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法经济学课件ppt课件.ppt

431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88138100
  • 上传时间:2024-09-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2MB
  • / 4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法经济学法经济学》》n n主讲教师:黄立君(商学院)主讲教师:黄立君(商学院)n n联系方式:联系方式:huang0909@ 第一章 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n n理解什么是法经济学理解什么是法经济学n n把握法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把握法经济学发展的历史n n理解经济分析方法对法学研究的革命性影理解经济分析方法对法学研究的革命性影响响 一、什么是法经济学一、什么是法经济学(一)一门有着多种称呼的新兴学科(一)一门有着多种称呼的新兴学科 n nEconomic Analysis of LawEconomic Analysis of Law—“—“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 ”   n nLaw and EconomicsLaw and Economics—“—“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 ”   n nJurisprudence of Economic AnalysisJurisprudence of Economic Analysis—“—“经济分经济分经济分经济分析法学析法学析法学析法学” ”n nLawLaw----EconomicsEconomics————法律-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法律-经济学n nTheThe   EconomicsEconomics   ofof   TheThe   LawLaw————法经济学法经济学法经济学法经济学n nEconomicEconomic   ApproachApproach   toto   LawLaw————法律的经济方法法律的经济方法法律的经济方法法律的经济方法n nLegalLegal   EconomicsEconomics————法律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法律经济学n nEconomicEconomic   JurisprudenceJurisprudence————经济法理学经济法理学经济法理学经济法理学 (二)法经济学是经济法吗(二)法经济学是经济法吗n n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称   通常包括:通常包括:通常包括:通常包括:公司法、利用外资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公司法、利用外资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公司法、利用外资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公司法、利用外资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市场秩序法(反垄断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广告法)市场秩序法(反垄断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广告法)市场秩序法(反垄断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广告法)市场秩序法(反垄断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广告法)工业产权法(专利制度、商标制度)工业产权法(专利制度、商标制度)工业产权法(专利制度、商标制度)工业产权法(专利制度、商标制度)金融法(银行法、证券法、票据法)金融法(银行法、证券法、票据法)金融法(银行法、证券法、票据法)金融法(银行法、证券法、票据法)财会法(会计法、统计法)等财会法(会计法、统计法)等财会法(会计法、统计法)等财会法(会计法、统计法)等   n n经济法是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经济法是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经济法是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经济法是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三)法经济学是什么(三)法经济学是什么n n理查德理查德理查德理查德· ·AA· ·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Richard A .Posner))))   ::::把把把把这这这这门门门门学学学学科科科科描描描描述述述述为为为为“ “法法法法律律律律的的的的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分分分分析析析析” ”   ,,,,意意意意指指指指用用用用新新新新古古古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方法研究法律制度。

      典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方法研究法律制度典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方法研究法律制度典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方法研究法律制度 (三)法经济学是什么(续)(三)法经济学是什么(续)n n罗罗罗罗伯伯伯伯特特特特· ·考考考考特特特特((((Robert Robert CooterCooter))))和和和和托托托托马马马马斯斯斯斯· ·尤尤尤尤伦伦伦伦((((Thomas UlenThomas Ulen)))) ::通通通通过过过过三三三三个个个个案案案案例例例例来来来来说说说说明明明明法法法法和和和和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学学学学的的的的主主主主题题题题和和和和分分分分析析析析模模模模式式式式以及如何将经济学用于解释法规和立法制度以及如何将经济学用于解释法规和立法制度以及如何将经济学用于解释法规和立法制度以及如何将经济学用于解释法规和立法制度 (三)法经济学是什么(续)(三)法经济学是什么(续)n n皮皮皮皮特特特特· ·纽纽纽纽曼曼曼曼((((Peter Peter NewmanNewman))))主主主主编编编编的的的的、、、、权权权权威威威威的的的的《《《《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从从从从女女女女性性性性主主主主义义义义、、、、哲哲哲哲学学学学、、、、批批批批判判判判法法法法学学学学的的的的观观观观点点点点以以以以及及及及从从从从法法法法学学学学和和和和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法经济学。

      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法经济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法经济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法经济学      (三)法经济学是什么(续)(三)法经济学是什么(续)n n查尓斯查尓斯查尓斯查尓斯· ·KK· ·罗利(罗利(罗利(罗利(Charles K .RowleyCharles K .Rowley):):):):法经济学是法经济学是法经济学是法经济学是“ “运用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法律和立运用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法律和立运用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法律和立运用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法律和立法制度的形成、结构、演化和影响法制度的形成、结构、演化和影响法制度的形成、结构、演化和影响法制度的形成、结构、演化和影响” ”的一门学科的一门学科的一门学科的一门学科   n n蒋兆康:蒋兆康:蒋兆康:蒋兆康:“ “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而且主要是运用价格理论(或称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而且主要是运用价格理论(或称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而且主要是运用价格理论(或称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而且主要是运用价格理论(或称微观经济学),以及运用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微观经济学),以及运用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微观经济学),以及运用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微观经济学),以及运用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

      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 ” 1、狭义法经济学、狭义法经济学n n狭义法经济学是指狭义法经济学是指20世纪世纪60年代以后在美年代以后在美国形成的以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的一些国形成的以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的一些学者为代表的当代法经济学(即波斯纳所学者为代表的当代法经济学(即波斯纳所谓的谓的“新新”法经济学)法经济学)  2、广义法经济学、广义法经济学n n广义法经济学是指对社会中法律现象和经广义法经济学是指对社会中法律现象和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二、法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二、法经济学发展的历史n n法学理论中丰富的经济思想法学理论中丰富的经济思想n n经济学理论中丰富的法律思想经济学理论中丰富的法律思想 uu(可供参考的文献:魏建、黄立君、李振宇:(可供参考的文献:魏建、黄立君、李振宇:(可供参考的文献:魏建、黄立君、李振宇:(可供参考的文献:魏建、黄立君、李振宇:《《《《法经济学:法经济学:法经济学:法经济学:基础与比较基础与比较基础与比较基础与比较》》》》,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42004年版。

      年版 (一)早期法学家们的经济思想(一)早期法学家们的经济思想n n以奴隶主私有为核心,对有关所以奴隶主私有为核心,对有关所以奴隶主私有为核心,对有关所以奴隶主私有为核心,对有关所有权、占有权、土地权利、债务、有权、占有权、土地权利、债务、有权、占有权、土地权利、债务、有权、占有权、土地权利、债务、契约等进行了规定契约等进行了规定契约等进行了规定契约等进行了规定n n第六表第六表第六表第六表“ “获得物、占有权法获得物、占有权法获得物、占有权法获得物、占有权法” ”第五第五第五第五条条条条BB:对财产的有效出售或交换,:对财产的有效出售或交换,:对财产的有效出售或交换,:对财产的有效出售或交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进行了严格的规定n n在保留同态复仇的同时,增添了在保留同态复仇的同时,增添了在保留同态复仇的同时,增添了在保留同态复仇的同时,增添了罚金赔偿罚金赔偿罚金赔偿罚金赔偿————向受害者的亲属交向受害者的亲属交向受害者的亲属交向受害者的亲属交付一笔款项或一批货物付一笔款项或一批货物付一笔款项或一批货物付一笔款项或一批货物————这一这一这一这一新的解决冲突方式。

      新的解决冲突方式新的解决冲突方式新的解决冲突方式n n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449449年古罗马第一年古罗马第一年古罗马第一年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部成文法典部成文法典部成文法典    (一)早期法学家们的经济思想(续)(一)早期法学家们的经济思想(续)n n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孟德斯鸠(16891689----17551755):):):):1818世纪古典自世纪古典自世纪古典自世纪古典自然法学派重要代表之一然法学派重要代表之一然法学派重要代表之一然法学派重要代表之一   n n分析了法律与气候、土壤、地分析了法律与气候、土壤、地分析了法律与气候、土壤、地分析了法律与气候、土壤、地理、贸易、货币、人口等等之理、贸易、货币、人口等等之理、贸易、货币、人口等等之理、贸易、货币、人口等等之间的关系间的关系间的关系间的关系n n对商品经济大加赞美对商品经济大加赞美对商品经济大加赞美对商品经济大加赞美 “商业使每个地方都能够认识各国商业使每个地方都能够认识各国商业使每个地方都能够认识各国商业使每个地方都能够认识各国的风俗,从而进行比较,并由的风俗,从而进行比较,并由的风俗,从而进行比较,并由的风俗,从而进行比较,并由此获得巨大的好处。

      此获得巨大的好处此获得巨大的好处此获得巨大的好处…………贸易贸易贸易贸易的自然结果就是和平的自然结果就是和平的自然结果就是和平的自然结果就是和平…………贸贸贸贸易的精神使人们产生了一种精易的精神使人们产生了一种精易的精神使人们产生了一种精易的精神使人们产生了一种精确的正义观确的正义观确的正义观确的正义观 ”n n主张门户开放,认为一个国家主张门户开放,认为一个国家主张门户开放,认为一个国家主张门户开放,认为一个国家如无重大的理由就不应该排除如无重大的理由就不应该排除如无重大的理由就不应该排除如无重大的理由就不应该排除任何国家与自己通商商业发任何国家与自己通商商业发任何国家与自己通商商业发任何国家与自己通商商业发展必然导致相应的发达法制展必然导致相应的发达法制展必然导致相应的发达法制展必然导致相应的发达法制 (一)早期法学家们的经济思想(续)(一)早期法学家们的经济思想(续)n n贝卡里亚:贝卡里亚:贝卡里亚:贝卡里亚:17381738----17941794,意大利法学家,意大利法学家,意大利法学家,意大利法学家   n n运用数学方法处理法律问题,用成运用数学方法处理法律问题,用成运用数学方法处理法律问题,用成运用数学方法处理法律问题,用成本收益方法分析了法律的行为问题,本收益方法分析了法律的行为问题,本收益方法分析了法律的行为问题,本收益方法分析了法律的行为问题,提出了提出了提出了提出了“ “犯罪与刑罚均衡原理犯罪与刑罚均衡原理犯罪与刑罚均衡原理犯罪与刑罚均衡原理” ”。

      n n“ “如果对两种不同程度地侵犯社会如果对两种不同程度地侵犯社会如果对两种不同程度地侵犯社会如果对两种不同程度地侵犯社会的犯罪处以同等的刑罚,那么人们的犯罪处以同等的刑罚,那么人们的犯罪处以同等的刑罚,那么人们的犯罪处以同等的刑罚,那么人们就找不到更有力的手段去制止实施就找不到更有力的手段去制止实施就找不到更有力的手段去制止实施就找不到更有力的手段去制止实施能带来较大好处的较大犯罪了无能带来较大好处的较大犯罪了无能带来较大好处的较大犯罪了无能带来较大好处的较大犯罪了无论谁一旦看到,对打死一只山鸡、论谁一旦看到,对打死一只山鸡、论谁一旦看到,对打死一只山鸡、论谁一旦看到,对打死一只山鸡、杀死一个人或者伪造一种重要文件杀死一个人或者伪造一种重要文件杀死一个人或者伪造一种重要文件杀死一个人或者伪造一种重要文件的行为同样适用死刑,将不再对这的行为同样适用死刑,将不再对这的行为同样适用死刑,将不再对这的行为同样适用死刑,将不再对这些罪行作任何区分些罪行作任何区分些罪行作任何区分些罪行作任何区分 ”n n“ “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

      重蹈覆辙重蹈覆辙重蹈覆辙刑罚的强度只要能刑罚的强度只要能刑罚的强度只要能刑罚的强度只要能使使使使‘ ‘犯罪的既得利益犯罪的既得利益犯罪的既得利益犯罪的既得利益’ ’丧失就够了丧失就够了丧失就够了丧失就够了 ”    (一)早期法学家们的经济思想(续)(一)早期法学家们的经济思想(续)n n边沁(边沁(边沁(边沁(17481748----18321832))))英国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英国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英国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英国功利主义的创始人   n n提出以功利主义为原则,在对痛苦与提出以功利主义为原则,在对痛苦与提出以功利主义为原则,在对痛苦与提出以功利主义为原则,在对痛苦与享乐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英国立法的享乐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英国立法的享乐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英国立法的享乐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英国立法的进行改革的宏大方案进行改革的宏大方案进行改革的宏大方案进行改革的宏大方案   n n用经济学家的术语阐发出一套精确的用经济学家的术语阐发出一套精确的用经济学家的术语阐发出一套精确的用经济学家的术语阐发出一套精确的准则比如准则比如准则比如准则比如惩罚被说成是惩罚被说成是惩罚被说成是惩罚被说成是“ “一项开支一项开支一项开支一项开支” ”或或或或“ “投资投资投资投资” ”,需要,需要,需要,需要“ “节约节约节约节约” ”,,,,即避即避即避即避免不必要的苦痛;其表面免不必要的苦痛;其表面免不必要的苦痛;其表面免不必要的苦痛;其表面“ “价值价值价值价值” ”(由一个潜在的犯法者所估计的痛苦(由一个潜在的犯法者所估计的痛苦(由一个潜在的犯法者所估计的痛苦(由一个潜在的犯法者所估计的痛苦程度)必须大得足以抵消他会指望靠程度)必须大得足以抵消他会指望靠程度)必须大得足以抵消他会指望靠程度)必须大得足以抵消他会指望靠犯法得到的犯法得到的犯法得到的犯法得到的“ “收益收益收益收益” ”。

      假如由于惩罚假如由于惩罚假如由于惩罚假如由于惩罚引起的痛苦大于它防止的痛苦,从而引起的痛苦大于它防止的痛苦,从而引起的痛苦大于它防止的痛苦,从而引起的痛苦大于它防止的痛苦,从而使它无效或无益,或者假如一项犯法使它无效或无益,或者假如一项犯法使它无效或无益,或者假如一项犯法使它无效或无益,或者假如一项犯法行为的危害可以靠非惩罚性措施、并行为的危害可以靠非惩罚性措施、并行为的危害可以靠非惩罚性措施、并行为的危害可以靠非惩罚性措施、并因而以因而以因而以因而以“ “低价低价低价低价” ”来抑制,从而使它成来抑制,从而使它成来抑制,从而使它成来抑制,从而使它成为不必要的,那就完全不得使用惩罚为不必要的,那就完全不得使用惩罚为不必要的,那就完全不得使用惩罚为不必要的,那就完全不得使用惩罚    (二)早期经济学家们的法律思想(二)早期经济学家们的法律思想n n重商主义:重商主义:重商主义:重商主义:ØØ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多寡是衡量态;货币多寡是衡量态;货币多寡是衡量态;货币多寡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

      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ØØ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的真正源泉的真正源泉的真正源泉ØØ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干预n n爱德华四世于爱德华四世于爱德华四世于爱德华四世于14781478年年年年把输出金银定为大罪把输出金银定为大罪把输出金银定为大罪把输出金银定为大罪n n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柯尓培尓在柯尓培尓在柯尓培尓在柯尓培尓在16661666年制定的一项规则是:年制定的一项规则是:年制定的一项规则是:年制定的一项规则是:在第戎织造的织物不在第戎织造的织物不在第戎织造的织物不在第戎织造的织物不多于也不少于多于也不少于多于也不少于多于也不少于14081408股股股股线,对那些违背这项线,对那些违背这项线,对那些违背这项线,对那些违背这项标准的织工处以很重标准的织工处以很重标准的织工处以很重标准的织工处以很重的罚款    (二)早期经济学家们的法律思想(续)(二)早期经济学家们的法律思想(续)n n威廉威廉威廉威廉· ·配第(配第(配第(配第(16231623----16871687):英国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n n对刑罚规则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刑罚规则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刑罚规则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刑罚规则进行了分析认为普通施行的刑罚如死刑、切断普通施行的刑罚如死刑、切断普通施行的刑罚如死刑、切断普通施行的刑罚如死刑、切断肢体、监禁、当众侮辱、一时肢体、监禁、当众侮辱、一时肢体、监禁、当众侮辱、一时肢体、监禁、当众侮辱、一时体罚、严刑拷打等,都可以从体罚、严刑拷打等,都可以从体罚、严刑拷打等,都可以从体罚、严刑拷打等,都可以从增加社会福利的目的出发,考增加社会福利的目的出发,考增加社会福利的目的出发,考增加社会福利的目的出发,考虑是否能够用罚款的方式来取虑是否能够用罚款的方式来取虑是否能够用罚款的方式来取虑是否能够用罚款的方式来取代   n n对政府运用法律规则对劳动者对政府运用法律规则对劳动者对政府运用法律规则对劳动者对政府运用法律规则对劳动者工资进行规定所造成的影响是工资进行规定所造成的影响是工资进行规定所造成的影响是工资进行规定所造成的影响是好还是坏进行了分析好还是坏进行了分析好还是坏进行了分析好还是坏进行了分析 (二)早期经济学家们的法律思想(续)(二)早期经济学家们的法律思想(续)n n亚当亚当亚当亚当· ·斯密(斯密(斯密(斯密(17231723----17901790):英国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的建立者)的建立者)的建立者)   n n对妨碍经济自由的法律法规如学对妨碍经济自由的法律法规如学对妨碍经济自由的法律法规如学对妨碍经济自由的法律法规如学徒法、长男继承法和限嗣继承法、徒法、长男继承法和限嗣继承法、徒法、长男继承法和限嗣继承法、徒法、长男继承法和限嗣继承法、谷物法等等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谷物法等等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谷物法等等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谷物法等等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抨击那些抨击那些抨击那些抨击那些“ “愚蠢的法律愚蠢的法律愚蠢的法律愚蠢的法律” ”或多或或多或或多或或多或少地侵害了个人改善自己境遇的少地侵害了个人改善自己境遇的少地侵害了个人改善自己境遇的少地侵害了个人改善自己境遇的自然努力的自由,或减少了这种自然努力的自由,或减少了这种自然努力的自由,或减少了这种自然努力的自由,或减少了这种努力的安全,从而影响了社会财努力的安全,从而影响了社会财努力的安全,从而影响了社会财努力的安全,从而影响了社会财富的创造与增加。

      富的创造与增加富的创造与增加富的创造与增加n n对英国的司法判决体系进行了经对英国的司法判决体系进行了经对英国的司法判决体系进行了经对英国的司法判决体系进行了经济分析,认为当时的司法判决是济分析,认为当时的司法判决是济分析,认为当时的司法判决是济分析,认为当时的司法判决是一种利润最大化行为,而这种谋一种利润最大化行为,而这种谋一种利润最大化行为,而这种谋一种利润最大化行为,而这种谋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影响了司法的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影响了司法的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影响了司法的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影响了司法的效率及司法的公正效率及司法的公正效率及司法的公正效率及司法的公正      (二)早期经济学家们的法律思想(续)(二)早期经济学家们的法律思想(续)n n卡尔卡尔卡尔卡尔· ·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18181818----18831883))))   n n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推进和发展了过程中推进和发展了过程中推进和发展了过程中推进和发展了自己的法学思想自己的法学思想自己的法学思想自己的法学思想   n n从宏观上阐明了法与从宏观上阐明了法与从宏观上阐明了法与从宏观上阐明了法与经济彼此之间的联系经济彼此之间的联系经济彼此之间的联系经济彼此之间的联系————经济基础与上层经济基础与上层经济基础与上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

      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    (三)经济学家对法律及法学家对经济的逐(三)经济学家对法律及法学家对经济的逐渐冷落渐冷落n n从经济学角度看:从经济学角度看:19世纪末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并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并在欧洲大陆确立了主导地位,经济学取代在欧洲大陆确立了主导地位,经济学取代了政治经济学,资源配置成了经济学研究了政治经济学,资源配置成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社会制度问题被作为研究资的核心问题,社会制度问题被作为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一个既定前提搁置在一旁源配置问题的一个既定前提搁置在一旁 (三)经济学家对法律及法学家对经济的逐(三)经济学家对法律及法学家对经济的逐渐冷落(续)渐冷落(续)n n从法学角度看:从法学角度看: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实证主义开始渗透到法律科学法律实证主义把法理学的任务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实在法律制度的范围之内n n凯尔森的纯粹法学:使法律摆脱一切外部的和非法律的因素 (四)法经济学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四)法经济学运动的第一次浪潮n n德国历史学派 n n美国的制度学派 德国历史学派德国历史学派n n威廉威廉· ·罗雪尔罗雪尔(1817(1817——1894)1894):德国旧历史:德国旧历史学派创始人。

      学派创始人n n对土地和契约安排中对土地和契约安排中对土地和契约安排中对土地和契约安排中的产权利用情况进行的产权利用情况进行的产权利用情况进行的产权利用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历史研究了大量的历史研究了大量的历史研究了大量的历史研究n n研究表明了制度安排研究表明了制度安排研究表明了制度安排研究表明了制度安排( (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法律制度) )是如何因是如何因是如何因是如何因人口密度、土壤的质人口密度、土壤的质人口密度、土壤的质人口密度、土壤的质量以及土地开发利用量以及土地开发利用量以及土地开发利用量以及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式而变化的的方式而变化的的方式而变化的的方式而变化的    德国历史学派(续)德国历史学派(续)n n瓦格纳(瓦格纳(瓦格纳(瓦格纳(18351835----19171917):):):):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n n特别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作特别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作特别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作特别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作用认为个人的经济地位并不用认为个人的经济地位并不用认为个人的经济地位并不用认为个人的经济地位并不决定于十八世纪学者们所主张决定于十八世纪学者们所主张决定于十八世纪学者们所主张决定于十八世纪学者们所主张的的的的“ “自认权利自认权利自认权利自认权利” ”,而是决定于,而是决定于,而是决定于,而是决定于法律制度,而法律制度又是历法律制度,而法律制度又是历法律制度,而法律制度又是历法律制度,而法律制度又是历史的产物。

      史的产物史的产物史的产物n n一个时代的经济制度和法律制一个时代的经济制度和法律制一个时代的经济制度和法律制一个时代的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在财度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在财度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在财度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在财产私有制的经济制度下,经济产私有制的经济制度下,经济产私有制的经济制度下,经济产私有制的经济制度下,经济自由、财产权利、契约关系等自由、财产权利、契约关系等自由、财产权利、契约关系等自由、财产权利、契约关系等等都是以当时的法律为根据的,等都是以当时的法律为根据的,等都是以当时的法律为根据的,等都是以当时的法律为根据的,因而都是立法权力所能更改的因而都是立法权力所能更改的因而都是立法权力所能更改的因而都是立法权力所能更改的历史变数历史变数历史变数历史变数 美国制度学派美国制度学派n n凡勃伦(凡勃伦(凡勃伦(凡勃伦(18571857----19291929):):):):美国制度学派的创始者美国制度学派的创始者美国制度学派的创始者美国制度学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和主要代表和主要代表和主要代表n n对工商企业的性质作对工商企业的性质作对工商企业的性质作对工商企业的性质作了第一次全面的新古了第一次全面的新古了第一次全面的新古了第一次全面的新古典分析。

      典分析    美国制度学派(续)美国制度学派(续)n nJ.R.J.R.康芒斯康芒斯康芒斯康芒斯((18621862--19441944)) 美国制度学派的主要代美国制度学派的主要代美国制度学派的主要代美国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表表表n n从其实践的、历史的和以从其实践的、历史的和以从其实践的、历史的和以从其实践的、历史的和以实验为根据的研究中,对实验为根据的研究中,对实验为根据的研究中,对实验为根据的研究中,对法律制度问题的经济分析法律制度问题的经济分析法律制度问题的经济分析法律制度问题的经济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见解   n n把经济关系的本质归结为把经济关系的本质归结为把经济关系的本质归结为把经济关系的本质归结为法律上所有权的法律上所有权的法律上所有权的法律上所有权的“ “交易交易交易交易” ”,通过,通过,通过,通过“ “交易交易交易交易” ”这一基本这一基本这一基本这一基本单位,康芒斯把法律和经单位,康芒斯把法律和经单位,康芒斯把法律和经单位,康芒斯把法律和经济学联系在一起济学联系在一起济学联系在一起济学联系在一起    (五)法经济学的第二次浪潮(五)法经济学的第二次浪潮n n伊詹恩伊詹恩伊詹恩伊詹恩· ·麦卡伊(麦卡伊(麦卡伊(麦卡伊(Ejan MackaayEjan Mackaay):):):):五个阶段:五个阶段:五个阶段:五个阶段:ØØ发轫期(发轫期(发轫期(发轫期(2020世纪世纪世纪世纪3030、、、、4040年代)年代)年代)年代)   ØØ范式孕育期(范式孕育期(范式孕育期(范式孕育期(19581958----19731973))))ØØ范式接受期(范式接受期(范式接受期(范式接受期(19731973----19801980))))ØØ范式质疑期(范式质疑期(范式质疑期(范式质疑期(19761976----19831983))))ØØ成熟期(成熟期(成熟期(成熟期(19831983-)-)-)-) 发轫期(发轫期(20世纪世纪30、、40年代)年代)n n经济分析主要集中在管制问题的研究上,主要是经济分析主要集中在管制问题的研究上,主要是经济分析主要集中在管制问题的研究上,主要是经济分析主要集中在管制问题的研究上,主要是分析法律对一些经济领域的介入效果,还没有将分析法律对一些经济领域的介入效果,还没有将分析法律对一些经济领域的介入效果,还没有将分析法律对一些经济领域的介入效果,还没有将经济分析一般化。

      经济分析一般化经济分析一般化经济分析一般化 “大约大约大约大约30303030年前,法律的经济分析几乎是反托拉斯法经年前,法律的经济分析几乎是反托拉斯法经年前,法律的经济分析几乎是反托拉斯法经年前,法律的经济分析几乎是反托拉斯法经济分析的同义词济分析的同义词济分析的同义词济分析的同义词 ” ————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n n旧法经济学旧法经济学旧法经济学旧法经济学————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 发轫期(发轫期(20世纪世纪30、、40年代)(续)年代)(续)n n阿诺德阿诺德·普兰特(普兰特(Arnold Plant):):对知识产权的经济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知识产权的经济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发轫期(发轫期(20世纪世纪30、、40年代)(续)年代)(续)n n罗纳德罗纳德罗纳德罗纳德· ·科斯科斯科斯科斯((((Ronald Ronald CoaseCoase)()()()(19101910-):-):-):-):当代法经济学运动的奠基者当代法经济学运动的奠基者当代法经济学运动的奠基者当代法经济学运动的奠基者之一。

      之一n n19911991年,年,年,年,“ “为了他发现为了他发现为了他发现为了他发现和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和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和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和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对于经济体制结构和运行对于经济体制结构和运行对于经济体制结构和运行对于经济体制结构和运行的意义的意义的意义的意义” ”,荣获诺贝尔经,荣获诺贝尔经,荣获诺贝尔经,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n n《《《《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性质》》》》((((19371937)在这篇论文)在这篇论文)在这篇论文)在这篇论文中,科斯提出了中,科斯提出了中,科斯提出了中,科斯提出了“ “买还是买还是买还是买还是生产生产生产生产” ”这一著名论题,并这一著名论题,并这一著名论题,并这一著名论题,并提出了提出了提出了提出了“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交易成本” ”概念 n n阿兰阿兰阿兰阿兰· ·迪雷克特迪雷克特迪雷克特迪雷克特   ::::将经济分析方法贯穿到法律问题,尤其是反托拉斯将经济分析方法贯穿到法律问题,尤其是反托拉斯将经济分析方法贯穿到法律问题,尤其是反托拉斯将经济分析方法贯穿到法律问题,尤其是反托拉斯法的研究当中法的研究当中。

      法的研究当中法的研究当中   ØØ当时一种广为人们所接受的认识是:为了实现有当时一种广为人们所接受的认识是:为了实现有当时一种广为人们所接受的认识是:为了实现有当时一种广为人们所接受的认识是:为了实现有效竞争,应该对产业进行监控和规制效竞争,应该对产业进行监控和规制效竞争,应该对产业进行监控和规制效竞争,应该对产业进行监控和规制ØØ迪雷克特向人们证明,这个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迪雷克特向人们证明,这个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迪雷克特向人们证明,这个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迪雷克特向人们证明,这个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恰当的,而且事实上,它还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不恰当的,而且事实上,它还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不恰当的,而且事实上,它还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不恰当的,而且事实上,它还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垄断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并不象人们经常宣称的垄断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并不象人们经常宣称的垄断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并不象人们经常宣称的垄断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并不象人们经常宣称的那般大发轫期(发轫期(20世纪世纪30、、40年代)(续)年代)(续) 范式孕育期:经济学进入法学的主要领域范式孕育期:经济学进入法学的主要领域((1958--1973)) n n19581958年年年年《《《《法和经济学杂志法和经济学杂志法和经济学杂志法和经济学杂志》》》》(首任主编:迪雷克特)出(首任主编:迪雷克特)出(首任主编:迪雷克特)出(首任主编:迪雷克特)出版。

      版n n三篇重要论文的发表:三篇重要论文的发表:三篇重要论文的发表:三篇重要论文的发表:ØØ科斯(科斯(科斯(科斯(Ronald CoaseRonald Coase):):):):《《《《社会成本问题社会成本问题社会成本问题社会成本问题》》》》((((   19601960))))ØØ卡拉布雷西(卡拉布雷西(卡拉布雷西(卡拉布雷西(CalabresiCalabresi):):):):《《《《关于风险分布和侵权法的关于风险分布和侵权法的关于风险分布和侵权法的关于风险分布和侵权法的一些思考一些思考一些思考一些思考》》》》((((19611961))))ØØ阿尔钦(阿尔钦(阿尔钦(阿尔钦(AlchianAlchian):):):):《《《《产权的经济分析产权的经济分析产权的经济分析产权的经济分析》》》》((((19651965)))) 3.范式接受期:法经济学进入法学院.范式接受期:法经济学进入法学院((1973--1980))三件事情标志着法经济学得到法学家们的拥趸三件事情标志着法经济学得到法学家们的拥趸三件事情标志着法经济学得到法学家们的拥趸三件事情标志着法经济学得到法学家们的拥趸   ::::n n19721972年年年年《《《《法律评论杂志法律评论杂志法律评论杂志法律评论杂志》》》》((((Journal of Legal Journal of Legal ReviewReview)创刊;)创刊;)创刊;)创刊;n n19731973年波斯纳的年波斯纳的年波斯纳的年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首次出版;首次出版;首次出版;首次出版;n n自自自自19711971年起,梅因组织的法学教授经济学协会,定期对年起,梅因组织的法学教授经济学协会,定期对年起,梅因组织的法学教授经济学协会,定期对年起,梅因组织的法学教授经济学协会,定期对律师、法官、其他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以及法律教师进行经律师、法官、其他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以及法律教师进行经律师、法官、其他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以及法律教师进行经律师、法官、其他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以及法律教师进行经济学的短期培训。

      济学的短期培训济学的短期培训济学的短期培训    4.范式质疑期(.范式质疑期(1976--1983))n n对波斯纳提出的效率主题提出的批评:对波斯纳提出的效率主题提出的批评:对波斯纳提出的效率主题提出的批评:对波斯纳提出的效率主题提出的批评:ØØ效率主题无法解释人们为什么要回避效率主题无法解释人们为什么要回避效率主题无法解释人们为什么要回避效率主题无法解释人们为什么要回避“ “有效解有效解有效解有效解” ”;也无法解;也无法解;也无法解;也无法解释现实中法律制度的多样性;释现实中法律制度的多样性;释现实中法律制度的多样性;释现实中法律制度的多样性;ØØ在对法律进行成本收益计算过程中,成本、收益因人而异,在对法律进行成本收益计算过程中,成本、收益因人而异,在对法律进行成本收益计算过程中,成本、收益因人而异,在对法律进行成本收益计算过程中,成本、收益因人而异,很难进行比较和衡量;很难进行比较和衡量;很难进行比较和衡量;很难进行比较和衡量;ØØ现实中的立法很多具有再分配目的,而不是为了效率现实中的立法很多具有再分配目的,而不是为了效率现实中的立法很多具有再分配目的,而不是为了效率现实中的立法很多具有再分配目的,而不是为了效率。

      …………n n罗纳德罗纳德罗纳德罗纳德• • • •德沃金(德沃金(德沃金(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认真对待权利认真对待权利认真对待权利》》》》)对波斯纳的批评)对波斯纳的批评)对波斯纳的批评)对波斯纳的批评uu(可供参考的文献:林立:(可供参考的文献:林立:(可供参考的文献:林立:(可供参考的文献:林立:《《《《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三联书店20052005年版 5.成熟和巩固期(.成熟和巩固期(1983-- ))n n波斯纳的波斯纳的波斯纳的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于于于于19981998年出版到年出版到年出版到年出版到了第五版库特和尤伦的了第五版库特和尤伦的了第五版库特和尤伦的了第五版库特和尤伦的《《《《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也已经也已经也已经也已经出了第二版出了第二版出了第二版出了第二版n n著名大学纷纷成立著名大学纷纷成立著名大学纷纷成立著名大学纷纷成立“ “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 ”,在法,在法,在法,在法学院、经济学院开设法经济学课程。

