》》一千卷,藏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选写残梅、细柳有什么作用? ①选写残梅细柳有交代时令、描写路上所见景色的作用 ②“残梅”暗用《荆州记》的典故:“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而眼前梅已残,无法寄赠家人;“细柳”也暗用折柳送别的典故,想到家人送别情景表明行人思念家人的意思 “草熏风暖”是描写春色秾丽,以乐景写哀愁,在大好春光里离家远行,更觉悲伤 “摇”形象写出行人不忍速行,时时勒紧缰绳,眷顾美好景色的情态 “草熏风暖”有什么表达作用?“摇征辔”的“摇”好在何处? “离愁渐远”怎么会“渐无穷”? 常理离愁越远越淡,然而这里离愁越远越多,原因是离家,离思念自己的女子越远生动形象地表现行人的悲伤之情 “春水”的比喻好在何处? “春水”比喻愁情,承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写法,以形象表现抽象,也是以乐写哀。

      离愁渐远渐无穷”和“迢迢不断”为比喻作了两层铺垫,很是自然 如何理解登高、远望的写法? 登高是为了远望,不要登高是因为无法远望,无法远望的原因是平阔的草地之外是春山,春山已经无情的遮断了远行人的身影这是层层深入的写法 “春山”是闺中人想象、思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以后的痛苦只能让读者去想象了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蝶 恋 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李清照为何酷爱这句?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有人说本词上片的特点是“景深”,你能说说它是如何写“深”的吗? 一是堆雾的层层杨柳,二是无重数的帘幕,三是站于高楼也不能望见外面(章台路)。

      三个“深”字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程度,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构成疑问语气,与下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呼应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游冶处”与“章台路”之间有关系吗? “游冶处”就是“章台路”这句有倒装,应为:楼高,不见玉勒雕鞍游冶处――章台路 下片的前两句写的是什么意思?“春”字如何理解? 写的是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着女主人公的青春芳年春”字语意双关,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 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将情景交融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触景生情就是无我之境,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感情附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 清代人张惠言《词选》认为这首词是一首政治诗,有道理吗? 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

      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在《人间词话》里说:“固哉,皋文(张惠言字)之为词也!”认为本词只是兴到之作,没有寓意,就是写豪门大户的弃妇之怨 小 结 王国维批评张惠言主要依据北宋早期词的特点和风格,北宋,柳永才开始写市民生活、苏轼才完成了词由主要写儿女艳情转向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的转变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作,题材相当狭窄,主要写艳情,以娱乐抒情见长,少有寄托,同时代的范仲淹写了少量边塞词,欧阳修还嘲笑他为“穷塞主之词”,王国维甚至称北宋早期词为“倡优也”,所以《蝶恋花》不可能是政治诗,这是时代限定的 内容基本承袭唐五代艳词,艺术手法高超,意境深远,体现北宋词“格高韵远”的发展创新 延伸:三首词都写春景,它们有何异同? 三首词都描写春天景色,时间有些差别: 《踏莎行》时令略早一些,《破阵子》《蝶恋花》略晚一点,是暮春景色 都写到落花:《破阵子》纯粹交代时令,描绘春色;《踏莎行》既交代时令,也表现别情;《蝶恋花》主要借落花抒发怨妇之情 手法不同:《破阵子》是正衬,《踏莎行》是反衬,《蝶恋花》是借景抒情 何谓“晏欧词派”? 所谓“晏欧词派”指的是仁宗朝出现的一批词人,他们以宰辅大臣晏殊欧阳修为代表,词作的内容侧重于表现士大夫阶层雍容典雅的生活,自得闲适、流连光景、感伤时序的情怀;情调温婉端丽,辞采含蓄清隽、气度闲雅;言情缠绵而不儇薄,达意明白而不直露;体制短小,多为小令,基本上是晚唐五代词风的承续,而致意于提高令词的品位,尤着重于句法的变化。