      学院、经济学院开设法经济学课程学院、经济学院开设法经济学课程学院、经济学院开设法经济学课程n n著名的老牌法学杂志(如哈佛法学评论、耶鲁法著名的老牌法学杂志(如哈佛法学评论、耶鲁法著名的老牌法学杂志(如哈佛法学评论、耶鲁法著名的老牌法学杂志(如哈佛法学评论、耶鲁法学评论、哥伦比亚法学评论、多伦多大学法律杂学评论、哥伦比亚法学评论、多伦多大学法律杂学评论、哥伦比亚法学评论、多伦多大学法律杂学评论、哥伦比亚法学评论、多伦多大学法律杂志)纷纷刊登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志)纷纷刊登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志)纷纷刊登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志)纷纷刊登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5.成熟和巩固期(.成熟和巩固期(1983-- )(续))(续)n n《《《《法和经济学杂志法和经济学杂志法和经济学杂志法和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Law and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Economics)和)和)和)和《《《《法律研究杂志法律研究杂志法律研究杂志法律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of Legal Studies)继续着它们的繁荣。

      继续着它们的繁荣继续着它们的繁荣继续着它们的繁荣n n一系列研究年报如创刊于一系列研究年报如创刊于一系列研究年报如创刊于一系列研究年报如创刊于19791979年的年的年的年的《《《《法与经济法与经济法与经济法与经济学研究年刊学研究年刊学研究年刊学研究年刊》》》》((((The Research in Law and The Research in Law and EconomicsEconomics)很好地坚持到现在很好地坚持到现在很好地坚持到现在很好地坚持到现在n n有关法经济学的学术刊物纷纷问世,如:有关法经济学的学术刊物纷纷问世,如:有关法经济学的学术刊物纷纷问世,如:有关法经济学的学术刊物纷纷问世,如:《《《《法与法与法与法与政治经济学杂志政治经济学杂志政治经济学杂志政治经济学杂志》》》》、、、、《《《《法和经济学研究法和经济学研究法和经济学研究法和经济学研究》》》》、、、、《《《《法法法法和经济学国际评论和经济学国际评论和经济学国际评论和经济学国际评论》》》》、、、、《《《《法学、经济学与组织研法学、经济学与组织研法学、经济学与组织研法学、经济学与组织研究杂志究杂志究杂志究杂志” ”》》》》 三、经济分析方法对法学研究的革命性影响三、经济分析方法对法学研究的革命性影响n n(一)研究方法上的革命(一)研究方法上的革命 传统法学研究传统法学研究n n法学家的任务:解释、构造和体系。

      法学家的任务:解释、构造和体系法学家的任务:解释、构造和体系法学家的任务:解释、构造和体系n n法学家的主要方法:语言分析法学家的主要方法:语言分析法学家的主要方法:语言分析法学家的主要方法:语言分析n n法官主要运用(法官主要运用(法官主要运用(法官主要运用(1 1)分析推理:包括演绎方法)分析推理:包括演绎方法)分析推理:包括演绎方法)分析推理:包括演绎方法(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归纳方法(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归纳方法(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归纳方法(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归纳方法和类推方法;(和类推方法;(和类推方法;(和类推方法;(2 2)辩证推理辩证推理辩证推理辩证推理n n传统法学研究缺乏定量分析传统法学研究缺乏定量分析传统法学研究缺乏定量分析传统法学研究缺乏定量分析 经济分析法学经济分析法学n n经济分析的引入是对传统法律分析偏重于语言和经济分析的引入是对传统法律分析偏重于语言和经济分析的引入是对传统法律分析偏重于语言和经济分析的引入是对传统法律分析偏重于语言和规范分析的思维弱点的一次革命它为法律制度规范分析的思维弱点的一次革命它为法律制度规范分析的思维弱点的一次革命。

      它为法律制度规范分析的思维弱点的一次革命它为法律制度的研究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的研究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的研究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的研究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n n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法律进行分析,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法律进行分析,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法律进行分析,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法律进行分析,广泛地运用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价格与市广泛地运用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价格与市广泛地运用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价格与市广泛地运用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价格与市场这样一些经济范畴和原理演绎法律制度或法律场这样一些经济范畴和原理演绎法律制度或法律场这样一些经济范畴和原理演绎法律制度或法律场这样一些经济范畴和原理演绎法律制度或法律行为,并且用统计方法、数学模型对法律制度或行为,并且用统计方法、数学模型对法律制度或行为,并且用统计方法、数学模型对法律制度或行为,并且用统计方法、数学模型对法律制度或法律行为作出定性分析和评价而传统法学由于法律行为作出定性分析和评价而传统法学由于法律行为作出定性分析和评价而传统法学由于法律行为作出定性分析和评价。

      而传统法学由于缺乏统计学、经济学方面的训练而只能用语言不缺乏统计学、经济学方面的训练而只能用语言不缺乏统计学、经济学方面的训练而只能用语言不缺乏统计学、经济学方面的训练而只能用语言不能用详尽的实际统计资料来讨论法律效果问题能用详尽的实际统计资料来讨论法律效果问题能用详尽的实际统计资料来讨论法律效果问题能用详尽的实际统计资料来讨论法律效果问题 如:法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如:法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n n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法律的效果进行定性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法律的效果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鉴定和定量分析实证分析可以回答:实证分析可以回答:ØØ某项法律可能有哪些效果?某项法律可能有哪些效果?ØØ这些效果实现了吗?这些效果实现了吗?ØØ法律目标是不是真正得以实现?法律目标是不是真正得以实现? 法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续)法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续)例如:例如:例如:例如:n n必须系安全带的法律规定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交通事故必须系安全带的法律规定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交通事故必须系安全带的法律规定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交通事故必须系安全带的法律规定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交通事故????n n关于雇主如要辞退雇员必须提前三个月进行通知否则就被关于雇主如要辞退雇员必须提前三个月进行通知否则就被关于雇主如要辞退雇员必须提前三个月进行通知否则就被关于雇主如要辞退雇员必须提前三个月进行通知否则就被认定无权辞退的法律规定究竟是保护了雇员利益还是损害认定无权辞退的法律规定究竟是保护了雇员利益还是损害认定无权辞退的法律规定究竟是保护了雇员利益还是损害认定无权辞退的法律规定究竟是保护了雇员利益还是损害了雇员的利益?了雇员的利益?了雇员的利益?了雇员的利益?n n保护房屋承租人的法律(比如出租人出租的住房必须符合保护房屋承租人的法律(比如出租人出租的住房必须符合保护房屋承租人的法律(比如出租人出租的住房必须符合保护房屋承租人的法律(比如出租人出租的住房必须符合法院规定的供暖、热水等标准)究竟会使承租人处境变好法院规定的供暖、热水等标准)究竟会使承租人处境变好法院规定的供暖、热水等标准)究竟会使承租人处境变好法院规定的供暖、热水等标准)究竟会使承租人处境变好还是变坏?还是变坏?还是变坏?还是变坏?………… (二)效率价值目标的引入(二)效率价值目标的引入n n你心中的法的价值是什么?你心中的法的价值是什么?你心中的法的价值是什么?你心中的法的价值是什么?ØØ正义?正义?正义?正义?ØØ秩序?秩序?秩序?秩序?ØØ自由?自由?自由?自由?ØØ平等?平等?平等?平等?ØØ利益?利益?利益?利益?ØØ效率?效率?效率?效率? 法律的价值标准法律的价值标准n n“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罗马罗马罗马罗马】】】】查士丁尼:查士丁尼:查士丁尼: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总论法学总论法学总论————法学阶法学阶法学阶法学阶梯梯梯梯》》》》,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19971997年版 法律的价值标准(续)法律的价值标准(续)n n我校校徽我校校徽我校校徽我校校徽“ “挥法律之利挥法律之利挥法律之利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剑,持正义之天平剑,持正义之天平剑,持正义之天平” ”,,,,以此诠释公平正义之以此诠释公平正义之以此诠释公平正义之以此诠释公平正义之理念 法律的价值标准(续)法律的价值标准(续)n n“ “正义的第二种涵义正义的第二种涵义正义的第二种涵义正义的第二种涵义————也许是最普遍的涵义也许是最普遍的涵义也许是最普遍的涵义也许是最普遍的涵义————是效率 ”                                            ————理查德理查德理查德理查德• • • •A A A A• • • •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n n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法律的存在基础不仅仅是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法律的存在基础不仅仅是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法律的存在基础不仅仅是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法律的存在基础不仅仅是正义,对效率的追求也是其存在的根本理由。

      正义,对效率的追求也是其存在的根本理由正义,对效率的追求也是其存在的根本理由正义,对效率的追求也是其存在的根本理由n n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   n n卡尔多卡尔多卡尔多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标准希克斯效率标准希克斯效率标准希克斯效率标准      小结本章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本章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n n什么是法经济学什么是法经济学n n法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法经济学发展的历史n n经济分析方法对法学研究的革命性影响经济分析方法对法学研究的革命性影响 思考题思考题n n你是如何理解法经济学的?你是如何理解法经济学的?n n你还能想出哪位经济学家或法学家对法律你还能想出哪位经济学家或法学家对法律和经济的关系问题进行过研究?他(她)和经济的关系问题进行过研究?他(她)是如何进行阐释的?是如何进行阐释的?n n你对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有了解吗?你对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有了解吗?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Heath Pearson, Origins of Law and Economics: The Economists’ New Science of Law, 1830-193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ichola Mercuro and Steven G. Medema:Economics And The Law: From Posner To Post-Modernism, Pre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n n【【【【美美美美】】】】罗伯特罗伯特罗伯特罗伯特• • • •考特、托马斯考特、托马斯考特、托马斯考特、托马斯• • • •尤伦:尤伦:尤伦:尤伦:《《《《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上,上,上,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994年版。

      年版n n【【【【美美美美】】】】理查德理查德理查德理查德• • • •A A A A • • • •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中国大,中国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百科全书出版社百科全书出版社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199719971997年版n n曲振涛、杨恺钧:曲振涛、杨恺钧:曲振涛、杨恺钧:曲振涛、杨恺钧:《《《《法经济学教程法经济学教程法经济学教程法经济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0620062006年版n n魏建、黄立君、李振宇:魏建、黄立君、李振宇:魏建、黄立君、李振宇:魏建、黄立君、李振宇:《《《《法经济学:基础与比较法经济学:基础与比较法经济学:基础与比较法经济学:基础与比较》》》》,人,人,人,人民出版社民出版社民出版社民出版社2004200420042004年版 第二章第二章  微观经济理论的回顾微观经济理论的回顾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n n初步了解经济学的定义、基本问题、基本假设、初步了解经济学的定义、基本问题、基本假设、初步了解经济学的定义、基本问题、基本假设、初步了解经济学的定义、基本问题、基本假设、研究方法、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基本内容;n n掌握需求和供给理论;掌握需求和供给理论;掌握需求和供给理论;掌握需求和供给理论;n n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n n初步了解生产理论;初步了解生产理论;初步了解生产理论;初步了解生产理论;n n掌握厂商均衡理论;掌握厂商均衡理论;掌握厂商均衡理论;掌握厂商均衡理论;n n初步了解博弈论;初步了解博弈论;初步了解博弈论;初步了解博弈论;n n掌握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掌握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掌握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掌握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n n初步了解风险和保险的相关理论。

      初步了解风险和保险的相关理论初步了解风险和保险的相关理论初步了解风险和保险的相关理论 可供阅读的书目可供阅读的书目n n高鸿业主编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n n曼昆曼昆.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生活生活·读书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n n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经济学.华夏出版社,华夏出版社,1999. 一、经济学概述一、经济学概述 (一)经济学的定义(一)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就稀缺资源的配置进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就稀缺资源的配置进行选择的学问行选择的学问                        n n核心核心——稀缺资源的配置稀缺资源的配置 (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资源配置有关的三个基本问题:与资源配置有关的三个基本问题:与资源配置有关的三个基本问题:与资源配置有关的三个基本问题:((((1 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生产什么()生产什么(whatwhat):社会利用有限的生产资):社会利用有限的生产资):社会利用有限的生产资):社会利用有限的生产资源生产哪些产品或劳务,生产多少;源生产哪些产品或劳务,生产多少;源生产哪些产品或劳务,生产多少;源生产哪些产品或劳务,生产多少;((((2 2)如何生产()如何生产()如何生产()如何生产(howhow):即采用何种方式生产;):即采用何种方式生产;):即采用何种方式生产;):即采用何种方式生产;((((3 3)为谁生产()为谁生产()为谁生产()为谁生产(for whomfor whom):即生产出来的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

      品和劳务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品和劳务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品和劳务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 (三)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三)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1、经济人假设(理性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理性人假设):人的两个基本特点:两个基本特点:n n自利自利n n理性理性((1)在行动时必须进行成本)在行动时必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收益分析2)经济行为主体具备完备的知识、偏好稳定有)经济行为主体具备完备的知识、偏好稳定有序且拥有最强的计算能力序且拥有最强的计算能力 消费者都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都追求消费者都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都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2、稀缺性假设、稀缺性假设n n稀缺性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稀缺性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的,但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是无限的,但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却是有限的生产资源却是有限的  不知足不知足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清人胡澹庵编辑的(清人胡澹庵编辑的(清人胡澹庵编辑的(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解人颐解人颐解人颐》》》》中收录的一首诗)中收录的一首诗)中收录的一首诗)中收录的一首诗)    (四)经济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四)经济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最大化、均衡和效率最大化、均衡和效率1、最大化、最大化最大化被看作是每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目标:最大化被看作是每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目标:消费者的目标被假定为使效用达到最大化;消费者的目标被假定为使效用达到最大化;厂商则使利润达到最大;政治家要使得票厂商则使利润达到最大;政治家要使得票数达到最大;政府官员要使税收达到最大;数达到最大;政府官员要使税收达到最大;慈善机构要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等等。

      慈善机构要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等等 2、均衡、均衡n n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会互相影响、互相约束互相影响和互相会互相影响、互相约束互相影响和互相约束的主体如果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就约束的主体如果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就实现了均衡实现了均衡n n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n n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n n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它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析它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3、效率、效率效率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效率,一类是资源配置效率仅就生产而言,资源配置仅就生产而言,资源配置效率是指一个厂商是否已效率是指一个厂商是否已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各种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各种资源;资源是否被闲置;资源;资源是否被闲置;是否存在对资源的浪费。

      是否存在对资源的浪费生产效率是指一个厂商的投入与产生产效率是指一个厂商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如果一个厂商以最少的投出之比如果一个厂商以最少的投入生产出既定水平的产出,或者能入生产出既定水平的产出,或者能以既定的投入组合得到最大的产出以既定的投入组合得到最大的产出,那我们就说这一生产过程在生产,那我们就说这一生产过程在生产上是有效率的上是有效率的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 n n如果重新分配物品不可能使至少一个消费如果重新分配物品不可能使至少一个消费者境况更好(按他自己的估价),同时又者境况更好(按他自己的估价),同时又不使另一个消费者境况更坏(同样按他自不使另一个消费者境况更坏(同样按他自己的估价),那么我们就说物品在消费者己的估价),那么我们就说物品在消费者中的特定分配是有配置效率的这样一种中的特定分配是有配置效率的这样一种配置效率,我们称之为配置效率,我们称之为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uu在商品有效率的配置中,没有人能够在不在商品有效率的配置中,没有人能够在不使别人受损的情况下使自己得益使别人受损的情况下使自己得益 “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 n n如果重新分配物品至少能让一个人的境况如果重新分配物品至少能让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我变好,同时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我们就说这样一种重新分配为们就说这样一种重新分配为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

      (五)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五)经济学的研究方法n n常用的有:常用的有: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优化分析与均衡分析优化分析与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实证分析n n实证分析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考虑实证分析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考虑实证分析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考虑实证分析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考虑建立事物之间关系的客观规律,并在这些规律下建立事物之间关系的客观规律,并在这些规律下建立事物之间关系的客观规律,并在这些规律下建立事物之间关系的客观规律,并在这些规律下分析和预测人们行为的效果分析和预测人们行为的效果分析和预测人们行为的效果分析和预测人们行为的效果n n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回答的是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回答的是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回答的是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回答的是“ “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 ”的问的问的问的问题;二是它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结论是否题;二是它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结论是否题;二是它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结论是否题;二是它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结论是否正确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检验。

      正确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检验正确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检验正确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检验n n实证分析主张用事实判断来代替价值判断实证分析主张用事实判断来代替价值判断实证分析主张用事实判断来代替价值判断实证分析主张用事实判断来代替价值判断 规范分析规范分析n n规范分析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规范分析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种标准作为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树出某种标准作为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树立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并立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n n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回答的是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回答的是“应该是什应该是什么么”的问题;二是它所研究的内容没有客观的问题;二是它所研究的内容没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性,所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检验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在法经济学中的应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在法经济学中的应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在法经济学中的应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在法经济学中的应用n n在法经济学中,实证分析主要用于法律效果研究,在法经济学中,实证分析主要用于法律效果研究,在法经济学中,实证分析主要用于法律效果研究,在法经济学中,实证分析主要用于法律效果研究,或者说用于对法律进行效果评估。

      或者说用于对法律进行效果评估或者说用于对法律进行效果评估或者说用于对法律进行效果评估n n法律效果研究试图依可测变量对法律效能作定性法律效果研究试图依可测变量对法律效能作定性法律效果研究试图依可测变量对法律效能作定性法律效果研究试图依可测变量对法律效能作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鉴定和定量分析鉴定和定量分析鉴定和定量分析n n它提出并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法律的可它提出并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法律的可它提出并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法律的可它提出并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法律的可能效果?它实现了吗?法律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了能效果?它实现了吗?法律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了能效果?它实现了吗?法律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了能效果?它实现了吗?法律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了吗?实证分析可以通过运用详尽的实证统计资料吗?实证分析可以通过运用详尽的实证统计资料吗?实证分析可以通过运用详尽的实证统计资料吗?实证分析可以通过运用详尽的实证统计资料来评估法律究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来评估法律究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来评估法律究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来评估法律究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在法经济学中的应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在法经济学中的应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在法经济学中的应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在法经济学中的应用( (续续续续) )n n对法律的规范分析是要解决法律对法律的规范分析是要解决法律“应该是什应该是什么么”的问题。

      它以一定的价值标准判断作为的问题它以一定的价值标准判断作为出发点,得出法律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出发点,得出法律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符合这个标准何才符合这个标准n n法经济学突出了法经济学突出了效率效率在法律价值标准中的在法律价值标准中的地位,认为法律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地位,认为法律的目的应该是提高经济效经济效率率 (六)经济学的内容(六)经济学的内容n n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别经济微观经济学研究个别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或任单位(消费者、厂商或任何参与经济运行的个人或何参与经济运行的个人或实体)的行为及其后果,实体)的行为及其后果,阐述这些经济单位为什么阐述这些经济单位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经济决策和怎样做出经济决策宏观经济学着眼于经济总宏观经济学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包括整个社会量的研究,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研究社会总和就业水平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n n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主要包括四个方面:ØØ消费者选择和需求理论消费者选择和需求理论消费者选择和需求理论消费者选择和需求理论ØØ供给理论供给理论供给理论供给理论ØØ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的特殊理论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的特殊理论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的特殊理论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的特殊理论ØØ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二、数学工具二、数学工具(一)函数(一)函数(二)图形(二)图形 三、需求和供给理论三、需求和供给理论(一)需求(一)需求1 1、什么是需求、什么是需求、什么是需求、什么是需求一种商品的一种商品的一种商品的一种商品的需求需求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 “愿意愿意愿意愿意————购买欲望购买欲望购买欲望购买欲望” ”                                                                                    →→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有效需求                    “ “能够能够能够能够————支付能力支付能力支付能力支付能力” ”                              2、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n n商品自身的价格商品自身的价格n n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n n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n n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n n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2、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续)、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续)n n价格价格需求规律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是指: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下降;价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上升。

      格下降,其需求量上升 2、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续)、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续)n n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正常物品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低档物品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如搭乘公共汽车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如搭乘公共汽车 2、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续)、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续)n n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替代品替代品替代品: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如:猪肉与牛肉、热狗与汉堡包、苹为替代品如:猪肉与牛肉、热狗与汉堡包、苹为替代品如:猪肉与牛肉、热狗与汉堡包、苹为替代品如:猪肉与牛肉、热狗与汉堡包、苹果和梨。

      果和梨互补品互补品互补品互补品: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减少,则这两种物品被称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减少,则这两种物品被称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减少,则这两种物品被称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减少,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互补品如汽油与汽车、电脑和软件为互补品如汽油与汽车、电脑和软件为互补品如汽油与汽车、电脑和软件为互补品如汽油与汽车、电脑和软件 2、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续)、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续)n n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2、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续)、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续)n n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下一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反之,则减少。

      量;反之,则减少 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Demand Curve))n n需需需需求求求求曲曲曲曲线线线线是是是是指指指指反反反反映映映映一一一一种种种种物物物物品品品品价价价价格格格格与与与与需需需需求求求求量量量量之之之之间间间间关关关关系系系系的的的的图图图图形形形形根根据据需需求求规规律律,,一一种种物物品品的的价价格格下下降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因而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需求量会增加,因而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n n假设价格不变假设价格不变假设价格不变假设价格不变,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中的一个发生改变,,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中的一个发生改变,,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中的一个发生改变,,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中的一个发生改变,如果使需求量增加,则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被称为如果使需求量增加,则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被称为如果使需求量增加,则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被称为如果使需求量增加,则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被称为需求增加需求增加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如从,如从,如从,如从D1D1到到到到D2D2;如果使需求量减少,则会使需;如果使需求量减少,则会使需;如果使需求量减少,则会使需;如果使需求量减少,则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这被称为求曲线向左移动,这被称为求曲线向左移动,这被称为求曲线向左移动,这被称为需求减少需求减少需求减少需求减少,如从,如从,如从,如从D1D1到到到到D3D3。

      5、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n n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的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的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的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的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同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同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同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同n n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大,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小,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大,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小,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大,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小,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大,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小,需求曲线比较陡直,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曲线比较陡直,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曲线比较陡直,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曲线比较陡直,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缺乏需求缺乏需求缺乏需求缺乏弹性弹性弹性弹性;;;;n n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小,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大,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小,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大,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小,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大,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小,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大,需求曲线比较倾斜,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曲线比较倾斜,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曲线比较倾斜,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曲线比较倾斜,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富有需求富有需求富有需求富有弹性弹性弹性弹性;;;; 5、需求(价格)弹性(续)、需求(价格)弹性(续)n n有的商品无论价格怎么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有的商品无论价格怎么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有的商品无论价格怎么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有的商品无论价格怎么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我们称这样的商品需求完需求完需求完需求完全无弹性全无弹性全无弹性全无弹性;;;;n n有的商品需求量变动幅度与价格变动幅度相等,有的商品需求量变动幅度与价格变动幅度相等,有的商品需求量变动幅度与价格变动幅度相等,有的商品需求量变动幅度与价格变动幅度相等,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我们称这样的商品具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我们称这样的商品具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我们称这样的商品具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我们称这样的商品具有有有有单位需求弹性单位需求弹性单位需求弹性单位需求弹性;;;;n n有的商品价格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需求曲有的商品价格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需求曲有的商品价格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需求曲有的商品价格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我们称这种商品线与横轴平行,我们称这种商品线与横轴平行,我们称这种商品线与横轴平行,我们称这种商品需求完全有弹性需求完全有弹性需求完全有弹性需求完全有弹性。

      (二)供给(二)供给1、什么是供给、什么是供给一种商品的一种商品的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这种商品的数量的这种商品的数量愿意愿意——供给欲望供给欲望”“能够能够——供给能力供给能力” 2、个人供给的决定因素、个人供给的决定因素n n价格价格价格价格供给规律供给规律供给规律供给规律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其供给量减少升,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其供给量减少升,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其供给量减少升,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其供给量减少n n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n n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的技术水平n n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n n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3、供给曲线、供给曲线n n供给曲线是指反映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供给曲线是指反映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供给曲线是指反映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供给曲线是指反映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系的图形系的图形系的图形根据供给规律,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根据供给规律,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其供给量会减少,而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其供给其供给量会减少,而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其供给量会增加,因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量会增加,因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4、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n n假定价格不变假定价格不变假定价格不变假定价格不变任何一种决定供给的因素变动都会使供给任何一种决定供给的因素变动都会使供给任何一种决定供给的因素变动都会使供给任何一种决定供给的因素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移动如图曲线移动如图曲线移动如图曲线移动如图2 2----5 5所示,任何在每一价格水平时增加所示,任何在每一价格水平时增加所示,任何在每一价格水平时增加所示,任何在每一价格水平时增加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任何在每一价格水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任何在每一价格水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任何在每一价格水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任何在每一价格水平时减少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平时减少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平时减少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平时减少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三)均衡价格(三)均衡价格n n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商品供是指商品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价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价格n n均衡数量均衡数量均衡数量均衡数量是指当商品是指当商品价格调整到使该商品价格调整到使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n n考虑:考虑:考虑:考虑:如果市场价格低如果市场价格低如果市场价格低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会于均衡价格会于均衡价格会于均衡价格会发生什么?发生什么?发生什么?发生什么?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不变)    四、消费者行为理论四、消费者行为理论n n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ØØ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边际效用分析ØØ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边际效用分析(一)边际效用分析1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n n总效用总效用总效用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随着某物品数量的增加,总效用一直是增加的;随着某物品数量的增加,总效用一直是增加的;随着某物品数量的增加,总效用一直是增加的;随着某物品数量的增加,总效用一直是增加的;n n边际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是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是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是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与总效用不同,边际效用随着某物品数量的增加逐渐减少与总效用不同,边际效用随着某物品数量的增加逐渐减少与总效用不同,边际效用随着某物品数量的增加逐渐减少与总效用不同,边际效用随着某物品数量的增加逐渐减少n n一个物品的边际效用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现象普一个物品的边际效用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现象普一个物品的边际效用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现象普一个物品的边际效用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一切物品,被称为遍存在于一切物品,被称为遍存在于一切物品,被称为遍存在于一切物品,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 2、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n n消费者均衡的原则是:消费者均衡的原则是:消费者均衡的原则是:消费者均衡的原则是:如果消费者的如果消费者的如果消费者的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收入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物品,市场上各种物品,市场上各种物品,市场上各种物品的的的的价格是已知的价格是已知的价格是已知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只要使其所购买,那么,消费者只要使其所购买,那么,消费者只要使其所购买,那么,消费者只要使其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他所付的价格成比例,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他所付的价格成比例,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他所付的价格成比例,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他所付的价格成比例,也就是说要也就是说要也就是说要也就是说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使每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使每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使每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都都都都相等,就能达到效用最大化相等,就能达到效用最大化相等,就能达到效用最大化相等,就能达到效用最大化。

      2 2、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续)消费者均衡(续)消费者均衡(续)消费者均衡(续)n n设设设设MM为收入,为收入,为收入,为收入,XX、、、、Y Y为所消费的商品,为所消费的商品,为所消费的商品,为所消费的商品,P PXX、、、、P PY Y为为为为商品商品商品商品XX与商品与商品与商品与商品Y Y的价格,的价格,的价格,的价格,MUMUXX、、、、MUMUY Y为商品为商品为商品为商品XX和和和和商品商品商品商品Y Y的边际效用,的边际效用,的边际效用,的边际效用,XX、、、、Y Y为商品为商品为商品为商品XX和商品和商品和商品和商品Y Y的的的的购买量,则有:购买量,则有:购买量,则有:购买量,则有:n nP PXX   • •XX +P +PY Y• •Y Y=M               (1)=M               (1)n nMUMUXX / P / PXX =MU =MUY Y/P/PY Y            (2)            (2)n n其中(其中(其中(其中(1 1)式是限制条件,()式是限制条件,()式是限制条件,()式是限制条件,(2 2)式是消费者均衡)式是消费者均衡)式是消费者均衡)式是消费者均衡条件。

      条件 (二)无差异曲线分析((二)无差异曲线分析((二)无差异曲线分析((二)无差异曲线分析(Indifference CurveIndifference Curve))))1 1、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或者说,它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或者说,它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或者说,它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无差异曲线的特点n n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不能同种商品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不能同种商品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不能同种商品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时增加或减少时增加或减少时增加或减少n n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不同的无差异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不同的无差异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不同的无差异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越近则越低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越近则越低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越近则越低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越近则越低 2、预算线(消费可能线)、预算线(消费可能线)n n预预预预算算算算线线线线表表表表示示示示在在在在消消消消费费费费者者者者的的的的收收收收入入入入和和和和商商商商品品品品的的的的价价价价格格格格给给给给定定定定的的的的条条条条件件件件下下下下,,,,消消消消费费费费者者者者的的的的全全全全部部部部收收收收入入入入所所所所能能能能购购购购买买买买到到到到的的的的两两两两种种种种商商商商品的各种组合。

      品的各种组合品的各种组合品的各种组合 3、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n n在无差异曲线和在无差异曲线和在无差异曲线和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预算线的切点预算线的切点预算线的切点E E,消费者实现了,消费者实现了,消费者实现了,消费者实现了均衡n n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五、生产理论五、生产理论n n生产理论研究生产者行为生产理论研究生产者行为n n在生产理论中,我们假设厂商的目的是实在生产理论中,我们假设厂商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在既定的产量下实现成现利润最大化,即在既定的产量下实现成本最小化,或在既定的成本下达到产量最本最小化,或在既定的成本下达到产量最大化 (一)生产的基本规律(一)生产的基本规律n n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西方经济学家把这些资源分为劳动、资本、西方经济学家把这些资源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边际收益(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收益(报酬)递减规律n n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其他生产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则仅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要素固定不变,则仅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迟早会出现递减的现象,所增加的收益,迟早会出现递减的现象,这就是这就是边际收益(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收益(报酬)递减规律。

      总产量(总产量(总产量(总产量(TPTP)、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平均产量(APAP)、边际产量)、边际产量)、边际产量)、边际产量((((MPMP))))   n n总产量总产量指生产要素既定的情况下所生产的全部产量;n n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n n边际产量边际产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总产量 总产量(总产量(总产量(总产量(TPTP)、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平均产量(APAP)、边际产量)、边际产量)、边际产量)、边际产量((((MPMP))))   (续)(续)(续)(续)n n如果用如果用如果用如果用代表某种生产要素的量,代表某种生产要素的量,代表某种生产要素的量,代表某种生产要素的量,ΔΔ代表增量,则代表增量,则代表增量,则代表增量,则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示为:示为:示为:n nTP=APTP=AP• •n nAP=TP/QAP=TP/Qn nMP=ΔTP/ΔQMP=ΔTP/ΔQ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n n如果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变动,从而生产规模变动如果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变动,从而生产规模变动如果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变动,从而生产规模变动如果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变动,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时,收益(即产量)的变动大致要经过收益增加时,收益(即产量)的变动大致要经过收益增加时,收益(即产量)的变动大致要经过收益增加时,收益(即产量)的变动大致要经过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等于和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这样三的幅度大于、等于和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这样三的幅度大于、等于和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这样三的幅度大于、等于和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这样三个阶段。

      个阶段n n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称为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称为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称为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称为规模规模规模规模经济经济经济经济;;;;n n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称为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称为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称为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称为规模不规模不规模不规模不经济经济经济经济 长期和短期长期和短期n n在微观经济学中,厂商被假定按两个不同的时间在微观经济学中,厂商被假定按两个不同的时间在微观经济学中,厂商被假定按两个不同的时间在微观经济学中,厂商被假定按两个不同的时间结构运行:长期和短期它们是按厂商的投入定结构运行:长期和短期它们是按厂商的投入定结构运行:长期和短期它们是按厂商的投入定结构运行:长期和短期它们是按厂商的投入定义的n n短期短期短期短期是指这样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企业根是指这样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企业根是指这样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企业根是指这样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不能改变数量而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不能改变数量而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不能改变数量而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不能改变企业的生产规模。