      探究北宋早期婉约词词的特点,评价探究北宋早期婉约词词的特点,评价其在词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其在词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 内容:三首词基本上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者尽量淡出抒情主体的角色,这是当时的词风所决定的以词为“诗余”,走的是五代、南唐词人艳词的老路,在题材上仍以传统的红粉佳人为主,明显受到唐五代“诗庄词媚”思维定式的影响北宋早期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舞女的要求,填词当筵演唱北宋早期词人作词,是随意性的应酬,是业余的娱乐消遣,是逢场作戏,是私生活的真实描写,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 晏欧词也有所开拓创新如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由传统的红粉佳人写到了乡村“采桑径里”的女伴,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脂粉气淡了几分,给词坛带来自然清新的气息如欧阳修《踏莎行》里男性开始悄悄成为主体 这就体现出本课课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中的“格高韵远”,初步显示出不同于唐五代艳词的特点 对仗:《破阵子》三组工整的对偶句,《踏莎行》两组精巧的对偶句,还有句中的对偶,如“草熏风暖”“雨横风狂”等,加上散句,既具有对称和谐之美,也具有袅娜多姿之态风格:柔媚婉约,细腻别致。

      声韵:平缓舒徐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韵脚,精严多样的字声配合,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雅致文丽的语言,使词向典雅净洁的方向迈进一步词的形式更加成熟,味道更加隽永,与唐五代词相比初步显示出韵味隽永的特点结论: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早期词艺术手法胜于思想内容,令词的形式日益丰富多彩,声韵格律变化繁多而又规范整饰,创作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高水平是宋词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重要发展阶段 艺术形式 苏 幕 遮·碧 云 天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十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上片主要写景,写了哪些意象?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什么情感?从哪里看出是表达了这种情感? 表达思乡,从“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和“寒”看出 下片写“黯乡魂,追旅思”,这种“思乡和羁旅”之愁,作者是想如何排遣? 一是寄希望于“好梦”二是登高望远,但不能独倚三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化作相思泪 总总 结结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 如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佑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前一个“春”是春季,指大好春光;后一个“春”则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含着对年轻时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与下文的“往事后期空记省”紧密联系 “晚”是语义双关,既是说天晚之晚,也隐指晚年之晚,把“晚年”一层意思通过“伤流景”补充出来了词的上片中的前一个“春”的意思是什么?后一个“春”的意思是什么?词中的“晚”是一语双关,即指什么又指什么? 这首词通过惜春伤春情绪的描写,感叹年华易逝和孤独寂寞的处境叹老嗟卑,是封建时代诗词中常见的内容,但由于作者长于炼句,精雕细琢,使本词所写春天夜景颇有新意临晚镜,伤流景”,词人的感慨与暮春景色交融,深沉而含蓄。

      赏析: 八声甘州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水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 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梁衡《读柳永》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不像陆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在市井这块沃土里酣畅淋漓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 ——梁衡《读柳永》 柳词内容有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望海潮》最为有名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2、描写男女情爱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

      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八声甘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道出了居无定处,四海漂泊的乡思愁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夜半乐》)和“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八声甘州》)中主人公颓唐的心情将秋日景象涂抹上浓重的阴影词人的离愁别绪与冷落清秋的景物相互交融,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境界 上片主要是写景,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词中的“景物”写出来 暮雨、江天、霜风、关河、残暮雨、江天、霜风、关河、残照、红翠、物华、江水照、红翠、物华、江水…… 读下片,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感情?从哪里看出来? 思乡、思亲,“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作者如何写的? 先写自己望乡,怀人、思归,再想像佳人切盼自己回去虚实结合 全词情景相生,笔致阔大而婉曲,特别是“想佳人”一段从对方着想,为柳永慢词惯用的技法,世称“柳七家数”,或“屯田家法,”此词堪称典范。

      这首词是柳永的名作,写羁旅行役、思乡怀人上片写登楼所见之秋景,凄清寥廓下片写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之情,抒情婉曲本词抒写羁旅行役之苦,是柳永的代表作开篇单字领起,“对”字用得精当有神,振醒全篇即全词均是作者的所见所感暮雨是大背景,“霜风凄紧”三句由远及近,视野开阔,意境高远雄浑,苏东坡盛赞此三句,认为“唐人佳处,不过如此”是处”二句描状衰残之景以烘托人之离愁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用拟人法衬游子之忧伤,又暗转下片只见江水东流,而游子不能东归,只能眺望而已下片抒写对佳人的思念之情共有三个画面,游子登楼怅望,忧思百端;“想佳人”三句则是设想对方盼望自己之景,结尾再回到自己一方来这样,由此及彼,再由彼回此,回环往复,抑扬顿挫,抒情效果极佳这首词气象辽阔、声律雄浑,在凄清苍凉之中蕴含着高远悲壮之音 总 结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