      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生产规模n n长期长期长期长期是指在这一时期中,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是指在这一时期中,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是指在这一时期中,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是指在这一时期中,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包括其设备产量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包括其设备产量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包括其设备产量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包括其设备生产能力或生产规模生产能力或生产规模生产能力或生产规模生产能力或生产规模 (二)成本和收益分析(二)成本和收益分析1 1、总成本(、总成本(、总成本(、总成本(TCTC))))   、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平均成本(ACAC)和边际成本()和边际成本()和边际成本()和边际成本(MCMC))))n n总成本总成本总成本总成本是指生产一定产量产品所消费的全部成本;是指生产一定产量产品所消费的全部成本;是指生产一定产量产品所消费的全部成本;是指生产一定产量产品所消费的全部成本;n n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n n边际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n n它们的关系如下所示:它们的关系如下所示:它们的关系如下所示:它们的关系如下所示:n nTC=ACTC=AC• •n nAC=TC/QAC=TC/Qn nMC=ΔTC/ΔQMC=ΔTC/ΔQ (二)成本和收益分析(续)(二)成本和收益分析(续)2 2、总收益(、总收益(、总收益(、总收益(TRTR)、平均收益()、平均收益()、平均收益()、平均收益(   AR AR )与边际收益)与边际收益)与边际收益)与边际收益((((MRMR))))n n总收益总收益总收益总收益等于产量乘以价格等于产量乘以价格等于产量乘以价格等于产量乘以价格(TR=Q(TR=Q• •P)P);;;;n n平均收益平均收益平均收益平均收益等于总收益除以产量(等于总收益除以产量(等于总收益除以产量(等于总收益除以产量(AR=TR/QAR=TR/Q););););n n边际收益边际收益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指企业每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引起的是指企业每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引起的是指企业每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引起的是指企业每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引起的收益增量。

      收益增量收益增量收益增量 利润最大化条件利润最大化条件n n利润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n n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际成本,即:n nMR=MC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n n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又称备择成本,即选择某一目标而放弃又称备择成本,即选择某一目标而放弃又称备择成本,即选择某一目标而放弃又称备择成本,即选择某一目标而放弃的其他目标的其他目标的其他目标的其他目标n n机会成本是拒绝备择品或备择机会的最高价值估机会成本是拒绝备择品或备择机会的最高价值估机会成本是拒绝备择品或备择机会的最高价值估机会成本是拒绝备择品或备择机会的最高价值估价n n对厂商来说,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对厂商来说,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对厂商来说,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对厂商来说,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六、厂商均衡理论六、厂商均衡理论n n厂商均衡理论把市场结构分成四种类型:厂商均衡理论把市场结构分成四种类型:厂商均衡理论把市场结构分成四种类型:厂商均衡理论把市场结构分成四种类型:ØØ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完全竞争ØØ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垄断竞争ØØ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寡头垄断ØØ完全垄断完全垄断完全垄断完全垄断n n它所要解决的是在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如何决它所要解决的是在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如何决它所要解决的是在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如何决它所要解决的是在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如何决定产量和价格定产量和价格定产量和价格定产量和价格 (一)完全竞争的厂商均衡(一)完全竞争的厂商均衡n n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干扰的市场结构干扰的市场结构干扰的市场结构n n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的条件条件条件条件是:是:是:是:ØØ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厂商)和消费者(居民户);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厂商)和消费者(居民户);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厂商)和消费者(居民户);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厂商)和消费者(居民户);ØØ不存在产品差别;不存在产品差别;不存在产品差别;不存在产品差别;ØØ各种生产资源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各种生产资源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各种生产资源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各种生产资源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ØØ市场信息是畅通的,厂商和居民户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

      市场信息是畅通的,厂商和居民户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市场信息是畅通的,厂商和居民户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市场信息是畅通的,厂商和居民户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 完全竞争厂商如何实现均衡完全竞争厂商如何实现均衡 “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 n n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整个社会的生产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每个厂商都可以把生产规模调整到平均成本最低点,这样就可以使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也就是资源配置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二)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n n完全垄断完全垄断完全垄断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在垄断的市场里只有一个供给者,所以厂商和行业状态在垄断的市场里只有一个供给者,所以厂商和行业状态在垄断的市场里只有一个供给者,所以厂商和行业状态在垄断的市场里只有一个供给者,所以厂商和行业是同一的是同一的是同一的是同一的n n垄断产生的垄断产生的垄断产生的垄断产生的原因原因原因原因::::ØØ第一,来自一些限制进入的法令和其他法律上的限制,如第一,来自一些限制进入的法令和其他法律上的限制,如第一,来自一些限制进入的法令和其他法律上的限制,如第一,来自一些限制进入的法令和其他法律上的限制,如专利、版权;专利、版权;专利、版权;专利、版权;ØØ第二,来自以规模经济著称的生产的技术条件,如自来水第二,来自以规模经济著称的生产的技术条件,如自来水第二,来自以规模经济著称的生产的技术条件,如自来水第二,来自以规模经济著称的生产的技术条件,如自来水公司、电信公司、电力公司、铁路运输、民航等自然垄断公司、电信公司、电力公司、铁路运输、民航等自然垄断公司、电信公司、电力公司、铁路运输、民航等自然垄断公司、电信公司、电力公司、铁路运输、民航等自然垄断行业。

      自然垄断行业一般都由政府管制自然垄断行业一般都由政府管制自然垄断行业一般都由政府管制自然垄断行业一般都由政府管制 完全垄断厂商如何实现均衡完全垄断厂商如何实现均衡  寡头市场寡头市场n n寡头市场寡头市场寡头市场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只有少数几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只有少数几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只有少数几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只有少数几个卖者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个卖者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个卖者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个卖者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n n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西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西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西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西方国家中不少行业都表现出寡头垄断的特点,如方国家中不少行业都表现出寡头垄断的特点,如方国家中不少行业都表现出寡头垄断的特点,如方国家中不少行业都表现出寡头垄断的特点,如美国的汽车业、电气设备业、罐头行业等,都被美国的汽车业、电气设备业、罐头行业等,都被美国的汽车业、电气设备业、罐头行业等,都被美国的汽车业、电气设备业、罐头行业等,都被几家企业所控制。

      另一个例子是世界石油市场:几家企业所控制另一个例子是世界石油市场:几家企业所控制另一个例子是世界石油市场:几家企业所控制另一个例子是世界石油市场:中东少数几个国家控制了世界大部分石油储藏中东少数几个国家控制了世界大部分石油储藏中东少数几个国家控制了世界大部分石油储藏中东少数几个国家控制了世界大部分石油储藏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n n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指既具有某些竞争特点又具有某些垄断特点的是指既具有某些竞争特点又具有某些垄断特点的是指既具有某些竞争特点又具有某些垄断特点的是指既具有某些竞争特点又具有某些垄断特点的市场n n垄断竞争市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垄断竞争市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垄断竞争市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垄断竞争市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ØØ第一、存在大量的卖者;第一、存在大量的卖者;第一、存在大量的卖者;第一、存在大量的卖者;ØØ第二、产品差别;第二、产品差别;第二、产品差别;第二、产品差别;ØØ第三、自由进入第三、自由进入第三、自由进入第三、自由进入n n一系列具有垄断竞争特征的市场:书籍、一系列具有垄断竞争特征的市场:书籍、一系列具有垄断竞争特征的市场:书籍、一系列具有垄断竞争特征的市场:书籍、CDCD、电影、电、电影、电、电影、电、电影、电脑游戏、餐馆、钢琴课、点心、家具、香烟、饮料、方便脑游戏、餐馆、钢琴课、点心、家具、香烟、饮料、方便脑游戏、餐馆、钢琴课、点心、家具、香烟、饮料、方便脑游戏、餐馆、钢琴课、点心、家具、香烟、饮料、方便面等等。

      大部分都是零售业和服务业大部分都是零售业和服务业大部分都是零售业和服务业大部分都是零售业和服务业 七、博弈论七、博弈论n n博弈论是博弈论是“关于策略相互作用的理论关于策略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参加者在对抗性或竞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参加者在对抗性或竞争性局势下如何采取行动,如何作出有利争性局势下如何采取行动,如何作出有利于己方的决策及其均衡问题于己方的决策及其均衡问题n n博弈论提供了一种研究人类理性行为的通博弈论提供了一种研究人类理性行为的通用方法,它具体分析人与人之间在相互制用方法,它具体分析人与人之间在相互制约下理性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其相应结局约下理性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其相应结局 例:田忌赛马例:田忌赛马n n参与人参与人参与人参与人————齐威王、田忌(谋士孙膑)齐威王、田忌(谋士孙膑)齐威王、田忌(谋士孙膑)齐威王、田忌(谋士孙膑)n n支付支付支付支付————每一场输的一方要给赢方一千斤铜每一场输的一方要给赢方一千斤铜每一场输的一方要给赢方一千斤铜每一场输的一方要给赢方一千斤铜n n策略策略策略策略————???? 博弈三因素博弈三因素n n一个简单的博弈通常包括三个基本因素:一个简单的博弈通常包括三个基本因素:参与人(参与人(player)、策略)、策略(strategy)、、支付支付(payoff)。

      n n参与人参与人也称为局中人,是指博弈中选择策也称为局中人,是指博弈中选择策略与行动以最大化自身利益(效用、利润略与行动以最大化自身利益(效用、利润等)的决策主体局中人可以是自然人或等)的决策主体局中人可以是自然人或社会组织,如企业、政府、社团等社会组织,如企业、政府、社团等  博弈三因素(续)博弈三因素(续)n n策略策略策略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计划或规则,它规定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计划或规则,它规定参与人如何对其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即在每种参与人如何对其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即在每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因而代表着参与者的相机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因而代表着参与者的相机行动方案而行动是指参与人的决策变量行动方案而行动是指参与人的决策变量n n支付支付支付支付是各局中人从博弈中各自获益多少或相应的是各局中人从博弈中各自获益多少或相应的效用水平,用数值来表示支付函数是所有参与效用水平,用数值来表示支付函数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动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人策略或行动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 (二)一个例子:司机和行人的博弈(二)一个例子:司机和行人的博弈n n参与人参与人参与人参与人————司机和行人司机和行人司机和行人司机和行人n n策略策略策略策略————不谨慎、适度谨慎不谨慎、适度谨慎不谨慎、适度谨慎不谨慎、适度谨慎n n支付支付支付支付————保持谨慎花费每个参与人保持谨慎花费每个参与人保持谨慎花费每个参与人保持谨慎花费每个参与人1010美元;一次美元;一次美元;一次美元;一次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将对行人产生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将对行人产生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将对行人产生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将对行人产生100100美元的损失美元的损失美元的损失美元的损失(我们假定除非参与人保持谨慎,否则事故就会(我们假定除非参与人保持谨慎,否则事故就会(我们假定除非参与人保持谨慎,否则事故就会(我们假定除非参与人保持谨慎,否则事故就会发生);在双方都保持谨慎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发发生);在双方都保持谨慎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发发生);在双方都保持谨慎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发发生);在双方都保持谨慎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十分之一。

      生的可能性为十分之一生的可能性为十分之一生的可能性为十分之一n n三种法律制度:无责任法律制度、纯粹严格责任、三种法律制度:无责任法律制度、纯粹严格责任、三种法律制度:无责任法律制度、纯粹严格责任、三种法律制度:无责任法律制度、纯粹严格责任、过失与受伤者自己过失法律规则过失与受伤者自己过失法律规则过失与受伤者自己过失法律规则过失与受伤者自己过失法律规则 无责任法律制度无责任法律制度n n在一个司机无责任的法律制度中,司机几乎没在一个司机无责任的法律制度中,司机几乎没在一个司机无责任的法律制度中,司机几乎没在一个司机无责任的法律制度中,司机几乎没有激励来保持谨慎一种司机无责任的法律制有激励来保持谨慎一种司机无责任的法律制有激励来保持谨慎一种司机无责任的法律制有激励来保持谨慎一种司机无责任的法律制度具有一个内在的倾向导致要么是很多的交通度具有一个内在的倾向导致要么是很多的交通度具有一个内在的倾向导致要么是很多的交通度具有一个内在的倾向导致要么是很多的交通事故,要么是行人过于巨大的谨慎投入事故,要么是行人过于巨大的谨慎投入事故,要么是行人过于巨大的谨慎投入事故,要么是行人过于巨大的谨慎投入。

      纯粹严格责任纯粹严格责任在纯粹严格责任制度下,司机对事故承担完全责在纯粹严格责任制度下,司机对事故承担完全责在纯粹严格责任制度下,司机对事故承担完全责在纯粹严格责任制度下,司机对事故承担完全责任,从而行人没有充分的激励来保持谨慎任,从而行人没有充分的激励来保持谨慎任,从而行人没有充分的激励来保持谨慎任,从而行人没有充分的激励来保持谨慎 过失与受伤者自己过失法律规则过失与受伤者自己过失法律规则过失与受伤者过失法律规则是英美侵权法的主要原则过失与受伤者过失法律规则是英美侵权法的主要原则过失与受伤者过失法律规则是英美侵权法的主要原则过失与受伤者过失法律规则是英美侵权法的主要原则在这种制度下,行人只有在司机存在过失而其自己没有在这种制度下,行人只有在司机存在过失而其自己没有在这种制度下,行人只有在司机存在过失而其自己没有在这种制度下,行人只有在司机存在过失而其自己没有过失时才能获得损害赔偿在这种法律制度下,司机和过失时才能获得损害赔偿在这种法律制度下,司机和过失时才能获得损害赔偿在这种法律制度下,司机和过失时才能获得损害赔偿在这种法律制度下,司机和行人都保持适度谨慎行人都保持适度谨慎。

      行人都保持适度谨慎行人都保持适度谨慎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n n纳什均衡:是指给定对手的策略,各参与纳什均衡:是指给定对手的策略,各参与人所选择的策略都是最佳的或者说,给人所选择的策略都是最佳的或者说,给定对方的策略,我选择对自己最优的策略;定对方的策略,我选择对自己最优的策略;给定我的策略,对方也选择对他而言最好给定我的策略,对方也选择对他而言最好的策略 思考题思考题n n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76条规定:条规定:条规定: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比例分担责任比例分担责任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车一方的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n n请同学们思考:请同学们思考:((1)第)第76条给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提供了条给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提供了适当和符合效率的激励吗?适当和符合效率的激励吗?((2)第三人责任险降低了还是提高了事故的)第三人责任险降低了还是提高了事故的预防水平?预防水平? 八、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八、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n n福利福利福利福利指的是人们对享受、满足或效用的心理反应指的是人们对享受、满足或效用的心理反应指的是人们对享受、满足或效用的心理反应指的是人们对享受、满足或效用的心理反应或主观评价或主观评价或主观评价或主观评价n n分为分为分为分为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包括占有财富、事业成功、家包括占有财富、事业成功、家包括占有财富、事业成功、家包括占有财富、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精神愉快、享受闲暇、社会地位、友谊、庭幸福、精神愉快、享受闲暇、社会地位、友谊、庭幸福、精神愉快、享受闲暇、社会地位、友谊、庭幸福、精神愉快、享受闲暇、社会地位、友谊、自由等等自由等等自由等等自由等等————和和和和经济福利经济福利经济福利经济福利n n在福利经济学中指的是经济福利,它由效用构成,在福利经济学中指的是经济福利,它由效用构成,在福利经济学中指的是经济福利,它由效用构成,在福利经济学中指的是经济福利,它由效用构成,边际效用基数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货币计量。

      边际效用基数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货币计量边际效用基数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货币计量边际效用基数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货币计量    (一)一般均衡和效率定理(一)一般均衡和效率定理n n一般均衡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市场(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相等的经济状态n n一般均衡只能在相互竞争的各种力量已导致每一种市场上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地方才能实现n n完全竞争与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 (二)市场失灵(二)市场失灵n n四种情况会引起经济学家所谓的“市场失灵”:ØØ垄断ØØ外部性ØØ公共产品ØØ信息不对称 1、垄断和垄断权利、垄断和垄断权利n n从效率的观点来看,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太从效率的观点来看,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太高,消费者的福利因此受到了损害高,消费者的福利因此受到了损害n n垄断与垄断与寻租寻租 通过在某一行业获得垄断地位或维持垄断地位通过在某一行业获得垄断地位或维持垄断地位来获得或保持现存垄断利润的行为来获得或保持现存垄断利润的行为寻租活动意味着垄断厂商会把它的额外利润投寻租活动意味着垄断厂商会把它的额外利润投资于一些从经济角度看非生产性的活动,如对资于一些从经济角度看非生产性的活动,如对政府官员进行行贿。

      政府官员进行行贿 2、外部性、外部性n n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外一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外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n n外部性有外部性有正外部性正外部性和和负外部性负外部性两种 负外部性负外部性n n如果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如果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如果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如果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私人成本私人成本私人成本就就就就小于小于小于小于该活动所造该活动所造该活动所造该活动所造成的成的成的成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社会成本社会成本这种性质的外部性就是这种性质的外部性就是。

      这种性质的外部性就是这种性质的外部性就是负的外部负的外部负的外部负的外部性性性性,也被称为,也被称为,也被称为,也被称为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如:烟民吸烟损害了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如:烟民吸烟损害了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如:烟民吸烟损害了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如:烟民吸烟损害了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          企业污水的排放污染了周边的环境;企业污水的排放污染了周边的环境;企业污水的排放污染了周边的环境;企业污水的排放污染了周边的环境;          老杨家的养殖场侵犯了邻居吸收新鲜空气的权老杨家的养殖场侵犯了邻居吸收新鲜空气的权老杨家的养殖场侵犯了邻居吸收新鲜空气的权老杨家的养殖场侵犯了邻居吸收新鲜空气的权利等等 负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负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n n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化工厂把产利润最大化的化工厂把产利润最大化的化工厂把产利润最大化的化工厂把产量确定为量确定为量确定为量确定为Y Y0 0n n从社会角度来看,最优产从社会角度来看,最优产从社会角度来看,最优产从社会角度来看,最优产量应该为量应该为量应该为量应该为Y Y1 1,小于,小于,小于,小于Y Y0 0   。

      n n在负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在负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在负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在负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化工厂生产的产品化工厂生产的产品化工厂生产的产品化工厂生产的产品“ “太多了太多了太多了太多了” ”,超过了社会的最优产量,,超过了社会的最优产量,,超过了社会的最优产量,,超过了社会的最优产量,资源处于低效配置的状态资源处于低效配置的状态资源处于低效配置的状态资源处于低效配置的状态 3、公共产品、公共产品n n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非竞争性;非排他性ØØ非竞争性非竞争性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指的是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其他人指的是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其他人指的是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其他人指的是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其他人对它的享用对它的享用对它的享用对它的享用ØØ非排他性非排他性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指的是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指的是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指的是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指的是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n n例如:国防、广播、路灯、大海中的灯塔、航道中的航标、例如:国防、广播、路灯、大海中的灯塔、航道中的航标、例如:国防、广播、路灯、大海中的灯塔、航道中的航标、例如:国防、广播、路灯、大海中的灯塔、航道中的航标、知识、基础研究、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等等。

      知识、基础研究、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等等知识、基础研究、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等等知识、基础研究、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等等n n私人通常不愿意提供具有私人通常不愿意提供具有私人通常不愿意提供具有私人通常不愿意提供具有“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公共产品” ”性质的商品性质的商品性质的商品性质的商品 如何克服因公共产品造成的市场失灵(公共产品如何克服因公共产品造成的市场失灵(公共产品如何克服因公共产品造成的市场失灵(公共产品如何克服因公共产品造成的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供给不足)供给不足)供给不足)   n n由政府直接提供,如国防;由政府直接提供,如国防;由政府直接提供,如国防;由政府直接提供,如国防;n n由私人提供,但政府需要利用税收对其进行补贴由私人提供,但政府需要利用税收对其进行补贴由私人提供,但政府需要利用税收对其进行补贴由私人提供,但政府需要利用税收对其进行补贴    4、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n n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能瓦解市场以致于全社会的最适度状态不可能通过自愿的交换达到 n n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典型例子:二手车市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三)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三)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三)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三)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希克斯效率希克斯效率希克斯效率n n在生产和分配两个方面都在生产和分配两个方面都在生产和分配两个方面都在生产和分配两个方面都有效率的经济满足帕累托有效率的经济满足帕累托有效率的经济满足帕累托有效率的经济满足帕累托标准标准标准标准————即如果不使别人即如果不使别人即如果不使别人即如果不使别人境况更坏,就没有一个人境况更坏,就没有一个人境况更坏,就没有一个人境况更坏,就没有一个人境况会更好。

      境况会更好境况会更好境况会更好n n帕累托标准的重要性可通帕累托标准的重要性可通帕累托标准的重要性可通帕累托标准的重要性可通过设想一个仅由过设想一个仅由过设想一个仅由过设想一个仅由AA和和和和BB两两两两个人组成的社会加以说明个人组成的社会加以说明个人组成的社会加以说明个人组成的社会加以说明两人社会可以按不同程度两人社会可以按不同程度两人社会可以按不同程度两人社会可以按不同程度地有益于地有益于地有益于地有益于AA和和和和BB的各种方的各种方的各种方的各种方式配置其生产资源如图式配置其生产资源如图式配置其生产资源如图式配置其生产资源如图2 2----1818    “效用可能性边界效用可能性边界” n n“ “效用可能性边界效用可能性边界效用可能性边界效用可能性边界” ”   代表社代表社代表社代表社会所能达到的所有的资源会所能达到的所有的资源会所能达到的所有的资源会所能达到的所有的资源配置点的外分界线配置点的外分界线配置点的外分界线配置点的外分界线n n“ “效用可能性边界效用可能性边界效用可能性边界效用可能性边界” ”上的或上的或上的或上的或内侧的任何一点都可通过内侧的任何一点都可通过内侧的任何一点都可通过内侧的任何一点都可通过适当的资源配置达到。

      边适当的资源配置达到边适当的资源配置达到边适当的资源配置达到边界外侧的所有点,如界外侧的所有点,如界外侧的所有点,如界外侧的所有点,如b b点,点,点,点,是目前无法通过任何资源是目前无法通过任何资源是目前无法通过任何资源是目前无法通过任何资源配置达到的配置达到的配置达到的配置达到的n n“ “效用可能性边界效用可能性边界效用可能性边界效用可能性边界” ”代表了代表了代表了代表了该社会所能达到的所有的该社会所能达到的所有的该社会所能达到的所有的该社会所能达到的所有的帕累托效率点帕累托效率点帕累托效率点帕累托效率点     资源配置方式变动产生的影响资源配置方式变动产生的影响 n n资源配置从资源配置从资源配置从资源配置从E E点点点点→→→→F F点,点,点,点,AA和和和和BB两人的效用发生了什两人的效用发生了什两人的效用发生了什两人的效用发生了什么变化?么变化?么变化?么变化?n n随着随着随着随着BB的效用的增加,的效用的增加,的效用的增加,的效用的增加,AA的的的的效用减少了这就是说,效用减少了这就是说,效用减少了这就是说,效用减少了这就是说,在目前的资源配置下,除在目前的资源配置下,除在目前的资源配置下,除在目前的资源配置下,除非使非使非使非使AA的境况变坏,否则的境况变坏,否则的境况变坏,否则的境况变坏,否则没法使没法使没法使没法使BB的境况变好。

      这的境况变好这的境况变好这的境况变好这恰恰说明,此时的资源配恰恰说明,此时的资源配恰恰说明,此时的资源配恰恰说明,此时的资源配置是符合帕累托最优的置是符合帕累托最优的置是符合帕累托最优的置是符合帕累托最优的 资源配置方式变动产生的影响(续)资源配置方式变动产生的影响(续) n na a点点点点→→→→E E点:点:点:点:      AA的效用增加,的效用增加,的效用增加,的效用增加,BB的效用保持不变也就是说,的效用保持不变也就是说,的效用保持不变也就是说,的效用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不使任何人福利减我们可以在不使任何人福利减我们可以在不使任何人福利减我们可以在不使任何人福利减少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福利少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福利少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福利少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福利增加这意味着,资源配置方增加这意味着,资源配置方增加这意味着,资源配置方增加这意味着,资源配置方式从式从式从式从a a点到点到点到点到E E点的变动是一次帕点的变动是一次帕点的变动是一次帕点的变动是一次帕累托改进累托改进累托改进累托改进n na a点到点到点到点到F F点的变动可得出类似的点的变动可得出类似的点的变动可得出类似的点的变动可得出类似的结论。

      结论n n对边界内的任何一点来说,边对边界内的任何一点来说,边对边界内的任何一点来说,边对边界内的任何一点来说,边界上至少有一个帕累托更优点界上至少有一个帕累托更优点界上至少有一个帕累托更优点界上至少有一个帕累托更优点   n n如果是如果是如果是如果是a a点到点到点到点到c c点呢?点呢?点呢?点呢? 一个矛盾一个矛盾 n n根据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如果资源的重新配置能根据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如果资源的重新配置能根据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如果资源的重新配置能根据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如果资源的重新配置能使每个人的福利都提高,或者使一部分人的福利使每个人的福利都提高,或者使一部分人的福利使每个人的福利都提高,或者使一部分人的福利使每个人的福利都提高,或者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提高且没有人的福利下降,这种变革就是可取的;提高且没有人的福利下降,这种变革就是可取的;提高且没有人的福利下降,这种变革就是可取的;提高且没有人的福利下降,这种变革就是可取的;如果资源的重新配置使每个人的福利都下降,或如果资源的重新配置使每个人的福利都下降,或如果资源的重新配置使每个人的福利都下降,或如果资源的重新配置使每个人的福利都下降,或者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提高而另一部分人的福利下者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提高而另一部分人的福利下者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提高而另一部分人的福利下者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提高而另一部分人的福利下降,这种变革就是不可取的。

      降,这种变革就是不可取的降,这种变革就是不可取的降,这种变革就是不可取的n n在现实的社会变革中,总有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在现实的社会变革中,总有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在现实的社会变革中,总有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在现实的社会变革中,总有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例如,向高收入者征税以帮助低收入分人受损例如,向高收入者征税以帮助低收入分人受损例如,向高收入者征税以帮助低收入分人受损例如,向高收入者征税以帮助低收入或无收入的人如果社会变革必须按帕累托最优或无收入的人如果社会变革必须按帕累托最优或无收入的人如果社会变革必须按帕累托最优或无收入的人如果社会变革必须按帕累托最优的标准进行,那么许多现实的社会变革都是不可的标准进行,那么许多现实的社会变革都是不可的标准进行,那么许多现实的社会变革都是不可的标准进行,那么许多现实的社会变革都是不可取的    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n n卡尔多和希克斯提出,社会变革总会使人卡尔多和希克斯提出,社会变革总会使人受益使人受损,但受益使人受损,但只要受益者所得大于受只要受益者所得大于受损者所失,这样的变革就是可取的损者所失,这样的变革就是可取的因为因为如果受益者所得大于受损者所失,在理论如果受益者所得大于受损者所失,在理论上受益者能补偿受损者,且仍有剩余留给上受益者能补偿受损者,且仍有剩余留给他们自己。

      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总福利他们自己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总福利增加了故从效率上看,这种变革是值得增加了故从效率上看,这种变革是值得肯定的  九、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制定:风险和保险九、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制定:风险和保险n n三个方面:三个方面:ØØ风险的量化风险的量化ØØ人们对风险的不同偏好人们对风险的不同偏好ØØ如何处理风险如何处理风险 (一)风险量化(一)风险量化n n要用定量的语言来描述风险,我们必须知要用定量的语言来描述风险,我们必须知道道某一特定行为的所有可能性结果某一特定行为的所有可能性结果和和每一每一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结果发生的可能性n n预期货币价值(预期货币价值(EMV):): 每种可能结果的每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乘以每种结果的价值之和概率乘以每种结果的价值之和概率(概率(P)) 一个例子一个例子n n你正考虑投资于一家从事海上石油开采的公司,如果它的你正考虑投资于一家从事海上石油开采的公司,如果它的你正考虑投资于一家从事海上石油开采的公司,如果它的你正考虑投资于一家从事海上石油开采的公司,如果它的开采计划成功,该公司每股股票将从开采计划成功,该公司每股股票将从开采计划成功,该公司每股股票将从开采计划成功,该公司每股股票将从3030美元上升至美元上升至美元上升至美元上升至4040美美美美元,而在开采失败时,其价格将跌至每股元,而在开采失败时,其价格将跌至每股元,而在开采失败时,其价格将跌至每股元,而在开采失败时,其价格将跌至每股2020美元。

      这样美元这样美元这样美元这样就产生了两种可能性价格结果:每股就产生了两种可能性价格结果:每股就产生了两种可能性价格结果:每股就产生了两种可能性价格结果:每股4040美元或每股美元或每股美元或每股美元或每股2020美美美美元假定石油开采成功的概率为元假定石油开采成功的概率为元假定石油开采成功的概率为元假定石油开采成功的概率为1/41/4,相应地,失败的概,相应地,失败的概,相应地,失败的概,相应地,失败的概率为率为率为率为3/43/4n n预期货币价值预期货币价值预期货币价值预期货币价值(EMV)(EMV)                ====P P(成功)(成功)(成功)(成功)• •((((4040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股)+股)+股)+股)+P P(失败)(失败)(失败)(失败)• •((((2020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股)股)股)股)                ====(1/4)(1/4)• •   ((((4040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股)+股)+股)+股)+(3/4)(3/4)• •   ((((2020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股)股)股)股)                ====2525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股股股股 n n更一般地,如果有两种可能性结果,其值为X1、X2,可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1、P2,则其预期货币价值EMV=P1•X1+ P2•X2n n在存在n种可能性结果的情况下,预期货币价值变为: EMV=P1•X1+ P2•X2+…+P n • X n (二)人们对风险的不同偏好(二)人们对风险的不同偏好经济学家将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类:经济学家将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类:ØØ风险回避者风险回避者ØØ风险爱好者风险爱好者ØØ风险中立者风险中立者 一个例子一个例子n n假定某人可以选择一份有假定某人可以选择一份有假定某人可以选择一份有假定某人可以选择一份有20 00020 000美元固定收入美元固定收入美元固定收入美元固定收入的工作,也可以选择从事一项新的工作,这份新的工作,也可以选择从事一项新的工作,这份新的工作,也可以选择从事一项新的工作,这份新的工作,也可以选择从事一项新的工作,这份新工作可能会使她的收入达工作可能会使她的收入达工作可能会使她的收入达工作可能会使她的收入达30 00030 000美元,也有可美元,也有可美元,也有可美元,也有可能降至能降至能降至能降至10 00010 000美元。

      发生每一种可能结果的概美元发生每一种可能结果的概美元发生每一种可能结果的概美元发生每一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为率为率为率为0.50.5n n预期货币价值(预期货币价值(预期货币价值(预期货币价值(EMVEMV))))                        ====0.5×10 0000.5×10 000++++0.5×30 0000.5×30 000                        ====20 00020 000(美元)(美元)(美元)(美元)跟目前的固定收入相等跟目前的固定收入相等跟目前的固定收入相等跟目前的固定收入相等 不同风险偏好下的效用函数不同风险偏好下的效用函数 风险规避者n n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2 2----1919((((a a)所示,那么,她属风险规避)所示,那么,她属风险规避)所示,那么,她属风险规避)所示,那么,她属风险规避者n n因为固定的因为固定的因为固定的因为固定的20 00020 000美元收入给她带美元收入给她带美元收入给她带美元收入给她带来的效用水平为来的效用水平为来的效用水平为来的效用水平为1616((((DD点),尽管不点),尽管不点),尽管不点),尽管不固定收入的新工作所带来的预期货币固定收入的新工作所带来的预期货币固定收入的新工作所带来的预期货币固定收入的新工作所带来的预期货币价值与目前的固定收入价值相等价值与目前的固定收入价值相等价值与目前的固定收入价值相等价值与目前的固定收入价值相等((((2000020000美元),但新工作给她带来美元),但新工作给她带来美元),但新工作给她带来美元),但新工作给她带来的预期效用水平却只有的预期效用水平却只有的预期效用水平却只有的预期效用水平却只有1414。

      E E((((u u))))====0.5×u(10000)+0.5×u(30000)0.5×u(10000)+0.5×u(30000)====0.5×100.5×10++++0.5×180.5×18====1414 风险规避者风险规避者n n风险规避者的定义是:如果一个人认为风险规避者的定义是:如果一个人认为确确定的定的货币收入前景的效用货币收入前景的效用大于大于具有同等预具有同等预期货币价值的期货币价值的不确定不确定前景的预期效用,他前景的预期效用,他就被称为风险规避者就被称为风险规避者 风险中性者风险中性者n n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2 2----1919((((c c)所示,那么,她属风险中性者所示,那么,她属风险中性者所示,那么,她属风险中性者所示,那么,她属风险中性者因为不固定收入的新工作给她带来的预因为不固定收入的新工作给她带来的预因为不固定收入的新工作给她带来的预因为不固定收入的新工作给她带来的预期效用水平为期效用水平为期效用水平为期效用水平为1212E(u)E(u)==0.50.5×u(10000)+×u(10000)+0.50.5×u(30000)×u(30000)====0.5×60.5×6++++0.5×180.5×18====1212。

      与固定收入给她带来的效用水平(与固定收入给她带来的效用水平(与固定收入给她带来的效用水平(与固定收入给她带来的效用水平(1212)相)相)相)相等 风险中性者风险中性者n n如果一个人在货币收入的如果一个人在货币收入的确定前景确定前景和同等和同等预期货币价值的货币收入的预期货币价值的货币收入的不确定前景不确定前景之之间是间是不加区分不加区分的,他就被称为风险中性者的,他就被称为风险中性者 风险爱好者风险爱好者n n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如果该女士的效用函数如图2 2----1919((((b b)所示,那么,她)所示,那么,她)所示,那么,她)所示,那么,她属风险爱好者因为不固定属风险爱好者因为不固定属风险爱好者因为不固定属风险爱好者因为不固定收入的新工作给她带来的预收入的新工作给她带来的预收入的新工作给她带来的预收入的新工作给她带来的预期效用水平为期效用水平为期效用水平为期效用水平为10.510.5E E((((u u)=)=)=)=0.50.5×u(10000)+×u(10000)+0.50.5×u(30000)×u(30000)====0.5×30.5×3++++0.5×180.5×18====10.510.5大于固定收入给她带来的效用水大于固定收入给她带来的效用水大于固定收入给她带来的效用水大于固定收入给她带来的效用水平(平(平(平(8 8)。

      风险爱好者(续)风险爱好者(续)n n如果一个人认为货币收入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货币收入的不确定不确定的前景的前景的的预期效用预期效用比具有同等货币价值的比具有同等货币价值的确定确定的的前景的前景的效用高效用高,他就被称为风险偏好者他就被称为风险偏好者 n n风险规避的最重要的行为含义之一是:人风险规避的最重要的行为含义之一是:人们将为避开不得不遇到的风险付出代价们将为避开不得不遇到的风险付出代价n n通常,人们采取多样化(通常,人们采取多样化(“不要把鸡蛋放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同一个篮子里”)、从别人那里购买保)、从别人那里购买保险、自保(如储蓄)、获取更多的决策信险、自保(如储蓄)、获取更多的决策信息等方式来降低风险息等方式来降低风险 (二)降低风险(二)降低风险——保险保险n n消费者愿意支付多少保险金来规避自己面消费者愿意支付多少保险金来规避自己面临的风险?临的风险?  一个例子一个例子n n假定某消费者拥有一笔价值为假定某消费者拥有一笔价值为50万元的财万元的财产产(W);他面临财产遭受盗窃、火灾等风;他面临财产遭受盗窃、火灾等风险如果风险发生,他将损失险。

      如果风险发生,他将损失(L)20万元;万元;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的概率(P)为为10%n n问题:问题:消费者究竟愿意支付多少保险金(消费者究竟愿意支付多少保险金(S)来规避)来规避自己面临的风险?自己面临的风险?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险金额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险金额n n一般说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险金额应一般说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险金额应该等于他的该等于他的财产的期望损失财产的期望损失即:           S==p • L+(+(1--p))• 0==10%×20+(+(1--10%)%)×0        ==2(万元)(万元)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险金额(续)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险金额(续)n n或者说,消费者支付的保险金额或者说,消费者支付的保险金额或者说,消费者支付的保险金额或者说,消费者支付的保险金额S S应该使得保险应该使得保险应该使得保险应该使得保险后的后的后的后的稳妥可靠的财产(稳妥可靠的财产(稳妥可靠的财产(稳妥可靠的财产(W-SW-S))))等于在等于在等于在等于在风险条件下风险条件下风险条件下风险条件下的财产期望值(的财产期望值(的财产期望值(的财产期望值(EMVEMV),),),),即:即:即:即:     ((((W-SW-S)=)=)=)=   p p • • (W (W----L)L)+(+(+(+(1 1----p p))))• • W W====EMVEMV((((5050----S S)=)=)=)=1010%%%%××((((5050----2020)+()+()+()+(1 1----1010%)%)%)%)×50×50====EMVEMV((((5050----S S)=)=)=)=3+453+45====4848====EMVEMV                                       S=2(             S=2(万元万元万元万元) ) 保险活动的供给方保险活动的供给方——保险公司保险公司n n保险公司是风险中立的,保险公司追求的保险公司是风险中立的,保险公司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是利润最大化n n为了分析的方便,假定保险公司的经营成为了分析的方便,假定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为零,于是保险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为零,于是保险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可以改写为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目标就可以改写为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n n根据前面所描述的例子,如果损失不发生,保险根据前面所描述的例子,如果损失不发生,保险根据前面所描述的例子,如果损失不发生,保险根据前面所描述的例子,如果损失不发生,保险公司不需要支付补偿费,则保险公司的收益为公司不需要支付补偿费,则保险公司的收益为公司不需要支付补偿费,则保险公司的收益为公司不需要支付补偿费,则保险公司的收益为S S;;;;n n如果损失发生,保险公司支付补偿费,且补偿费如果损失发生,保险公司支付补偿费,且补偿费如果损失发生,保险公司支付补偿费,且补偿费如果损失发生,保险公司支付补偿费,且补偿费等于消费者的损失等于消费者的损失等于消费者的损失等于消费者的损失L L保险公司的收益为保险公司的收益为保险公司的收益为保险公司的收益为S S----L Ln n保险公司的预期价值为:保险公司的预期价值为:保险公司的预期价值为:保险公司的预期价值为:P P • • (S (S----L)L)+(+(+(+(1 1----p p))))• • S S=-=-=-=-p p • • L L++++S S n n只要保险公司的预期收益-只要保险公司的预期收益-只要保险公司的预期收益-只要保险公司的预期收益-p p • • L L++++S≥0S≥0,保险公,保险公,保险公,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

      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                  只要只要只要只要S ≥p S ≥p • • L L,即消费者支付的保险费,即消费者支付的保险费,即消费者支付的保险费,即消费者支付的保险费S S大于或等大于或等大于或等大于或等于财产的预期损失于财产的预期损失于财产的预期损失于财产的预期损失p p • • L L,则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则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则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则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这项业务这项业务这项业务这项业务                          只要只要只要只要p ≤S/Lp ≤S/L,即损失发生的概率,即损失发生的概率,即损失发生的概率,即损失发生的概率p p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S/LS/L,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 第三章第三章 法律和法律制度概论法律和法律制度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三大法系有大致的了解;并基本掌握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之间的差异 一、三大法系概说一、三大法系概说当今世界存在的三大极富影响力的法系:当今世界存在的三大极富影响力的法系:当今世界存在的三大极富影响力的法系:当今世界存在的三大极富影响力的法系:n n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大陆法系(民法法系、罗马法法系、法典法系)(民法法系、罗马法法系、法典法系)(民法法系、罗马法法系、法典法系)(民法法系、罗马法法系、法典法系)n n普通法系普通法系普通法系普通法系(英美法系)(英美法系)(英美法系)(英美法系)n n社会主义法系社会主义法系社会主义法系社会主义法系 法系与法律制度法系与法律制度n n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n n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是指一系列现存的法律机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是指一系列现存的法律机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是指一系列现存的法律机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是指一系列现存的法律机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规则n n法系法系法系法系是由若干国家和特定地区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是由若干国家和特定地区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是由若干国家和特定地区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是由若干国家和特定地区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体系的总称法律体系的总称法律体系的总称法律体系的总称                    “ “数个国家法律制度共有的东西数个国家法律制度共有的东西数个国家法律制度共有的东西数个国家法律制度共有的东西” ”与法系具有相似或相同含义或用法的术语还有:法律的样式、与法系具有相似或相同含义或用法的术语还有:法律的样式、与法系具有相似或相同含义或用法的术语还有:法律的样式、与法系具有相似或相同含义或用法的术语还有:法律的样式、法圈、法族、法律集团、法律传统等等法圈、法族、法律集团、法律传统等等法圈、法族、法律集团、法律传统等等。

      法圈、法族、法律集团、法律传统等等    大陆法系大陆法系n n大陆法系是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分发展起来的分布广泛、影响深远的法系布广泛、影响深远的法系n n大陆法系的历史最长,影响最广大陆法系的历史最长,影响最广它的起源可以远溯至公元前它的起源可以远溯至公元前450,即罗马,即罗马《《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时代而查士丁尼颁布的时代而查士丁尼的的《《国法大全国法大全》》——大陆法系的主要组成大陆法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部分——是在公元是在公元533年颁布的年颁布的 属大陆法系的国家或地区有:属大陆法系的国家或地区有:属大陆法系的国家或地区有:属大陆法系的国家或地区有:n n大多数西欧国家(法国、德国是大陆法法系国家的代表)大多数西欧国家(法国、德国是大陆法法系国家的代表)大多数西欧国家(法国、德国是大陆法法系国家的代表)大多数西欧国家(法国、德国是大陆法法系国家的代表)n n整个中美洲、南美洲(过去曾经是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整个中美洲、南美洲(过去曾经是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整个中美洲、南美洲(过去曾经是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整个中美洲、南美洲(过去曾经是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等国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等国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等国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n n亚洲的诸多地区(如日本、中国、泰国、土耳其等)亚洲的诸多地区(如日本、中国、泰国、土耳其等)亚洲的诸多地区(如日本、中国、泰国、土耳其等)亚洲的诸多地区(如日本、中国、泰国、土耳其等)n n普通法国家的某些地区(如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普通法国家的某些地区(如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普通法国家的某些地区(如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普通法国家的某些地区(如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魁北克省以及波多黎各)魁北克省以及波多黎各)魁北克省以及波多黎各)魁北克省以及波多黎各) 普通法系普通法系n n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为基础以普通法为基础以普通法为基础以普通法为基础、与以罗马法为基础的民法法系、与以罗马法为基础的民法法系、与以罗马法为基础的民法法系、与以罗马法为基础的民法法系相对比的一批法律制度。

      相对比的一批法律制度相对比的一批法律制度相对比的一批法律制度n n习惯上以公元习惯上以公元习惯上以公元习惯上以公元10661066年诺曼底人于哈斯丁斯一役年诺曼底人于哈斯丁斯一役年诺曼底人于哈斯丁斯一役年诺曼底人于哈斯丁斯一役击败英军、征服英格兰作为普通法系始端的标志击败英军、征服英格兰作为普通法系始端的标志击败英军、征服英格兰作为普通法系始端的标志击败英军、征服英格兰作为普通法系始端的标志n n普通法系国家主要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印普通法系国家主要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印普通法系国家主要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印普通法系国家主要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个别国家和地区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个别国家和地区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个别国家和地区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个别国家和地区 二、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基本特征比较二、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基本特征比较(一)在(一)在(一)在(一)在法律渊源法律渊源法律渊源法律渊源方面的差异方面的差异方面的差异方面的差异(二)在(二)在(二)在(二)在法律分类法律分类法律分类法律分类方面的差异方面的差异方面的差异方面的差异(三)在(三)在(三)在(三)在法典化法典化法典化法典化方面的差异方面的差异方面的差异方面的差异(四)在(四)在(四)在(四)在法律发展方式法律发展方式法律发展方式法律发展方式上的差异上的差异上的差异上的差异(五)在(五)在(五)在(五)在法律推理的技术方面法律推理的技术方面法律推理的技术方面法律推理的技术方面的差异的差异的差异的差异(六)在(六)在(六)在(六)在诉讼程序诉讼程序诉讼程序诉讼程序上的差异上的差异上的差异上的差异(七)在(七)在(七)在(七)在法律术语法律术语法律术语法律术语上的差异上的差异上的差异上的差异 (一)在法律渊源方面的差异(一)在法律渊源方面的差异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制定法是最主要甚至是制定法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法律渊源。

      唯一的法律渊源普通法系国家普通法系国家: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判例法判例法和和制定制定法法美国的制定法在形式上美国的制定法在形式上法律重述法律重述(实际上就是对普通法(实际上就是对普通法中所确认的法律原则的叙述)占有很大比重从形式上中所确认的法律原则的叙述)占有很大比重从形式上各种问题不是按内在的逻辑联系,而是按字母顺序编排各种问题不是按内在的逻辑联系,而是按字母顺序编排制定法尽量不与普通法相矛盾若有矛盾,则要进行解制定法尽量不与普通法相矛盾若有矛盾,则要进行解释,避免冲突释,避免冲突 判例法判例法n n所谓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或者说一所谓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或者说一所谓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或者说一所谓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或者说一个判决中所含有的法律原则或规则,对其他法院个判决中所含有的法律原则或规则,对其他法院个判决中所含有的法律原则或规则,对其他法院个判决中所含有的法律原则或规则,对其他法院(或甚至对本院)以后的审判来说,具有作为一(或甚至对本院)以后的审判来说,具有作为一(或甚至对本院)以后的审判来说,具有作为一(或甚至对本院)以后的审判来说,具有作为一种先例的约束力或说服力。

      判例法的基础是种先例的约束力或说服力判例法的基础是种先例的约束力或说服力判例法的基础是种先例的约束力或说服力判例法的基础是“ “遵循遵循遵循遵循先例先例先例先例” ”的原则遵循先例遵循先例”的意思是:上议院所作的判决是有强制力的先例,的意思是:上议院所作的判决是有强制力的先例,对其他一切法院都有约束力;上诉法院所作判决对该院所属一对其他一切法院都有约束力;上诉法院所作判决对该院所属一切下级法院及(除刑事案件外)上诉法院本身是有约束力的先切下级法院及(除刑事案件外)上诉法院本身是有约束力的先例;高等法院的判决,下级法院应该尊重,虽然不具有绝对强例;高等法院的判决,下级法院应该尊重,虽然不具有绝对强制性,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并且非常普遍地为高等法院各庭制性,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并且非常普遍地为高等法院各庭与皇家刑事法院所遵循与皇家刑事法院所遵循 法律法律公法公法私法私法宪法宪法行政法行政法刑法刑法诉讼法诉讼法民法民法商法商法劳动法劳动法国际公法国际公法(二)在法律分类方面的差异(二)在法律分类方面的差异大大陆陆法法系系国国家家 (二)在法律分类方面的差异(续)(二)在法律分类方面的差异(续)没有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没有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没有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没有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普通法普通法衡平法衡平法实体法实体法程序法程序法普普通通法法系系国国家家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学中也倾向于公法和私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学中也倾向于公法和私法之分,但对所属部门法的构成上,与民法法之分,但对所属部门法的构成上,与民法法系有很多区别。

      例如,普通法法系国家没法系有很多区别例如,普通法法系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民法部门,而是分为有一个统一的民法部门,而是分为财产法、财产法、契约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契约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等,它们在等,它们在普通法内自成一体,彼此分立普通法内自成一体,彼此分立 (三)在法典化方面的差异(三)在法典化方面的差异n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17、、18世纪以来,法典世纪以来,法典一直是制定法的中心,一直是制定法的中心,建立内在和谐一致、建立内在和谐一致、没有内在矛盾的法律没有内在矛盾的法律体系,一直是这些国体系,一直是这些国家立法活动所追求的家立法活动所追求的理想因此,大陆法理想因此,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在传统系国家的法律在传统上实行法典化上实行法典化n普通法系国家:普通法系国家:由于其法律创制的特殊由于其法律创制的特殊性,法律规范反映在性,法律规范反映在法官的判决之中,传法官的判决之中,传统上不实行法典化统上不实行法典化 n n梅利曼认为,有无法典存在、法规数量的梅利曼认为,有无法典存在、法规数量的多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所有的法典比任多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所有的法典比任何一个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典还多,但它并何一个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典还多,但它并不属于大陆法系)以及权威的大小都不是不属于大陆法系)以及权威的大小都不是区分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的有效标准。

      区分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的有效标准  (四)在法律发展方式上的差异(四)在法律发展方式上的差异n大陆法系:大陆法系:法官只有适用立法机关法官只有适用立法机关所颁布的法律的义务,所颁布的法律的义务,而没有创制法律的权而没有创制法律的权力,法律创制是国家力,法律创制是国家立法机构的权力立法机构的权力n普通法系:普通法系:从从理论上理论上说法官并不享说法官并不享有创制法律的权力,有创制法律的权力,只能宣示或发现寓于只能宣示或发现寓于先例中的法律,但是先例中的法律,但是实际上普通法就是由实际上普通法就是由法官创造和建立起来法官创造和建立起来的 法官的地位法官的地位 n n在普通法国家,法官是有修养的人,甚至在普通法国家,法官是有修养的人,甚至有着父亲般的慈严有着父亲般的慈严n n普通法系国家中有许多伟大的名字属于法普通法系国家中有许多伟大的名字属于法官:科克(官:科克(Coke)、曼斯菲尔德)、曼斯菲尔德((Mansfield)、马歇尔()、马歇尔(Marshall)、)、斯托里(斯托里(Story)、霍姆斯()、霍姆斯(Holmes)、)、布兰代斯(布兰代斯(Brandeis)、卡多左)、卡多左((Cardozo)。

        n n大陆法系国家中,法官的情况与之完全不同法大陆法系国家中,法官的情况与之完全不同法大陆法系国家中,法官的情况与之完全不同法大陆法系国家中,法官的情况与之完全不同法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设计和建造的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设计和建造的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设计和建造的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设计和建造的机械操作者机械操作者机械操作者机械操作者,,,,法官本身的作用也是机械性的法官本身的作用也是机械性的法官本身的作用也是机械性的法官本身的作用也是机械性的n n大陆法系中的大陆法系中的大陆法系中的大陆法系中的伟大人物并不出于法官,而是那些伟大人物并不出于法官,而是那些伟大人物并不出于法官,而是那些伟大人物并不出于法官,而是那些立法者立法者立法者立法者,如查士丁尼、拿破仑和法学家,如盖尤,如查士丁尼、拿破仑和法学家,如盖尤,如查士丁尼、拿破仑和法学家,如盖尤,如查士丁尼、拿破仑和法学家,如盖尤斯(斯(斯(斯(GaiusGaius)、萨维尼等等萨维尼等等萨维尼等等萨维尼等等n n大陆法系的法官不是那种有修养的伟人,也没有大陆法系的法官不是那种有修养的伟人,也没有大陆法系的法官不是那种有修养的伟人,也没有大陆法系的法官不是那种有修养的伟人,也没有父亲般的尊严,常常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

      他的父亲般的尊严,常常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的父亲般的尊严,常常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的父亲般的尊严,常常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的形象是一个执行重要的而实际上无创造性任务的形象是一个执行重要的而实际上无创造性任务的形象是一个执行重要的而实际上无创造性任务的形象是一个执行重要的而实际上无创造性任务的文职官员文职官员文职官员文职官员 (五)在法律推理的技术方面的差异(五)在法律推理的技术方面的差异n n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大陆法系的法官审理案件是,遵循从抽象、一般到具体、的法官审理案件是,遵循从抽象、一般到具体、的法官审理案件是,遵循从抽象、一般到具体、的法官审理案件是,遵循从抽象、一般到具体、个别的推理模式,即从规则和原则的一般规定结合当前案个别的推理模式,即从规则和原则的一般规定结合当前案个别的推理模式,即从规则和原则的一般规定结合当前案个别的推理模式,即从规则和原则的一般规定结合当前案件中的事实,得出案件的判决这一过程被称为件中的事实,得出案件的判决这一过程被称为件中的事实,得出案件的判决这一过程被称为件中的事实,得出案件的判决这一过程被称为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其优点是简明扼要其优点是简明扼要其优点是简明扼要其优点是简明扼要。

      n n在在在在普通法系普通法系普通法系普通法系国家,依据遵循先例的原则,法官在解决当前国家,依据遵循先例的原则,法官在解决当前国家,依据遵循先例的原则,法官在解决当前国家,依据遵循先例的原则,法官在解决当前的争端时,需要从有约束力的先例中发现可以适用于当前的争端时,需要从有约束力的先例中发现可以适用于当前的争端时,需要从有约束力的先例中发现可以适用于当前的争端时,需要从有约束力的先例中发现可以适用于当前案例中的相似判例,并从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则或原则,再案例中的相似判例,并从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则或原则,再案例中的相似判例,并从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则或原则,再案例中的相似判例,并从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则或原则,再用以指导当前案件的判决这一过程用以指导当前案件的判决这一过程用以指导当前案件的判决这一过程用以指导当前案件的判决这一过程包含了归纳推理和演包含了归纳推理和演包含了归纳推理和演包含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个步骤绎推理两个步骤绎推理两个步骤绎推理两个步骤而且,在判决书中,法官们对同一案件而且,在判决书中,法官们对同一案件而且,在判决书中,法官们对同一案件而且,在判决书中,法官们对同一案件所持的不同意见能够得到详细反映。

      所持的不同意见能够得到详细反映所持的不同意见能够得到详细反映所持的不同意见能够得到详细反映 (六)在诉讼程序上的差异(六)在诉讼程序上的差异n n大陆法系倾向于大陆法系倾向于职权主义职权主义,法官在诉讼中,法官在诉讼中起起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作用;的作用;n n普通法法系倾向于普通法法系倾向于当事人主义当事人主义,控辩双方,控辩双方进行进行对抗式辩论对抗式辩论,法官在审判过程中采取,法官在审判过程中采取消极中立消极中立的立场 (七)在法律术语上的差异(七)在法律术语上的差异n n英国法的概念术语是由法官们在司法实践英国法的概念术语是由法官们在司法实践中独创的,它们在民法法系和其他法系中中独创的,它们在民法法系和其他法系中很难找到精确的对应词语,如侵害很难找到精确的对应词语,如侵害((trespass)、财务委托)、财务委托(bailment)、、信托信托(trust)、禁止翻供、禁止翻供(estoppel)、约、约因因(consideration)等等 可供阅读的文献可供阅读的文献n n【【美美】】约翰约翰•亨利亨利•梅利曼:梅利曼:《《大陆法系大陆法系》》(第二版),顾培东等译,法律出版社(第二版),顾培东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年版;n n【【澳澳】】维拉曼特:维拉曼特:《《法律导引法律导引》》,张智仁、,张智仁、周伟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周伟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年版 第四章第四章  法经济学的分析基础法经济学的分析基础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n n掌握法律市场理论的内容;掌握法律市场理论的内容;n n熟知法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熟知法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方法;n n掌握交易费用理论的内容;掌握交易费用理论的内容;n n掌握法经济学的四大基本定理掌握法经济学的四大基本定理 第一节第一节  法律市场理论法律市场理论一、作为一、作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法律的法律公共物品是指那种既不具公共物品是指那种既不具有竞争性(竞用性)又有竞争性(竞用性)又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如国防、广播、路灯、(如国防、广播、路灯、大海中的灯塔、航道中大海中的灯塔、航道中的航标、不拥挤的不收的航标、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等等)费道路等等)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指的是每个人对指的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会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的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的减少消费的减少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不是指无法排除不付费的人消费该产品付费的人消费该产品 n n法律的非竞争性:法律的非竞争性:法律的非竞争性:法律的非竞争性:张三对法律的消费并不影响李四对法律的消费。

      张三对法律的消费并不影响李四对法律的消费张三对法律的消费并不影响李四对法律的消费张三对法律的消费并不影响李四对法律的消费n n法律的非排他性:法律的非排他性:法律的非排他性:法律的非排他性:新生婴儿(不用纳税,不用为享受法律保护付费)新生婴儿(不用纳税,不用为享受法律保护付费)新生婴儿(不用纳税,不用为享受法律保护付费)新生婴儿(不用纳税,不用为享受法律保护付费)也同样受法律的保护也同样受法律的保护也同样受法律的保护也同样受法律的保护n n法律是一种由国家提供而得到社会公众普遍遵守法律是一种由国家提供而得到社会公众普遍遵守法律是一种由国家提供而得到社会公众普遍遵守法律是一种由国家提供而得到社会公众普遍遵守的公共物品的公共物品的公共物品的公共物品    经济学视角下法律制度的五个特点经济学视角下法律制度的五个特点 ØØ法律资源的稀缺性法律资源的稀缺性法律资源的稀缺性法律资源的稀缺性ØØ法律供给的垄断性法律供给的垄断性法律供给的垄断性法律供给的垄断性ØØ法律消费的公开性与非竞争性法律消费的公开性与非竞争性法律消费的公开性与非竞争性法律消费的公开性与非竞争性ØØ法律生产者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一致性法律生产者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一致性法律生产者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一致性法律生产者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一致性ØØ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一)法律资源的稀缺性法律资源的稀缺性n n法律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私人生产者没法律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私人生产者没有足够的激励来提供法律产品有足够的激励来提供法律产品 ;;n n国家机构(法律生产者)并不能保证提供国家机构(法律生产者)并不能保证提供优质适量的法律产品优质适量的法律产品 。

      (二)法律供给的垄断性(二)法律供给的垄断性原因:原因:原因:原因:n n一是因为法律的稀缺性、历史地理和传统因素以一是因为法律的稀缺性、历史地理和传统因素以一是因为法律的稀缺性、历史地理和传统因素以一是因为法律的稀缺性、历史地理和传统因素以及社会利益冲突与合作关系的特点,使得国家作及社会利益冲突与合作关系的特点,使得国家作及社会利益冲突与合作关系的特点,使得国家作及社会利益冲突与合作关系的特点,使得国家作为为为为“ “秩序和秩序构成的共同体秩序和秩序构成的共同体秩序和秩序构成的共同体秩序和秩序构成的共同体” ”,独占立法、司,独占立法、司,独占立法、司,独占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权力资源,有利于秩序的形成和稳法、行政执法权力资源,有利于秩序的形成和稳法、行政执法权力资源,有利于秩序的形成和稳法、行政执法权力资源,有利于秩序的形成和稳定n n二是由于用一个机构建立一套保护产权与社会发二是由于用一个机构建立一套保护产权与社会发二是由于用一个机构建立一套保护产权与社会发二是由于用一个机构建立一套保护产权与社会发展的大规模武力系统比建立许多小规模的私人武展的大规模武力系统比建立许多小规模的私人武展的大规模武力系统比建立许多小规模的私人武展的大规模武力系统比建立许多小规模的私人武力系统,即用公力救济取代私力救济更能带来规力系统,即用公力救济取代私力救济更能带来规力系统,即用公力救济取代私力救济更能带来规力系统,即用公力救济取代私力救济更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模经济效益模经济效益模经济效益    (三)法律消费的公开性与非竞争性(三)法律消费的公开性与非竞争性n n社会成员公开、均等地对法律进行消费社会成员公开、均等地对法律进行消费n n由于法律的公共物品性质,社会成员在消由于法律的公共物品性质,社会成员在消费法律产品时是非竞争性的费法律产品时是非竞争性的 (四)法律生产者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一致性(四)法律生产者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一致性(四)法律生产者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一致性(四)法律生产者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一致性n n现代民主政治的国家理论,普遍宣称政府服务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国家理论,普遍宣称政府服务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国家理论,普遍宣称政府服务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国家理论,普遍宣称政府服务于全社会的利益,除全民利益之外无任何特殊利益全社会的利益,除全民利益之外无任何特殊利益全社会的利益,除全民利益之外无任何特殊利益全社会的利益,除全民利益之外无任何特殊利益追求,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法律的制定、颁追求,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法律的制定、颁追求,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法律的制定、颁追求,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法律的制定、颁布和实施是为了人民的和平、安全和公众福利,布和实施是为了人民的和平、安全和公众福利,布和实施是为了人民的和平、安全和公众福利,布和实施是为了人民的和平、安全和公众福利,政府为社会公众的利益制定并执行法律。

      这些宪政府为社会公众的利益制定并执行法律这些宪政府为社会公众的利益制定并执行法律这些宪政府为社会公众的利益制定并执行法律这些宪政民主理论作为法律道义权威性的基础,其经济政民主理论作为法律道义权威性的基础,其经济政民主理论作为法律道义权威性的基础,其经济政民主理论作为法律道义权威性的基础,其经济学含义便是法律生产者和法律消费者之间效用函学含义便是法律生产者和法律消费者之间效用函学含义便是法律生产者和法律消费者之间效用函学含义便是法律生产者和法律消费者之间效用函数的一致性数的一致性数的一致性数的一致性 (五)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五)法律的普遍适用性n n对法律的消费只能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前提对法律的消费只能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前提下,由众多的守法者共同享受,具体的法下,由众多的守法者共同享受,具体的法律规范不能单独产生法律效力换言之,律规范不能单独产生法律效力换言之,非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法律产品是浑然一体非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法律产品是浑然一体的,不能割裂使用或任意歪曲解释的,不能割裂使用或任意歪曲解释 二、法律的供给-需求分析二、法律的供给-需求分析(一)法律市场(一)法律市场n n法律的生产者:政治国家法律的生产者:政治国家n n法律的消费者:市民社会法律的消费者:市民社会n n在法律市场上,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分别在法律市场上,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分别作为法律产品的供求双方,彼此交换法律作为法律产品的供求双方,彼此交换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律权力、法律责任。

      权利、法律义务、法律权力、法律责任 (二)法律供给(二)法律供给1、法律供给的特点:、法律供给的特点:n n法律供给者和需求者效用函数的近似一致性法律供给者和需求者效用函数的近似一致性法律供给者和需求者效用函数的近似一致性法律供给者和需求者效用函数的近似一致性n n具体法律供给者效用函数的具体法律供给者效用函数的具体法律供给者效用函数的具体法律供给者效用函数的“ “内在性内在性内在性内在性” ”n n法律供给的不确定性法律供给的不确定性法律供给的不确定性法律供给的不确定性n n法律供给的强制性与垄断性法律供给的强制性与垄断性法律供给的强制性与垄断性法律供给的强制性与垄断性所谓内在性是指国家机关组织内确立用以所谓内在性是指国家机关组织内确立用以指导、规制和评估机构运行和组织成员指导、规制和评估机构运行和组织成员行为的准则目标,与该组织的法定职能、行为的准则目标,与该组织的法定职能、社会公共目标不一致社会公共目标不一致 “内在性内在性”决定决定了具体的法律供给者在提供法律的活动了具体的法律供给者在提供法律的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顾及自身的特殊利益,中,不可避免地要顾及自身的特殊利益,从而可能扭曲法律的供给。

      从而可能扭曲法律的供给 2、法律供给的影响因素、法律供给的影响因素n n既存法律制度既存法律制度既存法律制度既存法律制度影响法律的供给;影响法律的供给;影响法律的供给;影响法律的供给;n n法律供给者法律供给者法律供给者法律供给者对有关未来法律的需求、实施成本、对有关未来法律的需求、实施成本、对有关未来法律的需求、实施成本、对有关未来法律的需求、实施成本、收益收益收益收益的预期的预期的预期的预期影响法律的供给;影响法律的供给;影响法律的供给;影响法律的供给;n n法律的法律的法律的法律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影响法律的供给;影响法律的供给;影响法律的供给;影响法律的供给;n n相关物质条件相关物质条件相关物质条件相关物质条件是否具备也影响法律的供给是否具备也影响法律的供给是否具备也影响法律的供给是否具备也影响法律的供给 (三)法律需求(三)法律需求1、法律需求的特点、法律需求的特点n n法律需求的法律需求的营利性营利性n n法律需求的法律需求的层次性层次性n n法律需求的法律需求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 2、法律需求的影响因素、法律需求的影响因素n n法律的效用法律的效用n n既存法律制度既存法律制度n n价格价格n n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n n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收入n n相关物品的价格相关物品的价格 (四)法律供求的均衡(四)法律供求的均衡n n法律供求均衡的基本含义:法律供求均衡的基本含义:法律供求均衡的基本含义:法律供求均衡的基本含义:法律的价值都能通过立法和实施过程顺利地实现,法律的价值都能通过立法和实施过程顺利地实现,法律的价值都能通过立法和实施过程顺利地实现,法律的价值都能通过立法和实施过程顺利地实现,法律需求都能得以满足,法律供给适应法律需求,法律需求都能得以满足,法律供给适应法律需求,法律需求都能得以满足,法律供给适应法律需求,法律需求都能得以满足,法律供给适应法律需求,既不存在法律过剩,也不存在法律短缺,人们对既不存在法律过剩,也不存在法律短缺,人们对既不存在法律过剩,也不存在法律短缺,人们对既不存在法律过剩,也不存在法律短缺,人们对既定法律的内容和结构安排十分满意,因而无需既定法律的内容和结构安排十分满意,因而无需既定法律的内容和结构安排十分满意,因而无需既定法律的内容和结构安排十分满意,因而无需也无意改变现行制度。

      也无意改变现行制度也无意改变现行制度也无意改变现行制度n n法律供求均衡是一种理想状态法律供求均衡是一种理想状态法律供求均衡是一种理想状态法律供求均衡是一种理想状态 第二节第二节 法律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律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法律成本一、法律成本一、法律成本一、法律成本法律成本法律成本法律成本法律成本是法律系统运作整个动态过程所付的代价是法律系统运作整个动态过程所付的代价是法律系统运作整个动态过程所付的代价是法律系统运作整个动态过程所付的代价它具体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法治环节它具体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法治环节它具体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法治环节它具体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法治环节中当事人实现权利、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中当事人实现权利、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中当事人实现权利、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中当事人实现权利、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资源责任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资源责任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资源责任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资源n n法律成本大体分为两类:法律成本大体分为两类:法律成本大体分为两类:法律成本大体分为两类:立法成本立法成本立法成本立法成本和和和和法律实施成法律实施成法律实施成法律实施成本本本本。

            (一)立法成本(一)立法成本n n立法成本是指立法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所花费的时间、信息等资源的支出 立法成本一般包括:立法成本一般包括:立法成本一般包括:立法成本一般包括:   ((((1 1)立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办公与生活费用立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办公与生活费用立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办公与生活费用立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办公与生活费用2 2)采集立法信息与形成立法草案的费用采集立法信息与形成立法草案的费用采集立法信息与形成立法草案的费用采集立法信息与形成立法草案的费用3 3)审议立法草案与修订立法文本的费用审议立法草案与修订立法文本的费用审议立法草案与修订立法文本的费用审议立法草案与修订立法文本的费用4 4)制作和公布法律法规文本的费用制作和公布法律法规文本的费用制作和公布法律法规文本的费用制作和公布法律法规文本的费用   ((((5 5)传播法律法规信息的费用传播法律法规信息的费用传播法律法规信息的费用传播法律法规信息的费用 (二)法律实施成本(二)法律实施成本n n法律实施成本法律实施成本法律实施成本法律实施成本是指人们在法律实施(司法、执法、守法)是指人们在法律实施(司法、执法、守法)是指人们在法律实施(司法、执法、守法)是指人们在法律实施(司法、执法、守法)过程中的投入。

      过程中的投入过程中的投入过程中的投入ØØ来自国家机关方面的支出,如为准备新法律实施而进行宣来自国家机关方面的支出,如为准备新法律实施而进行宣来自国家机关方面的支出,如为准备新法律实施而进行宣来自国家机关方面的支出,如为准备新法律实施而进行宣传、教育的费用,实施过程中改变人们的习惯、清除旧法传、教育的费用,实施过程中改变人们的习惯、清除旧法传、教育的费用,实施过程中改变人们的习惯、清除旧法传、教育的费用,实施过程中改变人们的习惯、清除旧法影响的费用;影响的费用;影响的费用;影响的费用;ØØ司法、执法及法律监督的投入;司法、执法及法律监督的投入;司法、执法及法律监督的投入;司法、执法及法律监督的投入;ØØ来自社会公众个人方面的支出,如案件处理中当事人支付来自社会公众个人方面的支出,如案件处理中当事人支付来自社会公众个人方面的支出,如案件处理中当事人支付来自社会公众个人方面的支出,如案件处理中当事人支付的金钱和劳务(举证、律师费用等)、违法者支付的赔偿的金钱和劳务(举证、律师费用等)、违法者支付的赔偿的金钱和劳务(举证、律师费用等)、违法者支付的赔偿的金钱和劳务(举证、律师费用等)、违法者支付的赔偿金、缴纳的罚款以及公众守法的成本。

      金、缴纳的罚款以及公众守法的成本金、缴纳的罚款以及公众守法的成本金、缴纳的罚款以及公众守法的成本    二、法律收益二、法律收益n n广义的法律收益广义的法律收益广义的法律收益广义的法律收益指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过程指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过程指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过程指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过程中创造的全部净增收入中创造的全部净增收入中创造的全部净增收入中创造的全部净增收入n n从从从从法制角度法制角度法制角度法制角度看,有立法收益、司法收益、执法收看,有立法收益、司法收益、执法收看,有立法收益、司法收益、执法收看,有立法收益、司法收益、执法收益和守法收益;益和守法收益;益和守法收益;益和守法收益;n n从从从从社会角度社会角度社会角度社会角度看,有法律的经济收益、政治收益、看,有法律的经济收益、政治收益、看,有法律的经济收益、政治收益、看,有法律的经济收益、政治收益、伦理收益和社会收益;伦理收益和社会收益;伦理收益和社会收益;伦理收益和社会收益;n n从从从从收益构成角度收益构成角度收益构成角度收益构成角度看,有法律的总收益、平均收益、看,有法律的总收益、平均收益、看,有法律的总收益、平均收益、看,有法律的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

      边际收益、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边际收益、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边际收益、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 第三节第三节 法律的交易费用理论法律的交易费用理论 一、什么是交易费用一、什么是交易费用(又称交易成本又称交易成本)迄今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迄今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 n n科斯科斯科斯科斯   ::::“ “通过价格机制通过价格机制通过价格机制通过价格机制‘ ‘组织组织组织组织’ ’生产的最明显的生产的最明显的生产的最明显的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 ”、、、、“ “市场上市场上市场上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 ”、、、、“ “利利利利用价格机制也存在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或)成用价格机制也存在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或)成用价格机制也存在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或)成用价格机制也存在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或)成本本本本” ”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

      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n n阿罗阿罗阿罗阿罗::::交易费用交易费用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就是就是就是就是“ “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 ”被喻为被喻为被喻为被喻为“ “经济世界中的摩擦力经济世界中的摩擦力经济世界中的摩擦力经济世界中的摩擦力” ”n n张五常张五常张五常张五常::::“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交易成本包括那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交易成本包括那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交易成本包括那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交易成本包括那些不可能存在于一个克鲁梭些不可能存在于一个克鲁梭些不可能存在于一个克鲁梭些不可能存在于一个克鲁梭• •鲁滨逊(一个人)经鲁滨逊(一个人)经鲁滨逊(一个人)经鲁滨逊(一个人)经济中的所有成本济中的所有成本济中的所有成本济中的所有成本 ” 二、交易费用的分类二、交易费用的分类ØØ制度本身制度本身制度本身制度本身即即即即交易的制度框架交易的制度框架交易的制度框架交易的制度框架形成的形成的形成的形成的成本成本成本成本ØØ在制度框架内人们在制度框架内人们在制度框架内人们在制度框架内人们从事具体交易活动的成本从事具体交易活动的成本从事具体交易活动的成本从事具体交易活动的成本    制度本身的成本制度本身的成本包括:包括:ØØ制度制定成本制度制定成本ØØ制度运转或实施成本制度运转或实施成本ØØ制度监督或维护成本制度监督或维护成本ØØ制度变革成本制度变革成本 具体交易活动的成本具体交易活动的成本包括包括包括包括::ØØ发现交易对象或寻找交易伙伴的成本发现交易对象或寻找交易伙伴的成本发现交易对象或寻找交易伙伴的成本发现交易对象或寻找交易伙伴的成本ØØ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ØØ讨价还价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ØØ订立交易契约的成本订立交易契约的成本订立交易契约的成本订立交易契约的成本ØØ履行契约的成本履行契约的成本履行契约的成本履行契约的成本ØØ监督契约履行的成本监督契约履行的成本监督契约履行的成本监督契约履行的成本ØØ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 三、交易费用分析理论的内涵及其应用三、交易费用分析理论的内涵及其应用((1)不同的当事人对于权利的不同估价是权)不同的当事人对于权利的不同估价是权利发生交易的源泉。

      利发生交易的源泉2)法律制度的存在之所以必要,关键在于)法律制度的存在之所以必要,关键在于它能节约交易费用它能节约交易费用 ((3)在不同的法律和法律规范下,交易成本)在不同的法律和法律规范下,交易成本的高低不同的高低不同  ((4)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权利应该赋予那些最珍惜它们的人么,权利应该赋予那些最珍惜它们的人5)法律应该明确界定和维护当事人权利,)法律应该明确界定和维护当事人权利,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点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点 ((6)法律供给要与社会对法律的有效需求相)法律供给要与社会对法律的有效需求相一致   第四节第四节  法经济学的基本定理法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n n根据曲振涛、杨恺钧的根据曲振涛、杨恺钧的根据曲振涛、杨恺钧的根据曲振涛、杨恺钧的《《《《法经济学教程法经济学教程法经济学教程法经济学教程》》》》,法经济学有六,法经济学有六,法经济学有六,法经济学有六大基本定理:大基本定理:大基本定理:大基本定理:ØØ斯密定理斯密定理斯密定理斯密定理ØØ马克思定理马克思定理马克思定理马克思定理ØØ霍布斯定理霍布斯定理霍布斯定理霍布斯定理ØØ科斯定理科斯定理科斯定理科斯定理ØØ波斯纳定理波斯纳定理波斯纳定理波斯纳定理ØØ沃纳定理沃纳定理沃纳定理沃纳定理上述定理为法经济学的深化和拓展铺垫了理论基石。

      上述定理为法经济学的深化和拓展铺垫了理论基石上述定理为法经济学的深化和拓展铺垫了理论基石上述定理为法经济学的深化和拓展铺垫了理论基石 一、斯密定理一、斯密定理n n亚当亚当•斯密(斯密(1723~~1790):):ØØ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ØØ“经济学之父经济学之父”ØØ “经济自由之神经济自由之神” n n代表作: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简称)(简称《《国富论国富论》》))n n《《国富论国富论》》的主题:阐述财富的性质和发的主题:阐述财富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的原因展变化的原因n n《《国富论国富论》》的基本思想:基于的基本思想:基于“利己心利己心”的经济自由思想的经济自由思想—— “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n n“ “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

      由于宁愿投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场合一样,场合一样,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    “斯密定理斯密定理”n n斯密所言的斯密所言的“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指的是市场斯密认为,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斯密认为,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主要的手段,通过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的手段,通过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机制、竞争机制)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资源配置的最优自愿交换对个人是互利自愿交换对个人是互利的 n n斯密被喻为斯密被喻为斯密被喻为斯密被喻为经济自由之神经济自由之神经济自由之神经济自由之神斯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反对政府干预经济n n君主或国家应尽的义务君主或国家应尽的义务君主或国家应尽的义务君主或国家应尽的义务只有三个:只有三个:只有三个:只有三个: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除此之外的事情,都应留给除此之外的事情,都应留给除此之外的事情,都应留给除此之外的事情,都应留给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市场市场市场市场去做 法经济学的“谈判理论谈判理论”  n n“谈判理论谈判理论”——一个关于当事人如何达一个关于当事人如何达成合作协议的理论成合作协议的理论n n谈判理论以传统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认为谈判理论以传统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认为自愿合作可以自愿合作可以使得一项资源从估价低的主使得一项资源从估价低的主体手中转移到估价高的主体手中,从而体手中转移到估价高的主体手中,从而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提高合作双方的福利水平也提高合作双方的福利水平 p一个例子:旧车出售一个例子:旧车出售n n事实:事实:生活在一座小镇里的亚当拥有一辆修缮一新生活在一座小镇里的亚当拥有一辆修缮一新的的19571957年生产的追猎篷车拥有和驾驶这年生产的追猎篷车拥有和驾驶这辆篷车的效用对亚当来说值辆篷车的效用对亚当来说值30003000美元。

      多美元多年渴望这辆车的布莱尔继承了年渴望这辆车的布莱尔继承了50005000美元的美元的遗产并决定从亚当那里购得此车在检查遗产并决定从亚当那里购得此车在检查了这辆车之后,布莱尔判定他拥有和驾驶了这辆车之后,布莱尔判定他拥有和驾驶这辆车的效用值这辆车的效用值40004000美元 存在潜在交易的可能性存在潜在交易的可能性n n潜在的出售者对于这辆车估价低于潜在的购买者,潜在的出售者对于这辆车估价低于潜在的购买者,潜在的出售者对于这辆车估价低于潜在的购买者,潜在的出售者对于这辆车估价低于潜在的购买者,所以有谈判的余地所以有谈判的余地所以有谈判的余地所以有谈判的余地n n假设交易是自愿的,亚当不会同意少于假设交易是自愿的,亚当不会同意少于假设交易是自愿的,亚当不会同意少于假设交易是自愿的,亚当不会同意少于30003000美美美美元出售这辆车,而布莱尔不会支付多余元出售这辆车,而布莱尔不会支付多余元出售这辆车,而布莱尔不会支付多余元出售这辆车,而布莱尔不会支付多余40004000美美美美元的价格,因此,出售的价格势必介于两者之间元的价格,因此,出售的价格势必介于两者之间元的价格,因此,出售的价格势必介于两者之间。

      元的价格,因此,出售的价格势必介于两者之间n n一个合理的出售价格是一个合理的出售价格是一个合理的出售价格是一个合理的出售价格是35003500美元,这一价格是美元,这一价格是美元,这一价格是美元,这一价格是一个折衷的办法一个折衷的办法一个折衷的办法一个折衷的办法    讨价还价讨价还价n n在谈判过程中,各方可能会:在谈判过程中,各方可能会:在谈判过程中,各方可能会:在谈判过程中,各方可能会:陈述事实:陈述事实:陈述事实:陈述事实:“ “这辆车在机械上无懈可击这辆车在机械上无懈可击这辆车在机械上无懈可击这辆车在机械上无懈可击……”……”诉诸规范诉诸规范诉诸规范诉诸规范::::“ “37003700美元这个价格是不公平的美元这个价格是不公平的美元这个价格是不公平的美元这个价格是不公平的……”……”威胁:威胁:威胁:威胁: “ “少于少于少于少于35003500美元我是不会同意的美元我是不会同意的美元我是不会同意的美元我是不会同意的……”……”诱骗诱骗诱骗诱骗::::“ “如果如果如果如果…………我将感激之至我将感激之至我将感激之至我将感激之至” ” 等等    可能的结果:形成合作解或不合作解可能的结果:形成合作解或不合作解 n n合作解合作解是指亚当和布莱尔在价格上达成了是指亚当和布莱尔在价格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并成功地出售了旧车。

      一致意见并成功地出售了旧车n n不合作解不合作解是指他们未能在价格上达成一致是指他们未能在价格上达成一致协议,并且未能把旧车转让出去协议,并且未能把旧车转让出去  不合作的结果不合作的结果n n合作失败,各自回复到自己的某种水平的福利:合作失败,各自回复到自己的某种水平的福利:合作失败,各自回复到自己的某种水平的福利:合作失败,各自回复到自己的某种水平的福利:亚当亚当亚当亚当持有并使用旧车,对他来说值持有并使用旧车,对他来说值持有并使用旧车,对他来说值持有并使用旧车,对他来说值3000300030003000美元布莱尔布莱尔布莱尔布莱尔持有货币持有货币持有货币持有货币5000500050005000美元,或将货币用于篷车以外的其他事美元,或将货币用于篷车以外的其他事美元,或将货币用于篷车以外的其他事美元,或将货币用于篷车以外的其他事情上为简单起见,假设他这样使用货币的价值就是货币情上为简单起见,假设他这样使用货币的价值就是货币情上为简单起见,假设他这样使用货币的价值就是货币情上为简单起见,假设他这样使用货币的价值就是货币的面额价值,即的面额价值,即的面额价值,即的面额价值,即5000500050005000美元。

      美元n n因而在不合作解中,双方的利益(称为他们的因而在不合作解中,双方的利益(称为他们的因而在不合作解中,双方的利益(称为他们的因而在不合作解中,双方的利益(称为他们的风险值风险值风险值风险值)为)为)为)为亚当亚当亚当亚当30003000美元(他持有车的价值),而布莱尔美元(他持有车的价值),而布莱尔美元(他持有车的价值),而布莱尔美元(他持有车的价值),而布莱尔50005000美美美美元(他的现款数值)元(他的现款数值)元(他的现款数值)元(他的现款数值)n n不合作解的总价值为不合作解的总价值为不合作解的总价值为不合作解的总价值为30003000++++50005000====80008000美元 合作的结果合作的结果n n若合作成功,布莱尔拥有了篷车,这对他值若合作成功,布莱尔拥有了篷车,这对他值若合作成功,布莱尔拥有了篷车,这对他值若合作成功,布莱尔拥有了篷车,这对他值40004000美元,另外,双方最后各得布莱尔美元,另外,双方最后各得布莱尔美元,另外,双方最后各得布莱尔美元,另外,双方最后各得布莱尔50005000美元的一部分美元的一部分美元的一部分美元的一部分例如,亚当可能同意以例如,亚当可能同意以例如,亚当可能同意以例如,亚当可能同意以35003500美元转让篷车。

      那么美元转让篷车那么美元转让篷车那么美元转让篷车那么布莱尔就拥有一辆对他值布莱尔就拥有一辆对他值布莱尔就拥有一辆对他值布莱尔就拥有一辆对他值40004000美元的车和他美元的车和他美元的车和他美元的车和他50005000美元中的美元中的美元中的美元中的15001500美元因此,合作解的值美元因此,合作解的值美元因此,合作解的值美元因此,合作解的值为为为为40004000++++50005000====90009000n n合作带来的剩余是合作与非合作间的差额:合作带来的剩余是合作与非合作间的差额:合作带来的剩余是合作与非合作间的差额:合作带来的剩余是合作与非合作间的差额:90009000----80008000====10001000美元 n n谈判问题的一个合理的解是要每个谈判人获得风谈判问题的一个合理的解是要每个谈判人获得风谈判问题的一个合理的解是要每个谈判人获得风谈判问题的一个合理的解是要每个谈判人获得风险值外加合作剩余的一个平等份额险值外加合作剩余的一个平等份额险值外加合作剩余的一个平等份额险值外加合作剩余的一个平等份额具体地讲,亚当得到具体地讲,亚当得到具体地讲,亚当得到具体地讲,亚当得到35003500美元,而布莱尔获得美元,而布莱尔获得美元,而布莱尔获得美元,而布莱尔获得55005500美元。

      美元要达到这个分割,布莱尔应为该车向亚当支付要达到这个分割,布莱尔应为该车向亚当支付要达到这个分割,布莱尔应为该车向亚当支付要达到这个分割,布莱尔应为该车向亚当支付35003500美元这样亚当就拥有美元这样亚当就拥有美元这样亚当就拥有美元这样亚当就拥有35003500美元现金,美元现金,美元现金,美元现金,而布莱尔则拥有一辆对他值而布莱尔则拥有一辆对他值而布莱尔则拥有一辆对他值而布莱尔则拥有一辆对他值40004000美元的车和美元的车和美元的车和美元的车和15001500美元现金美元现金美元现金美元现金 谈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分为三个阶段:n n第一、建立风险值;第一、建立风险值;第一、建立风险值;第一、建立风险值; n n第二,决定合作剩余第二,决定合作剩余第二,决定合作剩余第二,决定合作剩余(合作剩余是指资源由于合(合作剩余是指资源由于合(合作剩余是指资源由于合(合作剩余是指资源由于合作从对其评价低的地方流入到对其评价高的地方作从对其评价低的地方流入到对其评价高的地方作从对其评价低的地方流入到对其评价高的地方作从对其评价低的地方流入到对其评价高的地方所产生的福利水平的增加);所产生的福利水平的增加);所产生的福利水平的增加);所产生的福利水平的增加); n n第三,就分配合作的剩余问题达成条件。

      第三,就分配合作的剩余问题达成条件第三,就分配合作的剩余问题达成条件第三,就分配合作的剩余问题达成条件 谈判理论的主要内容n n第一、自愿合作第一、自愿合作第一、自愿合作第一、自愿合作(交易双方自愿自主地对交易对(交易双方自愿自主地对交易对(交易双方自愿自主地对交易对(交易双方自愿自主地对交易对象、价格、数量、方式以及风险分配等进行协商)象、价格、数量、方式以及风险分配等进行协商)象、价格、数量、方式以及风险分配等进行协商)象、价格、数量、方式以及风险分配等进行协商)是实现效率的最佳途径;是实现效率的最佳途径;是实现效率的最佳途径;是实现效率的最佳途径;n n第二,但实际上存在着诸多阻碍自愿合作的因素第二,但实际上存在着诸多阻碍自愿合作的因素第二,但实际上存在着诸多阻碍自愿合作的因素第二,但实际上存在着诸多阻碍自愿合作的因素(可以将自愿合作的障碍归纳为三种费用:信息(可以将自愿合作的障碍归纳为三种费用:信息(可以将自愿合作的障碍归纳为三种费用:信息(可以将自愿合作的障碍归纳为三种费用:信息传递费用;监督费用;对策费用传递费用;监督费用;对策费用传递费用;监督费用;对策费用传递费用;监督费用;对策费用 ););););n n第三,必须克服阻碍谈判进行的因素,恢复效率第三,必须克服阻碍谈判进行的因素,恢复效率第三,必须克服阻碍谈判进行的因素,恢复效率第三,必须克服阻碍谈判进行的因素,恢复效率(财产法、合同法等的一个中心目的就是要消除(财产法、合同法等的一个中心目的就是要消除(财产法、合同法等的一个中心目的就是要消除(财产法、合同法等的一个中心目的就是要消除私人谈判的障碍)私人谈判的障碍)私人谈判的障碍)私人谈判的障碍) ;;;;n n第四,在恢复效率的途径中,又以能够促进当事第四,在恢复效率的途径中,又以能够促进当事第四,在恢复效率的途径中,又以能够促进当事第四,在恢复效率的途径中,又以能够促进当事人进行自愿合作的安排为最佳。

      人进行自愿合作的安排为最佳人进行自愿合作的安排为最佳人进行自愿合作的安排为最佳 二、霍布斯定理二、霍布斯定理n n霍布斯(霍布斯(Hobbes,,1588--1679):):     英国人,近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英国人,近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n n代表作:代表作:《《利维坦利维坦》》((Leviathan))n n全书分为四个部分:论人类、论国家、论全书分为四个部分:论人类、论国家、论基督教国家、论黑暗的王国基督教国家、论黑暗的王国 “ “霍布斯丛林霍布斯丛林霍布斯丛林霍布斯丛林————人人相互为敌的战争状态人人相互为敌的战争状态人人相互为敌的战争状态人人相互为敌的战争状态” ” n n在在在在 “ “论人类论人类论人类论人类” ”中,霍布斯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中,霍布斯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中,霍布斯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中,霍布斯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作为自然的生物,人类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作为自然的生物,人类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作为自然的生物,人类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作为自然的生物,人类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生存,从而是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生存,从而是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生存,从而是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生存,从而是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的。

      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象狼和的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象狼和的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象狼和的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象狼和狼一样处于可怕的自然状态中狼一样处于可怕的自然状态中狼一样处于可怕的自然状态中狼一样处于可怕的自然状态中 “霍布斯丛林霍布斯丛林霍布斯丛林霍布斯丛林————人人相互为敌的战争状态人人相互为敌的战争状态人人相互为敌的战争状态人人相互为敌的战争状态” ”  国家为什么会产生国家为什么会产生n n“ “论国家论国家论国家论国家” ” 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在不幸的生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在不幸的生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在不幸的生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在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活中都享有活中都享有活中都享有“ “生而平等生而平等生而平等生而平等” ”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出于人的理出于人的理出于人的理性性性性,人们相互间订立契约(信约),,人们相互间订立契约(信约),,人们相互间订立契约(信约),,人们相互间订立契约(信约),放弃个人的放弃个人的放弃个人的放弃个人的自然权利自然权利自然权利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如议会),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成的集体(如议会),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成的集体(如议会),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成的集体(如议会),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化为一个人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化为一个人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化为一个人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化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

      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 “象象象象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成为国家,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成为国家,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成为国家,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成为国家,在拉丁文中成为城邦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在拉丁文中成为城邦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在拉丁文中成为城邦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在拉丁文中成为城邦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生,生,生,————用更尊敬的方式来说,这就是用更尊敬的方式来说,这就是用更尊敬的方式来说,这就是用更尊敬的方式来说,这就是活的上帝活的上帝活的上帝活的上帝的诞生…………国家的本质就存在于他身上国家的本质就存在于他身上国家的本质就存在于他身上国家的本质就存在于他身上 n n用一个定义来说,这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用一个定义来说,这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用一个定义来说,这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用一个定义来说,这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

      承当这一人格的人就称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承当这一人格的人就称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承当这一人格的人就称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承当这一人格的人就称为主权者,为主权者,为主权者,为主权者,…………其余的每一个人都是它的臣民其余的每一个人都是它的臣民其余的每一个人都是它的臣民其余的每一个人都是它的臣民 ”n n霍布斯认为,主权者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人民霍布斯认为,主权者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人民霍布斯认为,主权者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人民霍布斯认为,主权者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人民有义务绝对服从于主权者或国家而国家则必须有义务绝对服从于主权者或国家而国家则必须有义务绝对服从于主权者或国家而国家则必须有义务绝对服从于主权者或国家而国家则必须尽到自己的职责:一是对外抵御敌人侵略,保障尽到自己的职责:一是对外抵御敌人侵略,保障尽到自己的职责:一是对外抵御敌人侵略,保障尽到自己的职责:一是对外抵御敌人侵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对内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安宁;三国家安全;二是对内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安宁;三国家安全;二是对内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安宁;三国家安全;二是对内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安宁;三是保障人民通过合法的劳动生产致富是保障人民通过合法的劳动生产致富。

      是保障人民通过合法的劳动生产致富是保障人民通过合法的劳动生产致富 规范的霍布斯定理规范的霍布斯定理n n霍布斯认为霍布斯认为霍布斯认为霍布斯认为“ “法(指道德、信守协议等自然法)法(指道德、信守协议等自然法)法(指道德、信守协议等自然法)法(指道德、信守协议等自然法)在战争面前是沉默的在战争面前是沉默的在战争面前是沉默的在战争面前是沉默的” ”,即由于人与人之间具有,即由于人与人之间具有,即由于人与人之间具有,即由于人与人之间具有相互危害的心理,仅通过私人之间订立协议,信相互危害的心理,仅通过私人之间订立协议,信相互危害的心理,仅通过私人之间订立协议,信相互危害的心理,仅通过私人之间订立协议,信守承诺等方式来履行社会契约是无法保障的,而守承诺等方式来履行社会契约是无法保障的,而守承诺等方式来履行社会契约是无法保障的,而守承诺等方式来履行社会契约是无法保障的,而主张运用主张运用主张运用主张运用“ “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及其法律体系来维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及其法律体系来维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及其法律体系来维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及其法律体系来维护和平,保证社会契约被正确履行护和平,保证社会契约被正确履行护和平,保证社会契约被正确履行护和平,保证社会契约被正确履行” ”。

      因此,因此,规规规规范的霍布斯定理指国家通过建立法律结构,使私范的霍布斯定理指国家通过建立法律结构,使私范的霍布斯定理指国家通过建立法律结构,使私范的霍布斯定理指国家通过建立法律结构,使私人协议难以达成所造成的损失最小(或者说使私人协议难以达成所造成的损失最小(或者说使私人协议难以达成所造成的损失最小(或者说使私人协议难以达成所造成的损失最小(或者说使私人在资源配置上的意见分歧所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人在资源配置上的意见分歧所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人在资源配置上的意见分歧所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人在资源配置上的意见分歧所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n n规范的霍布斯定理是财产法的第一个原则,规范的霍布斯定理是财产法的第一个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法律的设计应该能防止胁根据这一原则,法律的设计应该能防止胁迫和消除意见分歧的损害迫和消除意见分歧的损害 n n规范的霍布斯定理在合同法中也得到应用规范的霍布斯定理在合同法中也得到应用我们反对履行在强迫和胁迫之下作出的承我们反对履行在强迫和胁迫之下作出的承诺便是一例实际上,关于强迫和胁迫的诺便是一例实际上,关于强迫和胁迫的合同法有助于维持国民社会并防止其退步合同法有助于维持国民社会并防止其退步到自然状态,在这种自然状态下,意见的到自然状态,在这种自然状态下,意见的分歧将引起惨重的损失。

      分歧将引起惨重的损失 三、科斯定理三、科斯定理n n科斯定理是科斯定理是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资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内在联系源配置效率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n n该定理的基本内涵包含在科斯于该定理的基本内涵包含在科斯于1960年发年发表的表的《《社会成本问题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但一文中,但“科斯科斯定理定理”这一术语并非科斯本人而是斯蒂格这一术语并非科斯本人而是斯蒂格勒在勒在《《价格理论价格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一书中首先使用 n n科斯在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中提出:“如果如果定价制度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产定价制度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 n n关于科斯定理,不同的经济学家由于理解关于科斯定理,不同的经济学家由于理解上的差异而在表述上并不完全一致,科斯上的差异而在表述上并不完全一致,科斯本人又不愿意对此做出解释,因此,科斯本人又不愿意对此做出解释,因此,科斯定理一直没有规范的、权威的表述定理一直没有规范的、权威的表述  (一)科斯第一定理(一)科斯第一定理科斯第一定理也称为实证的科斯定理:科斯第一定理也称为实证的科斯定理: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使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使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在一个零交易成本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在一个零交易成本世界里,不论如何选择法规,如何将资源世界里,不论如何选择法规,如何将资源进行初次配置,只要交易自由,通过市场进行初次配置,只要交易自由,通过市场交换,总会产生资源配置高效率的结果。

      交换,总会产生资源配置高效率的结果 (二)科斯第二定理(二)科斯第二定理n n科斯第二定理也称为规范的科斯定理:科斯第二定理也称为规范的科斯定理:科斯第二定理也称为规范的科斯定理:科斯第二定理也称为规范的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世界里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世界里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世界里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带来,不同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带来,不同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带来,不同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由于交易是有成本的,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由于交易是有成本的,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由于交易是有成本的,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由于交易是有成本的,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成本不同,从而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成本不同,从而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成本不同,从而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成本不同,从而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有不同的影响因而,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也有不同的影响因而,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也有不同的影响因而,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也有不同的影响因而,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法律制度对法律制度对法律制度对法律制度对产权的初始安排和重新安排的选择是重要的产权的初始安排和重新安排的选择是重要的产权的初始安排和重新安排的选择是重要的产权的初始安排和重新安排的选择是重要的。

      换句话说,在现实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现实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现实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现实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能使交易成本影能使交易成本影能使交易成本影能使交易成本影响最小化的法律是最适当的法律响最小化的法律是最适当的法律响最小化的法律是最适当的法律响最小化的法律是最适当的法律这种法律给市场交易者这种法律给市场交易者这种法律给市场交易者这种法律给市场交易者以更多的方便,而不是麻烦,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以更多的方便,而不是麻烦,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以更多的方便,而不是麻烦,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以更多的方便,而不是麻烦,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三)科斯第三定理(三)科斯第三定理n n根据科斯的思想,概括出科斯第三定理:根据科斯的思想,概括出科斯第三定理:由于制度本身的生产不是无代价的,因此,由于制度本身的生产不是无代价的,因此,生产什么制度、怎样生产制度的选择将导生产什么制度、怎样生产制度的选择将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致不同的经济效率 四、波斯纳定理四、波斯纳定理理查德理查德理查德理查德•A••A•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波斯纳:(19391939-)-)-)-)n n19591959年以最优生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年以最优生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年以最优生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年以最优生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n n19621962年以全年级第一名毕业于哈佛法学院。

      在法学院期年以全年级第一名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在法学院期年以全年级第一名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在法学院期年以全年级第一名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在法学院期间,他担任过间,他担任过间,他担任过间,他担任过《《《《哈佛法学评论哈佛法学评论哈佛法学评论哈佛法学评论》》》》主编他没有拿过主编他没有拿过主编他没有拿过主编他没有拿过Ph.DPh.D,但他曾获得过包括耶鲁、乔治城等国内外大学的荣誉法,但他曾获得过包括耶鲁、乔治城等国内外大学的荣誉法,但他曾获得过包括耶鲁、乔治城等国内外大学的荣誉法,但他曾获得过包括耶鲁、乔治城等国内外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n n19621962----1967  1967  先后在联邦最高法院担任大法官布冉能先后在联邦最高法院担任大法官布冉能先后在联邦最高法院担任大法官布冉能先后在联邦最高法院担任大法官布冉能法律助手一年,并先后在其他政府机关任职,同时开始接法律助手一年,并先后在其他政府机关任职,同时开始接法律助手一年,并先后在其他政府机关任职,同时开始接法律助手一年,并先后在其他政府机关任职,同时开始接触并自学经济学,形成了他的学术思想触并自学经济学,形成了他的学术思想触并自学经济学,形成了他的学术思想。

      触并自学经济学,形成了他的学术思想 n n19681968年,他加入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成为副教授;次年,年,他加入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成为副教授;次年,年,他加入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成为副教授;次年,年,他加入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成为副教授;次年,他来到了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他来到了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他来到了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他来到了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n n19731973年年年年《《《《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出版给整个法律界带来了一出版给整个法律界带来了一出版给整个法律界带来了一出版给整个法律界带来了一场场场场“ “革命革命革命革命” ” ;;;;19781978年以后又成为法学院讲座教授年以后又成为法学院讲座教授年以后又成为法学院讲座教授年以后又成为法学院讲座教授n n19811981年,里根总统提名他出任联邦第七上诉法院(在芝年,里根总统提名他出任联邦第七上诉法院(在芝年,里根总统提名他出任联邦第七上诉法院(在芝年,里根总统提名他出任联邦第七上诉法院(在芝加哥)法官至今,并在加哥)法官至今,并在加哥)法官至今,并在加哥)法官至今,并在19931993年到年到年到年到20002000年间因为资深担年间因为资深担年间因为资深担年间因为资深担任首席法官(院长),兼管该法院的一些行政事物。

      任首席法官(院长),兼管该法院的一些行政事物任首席法官(院长),兼管该法院的一些行政事物任首席法官(院长),兼管该法院的一些行政事物波斯纳是大约波斯纳是大约波斯纳是大约波斯纳是大约2020部著作和部著作和部著作和部著作和180180篇论文的作者或合作者篇论文的作者或合作者篇论文的作者或合作者篇论文的作者或合作者————在这么说时,著作和文章的数量可能又略有增加在这么说时,著作和文章的数量可能又略有增加在这么说时,著作和文章的数量可能又略有增加在这么说时,著作和文章的数量可能又略有增加 n n波斯纳对法律的经济分析的贡献与一个被波斯纳对法律的经济分析的贡献与一个被证明是富有成效的猜想相连:证明是富有成效的猜想相连:普通法能够被最好地理解为一个被设计来产普通法能够被最好地理解为一个被设计来产生经济上高效率成果的规范体系生经济上高效率成果的规范体系 波斯纳定理波斯纳定理n n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权利应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权利应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 n n波斯纳法经济学的经济分析思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条件波斯纳法经济学的经济分析思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条件波斯纳法经济学的经济分析思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条件波斯纳法经济学的经济分析思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基础之上:的基础之上:的基础之上:((((1 1)行为人的行为是他们在特定法律条件下进行成本-收)行为人的行为是他们在特定法律条件下进行成本-收)行为人的行为是他们在特定法律条件下进行成本-收)行为人的行为是他们在特定法律条件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当事人对一定权利的不同估价是其交易得益分析的结果,当事人对一定权利的不同估价是其交易得益分析的结果,当事人对一定权利的不同估价是其交易得益分析的结果,当事人对一定权利的不同估价是其交易得以进行的原动力;以进行的原动力;以进行的原动力;以进行的原动力;((((2 2)法律制度在运行中会给当事人带来收益和成本,故可)法律制度在运行中会给当事人带来收益和成本,故可)法律制度在运行中会给当事人带来收益和成本,故可)法律制度在运行中会给当事人带来收益和成本,故可用最大化、均衡和效率来评价法律行为;用最大化、均衡和效率来评价法律行为;用最大化、均衡和效率来评价法律行为;用最大化、均衡和效率来评价法律行为;((((3 3)财产权利界定清晰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通过制定使权)财产权利界定清晰可以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制定使权)财产权利界定清晰可以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制定使权)财产权利界定清晰可以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制定使权利让渡的成本比较低的法律,可以促使资源流向使用效率利让渡的成本比较低的法律,可以促使资源流向使用效率利让渡的成本比较低的法律,可以促使资源流向使用效率利让渡的成本比较低的法律,可以促使资源流向使用效率高者手中,从而能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高者手中,从而能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高者手中,从而能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高者手中,从而能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第五章第五章  财产法的经济分析财产法的经济分析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n n掌握财产与产权的区别;掌握财产与产权的区别;n n了解财产法的基本内容;了解财产法的基本内容;n n了解并掌握财产法的经济分析方法及其意了解并掌握财产法的经济分析方法及其意义 关于财产法的经济分析主要集中于四个基本关于财产法的经济分析主要集中于四个基本问题:问题:((1)所有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所有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3)所有者如何合法地处置其财产?)所有者如何合法地处置其财产?((4)如何保护产权?如何赔偿对产权的侵犯)如何保护产权?如何赔偿对产权的侵犯?? 一、几个概念:一、几个概念:财产、产权与财产法财产、产权与财产法 (一)财产((一)财产(property))n n财产财产是是产权产权的客体,是与主体相分离或相的客体,是与主体相分离或相对分离、能够被人们拥有、对人们有用的、对分离、能够被人们拥有、对人们有用的、稀缺的对象,是人们建立产权关系的客观稀缺的对象,是人们建立产权关系的客观基础。

      基础 作为财产必须同时具备的四个条件作为财产必须同时具备的四个条件n n第一、必须独立或第一、必须独立或第一、必须独立或第一、必须独立或相对独立相对独立相对独立相对独立于主体(人或人的群于主体(人或人的群于主体(人或人的群于主体(人或人的群体)的意志而存在的对象也就是说,财产必须体)的意志而存在的对象也就是说,财产必须体)的意志而存在的对象也就是说,财产必须体)的意志而存在的对象也就是说,财产必须是与财产主体分离开来的是与财产主体分离开来的是与财产主体分离开来的是与财产主体分离开来的n n第二、必须是能够被人们所拥有的对象,即必须第二、必须是能够被人们所拥有的对象,即必须第二、必须是能够被人们所拥有的对象,即必须第二、必须是能够被人们所拥有的对象,即必须能够为人们所控制和利用能够为人们所控制和利用能够为人们所控制和利用能够为人们所控制和利用n n第三、必须对人具有使用价值,即必须有用第三、必须对人具有使用价值,即必须有用第三、必须对人具有使用价值,即必须有用第三、必须对人具有使用价值,即必须有用n n第四,必须有稀缺性第四,必须有稀缺性第四,必须有稀缺性第四,必须有稀缺性    财产的分类财产的分类n n从有无物理形态的角度,可以分为从有无物理形态的角度,可以分为从有无物理形态的角度,可以分为从有无物理形态的角度,可以分为有形财产和无有形财产和无有形财产和无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形财产形财产形财产;;;;n n从存在的空间位置的变动状况的角度,可以分为从存在的空间位置的变动状况的角度,可以分为从存在的空间位置的变动状况的角度,可以分为从存在的空间位置的变动状况的角度,可以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动产和不动产动产和不动产动产和不动产;;;;n n从财产的社会形态的角度,可以分为从财产的社会形态的角度,可以分为从财产的社会形态的角度,可以分为从财产的社会形态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实物不同的实物不同的实物不同的实物财产、不同的价值财产和货币财产财产、不同的价值财产和货币财产财产、不同的价值财产和货币财产财产、不同的价值财产和货币财产;;;;n n从在再生产中的地位和用途的角度,可以分为从在再生产中的地位和用途的角度,可以分为从在再生产中的地位和用途的角度,可以分为从在再生产中的地位和用途的角度,可以分为生生生生产要素和劳动产品,或者分为生产资料、流通资产要素和劳动产品,或者分为生产资料、流通资产要素和劳动产品,或者分为生产资料、流通资产要素和劳动产品,或者分为生产资料、流通资料和消费资料。

      料和消费资料料和消费资料料和消费资料 (二)产权(财产权利或广义所有权)((二)产权(财产权利或广义所有权)( property-rights)) 1、什么是产权、什么是产权n n《《《《牛津法律大辞典牛津法律大辞典牛津法律大辞典牛津法律大辞典》》》》::::产产产产权权权权“ “亦亦亦亦称称称称财财财财产产产产所所所所有有有有权权权权,,,,是是是是指指指指存存存存在在在在于于于于任任任任何何何何容容容容体体体体之之之之中中中中或或或或之之之之上上上上的的的的完完完完全全全全权权权权利利利利,,,,它它它它包包包包括括括括占占占占有有有有权权权权、、、、使使使使用用用用权权权权、、、、出出出出借借借借权权权权、、、、转转转转让让让让权权权权、、、、用用用用尽尽尽尽权权权权、、、、消消消消费费费费权权权权和和和和其其其其他他他他与与与与财财财财产产产产有有有有关的权利关的权利关的权利关的权利 ”n n阿尔钦:阿尔钦:阿尔钦:阿尔钦: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用的权利用的权利用的权利 n nE.富鲁布顿和富鲁布顿和S.佩杰威齐:佩杰威齐:产权不是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产权不是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社会中盛行的社会中盛行的产权制度便可以描述为界定每个在稀缺资产权制度便可以描述为界定每个在稀缺资源利用方面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源利用方面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  n n黄少安:黄少安:黄少安:黄少安:产权,简言之,就是对财产的权利,亦即对财产的产权,简言之,就是对财产的权利,亦即对财产的产权,简言之,就是对财产的权利,亦即对财产的产权,简言之,就是对财产的权利,亦即对财产的广义的所有权广义的所有权广义的所有权广义的所有权————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和使用权和使用权和使用权它是人们(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它是人们(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它是人们(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它是人们(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的经济权利关系;其直观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的经济权利关系;其直观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的经济权利关系;其直观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的经济权利关系;其直观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

      实质上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 2、产权的基本属性、产权的基本属性n n排他性排他性排他性排他性n n有限性有限性有限性有限性n n可交易性可交易性可交易性可交易性n n可分解性可分解性可分解性可分解性n n行为性行为性行为性行为性 ((1)产权的排他性)产权的排他性n n产权的排他性是指产权的排他性是指产权主体的对外排斥性产权主体的对外排斥性或对特定权利的垄断性或对特定权利的垄断性  ((2)产权的有限性)产权的有限性n n产权的有限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产权的有限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任何产权与别的产权之间,必须有清晰的界一是指任何产权与别的产权之间,必须有清晰的界一是指任何产权与别的产权之间,必须有清晰的界一是指任何产权与别的产权之间,必须有清晰的界限(不同产权之间的界线或界区);限(不同产权之间的界线或界区);限(不同产权之间的界线或界区);限(不同产权之间的界线或界区);二是指任何产权必须有限度(特定权利的数量大小二是指任何产权必须有限度(特定权利的数量大小二是指任何产权必须有限度(特定权利的数量大小二是指任何产权必须有限度(特定权利的数量大小或范围)。

      或范围)或范围)或范围) n n任何产权必须有限度,包括以下含义:任何产权必须有限度,包括以下含义:任何产权必须有限度,包括以下含义:任何产权必须有限度,包括以下含义:第一,任何财产都有一个数量限度;第一,任何财产都有一个数量限度;第一,任何财产都有一个数量限度;第一,任何财产都有一个数量限度;第二,对特定财产的产权是一组由所有权、占有权、第二,对特定财产的产权是一组由所有权、占有权、第二,对特定财产的产权是一组由所有权、占有权、第二,对特定财产的产权是一组由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组成的权利体系,其中的任何一支配权和使用权组成的权利体系,其中的任何一支配权和使用权组成的权利体系,其中的任何一支配权和使用权组成的权利体系,其中的任何一项的利益都有一个数量限度;项的利益都有一个数量限度;项的利益都有一个数量限度;项的利益都有一个数量限度;第三,对于产权主体来说,产权的行使意味着对财第三,对于产权主体来说,产权的行使意味着对财第三,对于产权主体来说,产权的行使意味着对财第三,对于产权主体来说,产权的行使意味着对财产施加某种影响那么,产权的行使有一个作用产施加某种影响那么,产权的行使有一个作用产施加某种影响。

      那么,产权的行使有一个作用产施加某种影响那么,产权的行使有一个作用范围或作用区域这个区域必须有限度,而且必范围或作用区域这个区域必须有限度,而且必范围或作用区域这个区域必须有限度,而且必范围或作用区域这个区域必须有限度,而且必须要确定须要确定须要确定须要确定    ((3)产权的可交易性)产权的可交易性n n产权的可交易性是指产权可以在不同主体产权的可交易性是指产权可以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转手或让渡之间进行转手或让渡n n产权的交易过程实质是资源流动和配置过产权的交易过程实质是资源流动和配置过程 ((4)产权的可分解性)产权的可分解性n n产权的可分解性是指对特定财产的各项产产权的可分解性是指对特定财产的各项产权可以分属于不同主体的性质权可以分属于不同主体的性质  ((5)产权的行为性)产权的行为性n n产权的行为性是指产权主体在财产权利的产权的行为性是指产权主体在财产权利的界区内有权做什么、不做什么,有权阻止界区内有权做什么、不做什么,有权阻止别人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等的性质别人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等的性质n n产权规则或产权制度是对产权主体行为的产权规则或产权制度是对产权主体行为的规范,既包括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认可,规范,既包括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认可,又包括对非法行为的约束和惩处条款。

      又包括对非法行为的约束和惩处条款  (三)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对(三)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对“财产财产”概念的使用概况概念的使用概况n n在普通法系国家的有关法律文献里,在普通法系国家的有关法律文献里,在普通法系国家的有关法律文献里,在普通法系国家的有关法律文献里,“ “财产财产财产财产” ”等等等等同于同于同于同于“ “产权产权产权产权” ”或或或或“ “财产权利财产权利财产权利财产权利” ”或或或或“ “广义的所有权广义的所有权广义的所有权广义的所有权” ”,,,,而没有而没有而没有而没有“ “所有权所有权所有权所有权” ”(即产权)概念即产权)概念即产权)概念即产权)概念n n在普通法中,在普通法中,在普通法中,在普通法中,凡是个人可以支配的、具有使用和凡是个人可以支配的、具有使用和凡是个人可以支配的、具有使用和凡是个人可以支配的、具有使用和交换价值的东西都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不论是交换价值的东西都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不论是交换价值的东西都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不论是交换价值的东西都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普通法中的个人财产实际上普通法中的个人财产实际上普通法中的个人财产实际上普通法中的个人财产实际上是指个人的总的财富。

      是指个人的总的财富是指个人的总的财富是指个人的总的财富    n n大陆法系国家使用的大陆法系国家使用的大陆法系国家使用的大陆法系国家使用的“ “财产财产财产财产” ”概念有三种含义:概念有三种含义:概念有三种含义:概念有三种含义:第一,财产是指有货币价值的权利客体它等于有第一,财产是指有货币价值的权利客体它等于有第一,财产是指有货币价值的权利客体它等于有第一,财产是指有货币价值的权利客体它等于有体物或有形财产;体物或有形财产;体物或有形财产;体物或有形财产;第二,认为财产是指人们对物享有的所有权;这一第二,认为财产是指人们对物享有的所有权;这一第二,认为财产是指人们对物享有的所有权;这一第二,认为财产是指人们对物享有的所有权;这一含义强调的是:财产必须是有主物,没有主体的含义强调的是:财产必须是有主物,没有主体的含义强调的是:财产必须是有主物,没有主体的含义强调的是:财产必须是有主物,没有主体的物不是财产物不是财产物不是财产物不是财产第三,认为财产可以指物和权利的总和第三,认为财产可以指物和权利的总和第三,认为财产可以指物和权利的总和第三,认为财产可以指物和权利的总和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财产权利的构成体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财产权利的构成体系 (四)财产法(四)财产法n n英美的财产法(英美的财产法(英美的财产法(英美的财产法(law of propertylaw of property)是指规定对)是指规定对)是指规定对)是指规定对物的直接的和排他的权利的法律。

      相当于大陆法物的直接的和排他的权利的法律相当于大陆法物的直接的和排他的权利的法律相当于大陆法物的直接的和排他的权利的法律相当于大陆法系中的物权法以及债权法的某些部分,如赠与、系中的物权法以及债权法的某些部分,如赠与、系中的物权法以及债权法的某些部分,如赠与、系中的物权法以及债权法的某些部分,如赠与、信托n n大陆法系中没有大陆法系中没有大陆法系中没有大陆法系中没有“ “财产法财产法财产法财产法” ”的概念,一般泛指调的概念,一般泛指调的概念,一般泛指调的概念,一般泛指调整财产关系的法,不似英美法中有严格意义的整财产关系的法,不似英美法中有严格意义的整财产关系的法,不似英美法中有严格意义的整财产关系的法,不似英美法中有严格意义的“ “财产法财产法财产法财产法” ”n n英美财产法并没有完整的体系,美国和英国都没英美财产法并没有完整的体系,美国和英国都没英美财产法并没有完整的体系,美国和英国都没英美财产法并没有完整的体系,美国和英国都没有统一的财产法,其做法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对有统一的财产法,其做法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对有统一的财产法,其做法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对有统一的财产法,其做法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对象发布不同法规或法案。

      象发布不同法规或法案象发布不同法规或法案象发布不同法规或法案    二、财产法的基本内容二、财产法的基本内容((((1 1)分配或确认社会主体可拥有的财产范围;)分配或确认社会主体可拥有的财产范围;)分配或确认社会主体可拥有的财产范围;)分配或确认社会主体可拥有的财产范围;((((2 2)确认这些主体拥有的权利和行使权利的一般)确认这些主体拥有的权利和行使权利的一般)确认这些主体拥有的权利和行使权利的一般)确认这些主体拥有的权利和行使权利的一般规则;规则;规则;规则;((((3 3)保护主体权利的行使和禁止或惩罚危害权利)保护主体权利的行使和禁止或惩罚危害权利)保护主体权利的行使和禁止或惩罚危害权利)保护主体权利的行使和禁止或惩罚危害权利行使秩序的行为行使秩序的行为行使秩序的行为行使秩序的行为这三类权利概括了物权法或财产法的基本内容这三类权利概括了物权法或财产法的基本内容这三类权利概括了物权法或财产法的基本内容这三类权利概括了物权法或财产法的基本内容    比如:比如:n n【【【【英英英英】】】】F.H.F.H.F.H.F.H.劳森和劳森和劳森和劳森和B.B.B.B.拉登所著拉登所著拉登所著拉登所著《《《《财产法财产法财产法财产法》》》》主要内主要内主要内主要内容包括:容包括:容包括:容包括:物的分类、财产权益的保护、财产权益的取得、所物的分类、财产权益的保护、财产权益的取得、所物的分类、财产权益的保护、财产权益的取得、所物的分类、财产权益的保护、财产权益的取得、所有权、所有权的分离、为适应市场需要而对分离有权、所有权的分离、为适应市场需要而对分离有权、所有权的分离、为适应市场需要而对分离有权、所有权的分离、为适应市场需要而对分离之所有权的调和、财产的实际利用、共存于数人之所有权的调和、财产的实际利用、共存于数人之所有权的调和、财产的实际利用、共存于数人之所有权的调和、财产的实际利用、共存于数人之间的财产权益、租赁和货物的租用、限定授予之间的财产权益、租赁和货物的租用、限定授予之间的财产权益、租赁和货物的租用、限定授予之间的财产权益、租赁和货物的租用、限定授予财产契据、资本与收益所有权之控制:永久产权财产契据、资本与收益所有权之控制:永久产权财产契据、资本与收益所有权之控制:永久产权财产契据、资本与收益所有权之控制:永久产权与收益积累、担保、继承、登记、财产法的边缘与收益积累、担保、继承、登记、财产法的边缘与收益积累、担保、继承、登记、财产法的边缘与收益积累、担保、继承、登记、财产法的边缘问题:许可对土地的影响等等。

      问题:许可对土地的影响等等问题:许可对土地的影响等等问题:许可对土地的影响等等 n n《《《《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的主要内容包括:的主要内容包括: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总则总则总则: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物权的保护: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物权的保护: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物权的保护: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物权的保护所有权所有权所有权所有权: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业主的建: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业主的建: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业主的建: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定定定用益物权用益物权用益物权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权、地役权权、地役权权、地役权担保物权担保物权担保物权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占有占有占有占有 三、对财产法进行经济分析的四个基本问题三、对财产法进行经济分析的四个基本问题((((1 1)所有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所有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所有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所有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 2)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3 3)所有者如何合法地处置其财产?)所有者如何合法地处置其财产?)所有者如何合法地处置其财产?)所有者如何合法地处置其财产?((((4 4)如何保护产权?如何赔偿对产权的侵犯?)如何保护产权?如何赔偿对产权的侵犯?)如何保护产权?如何赔偿对产权的侵犯?)如何保护产权?如何赔偿对产权的侵犯?    (一)所有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一)所有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为什么要建立所有权)?(为什么要建立所有权)? 1、、R.A.波斯纳:财产法律制度能够创造有效波斯纳:财产法律制度能够创造有效使用资源的激励使用资源的激励n n通过对特定的生产要素(资源)建立排他性的占通过对特定的生产要素(资源)建立排他性的占通过对特定的生产要素(资源)建立排他性的占通过对特定的生产要素(资源)建立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即产权),可以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即产权),可以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即产权),可以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即产权),可以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积极性。

      积极性n n一般而言,财产权越完整(个人拥有对财产的占一般而言,财产权越完整(个人拥有对财产的占一般而言,财产权越完整(个人拥有对财产的占一般而言,财产权越完整(个人拥有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各项权能)、排他性越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各项权能)、排他性越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各项权能)、排他性越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各项权能)、排他性越高,则个人有效利用资源的激励越大高,则个人有效利用资源的激励越大高,则个人有效利用资源的激励越大高,则个人有效利用资源的激励越大 n n要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人们对特要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人们对特定资源的定资源的产权还必须是可转让的产权还必须是可转让的  n n波斯纳认为,如果任何有价值的(意味着波斯纳认为,如果任何有价值的(意味着既稀缺又有需求的)资源为人们所有(既稀缺又有需求的)资源为人们所有(普普遍性遍性),所有权意味着排除他人使用资源),所有权意味着排除他人使用资源((排他性排他性)和使用所有权本身的绝对权,)和使用所有权本身的绝对权,并且所有权是可以自由转让的,或像法学并且所有权是可以自由转让的,或像法学家所说的是可以让渡的(家所说的是可以让渡的(可转让性可转让性),那),那么,资源价值就能最大化。

      么,资源价值就能最大化 2、、R.罗伯特和罗伯特和T.尤伦:谈判理论尤伦:谈判理论n n一个思想实验一个思想实验 ::假设一个社会只有人、土地、农业和军事技假设一个社会只有人、土地、农业和军事技术,但没有法院和政府人们靠耕种土地术,但没有法院和政府人们靠耕种土地维生他们对土地可能有道德上的所有权,维生他们对土地可能有道德上的所有权,但没有政府来确定和保护这些权力这些但没有政府来确定和保护这些权力这些所有权是靠那些愿意并能够维护其财产的所有权是靠那些愿意并能够维护其财产的个人、家庭或家庭联盟来自我履行的个人、家庭或家庭联盟来自我履行的  思考:思考:n n在这个假想的世界上,人们不惜时间、不在这个假想的世界上,人们不惜时间、不辞辛劳地保护各种大小不同的土地是理性辞辛劳地保护各种大小不同的土地是理性的吗?的吗? n n对个人理性的事情,从社会角度来看有效对个人理性的事情,从社会角度来看有效率吗?率吗?  n n由社会拥有一个大规模的武装而不是由许由社会拥有一个大规模的武装而不是由许多小规模的私人武装来防御对土地的侵占多小规模的私人武装来防御对土地的侵占将会实现规模经济将会实现规模经济 n n一套有效的财产法律制度,一个强有力的一套有效的财产法律制度,一个强有力的产权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增产权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增加社会财富。

      加社会财富  3、、R.科斯:交易成本理论科斯: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在零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在零交易成本的条件下,无论法律的初始界,无论法律的初始界定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定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使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在一个零交易成使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在一个零交易成本世界里,不论如何选择法规,如何将资本世界里,不论如何选择法规,如何将资源进行初次配置,只要交易自由,通过市源进行初次配置,只要交易自由,通过市场交换,总会产生资源配置高效率的结果场交换,总会产生资源配置高效率的结果 在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世界里交易成本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权利的初,不同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也始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由于交易是有成本的,不同的产就是说,由于交易是有成本的,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成本不同,从而对资源的配权制度下交易成本不同,从而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有不同的影响因而,为了优化置效率也有不同的影响因而,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法律制度对产权的初始安排和资源配置,法律制度对产权的初始安排和重新安排的选择是重要的重新安排的选择是重要的  (二)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二)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1、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私人可以拥有什么财产法经济学法经济学利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经利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经济区别来概述那些由私人所有最有效率的济区别来概述那些由私人所有最有效率的资源以及由公共所有最有效率的资源。

      资源以及由公共所有最有效率的资源由私人所有的应该是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由私人所有的应该是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私人产品,而由公共所有的应该是具有非私人产品,而由公共所有的应该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的公共产品排他性和非竞用性的公共产品 n n财产经济理论建议:财产经济理论建议:所有权应该赋予任何一种资源,所有权应该赋予任何一种资源,所有权应该赋予任何一种资源,所有权应该赋予任何一种资源,只要只要只要只要被称为财产的被称为财产的被称为财产的被称为财产的一组权力将带来使用那种资源的更大效率并由此一组权力将带来使用那种资源的更大效率并由此一组权力将带来使用那种资源的更大效率并由此一组权力将带来使用那种资源的更大效率并由此增加社会财富,增加社会财富,增加社会财富,增加社会财富,只要只要只要只要建立和履行这些所有权的代建立和履行这些所有权的代建立和履行这些所有权的代建立和履行这些所有权的代价小于收益价小于收益价小于收益价小于收益 n n法经济学家认为:法经济学家认为:法经济学家认为:法经济学家认为:建立和履行私人产品所有权的代价低,建立和履行建立和履行私人产品所有权的代价低,建立和履行建立和履行私人产品所有权的代价低,建立和履行建立和履行私人产品所有权的代价低,建立和履行公共产品所有权的代价则高。

      公共产品所有权的代价则高公共产品所有权的代价则高公共产品所有权的代价则高故土地、小麦和劳动力之类的故土地、小麦和劳动力之类的故土地、小麦和劳动力之类的故土地、小麦和劳动力之类的私人产品私人产品私人产品私人产品趋于由私人趋于由私人趋于由私人趋于由私人所有,而诸如空气和公海之类的所有,而诸如空气和公海之类的所有,而诸如空气和公海之类的所有,而诸如空气和公海之类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则趋于则趋于则趋于则趋于不由私人所有不由私人所有不由私人所有不由私人所有 思考:思考:n n作为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作为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信息信息”(如天(如天气预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等方气预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等等)用什么方式提供会更面的基础研究等等)用什么方式提供会更有效率呢?有效率呢?可参阅罗伯特可参阅罗伯特可参阅罗伯特可参阅罗伯特• • • •考特、托马斯考特、托马斯考特、托马斯考特、托马斯• • • •尤伦的尤伦的尤伦的尤伦的《《《《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 2、所有权取得的方式、所有权取得的方式((1)什么是所有权取得)什么是所有权取得所有权的取得是指民事主体基于一定法律事所有权的取得是指民事主体基于一定法律事实获得某物的所有权,从而在该特定主体实获得某物的所有权,从而在该特定主体与其他人之间发生以该物为客体的所有权与其他人之间发生以该物为客体的所有权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  ((2)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所有权的原始取得n n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第一次取得新物、无主物的所有权,或者第一次取得新物、无主物的所有权,或者不以原所有人的权利或意志为根据而取得不以原所有人的权利或意志为根据而取得原物的所有权原物的所有权 原始取得的几种方式:原始取得的几种方式:①①先占所谓先占,即以所有的意思而先于他人占有所谓先占,即以所有的意思而先于他人占有无主财产的事实无主财产的事实先占是一切物的所有权的最初取得方式先占是一切物的所有权的最初取得方式  ②②拾得即拾得遗失物遗失物是他人不慎即拾得遗失物遗失物是他人不慎丧失占有的物丧失占有的物③③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埋藏物是指埋藏于埋藏物是指埋藏于土地之中的物;隐藏物是指隐藏于土地以土地之中的物;隐藏物是指隐藏于土地以外的其他包藏物中的物外的其他包藏物中的物④④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结合在一起或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结合在一起或者利用他人之物加工而成为新物的事实者利用他人之物加工而成为新物的事实  ⑤⑤⑤⑤取得原物的孳息取得原物的孳息取得原物的孳息取得原物的孳息。

      ⑥⑥⑥⑥时效取得时效取得时效取得时效取得即所有权因占有时效而取得所谓占即所有权因占有时效而取得所谓占即所有权因占有时效而取得所谓占即所有权因占有时效而取得所谓占有时效,又称为取得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有时效,又称为取得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有时效,又称为取得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有时效,又称为取得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一定的时间而取得一定权利的法律制度,持续经过一定的时间而取得一定权利的法律制度,持续经过一定的时间而取得一定权利的法律制度,持续经过一定的时间而取得一定权利的法律制度,即占有他人动产或不动产,持续达到法定期间而即占有他人动产或不动产,持续达到法定期间而即占有他人动产或不动产,持续达到法定期间而即占有他人动产或不动产,持续达到法定期间而取得该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取得该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取得该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取得该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制度   ⑦⑦⑦⑦国家强制取得所有权国家强制取得所有权国家强制取得所有权国家强制取得所有权 ((3)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所有权的继受取得n n~又称传来所得,是指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又称传来所得,是指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又称传来所得,是指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又称传来所得,是指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根据而通过一定法律行为取得原所有人的所志为根据而通过一定法律行为取得原所有人的所志为根据而通过一定法律行为取得原所有人的所志为根据而通过一定法律行为取得原所有人的所有权。

      有权①①①①通过转让财产的民事法律行为取得所有权,如买通过转让财产的民事法律行为取得所有权,如买通过转让财产的民事法律行为取得所有权,如买通过转让财产的民事法律行为取得所有权,如买卖、互易、赠与、消费借贷等卖、互易、赠与、消费借贷等卖、互易、赠与、消费借贷等卖、互易、赠与、消费借贷等②②②②根据一定的法律事件取得所有权如继承、遗赠根据一定的法律事件取得所有权如继承、遗赠根据一定的法律事件取得所有权如继承、遗赠根据一定的法律事件取得所有权如继承、遗赠等③③③③其他继受取得方法如法院判决或仲裁决定、行其他继受取得方法如法院判决或仲裁决定、行其他继受取得方法如法院判决或仲裁决定、行其他继受取得方法如法院判决或仲裁决定、行政命令、法人或合伙财产的清算等等政命令、法人或合伙财产的清算等等政命令、法人或合伙财产的清算等等政命令、法人或合伙财产的清算等等 3、所有权取得方式的经济分析、所有权取得方式的经济分析——以先占、以先占、拾得、时效取得为例拾得、时效取得为例((1)先占取得)先占取得先占原则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提出了一个相先占原则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而且费用较低的办法来决定所有权对简单而且费用较低的办法来决定所有权要求。

      要求 n n先占原则在产权体系中存在的先占原则在产权体系中存在的缺陷缺陷::如果对易逝的、易流动的天然气、石油等资如果对易逝的、易流动的天然气、石油等资源也适用源也适用先占原则先占原则的话,就的话,就会导致投机性会导致投机性先占的无效投资先占的无效投资 n n克服上述缺陷的一个办法:克服上述缺陷的一个办法:只要有可能,易逝财产的所有权要求应与其只要有可能,易逝财产的所有权要求应与其他易于观察的财产所有权挂钩他易于观察的财产所有权挂钩 两种规则的比较两种规则的比较n n所有权与先占挂钩的规则具有易于执行的优点,所有权与先占挂钩的规则具有易于执行的优点,所有权与先占挂钩的规则具有易于执行的优点,所有权与先占挂钩的规则具有易于执行的优点,但又有刺激所有者进行不经济的投资行为的缺点;但又有刺激所有者进行不经济的投资行为的缺点;但又有刺激所有者进行不经济的投资行为的缺点;但又有刺激所有者进行不经济的投资行为的缺点;n n所有权与先占脱节的规则具有避免先占投资的优所有权与先占脱节的规则具有避免先占投资的优所有权与先占脱节的规则具有避免先占投资的优所有权与先占脱节的规则具有避免先占投资的优点,却有执行需要花费代价的缺点。

      点,却有执行需要花费代价的缺点点,却有执行需要花费代价的缺点点,却有执行需要花费代价的缺点n n从效率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在先占规则下的过从效率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在先占规则下的过从效率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在先占规则下的过从效率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在先占规则下的过度投资激励与同占有无关的所有权的执行和实施度投资激励与同占有无关的所有权的执行和实施度投资激励与同占有无关的所有权的执行和实施度投资激励与同占有无关的所有权的执行和实施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河南:五地市争抢一片云河南:五地市争抢一片云    人工降雨引出法人工降雨引出法律空白律空白 2004-7-13 10:48:442004-7-13 10:48:44 n   7 7月月月月9 9日下午至日下午至日下午至日下午至1111日凌晨,从南阳上空向东北方向飘移的日凌晨,从南阳上空向东北方向飘移的日凌晨,从南阳上空向东北方向飘移的日凌晨,从南阳上空向东北方向飘移的一片携带丰富水汽的云块,让久旱无雨的平顶山、驻马店、一片携带丰富水汽的云块,让久旱无雨的平顶山、驻马店、一片携带丰富水汽的云块,让久旱无雨的平顶山、驻马店、一片携带丰富水汽的云块,让久旱无雨的平顶山、驻马店、漯河、许昌、周口漯河、许昌、周口漯河、许昌、周口漯河、许昌、周口5 5市喜不自禁。

      在竞相实施人工增雨、市喜不自禁在竞相实施人工增雨、市喜不自禁在竞相实施人工增雨、市喜不自禁在竞相实施人工增雨、争相发射炮弹和火箭弹声中,如何合理利用分配大气雨水争相发射炮弹和火箭弹声中,如何合理利用分配大气雨水争相发射炮弹和火箭弹声中,如何合理利用分配大气雨水争相发射炮弹和火箭弹声中,如何合理利用分配大气雨水资源,成为法律空白下的一项争议话题资源,成为法律空白下的一项争议话题资源,成为法律空白下的一项争议话题资源,成为法律空白下的一项争议话题n n据了解,从据了解,从据了解,从据了解,从7 7月月月月9 9日晚日晚日晚日晚8 8时至翌日下午时至翌日下午时至翌日下午时至翌日下午5 5时,漯河市人工增时,漯河市人工增时,漯河市人工增时,漯河市人工增雨指挥部设在雨指挥部设在雨指挥部设在雨指挥部设在3 3县县县县1 1区的区的区的区的1818个发射点,共打出增雨炮弹个发射点,共打出增雨炮弹个发射点,共打出增雨炮弹个发射点,共打出增雨炮弹725725发、火箭弹发、火箭弹发、火箭弹发、火箭弹4040枚   n n当在市区居民抱怨街道积水难行的同时,乡下的农民则欣当在市区居民抱怨街道积水难行的同时,乡下的农民则欣当在市区居民抱怨街道积水难行的同时,乡下的农民则欣当在市区居民抱怨街道积水难行的同时,乡下的农民则欣喜若狂。

      据统计,降雨量最少的漯河市区和郾城县,也在喜若狂据统计,降雨量最少的漯河市区和郾城县,也在喜若狂据统计,降雨量最少的漯河市区和郾城县,也在喜若狂据统计,降雨量最少的漯河市区和郾城县,也在5050毫米以上,而舞阳县则高达毫米以上,而舞阳县则高达毫米以上,而舞阳县则高达毫米以上,而舞阳县则高达8181毫米,均达到了暴雨标毫米,均达到了暴雨标毫米,均达到了暴雨标毫米,均达到了暴雨标准肆虐漯河准肆虐漯河准肆虐漯河准肆虐漯河1 1个多月的干旱,彻底解除个多月的干旱,彻底解除个多月的干旱,彻底解除个多月的干旱,彻底解除             n n与此同时,在平、驻、许、周四市的郊区和乡野,与此同时,在平、驻、许、周四市的郊区和乡野,与此同时,在平、驻、许、周四市的郊区和乡野,与此同时,在平、驻、许、周四市的郊区和乡野,用于增雨的近千个高射炮和火箭发射台,也在轰用于增雨的近千个高射炮和火箭发射台,也在轰用于增雨的近千个高射炮和火箭发射台,也在轰用于增雨的近千个高射炮和火箭发射台,也在轰鸣声中不停地喷射着火舌,把富含水汽的云块鸣声中不停地喷射着火舌,把富含水汽的云块鸣声中不停地喷射着火舌,把富含水汽的云块鸣声中不停地喷射着火舌,把富含水汽的云块“ “撕成碎片撕成碎片撕成碎片撕成碎片” ”,化作甘霖降落到了饥渴的大地上。

      化作甘霖降落到了饥渴的大地上化作甘霖降落到了饥渴的大地上化作甘霖降落到了饥渴的大地上据了解,这次有条件实施人工增雨的豫中南据了解,这次有条件实施人工增雨的豫中南据了解,这次有条件实施人工增雨的豫中南据了解,这次有条件实施人工增雨的豫中南5 5个个个个市,旱情均得到不同程度地缓解市,旱情均得到不同程度地缓解市,旱情均得到不同程度地缓解市,旱情均得到不同程度地缓解n n1111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此次人工降雨量最多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此次人工降雨量最多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此次人工降雨量最多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此次人工降雨量最多的是平顶山和许昌两市,市区均超过的是平顶山和许昌两市,市区均超过的是平顶山和许昌两市,市区均超过的是平顶山和许昌两市,市区均超过100100毫米;毫米;毫米;毫米;周口市区最少,仅为周口市区最少,仅为周口市区最少,仅为周口市区最少,仅为2727毫米,其辖区某县的降雨毫米,其辖区某县的降雨毫米,其辖区某县的降雨毫米,其辖区某县的降雨量仅量仅量仅量仅7 7毫米同样出力流汗,周口市为何毫米同样出力流汗,周口市为何毫米同样出力流汗,周口市为何毫米同样出力流汗,周口市为何“ “广种广种广种广种薄收薄收薄收薄收” ”?据了解,人工增雨的?据了解,人工增雨的?据了解,人工增雨的?据了解,人工增雨的5 5市,借助的同是市,借助的同是市,借助的同是市,借助的同是一块自西南向东北飘移的云块,该云块最后到达一块自西南向东北飘移的云块,该云块最后到达一块自西南向东北飘移的云块,该云块最后到达一块自西南向东北飘移的云块,该云块最后到达周口市时,由于一路周口市时,由于一路周口市时,由于一路周口市时,由于一路“ “降雨降雨降雨降雨” ”消耗了不少储量,消耗了不少储量,消耗了不少储量,消耗了不少储量,加上加上加上加上4 4市在途中大面积截留,尽管到达周口上空市在途中大面积截留,尽管到达周口上空市在途中大面积截留,尽管到达周口上空市在途中大面积截留,尽管到达周口上空时遭到了时遭到了时遭到了时遭到了“ “暴打暴打暴打暴打” ”,但只挤出几点,但只挤出几点,但只挤出几点,但只挤出几点“ “毛毛雨毛毛雨毛毛雨毛毛雨” ”。

      n n1111日下午,周口市一位气象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日下午,周口市一位气象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日下午,周口市一位气象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日下午,周口市一位气象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某市过多截留云雨怨气很大:采访时,对某市过多截留云雨怨气很大:采访时,对某市过多截留云雨怨气很大:采访时,对某市过多截留云雨怨气很大:“ “那儿都暴雨成灾了,还在狂轰滥炸,这还有个规那儿都暴雨成灾了,还在狂轰滥炸,这还有个规那儿都暴雨成灾了,还在狂轰滥炸,这还有个规那儿都暴雨成灾了,还在狂轰滥炸,这还有个规矩没有?矩没有?矩没有?矩没有?” ”在本次人工增雨中,在本次人工增雨中,在本次人工增雨中,在本次人工增雨中,5 5市为抢夺云水市为抢夺云水市为抢夺云水市为抢夺云水资源,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仅漯河市,资源,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仅漯河市,资源,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仅漯河市,资源,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仅漯河市,就耗资了就耗资了就耗资了就耗资了2020多万元有的市提前几天架好炮位,多万元有的市提前几天架好炮位,多万元有的市提前几天架好炮位,多万元有的市提前几天架好炮位,有的还临时招聘从炮兵部队退役的有的还临时招聘从炮兵部队退役的有的还临时招聘从炮兵部队退役的有的还临时招聘从炮兵部队退役的“ “老兵老兵老兵老兵” ”守候守候守候守候炮台,在上空无飞机且空禁解除的隙间,不惜弹炮台,在上空无飞机且空禁解除的隙间,不惜弹炮台,在上空无飞机且空禁解除的隙间,不惜弹炮台,在上空无飞机且空禁解除的隙间,不惜弹如雨发。

      如雨发 n n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气资源的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气资源的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气资源的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气资源的掌控和驾驭能力提高很快掌控和驾驭能力提高很快掌控和驾驭能力提高很快掌控和驾驭能力提高很快…………n n但如何利用开发大气资源?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但如何利用开发大气资源?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但如何利用开发大气资源?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但如何利用开发大气资源?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做出相应规定此次法规做出相应规定此次法规做出相应规定此次法规做出相应规定此次5 5市争相人工增雨的效果旱市争相人工增雨的效果旱市争相人工增雨的效果旱市争相人工增雨的效果旱涝不均,犹如列强分割南极一般,凸显了无序竞争涝不均,犹如列强分割南极一般,凸显了无序竞争涝不均,犹如列强分割南极一般,凸显了无序竞争涝不均,犹如列强分割南极一般,凸显了无序竞争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调控大气资源,克服人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调控大气资源,克服人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调控大气资源,克服人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调控大气资源,克服人工增雨的片面功利行为,应是一项亟待研讨、解决的工增雨的片面功利行为,应是一项亟待研讨、解决的工增雨的片面功利行为,应是一项亟待研讨、解决的工增雨的片面功利行为,应是一项亟待研讨、解决的重要议题。

      重要议题重要议题重要议题            ((((   来源:河南报业网来源:河南报业网来源:河南报业网来源:河南报业网- -大河报大河报大河报大河报     作者:刘广超作者:刘广超作者:刘广超作者:刘广超   ))))n n思考:雨云(一种易逝的财产)应该属于谁?思考:雨云(一种易逝的财产)应该属于谁?思考:雨云(一种易逝的财产)应该属于谁?思考:雨云(一种易逝的财产)应该属于谁? ((2)拾得)拾得n n关于关于关于关于拾得人的义务拾得人的义务拾得人的义务拾得人的义务,主要有四项:,主要有四项:,主要有四项:,主要有四项:通知义务;保管义务;报告义务;返还义务通知义务;保管义务;报告义务;返还义务通知义务;保管义务;报告义务;返还义务通知义务;保管义务;报告义务;返还义务n n关于关于关于关于拾得人的权利拾得人的权利拾得人的权利拾得人的权利::::费用偿还请求权;报酬请求权;拾得人取得遗失物费用偿还请求权;报酬请求权;拾得人取得遗失物费用偿还请求权;报酬请求权;拾得人取得遗失物费用偿还请求权;报酬请求权;拾得人取得遗失物所有权 n n世界各国对拾得物的规定大致相同,即拾世界各国对拾得物的规定大致相同,即拾得遗失物的人在一定期限内,若财产无人得遗失物的人在一定期限内,若财产无人认领,拾得的财物便归个人所有。

      认领,拾得的财物便归个人所有 好心有好报好心有好报参考消息参考消息参考消息参考消息     20072007----0909----25 25 第第第第6 6版版版版n n【【【【中央社东京中央社东京中央社东京中央社东京9 9月月月月2424日电日电日电日电】】】】今年今年今年今年3 3月月月月1010日下午,日下午,日下午,日下午,在日本爱知县的一处建筑工地,一名在日本爱知县的一处建筑工地,一名在日本爱知县的一处建筑工地,一名在日本爱知县的一处建筑工地,一名4343岁的男性岁的男性岁的男性岁的男性建筑业者发现一个箱子,内装有建筑业者发现一个箱子,内装有建筑业者发现一个箱子,内装有建筑业者发现一个箱子,内装有50005000万日元他向警方报案,警方保管期限在今天凌晨零时届他向警方报案,警方保管期限在今天凌晨零时届他向警方报案,警方保管期限在今天凌晨零时届他向警方报案,警方保管期限在今天凌晨零时届满后,他和土地所有者均分,各得满后,他和土地所有者均分,各得满后,他和土地所有者均分,各得满后,他和土地所有者均分,各得25002500万日元n n当时这名男子为整理那处工地而使用重机械挖掘当时这名男子为整理那处工地而使用重机械挖掘当时这名男子为整理那处工地而使用重机械挖掘当时这名男子为整理那处工地而使用重机械挖掘土地时,发现一个长土地时,发现一个长土地时,发现一个长土地时,发现一个长3030厘米、宽厘米、宽厘米、宽厘米、宽2828厘米、高厘米、高厘米、高厘米、高1111厘米的箱子,里面全是厘米的箱子,里面全是厘米的箱子,里面全是厘米的箱子,里面全是1 1万日元大钞,总数达万日元大钞,总数达万日元大钞,总数达万日元大钞,总数达50005000万日元,他立即向警方报案。

      万日元,他立即向警方报案万日元,他立即向警方报案万日元,他立即向警方报案 n n日本遗失物法规定,保管期限是日本遗失物法规定,保管期限是日本遗失物法规定,保管期限是日本遗失物法规定,保管期限是6 6个月又个月又个月又个月又1414天这笔现金保管期限届满时,由于失主并未出现,这笔现金保管期限届满时,由于失主并未出现,这笔现金保管期限届满时,由于失主并未出现,这笔现金保管期限届满时,由于失主并未出现,50005000万日元的所有权将平均分属这位拾金不昧万日元的所有权将平均分属这位拾金不昧万日元的所有权将平均分属这位拾金不昧万日元的所有权将平均分属这位拾金不昧的男士以及土地所有者的男士以及土地所有者的男士以及土地所有者的男士以及土地所有者————一家住宅贩卖公司一家住宅贩卖公司一家住宅贩卖公司一家住宅贩卖公司n n这块土地预定作为住宅地出售,但之前所有者多这块土地预定作为住宅地出售,但之前所有者多这块土地预定作为住宅地出售,但之前所有者多这块土地预定作为住宅地出售,但之前所有者多次易手,次易手,次易手,次易手,50005000万日元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警万日元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警万日元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警万日元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警方接到方接到方接到方接到6 6次询问,结果并未发现失主,使得拾金次询问,结果并未发现失主,使得拾金次询问,结果并未发现失主,使得拾金次询问,结果并未发现失主,使得拾金不昧者平白多了不昧者平白多了不昧者平白多了不昧者平白多了25002500万日元入袋。

      万日元入袋万日元入袋万日元入袋 n n我国物权法第我国物权法第113条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条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国家所有思考:思考:我国物权法第我国物权法第113条是否给拾得者以足够的条是否给拾得者以足够的激励去积极寻找失主或上交拾得物?激励去积极寻找失主或上交拾得物? ((3)时效取得)时效取得n n为什么会有为什么会有为什么会有为什么会有“ “时效取得时效取得时效取得时效取得” ”这一制度的存在?这一制度的存在?这一制度的存在?这一制度的存在?两个效率方面的理由两个效率方面的理由两个效率方面的理由两个效率方面的理由::::第一,在关于真正所有权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中,这第一,在关于真正所有权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中,这第一,在关于真正所有权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中,这第一,在关于真正所有权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中,这个规则降低了确定真正所有权归属的管理成本个规则降低了确定真正所有权归属的管理成本个规则降低了确定真正所有权归属的管理成本个规则降低了确定真正所有权归属的管理成本   第二,通过制定一个生产性使用者从另一个非生产第二,通过制定一个生产性使用者从另一个非生产第二,通过制定一个生产性使用者从另一个非生产第二,通过制定一个生产性使用者从另一个非生产性使用者手中获得所有权的程序,有助于阻止稀性使用者手中获得所有权的程序,有助于阻止稀性使用者手中获得所有权的程序,有助于阻止稀性使用者手中获得所有权的程序,有助于阻止稀缺而有用的资源被长期闲置。

      缺而有用的资源被长期闲置缺而有用的资源被长期闲置缺而有用的资源被长期闲置    n n时效取得制度可能存在一种潜在的无效率:时效取得制度可能存在一种潜在的无效率:如果原始所有者对不使用他的财产的评价高于如果原始所有者对不使用他的财产的评价高于无权占有者对它的的评价,则所有权应保留无权占有者对它的的评价,则所有权应保留于原始所有者手中于原始所有者手中  (三)所有者如何合法地处置其财产?(三)所有者如何合法地处置其财产?n n考特和尤伦:考特和尤伦:考特和尤伦:考特和尤伦:财产制度将资源分配给人们是为了给予他们支配财财产制度将资源分配给人们是为了给予他们支配财财产制度将资源分配给人们是为了给予他们支配财财产制度将资源分配给人们是为了给予他们支配财产的自由它的根本思想是创设一个产的自由它的根本思想是创设一个产的自由它的根本思想是创设一个产的自由它的根本思想是创设一个自由处置圈自由处置圈自由处置圈自由处置圈,,,,在此范围内,所有者能自由地处置他们的财产在此范围内,所有者能自由地处置他们的财产在此范围内,所有者能自由地处置他们的财产在此范围内,所有者能自由地处置他们的财产n n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处置自己的财产时往往会越出这一自由处置人们在处置自己的财产时往往会越出这一自由处置人们在处置自己的财产时往往会越出这一自由处置人们在处置自己的财产时往往会越出这一自由处置圈,对他人制造好的或坏的影响,即产生圈,对他人制造好的或坏的影响,即产生圈,对他人制造好的或坏的影响,即产生圈,对他人制造好的或坏的影响,即产生外部性。

      外部性    n nn例例例例1 1::::      某糖果制造商(在威格莫尔街)在生产中某糖果制造商(在威格莫尔街)在生产中某糖果制造商(在威格莫尔街)在生产中某糖果制造商(在威格莫尔街)在生产中某糖果制造商(在威格莫尔街)在生产中某糖果制造商(在威格莫尔街)在生产中使用两个研钵和杵(一个在该地已使用了使用两个研钵和杵(一个在该地已使用了使用两个研钵和杵(一个在该地已使用了使用两个研钵和杵(一个在该地已使用了使用两个研钵和杵(一个在该地已使用了使用两个研钵和杵(一个在该地已使用了606060多年,多年,多年,多年,多年,多年,另一个则使用了另一个则使用了另一个则使用了另一个则使用了另一个则使用了另一个则使用了262626年)不久,某医生迁居邻近房年)不久,某医生迁居邻近房年)不久,某医生迁居邻近房年)不久,某医生迁居邻近房年)不久,某医生迁居邻近房年)不久,某医生迁居邻近房屋内(在威格莫尔街)屋内(在威格莫尔街)屋内(在威格莫尔街)屋内(在威格莫尔街)屋内(在威格莫尔街)屋内(在威格莫尔街)在头在头在头在头在头在头8 8 8年,糖果制造商使用的机器并没有对医生造成年,糖果制造商使用的机器并没有对医生造成年,糖果制造商使用的机器并没有对医生造成年,糖果制造商使用的机器并没有对医生造成年,糖果制造商使用的机器并没有对医生造成年,糖果制造商使用的机器并没有对医生造成损害,但此后医生在花园尽头紧挨制造商炉灶处造损害,但此后医生在花园尽头紧挨制造商炉灶处造损害,但此后医生在花园尽头紧挨制造商炉灶处造损害,但此后医生在花园尽头紧挨制造商炉灶处造损害,但此后医生在花园尽头紧挨制造商炉灶处造损害,但此后医生在花园尽头紧挨制造商炉灶处造了一间诊所,他发现糖果制造商的机器发出的噪声了一间诊所,他发现糖果制造商的机器发出的噪声了一间诊所,他发现糖果制造商的机器发出的噪声了一间诊所,他发现糖果制造商的机器发出的噪声了一间诊所,他发现糖果制造商的机器发出的噪声了一间诊所,他发现糖果制造商的机器发出的噪声和震动使他难以使用他的新诊所,尤其是噪声妨碍和震动使他难以使用他的新诊所,尤其是噪声妨碍和震动使他难以使用他的新诊所,尤其是噪声妨碍和震动使他难以使用他的新诊所,尤其是噪声妨碍和震动使他难以使用他的新诊所,尤其是噪声妨碍和震动使他难以使用他的新诊所,尤其是噪声妨碍他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肺部疾病。

      他还发现在此不他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肺部疾病他还发现在此不他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肺部疾病他还发现在此不他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肺部疾病他还发现在此不他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肺部疾病他还发现在此不他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肺部疾病他还发现在此不可能进行任何需要思考和集中精力的工作可能进行任何需要思考和集中精力的工作可能进行任何需要思考和集中精力的工作可能进行任何需要思考和集中精力的工作可能进行任何需要思考和集中精力的工作可能进行任何需要思考和集中精力的工作于是医生便提出诉讼,要求糖果制造商停止使用机器于是医生便提出诉讼,要求糖果制造商停止使用机器于是医生便提出诉讼,要求糖果制造商停止使用机器于是医生便提出诉讼,要求糖果制造商停止使用机器于是医生便提出诉讼,要求糖果制造商停止使用机器于是医生便提出诉讼,要求糖果制造商停止使用机器法院爽快地发出了医生所要求的禁令法院爽快地发出了医生所要求的禁令法院爽快地发出了医生所要求的禁令法院爽快地发出了医生所要求的禁令法院爽快地发出了医生所要求的禁令法院爽快地发出了医生所要求的禁令 n nn例例例例2 2::在城北的一块新规划的土地上正在建筑一在城北的一块新规划的土地上正在建筑一在城北的一块新规划的土地上正在建筑一在城北的一块新规划的土地上正在建筑一在城北的一块新规划的土地上正在建筑一在城北的一块新规划的土地上正在建筑一幢房子,福斯特仔细参观了这幢房子并决定购买幢房子,福斯特仔细参观了这幢房子并决定购买幢房子,福斯特仔细参观了这幢房子并决定购买幢房子,福斯特仔细参观了这幢房子并决定购买幢房子,福斯特仔细参观了这幢房子并决定购买幢房子,福斯特仔细参观了这幢房子并决定购买它。

      它在她搬进来后的第二天,风向转为北风她闻到一在她搬进来后的第二天,风向转为北风她闻到一在她搬进来后的第二天,风向转为北风她闻到一在她搬进来后的第二天,风向转为北风她闻到一在她搬进来后的第二天,风向转为北风她闻到一在她搬进来后的第二天,风向转为北风她闻到一股强烈的恶臭味一调查她才弄明白,原来在这股强烈的恶臭味一调查她才弄明白,原来在这股强烈的恶臭味一调查她才弄明白,原来在这股强烈的恶臭味一调查她才弄明白,原来在这股强烈的恶臭味一调查她才弄明白,原来在这股强烈的恶臭味一调查她才弄明白,原来在这块规划地的北部有一家很大的养牛场,正好高过块规划地的北部有一家很大的养牛场,正好高过块规划地的北部有一家很大的养牛场,正好高过块规划地的北部有一家很大的养牛场,正好高过块规划地的北部有一家很大的养牛场,正好高过块规划地的北部有一家很大的养牛场,正好高过地脊,而更糟糕的是,这个养牛场的主人还打算地脊,而更糟糕的是,这个养牛场的主人还打算地脊,而更糟糕的是,这个养牛场的主人还打算地脊,而更糟糕的是,这个养牛场的主人还打算地脊,而更糟糕的是,这个养牛场的主人还打算地脊,而更糟糕的是,这个养牛场的主人还打算扩大规模。

      扩大规模扩大规模扩大规模扩大规模扩大规模福斯特与其他财产所有者联合起来要求关闭这家养福斯特与其他财产所有者联合起来要求关闭这家养福斯特与其他财产所有者联合起来要求关闭这家养福斯特与其他财产所有者联合起来要求关闭这家养福斯特与其他财产所有者联合起来要求关闭这家养福斯特与其他财产所有者联合起来要求关闭这家养牛场 n n例例3:被告伯尔根经营奥而巴尼附近的一个大型水泥厂被告伯尔根经营奥而巴尼附近的一个大型水泥厂被告伯尔根经营奥而巴尼附近的一个大型水泥厂被告伯尔根经营奥而巴尼附近的一个大型水泥厂邻近土地所有者们声称,工厂发出的尘土、烟雾邻近土地所有者们声称,工厂发出的尘土、烟雾邻近土地所有者们声称,工厂发出的尘土、烟雾邻近土地所有者们声称,工厂发出的尘土、烟雾和震动损害了他们的财产,要求予以禁止和支付和震动损害了他们的财产,要求予以禁止和支付和震动损害了他们的财产,要求予以禁止和支付和震动损害了他们的财产,要求予以禁止和支付损失赔偿费损失赔偿费损失赔偿费损失赔偿费经法院审理,判决为妨害,允许支付原告暂时的损经法院审理,判决为妨害,允许支付原告暂时的损经法院审理,判决为妨害,允许支付原告暂时的损经法院审理,判决为妨害,允许支付原告暂时的损失赔偿费,但否决了禁令。

      失赔偿费,但否决了禁令失赔偿费,但否决了禁令失赔偿费,但否决了禁令 n n上述三例中,糖果制造商、牛场主人以及布上述三例中,糖果制造商、牛场主人以及布劳格在处置自己财产的过程中,对他人造成劳格在处置自己财产的过程中,对他人造成了妨害n n用经济学语言来表达,则是这几个人的行为用经济学语言来表达,则是这几个人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了负的外部性对他人产生了负的外部性n n法经济学家正是在外部性这个经济概念的基法经济学家正是在外部性这个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展开对擅自侵犯的说明,并表明这个经础上展开对擅自侵犯的说明,并表明这个经济分析符合关于容许所有者在不干涉他人的济分析符合关于容许所有者在不干涉他人的情况下任意处置其财产的普通法规则情况下任意处置其财产的普通法规则 (四)如何保护产权?如何赔偿对(四)如何保护产权?如何赔偿对产权的侵犯?产权的侵犯?n n“一旦他人,无论是一个私人公民还是政一旦他人,无论是一个私人公民还是政府非法干预了财产所有者的产权,应给予府非法干预了财产所有者的产权,应给予财产所有者什么补偿?财产所有者什么补偿?”  科斯定理的启示科斯定理的启示n n当双方能够一起谈判并通过合作解决其争当双方能够一起谈判并通过合作解决其争端时,无论法律的基本规则是什么,他们端时,无论法律的基本规则是什么,他们的行为都将是有效率的。

      的行为都将是有效率的 n n例例例例1 1中中中中,法院判决确定了医生享有不让糖果制造,法院判决确定了医生享有不让糖果制造,法院判决确定了医生享有不让糖果制造,法院判决确定了医生享有不让糖果制造商使用机器的权利但是,我们也发现,法院判商使用机器的权利但是,我们也发现,法院判商使用机器的权利但是,我们也发现,法院判商使用机器的权利但是,我们也发现,法院判决所作的安排有可能通过当事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决所作的安排有可能通过当事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决所作的安排有可能通过当事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决所作的安排有可能通过当事人之间的讨价还价予以修改予以修改予以修改予以修改n n如果制造商支付给医生一笔钱,且其数目大于医如果制造商支付给医生一笔钱,且其数目大于医如果制造商支付给医生一笔钱,且其数目大于医如果制造商支付给医生一笔钱,且其数目大于医生将诊所迁至成本较高或较不方便的地段所带来生将诊所迁至成本较高或较不方便的地段所带来生将诊所迁至成本较高或较不方便的地段所带来生将诊所迁至成本较高或较不方便的地段所带来的损失,或超过医生减少在此地看病所带来的损的损失,或超过医生减少在此地看病所带来的损的损失,或超过医生减少在此地看病所带来的损的损失,或超过医生减少在此地看病所带来的损失,或多余作为一个可能的建议而建造一堵墙以失,或多余作为一个可能的建议而建造一堵墙以失,或多余作为一个可能的建议而建造一堵墙以失,或多余作为一个可能的建议而建造一堵墙以格开噪声与震动所花的成本,医生也许愿意放弃格开噪声与震动所花的成本,医生也许愿意放弃格开噪声与震动所花的成本,医生也许愿意放弃格开噪声与震动所花的成本,医生也许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利,允许制造商的机器继续运转。

      自己的权利,允许制造商的机器继续运转自己的权利,允许制造商的机器继续运转自己的权利,允许制造商的机器继续运转n n倘若自由谈判成功,那么,糖果制造商对医生的倘若自由谈判成功,那么,糖果制造商对医生的倘若自由谈判成功,那么,糖果制造商对医生的倘若自由谈判成功,那么,糖果制造商对医生的妨害就通过私人协议而得到了纠正,因而不需要妨害就通过私人协议而得到了纠正,因而不需要妨害就通过私人协议而得到了纠正,因而不需要妨害就通过私人协议而得到了纠正,因而不需要法律干预插手解决法律干预插手解决法律干预插手解决法律干预插手解决 谈判理论的启示谈判理论的启示n n谈判理论告诉我们,现实中存在着许多阻谈判理论告诉我们,现实中存在着许多阻止谈判成功的障碍止谈判成功的障碍当当事人之间无法达当当事人之间无法达成合作时成合作时,就需要法律来进行干预就需要法律来进行干预阻止谈判成功的因阻止谈判成功的因素有哪些?素有哪些? 法律赔偿与衡平赔偿法律赔偿与衡平赔偿n n主要的法律赔偿是指由被告向原告支付的主要的法律赔偿是指由被告向原告支付的损失赔偿费损失赔偿费n n衡平赔偿包含一个由法院颁布的用于指导衡平赔偿包含一个由法院颁布的用于指导被告的行为或以一个具体的方式限制其行被告的行为或以一个具体的方式限制其行动的法令。

      这个法令通常采取动的法令这个法令通常采取“禁令禁令”的的形式,就是形式,就是“禁止禁止”被告做某事被告做某事  法律赔偿还是衡平赔偿?法律赔偿还是衡平赔偿? ————法经济学家的观点法经济学家的观点法经济学家的观点法经济学家的观点n n法经济学认为,哪种赔偿方式更有效率取法经济学认为,哪种赔偿方式更有效率取决于妨害是私人性质的还是公害性质的决于妨害是私人性质的还是公害性质的 n n如果妨害是私人的,那么少数几个当事人如果妨害是私人的,那么少数几个当事人将受到影响既然受到影响的人不多,在将受到影响既然受到影响的人不多,在一起谈判的成本就低此时,当事人通常一起谈判的成本就低此时,当事人通常能够达成合作协议,能够达成合作协议,n n而且,做最有效率的事总是他们的利润所而且,做最有效率的事总是他们的利润所在因而,两种赔偿的选择对谈判的结果在因而,两种赔偿的选择对谈判的结果的效率几乎毫无影响的效率几乎毫无影响n n在这些情况下,在这些情况下,财产法的惯例赔偿通常是财产法的惯例赔偿通常是禁令赔偿(如例禁令赔偿(如例1所示)  n n当公众受到妨害时,传统的做法是,法律允许受当公众受到妨害时,传统的做法是,法律允许受当公众受到妨害时,传统的做法是,法律允许受当公众受到妨害时,传统的做法是,法律允许受影响的人去禁止它。

      影响的人去禁止它影响的人去禁止它影响的人去禁止它n n但法经济学家们认为,损失赔偿优于禁令赔偿但法经济学家们认为,损失赔偿优于禁令赔偿但法经济学家们认为,损失赔偿优于禁令赔偿但法经济学家们认为,损失赔偿优于禁令赔偿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n n在双方交易成本特别高的情况下,发布禁令会导在双方交易成本特别高的情况下,发布禁令会导在双方交易成本特别高的情况下,发布禁令会导在双方交易成本特别高的情况下,发布禁令会导致缺乏效率致缺乏效率致缺乏效率致缺乏效率 第六章第六章 合同法的经济分析合同法的经济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n n了解合同的一般概念;了解合同的一般概念;n n了解经典的合同理论(交易的合同理论)了解经典的合同理论(交易的合同理论)的主要观点;的主要观点;n n了解并掌握合同法的经济分析方法了解并掌握合同法的经济分析方法 什么是合同(契约)什么是合同(契约)大陆法学者基本认为,合同是一种合意或协议大陆法学者基本认为,合同是一种合意或协议大陆法学者基本认为,合同是一种合意或协议大陆法学者基本认为,合同是一种合意或协议n n《《《《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第第第第11011101条:条:条:条:“ “合同为一种合意,依法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合同为一种合意,依法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合同为一种合意,依法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合同为一种合意,依法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n n我国我国我国我国《《《《合同法合同法合同法合同法》》》》第第第第2 2条:条:条: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英美法学者大都认为合同是一种允诺英美法学者大都认为合同是一种允诺英美法学者大都认为合同是一种允诺英美法学者大都认为合同是一种允诺n n英国英国英国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 “合同是可以依法执行的诺言这个诺言可以是作合同是可以依法执行的诺言这个诺言可以是作合同是可以依法执行的诺言这个诺言可以是作合同是可以依法执行的诺言这个诺言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n n美国美国美国美国《《《《合同法重述合同法重述合同法重述合同法重述》》》》::::“ “一个合同是这样一个或一个合同是这样一个或一个合同是这样一个或一个合同是这样一个或一系列许诺,违背它,法律将给予补偿;履行它,一系列许诺,违背它,法律将给予补偿;履行它,一系列许诺,违背它,法律将给予补偿;履行它,一系列许诺,违背它,法律将给予补偿;履行它,法律将通过某种方式确认是一种义务法律将通过某种方式确认是一种义务法律将通过某种方式确认是一种义务法律将通过某种方式确认是一种义务 ”  两大法系对合同概念理解的趋同两大法系对合同概念理解的趋同n n《《牛津法律大辞典牛津法律大辞典》》::“合同是二人或多人之间为在相互间设定合合同是二人或多人之间为在相互间设定合同义务而达成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同义务而达成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n n《《美国统一商法典美国统一商法典》》第第1-201((11))“合同指产生于当事人受本法以及任何其他合同指产生于当事人受本法以及任何其他应适用的法律规则影响而达成的协议的全应适用的法律规则影响而达成的协议的全部法律债务部法律债务 法经济学家的理解法经济学家的理解n n法经济学既把合同定义为承诺,也认可法经济学既把合同定义为承诺,也认可“合意合意”“意志耦合意志耦合”的重要性,认为的重要性,认为合意合意是建立合同的基础是建立合同的基础。

      n n考特和尤伦:考特和尤伦:“当立约人和受约人双方都希望承诺应该是当立约人和受约人双方都希望承诺应该是可强制履行的时,就存在一种合意,可强制履行的时,就存在一种合意,……合意是构成真正交易的精神事件合意是构成真正交易的精神事件 合同法的功能(目的)合同法的功能(目的) n n合同法主要用于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合同法主要用于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保全、效力及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保全、违反合同的责任等问题违反合同的责任等问题  n n传统的合同法理论认为,传统的合同法理论认为,合同法的功能是合同法的功能是确保交易的安全,目标是公正确保交易的安全,目标是公正n n法经济学有关合同的经济理论认为,人们法经济学有关合同的经济理论认为,人们建立合同法建立合同法目的在于目的在于“通过强制履行承诺通过强制履行承诺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私人目标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私人目标”,目标是,目标是促进有效率的交易促进有效率的交易  合同法必须回答的两个问题合同法必须回答的两个问题((1)应该履行什么样的合同?)应该履行什么样的合同?((2)违背可强制履行的合同应该给予什么补)违背可强制履行的合同应该给予什么补偿?偿?  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n n什么承诺(合同)在法律上是可强制履行什么承诺(合同)在法律上是可强制履行的?的?n n违背可强制履行的承诺(合同)应该给予违背可强制履行的承诺(合同)应该给予什么补偿?什么补偿? 例例1:富有的叔叔:富有的叔叔n n一位勤奋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有位富有的叔一位勤奋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有位富有的叔叔向他许诺,要是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叔向他许诺,要是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就支付给他一笔周游世界的费用。

      该学生就支付给他一笔周游世界的费用该学生因此不再去参加舞会而开始刻苦学习,并因此不再去参加舞会而开始刻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他叔叔却违背了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他叔叔却违背了诺言这位学生控告他的叔叔,要求法庭敦言这位学生控告他的叔叔,要求法庭敦促他叔叔支付给他一笔周游世界的费用促他叔叔支付给他一笔周游世界的费用 例例2:生锈的汽车:生锈的汽车n n一位邻居将一部旧车以一位邻居将一部旧车以1000美元转让给另美元转让给另一邻居买者将钱付给了卖主,卖主也将一邻居买者将钱付给了卖主,卖主也将车钥匙交给了买主出乎意料的是,她发车钥匙交给了买主出乎意料的是,她发现这把钥匙是开后院那辆生锈的切夫罗利现这把钥匙是开后院那辆生锈的切夫罗利特牌汽车的,而不是开车道里的那辆光亮特牌汽车的,而不是开车道里的那辆光亮的卡笛莱牌汽车的卖主也同样惊奇地获的卡笛莱牌汽车的卖主也同样惊奇地获悉买主想要的是卡笛莱牌汽车买主请求悉买主想要的是卡笛莱牌汽车买主请求法庭要卖主移交卡笛莱牌汽车法庭要卖主移交卡笛莱牌汽车 例例3 3:蚱蜢捕杀器:蚱蜢捕杀器n n一个农场主被一则关于捕杀蚱蜢的可靠方一个农场主被一则关于捕杀蚱蜢的可靠方法的广告所吸引,寄去法的广告所吸引,寄去25美元。

      他收到寄美元他收到寄来的两块木板上面写着来的两块木板上面写着“将蚱蜢放在木板将蚱蜢放在木板A上并用木板上并用木板B挤压挤压”买主请求法庭追回买主请求法庭追回25美元,并要求卖主支付美元,并要求卖主支付500美元的损失美元的损失赔偿费 n n在上述例子中,哪些承诺(合同)是法律在上述例子中,哪些承诺(合同)是法律认为可以强制履行的呢?违背可强制履行认为可以强制履行的呢?违背可强制履行的合同应该给予什么补偿?的合同应该给予什么补偿? 二、经典的合同理论(或交易的合同理二、经典的合同理论(或交易的合同理论)的观点论)的观点n n“交易原则交易原则”::如果诺言是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所立的诺言,如果诺言是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所立的诺言,那么在法律上就是可强制实行的,反之,那么在法律上就是可强制实行的,反之,则是不可强制实行的则是不可强制实行的n n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如果诺言是如果诺言是“交易交易”性质的,性质的,那么就是可强制实行的;如果是那么就是可强制实行的;如果是“非交易非交易”性质的,那么就是不可强制实行的性质的,那么就是不可强制实行的 (一)什么样的承诺(合同)是交易性质的(一)什么样的承诺(合同)是交易性质的(或者说合同成立的条件是什么)?(或者说合同成立的条件是什么)?n n经典的合同理论认为,一个在法律上有效经典的合同理论认为,一个在法律上有效的合同应该包括的合同应该包括三个要素:三个要素:ØØ报价报价ØØ接受接受ØØ对价(约因)对价(约因) n n报价:报价:“我以我以500美元换这辆旧车。

      美元换这辆旧车 n n接受报价:接受报价:“同意 n n对价是立约人在和受约人的交易中得到的对价是立约人在和受约人的交易中得到的东西或者说,对价就是一方为取得合同东西或者说,对价就是一方为取得合同权利而向另一方支付的权利而向另一方支付的“代价代价” n n典型的对价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货币对价还可典型的对价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货币对价还可典型的对价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货币对价还可典型的对价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货币对价还可以是某种实物,或者某种实物的承诺以是某种实物,或者某种实物的承诺以是某种实物,或者某种实物的承诺以是某种实物,或者某种实物的承诺   n n交易可能是多种形式的:交易可能是多种形式的:交易可能是多种形式的:交易可能是多种形式的:ØØ货币与诺言的交易货币与诺言的交易货币与诺言的交易货币与诺言的交易ØØ诺言与诺言的交易诺言与诺言的交易诺言与诺言的交易诺言与诺言的交易ØØ商品与诺言的交易商品与诺言的交易商品与诺言的交易商品与诺言的交易ØØ服务与诺言的交易服务与诺言的交易服务与诺言的交易服务与诺言的交易 合同无合同无“对价对价”无效无效n n根据经典理论,正是根据经典理论,正是对价对价通过使交易在法通过使交易在法律上成为可行从而完成了交易。

      律上成为可行从而完成了交易合同无合同无“对价对价”无效n n经典合同理论认为,经典合同理论认为,由对价来担保的诺言由对价来担保的诺言是可强制实行的,而没有对价的诺言是不是可强制实行的,而没有对价的诺言是不可强制实行的可强制实行的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n n例例1中,富有叔叔的承诺是单方面的,他侄中,富有叔叔的承诺是单方面的,他侄儿没有给出任何东西作为对承诺的诱导,儿没有给出任何东西作为对承诺的诱导,即不存在对价,属于非交易性质的诺言,即不存在对价,属于非交易性质的诺言,因而在交易理论中就是不可强制履行的因而在交易理论中就是不可强制履行的  n n例例2给出了对价以交换提供旧车的诺言例给出了对价以交换提供旧车的诺言例2的问题在于是否存在报价和受价如果卖的问题在于是否存在报价和受价如果卖主认为他们在讨论生锈了的汽车,而买主主认为他们在讨论生锈了的汽车,而买主却认为是卡笛莱牌汽车,那么正如法律上却认为是卡笛莱牌汽车,那么正如法律上所说的,不存在所说的,不存在“合意合意”思想不一致,思想不一致,也就没有报价和受价,交易只好告吹也就没有报价和受价,交易只好告吹 n n例例3中,卖主以提供捕杀蚱蜢的可靠方法换中,卖主以提供捕杀蚱蜢的可靠方法换取取25美元,买主接受了这一报价,而且其美元,买主接受了这一报价,而且其对价方式是支付对价方式是支付25美元。

      因此,根据经典美元因此,根据经典理论,该诺言是可以强制履行的理论,该诺言是可以强制履行的 (二)违背可强制履行的合同应该给予(二)违背可强制履行的合同应该给予什么补偿?什么补偿?n n交易理论的回答是:交易理论的回答是:受害方应该得到违约方支付的赔偿,赔偿数受害方应该得到违约方支付的赔偿,赔偿数额刚好足以使他的处境恢复到履行合同时额刚好足以使他的处境恢复到履行合同时他所得到的利益他所得到的利益 如何计算赔偿金额如何计算赔偿金额n n一个与事实相反的问题:一个与事实相反的问题:如果履行了合同,受害方将会得到怎样的利如果履行了合同,受害方将会得到怎样的利益?益?n n损失赔偿金的计量在经典合同理论中通常损失赔偿金的计量在经典合同理论中通常被称作被称作“预期损失赔偿金预期损失赔偿金”  每一纠纷中的预期损失赔偿金每一纠纷中的预期损失赔偿金n n在例在例1中,大三学生的预期损失赔偿金是他中,大三学生的预期损失赔偿金是他周游世界的费用;周游世界的费用;n n例例2的预期损失赔偿金是旧车和卡笛莱牌汽的预期损失赔偿金是旧车和卡笛莱牌汽车之间的市场差价;车之间的市场差价;n n例例3中,农场主所蒙受的预期损失赔偿金是中,农场主所蒙受的预期损失赔偿金是被蚱蜢所毁坏的农作物的价值。

      被蚱蜢所毁坏的农作物的价值  (三)小结(三)小结n n交易理论对交易理论对交易理论对交易理论对“ “什么样的承诺应该是可强制履行的什么样的承诺应该是可强制履行的什么样的承诺应该是可强制履行的什么样的承诺应该是可强制履行的????” ”及及及及“ “应该如何对违背可强制履行的承诺进行应该如何对违背可强制履行的承诺进行应该如何对违背可强制履行的承诺进行应该如何对违背可强制履行的承诺进行补偿?补偿?补偿?补偿?” ”的回答是:的回答是:的回答是:的回答是:如果承诺是交易的一部分,那它应该强制履行,而如果承诺是交易的一部分,那它应该强制履行,而如果承诺是交易的一部分,那它应该强制履行,而如果承诺是交易的一部分,那它应该强制履行,而且对违背可强制履行的承诺的补偿就是判给交易且对违背可强制履行的承诺的补偿就是判给交易且对违背可强制履行的承诺的补偿就是判给交易且对违背可强制履行的承诺的补偿就是判给交易的预期值的预期值的预期值的预期值交易的事实建立了强制履行性,而交易的预期值则交易的事实建立了强制履行性,而交易的预期值则交易的事实建立了强制履行性,而交易的预期值则交易的事实建立了强制履行性,而交易的预期值则可以计量损失赔偿金。

      可以计量损失赔偿金可以计量损失赔偿金可以计量损失赔偿金 三、对经典理论或交易理论的批评三、对经典理论或交易理论的批评n n经典理论的经典理论的贡献贡献::确定了一个合同要想在法律上有效必须具备确定了一个合同要想在法律上有效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的基本要素n n经典理论的经典理论的缺陷缺陷::经典合同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因为法经典合同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因为法庭的实际做法与经典理论的准则相去甚远庭的实际做法与经典理论的准则相去甚远 (一)问题一(一)问题一有些承诺(如固定报价的承诺和赠礼承诺)即使不有些承诺(如固定报价的承诺和赠礼承诺)即使不有些承诺(如固定报价的承诺和赠礼承诺)即使不有些承诺(如固定报价的承诺和赠礼承诺)即使不牵涉到交易,其强制履行也有助于个人实现私人牵涉到交易,其强制履行也有助于个人实现私人牵涉到交易,其强制履行也有助于个人实现私人牵涉到交易,其强制履行也有助于个人实现私人目标在这些情况下,双方都希望合法地执行他们的承诺在这些情况下,双方都希望合法地执行他们的承诺在这些情况下,双方都希望合法地执行他们的承诺在这些情况下,双方都希望合法地执行他们的承诺法律如果严格忠于交易理论,就不会强制履行,从法律如果严格忠于交易理论,就不会强制履行,从法律如果严格忠于交易理论,就不会强制履行,从法律如果严格忠于交易理论,就不会强制履行,从而不利于有效地实现交易双方的私人目标。

      而不利于有效地实现交易双方的私人目标而不利于有效地实现交易双方的私人目标而不利于有效地实现交易双方的私人目标 固定报价的承诺固定报价的承诺n n例例例例4 4 4 4:假设汽车销售商答应公开报价并以一种声明:假设汽车销售商答应公开报价并以一种声明:假设汽车销售商答应公开报价并以一种声明:假设汽车销售商答应公开报价并以一种声明的价格销售一辆特殊的汽车,同时有一个潜在的的价格销售一辆特殊的汽车,同时有一个潜在的的价格销售一辆特殊的汽车,同时有一个潜在的的价格销售一辆特殊的汽车,同时有一个潜在的买主考虑购买汽车销售商立下承诺为的是诱导买主考虑购买汽车销售商立下承诺为的是诱导买主考虑购买汽车销售商立下承诺为的是诱导买主考虑购买汽车销售商立下承诺为的是诱导买主仔细考虑报价,从而增加接受的概率;一个买主仔细考虑报价,从而增加接受的概率;一个买主仔细考虑报价,从而增加接受的概率;一个买主仔细考虑报价,从而增加接受的概率;一个可强制履行的承诺要比一个不可强制履行的承诺可强制履行的承诺要比一个不可强制履行的承诺可强制履行的承诺要比一个不可强制履行的承诺可强制履行的承诺要比一个不可强制履行的承诺更能产生这一效果。

      因此,汽车销售商便想使其更能产生这一效果因此,汽车销售商便想使其更能产生这一效果因此,汽车销售商便想使其更能产生这一效果因此,汽车销售商便想使其承诺成为可强制履行的,从而引诱买主仔细考虑承诺成为可强制履行的,从而引诱买主仔细考虑承诺成为可强制履行的,从而引诱买主仔细考虑承诺成为可强制履行的,从而引诱买主仔细考虑报价买主也希望承诺是可强制履行的以便他不报价买主也希望承诺是可强制履行的以便他不报价买主也希望承诺是可强制履行的以便他不报价买主也希望承诺是可强制履行的以便他不必为多加考虑而后发现汽车销售商违约而浪费时必为多加考虑而后发现汽车销售商违约而浪费时必为多加考虑而后发现汽车销售商违约而浪费时必为多加考虑而后发现汽车销售商违约而浪费时间 赠礼承诺赠礼承诺n n根据交易理论,例根据交易理论,例根据交易理论,例根据交易理论,例1 1中富有叔叔许下的诺言是不可强制履中富有叔叔许下的诺言是不可强制履中富有叔叔许下的诺言是不可强制履中富有叔叔许下的诺言是不可强制履行的然而,在立约时,有可能双方都希望承诺可强制履行的然而,在立约时,有可能双方都希望承诺可强制履行的然而,在立约时,有可能双方都希望承诺可强制履行的。

      然而,在立约时,有可能双方都希望承诺可强制履行   n n承诺的可强制履行性可以促成学生的行为和叔叔的行为之承诺的可强制履行性可以促成学生的行为和叔叔的行为之承诺的可强制履行性可以促成学生的行为和叔叔的行为之承诺的可强制履行性可以促成学生的行为和叔叔的行为之间的协调间的协调间的协调间的协调n n只要受约人合理地相信承诺损害了他的利益,现代法庭常只要受约人合理地相信承诺损害了他的利益,现代法庭常只要受约人合理地相信承诺损害了他的利益,现代法庭常只要受约人合理地相信承诺损害了他的利益,现代法庭常常会强制履行赠礼承诺常会强制履行赠礼承诺常会强制履行赠礼承诺常会强制履行赠礼承诺n n如果确有损失,即使承诺没有对价作保,法庭也会要求立如果确有损失,即使承诺没有对价作保,法庭也会要求立如果确有损失,即使承诺没有对价作保,法庭也会要求立如果确有损失,即使承诺没有对价作保,法庭也会要求立约人赔偿约人赔偿约人赔偿约人赔偿受约人的信赖损失受约人的信赖损失受约人的信赖损失受约人的信赖损失    (二)问题二(二)问题二n n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即使交易理论认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即使交易理论认为应该履行法庭也不履行的承诺(如显失为应该履行法庭也不履行的承诺(如显失公平的承诺)。

      公平的承诺) 显失公平的承诺显失公平的承诺n n例例5 5:假设一个圆滑的推销员诱惑一个不懂:假设一个圆滑的推销员诱惑一个不懂行情的人签订了一份令人费解的合同,该行情的人签订了一份令人费解的合同,该合同使购买一种消费品所实际支付的价格合同使购买一种消费品所实际支付的价格高出市场价高出市场价300300%其中虽无欺诈,但推销%其中虽无欺诈,但推销员的高压战术利用了买主的弱点和无知员的高压战术利用了买主的弱点和无知法庭应该强制履行这一合同吗?法庭应该强制履行这一合同吗? n n交易理论的答案是,尊重个人的自主权并交易理论的答案是,尊重个人的自主权并强制履行合同在交易理论中,以违反传强制履行合同在交易理论中,以违反传统道德为由拒绝强制履行合同没有余地统道德为由拒绝强制履行合同没有余地n n事实是,这一理论对现代法庭来说太苛刻事实是,这一理论对现代法庭来说太苛刻法官们以强制履行是法官们以强制履行是“没有良心的没有良心的”为由为由一直拒绝执行价格令人无法容忍的合同一直拒绝执行价格令人无法容忍的合同 四、合同的经济理论四、合同的经济理论n n合同法的中心就是合同法的中心就是承诺的交换(交易)承诺的交换(交易)。

       n n理性决策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论题理性决策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论题之一也是交换(交易)之一也是交换(交易)n n合同法和微观经济学的衔接点合同法和微观经济学的衔接点——交易 (一)瞬时交易和缓期交易(承诺交易)(一)瞬时交易和缓期交易(承诺交易)n n根据法经济学的分析,可以依据交易所需根据法经济学的分析,可以依据交易所需要的时间,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区分要的时间,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区分为为瞬时交易和缓期交易瞬时交易和缓期交易 n n微观经济理论集中研究的是瞬时交易(瞬微观经济理论集中研究的是瞬时交易(瞬时交易通常没有多少真正的理由去承诺什时交易通常没有多少真正的理由去承诺什么)n n承诺交易属于缓期交易,会涉及到未来承诺交易属于缓期交易,会涉及到未来  缓期交易(承诺交易)缓期交易(承诺交易)n n缓期交易或承诺交易会出现缓期交易或承诺交易会出现缓期交易或承诺交易会出现缓期交易或承诺交易会出现不确定性及风险问题不确定性及风险问题不确定性及风险问题不确定性及风险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n n合同是完成承诺交易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合同合同是完成承诺交易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合同合同是完成承诺交易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合同合同是完成承诺交易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合同的订立必须考虑到承诺交易中的两个重要的问题的订立必须考虑到承诺交易中的两个重要的问题的订立必须考虑到承诺交易中的两个重要的问题的订立必须考虑到承诺交易中的两个重要的问题————分配由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分配由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分配由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分配由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和和和和促进信促进信促进信促进信息交流的顺畅息交流的顺畅息交流的顺畅息交流的顺畅。

      n n合同的经济理论应该提供一些处理风险和信息的合同的经济理论应该提供一些处理风险和信息的合同的经济理论应该提供一些处理风险和信息的合同的经济理论应该提供一些处理风险和信息的规则,这将有助于双方实现其私人目标规则,这将有助于双方实现其私人目标规则,这将有助于双方实现其私人目标规则,这将有助于双方实现其私人目标 (二)什么合同(承诺)应该按其条款严格(二)什么合同(承诺)应该按其条款严格履行?履行?n n法经济学认为,法经济学认为,法律不应该不加区别地强法律不应该不加区别地强制人们履行合同,而是要强制人们履行有制人们履行合同,而是要强制人们履行有效率的合同效率的合同 1、什么是有效率的合同(完备合同)?、什么是有效率的合同(完备合同)?n n从帕累托效率的角度看,如果一份合同经从帕累托效率的角度看,如果一份合同经过修改有可能在双方不受损的条件下至少过修改有可能在双方不受损的条件下至少使一方受益,那么原来的合同就是无效率使一方受益,那么原来的合同就是无效率的;反之,如果不可能出现上述合同修改的;反之,如果不可能出现上述合同修改的结果,那么该份合同就是有效率的的结果,那么该份合同就是有效率的。

      n n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效率的合同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效率的合同也就是一份一份完备的合同完备的合同n n合同的经济理论把完备的合同定义为合同的经济理论把完备的合同定义为“假假如可强制履行,那就能理想地适应实现立如可强制履行,那就能理想地适应实现立约人和受约人目标的一种承诺约人和受约人目标的一种承诺 n n完备合同意味着:完备合同意味着:每一种偶然性都预想到了,而具有偶然性的每一种偶然性都预想到了,而具有偶然性的风险也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分配好了;所有风险也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分配好了;所有有关的信息都通报过了有关的信息都通报过了 2、订立有效率合同(完备合同)的、订立有效率合同(完备合同)的基本条件基本条件n n两个基本的条件:两个基本的条件:两个基本的条件: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一是一是一是合同的订立者合同的订立者合同的订立者合同的订立者必须必须必须必须具备个人的理性具备个人的理性具备个人的理性具备个人的理性(在一定的(在一定的(在一定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的最大化目标);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的最大化目标);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的最大化目标);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的最大化目标);二是签订二是签订二是签订二是签订合同的环境合同的环境合同的环境合同的环境必须是一个类似必须是一个类似必须是一个类似必须是一个类似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完全竞争的环的环的环的环境。

      境 ((1)个人的理性)个人的理性n n首先,首先,有理性的决策者能按偏好次序排列有理性的决策者能按偏好次序排列结果或者说,结果或者说,决策者具有稳定的、排序决策者具有稳定的、排序得当的偏好得当的偏好 如果立约人的偏好是不稳定的或没有排列好,他就如果立约人的偏好是不稳定的或没有排列好,他就如果立约人的偏好是不稳定的或没有排列好,他就如果立约人的偏好是不稳定的或没有排列好,他就不能订立一份完备的合同法律说这种人的合同不能订立一份完备的合同法律说这种人的合同不能订立一份完备的合同法律说这种人的合同不能订立一份完备的合同法律说这种人的合同是不可履行的,因为他们在法律上是无资格的是不可履行的,因为他们在法律上是无资格的是不可履行的,因为他们在法律上是无资格的是不可履行的,因为他们在法律上是无资格的 n n其次,他们在追求偏好时受到约束其次,他们在追求偏好时受到约束在合同法中,某种约束因素(胁迫、不可能性、必在合同法中,某种约束因素(胁迫、不可能性、必在合同法中,某种约束因素(胁迫、不可能性、必在合同法中,某种约束因素(胁迫、不可能性、必要性)可能使一份合同无效要性)可能使一份合同无效要性)可能使一份合同无效。

      要性)可能使一份合同无效 n n第三,他们在约束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实现第三,他们在约束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实现他们的个人目的(他们的个人目的(个人目标最大化个人目标最大化) ((2)完备合同的环境)完备合同的环境n n第一,没有不利的第三方效应(外部性)即这第一,没有不利的第三方效应(外部性)即这第一,没有不利的第三方效应(外部性)即这第一,没有不利的第三方效应(外部性)即这样的合同不伤害除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人样的合同不伤害除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人样的合同不伤害除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人样的合同不伤害除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人n n第二,充分信息第二,充分信息第二,充分信息第二,充分信息   n n第三,拥有众多可供选择的合同伙伴即不存在第三,拥有众多可供选择的合同伙伴即不存在第三,拥有众多可供选择的合同伙伴即不存在第三,拥有众多可供选择的合同伙伴即不存在垄断n n第四,交易成本为零即进行一笔交易的过程没第四,交易成本为零即进行一笔交易的过程没第四,交易成本为零即进行一笔交易的过程没第四,交易成本为零即进行一笔交易的过程没有成本 n n如果合同是完备的,就应予以履行;如果合同是完备的,就应予以履行;n n如果合同是不完备的,法律则必须通过提如果合同是不完备的,法律则必须通过提供一条适当的法律条例来纠正其缺陷。

      供一条适当的法律条例来纠正其缺陷 (三)立约抗辩与履约抗辩(三)立约抗辩与履约抗辩n n法经济学通过对法经济学通过对立约抗辩立约抗辩和和履约抗辩履约抗辩的经的经济分析来回答法庭应该如何有选择地履行济分析来回答法庭应该如何有选择地履行不完备合同不完备合同 立约抗辩立约抗辩n n立约抗辩立约抗辩以合同订立的情况和程序的不完以合同订立的情况和程序的不完备作为依据备作为依据例如被告可能会辩解说,订立一份合同时的例如被告可能会辩解说,订立一份合同时的不完备妨碍了其合法性,所以他对原告不不完备妨碍了其合法性,所以他对原告不负法律责任比如拒绝按承诺赠送礼物的负法律责任比如拒绝按承诺赠送礼物的人可能会声称他的承诺并没有产生法律责人可能会声称他的承诺并没有产生法律责任而为自己辩护(任而为自己辩护(“……因考虑不周致使因考虑不周致使合同失效合同失效”)   履约抗辩履约抗辩n n履约抗辩履约抗辩以合同中没有考虑到的意外事故以合同中没有考虑到的意外事故的发生为依据的发生为依据例如被告承认一份合同是经过正当手续订立例如被告承认一份合同是经过正当手续订立的,并产生了法律责任,但辩解说在他准的,并产生了法律责任,但辩解说在他准备履行时出现了意外情况,因而他应该免备履行时出现了意外情况,因而他应该免除合同义务。

      如一个制造商可以辩解说,除合同义务如一个制造商可以辩解说,他应免除发送已承诺的商品的义务,因为他应免除发送已承诺的商品的义务,因为他的工厂毁于一场大火他的工厂毁于一场大火 1、立约抗辩、立约抗辩n n立约抗辩通常包括:立约抗辩通常包括:立约抗辩通常包括:立约抗辩通常包括:ØØ强迫或胁迫强迫或胁迫强迫或胁迫强迫或胁迫ØØ法律上无资格法律上无资格法律上无资格法律上无资格ØØ失误失误失误失误ØØ欺骗欺骗欺骗欺骗ØØ不合理不合理不合理不合理 ((1)强迫或胁迫)强迫或胁迫n n法经济学认为:法经济学认为:在强迫或胁迫情境下进行的交易会导致无效在强迫或胁迫情境下进行的交易会导致无效率或缺乏效率,因而,在强迫或胁迫下所率或缺乏效率,因而,在强迫或胁迫下所作的承诺无效,不可强制履行作的承诺无效,不可强制履行 法律允许的威胁法律允许的威胁n n一类是法律允许的威胁:一类是法律允许的威胁:一类是法律允许的威胁:一类是法律允许的威胁:如退出交易的威胁:如退出交易的威胁:如退出交易的威胁:如退出交易的威胁:““““低于低于低于低于4300430043004300美元我绝对不卖美元我绝对不卖美元我绝对不卖美元我绝对不卖””””或或或或““““我最后的报价是我最后的报价是我最后的报价是我最后的报价是3500350035003500美元。

      要么接受,要么美元要么接受,要么美元要么接受,要么美元要么接受,要么放弃放弃放弃放弃”””” “退出交易退出交易退出交易退出交易” ”是讨价还价的一种手段,这种威胁是是讨价还价的一种手段,这种威胁是是讨价还价的一种手段,这种威胁是是讨价还价的一种手段,这种威胁是当事人自由决定是否参与交易的一种权利,合同当事人自由决定是否参与交易的一种权利,合同当事人自由决定是否参与交易的一种权利,合同当事人自由决定是否参与交易的一种权利,合同法允许当事人以退出交易的威胁来加速自愿交易法允许当事人以退出交易的威胁来加速自愿交易法允许当事人以退出交易的威胁来加速自愿交易法允许当事人以退出交易的威胁来加速自愿交易的过程    被禁止的威胁被禁止的威胁n n一类是被禁止的威胁:一类是被禁止的威胁:如进行精神或肉体的伤害的威胁:如进行精神或肉体的伤害的威胁:““以以35003500美元出售,否则我将给你家打进行骚美元出售,否则我将给你家打进行骚扰扰””或或““如果你想让你的儿子安全地从学如果你想让你的儿子安全地从学校回家,就以校回家,就以35003500美元出售吧美元出售吧” ” n n施行不参与交易的威胁时,创造价值(来施行不参与交易的威胁时,创造价值(来自合作的剩余额)的机会失去了,但现存自合作的剩余额)的机会失去了,但现存价值没有被破坏。

      价值没有被破坏n n施行破坏性威胁时,现存价值施行破坏性威胁时,现存价值可能受损可能受损其结果是社会富裕程度逐渐下降其结果是社会富裕程度逐渐下降 n n例如,假设你有一辆自行车你认为拥有这辆自行车值例如,假设你有一辆自行车你认为拥有这辆自行车值例如,假设你有一辆自行车你认为拥有这辆自行车值例如,假设你有一辆自行车你认为拥有这辆自行车值200200200200元钱,并且如果价格低于元钱,并且如果价格低于元钱,并且如果价格低于元钱,并且如果价格低于200200200200元你是不会出售它的张元你是不会出售它的张元你是不会出售它的张元你是不会出售它的张三希望从你手中购买这辆自行车他认为拥有这辆自行车三希望从你手中购买这辆自行车他认为拥有这辆自行车三希望从你手中购买这辆自行车他认为拥有这辆自行车三希望从你手中购买这辆自行车他认为拥有这辆自行车值值值值100100100100元钱n n现在假设张三提出以现在假设张三提出以现在假设张三提出以现在假设张三提出以100100100100元钱购买你的自行车,并申明除元钱购买你的自行车,并申明除元钱购买你的自行车,并申明除元钱购买你的自行车,并申明除非你以此价格出售,否则你将很快在生活中遭到打击。

      出非你以此价格出售,否则你将很快在生活中遭到打击出非你以此价格出售,否则你将很快在生活中遭到打击出非你以此价格出售,否则你将很快在生活中遭到打击出于对张三威胁的恐惧,你不得不以于对张三威胁的恐惧,你不得不以于对张三威胁的恐惧,你不得不以于对张三威胁的恐惧,你不得不以100100100100元的价格卖给了张元的价格卖给了张元的价格卖给了张元的价格卖给了张三n n从经济角度看,这一交易是缺乏效率的,因为社会福利因从经济角度看,这一交易是缺乏效率的,因为社会福利因从经济角度看,这一交易是缺乏效率的,因为社会福利因从经济角度看,这一交易是缺乏效率的,因为社会福利因此减少了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分析赞成禁止任何强迫性此减少了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分析赞成禁止任何强迫性此减少了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分析赞成禁止任何强迫性此减少了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分析赞成禁止任何强迫性交易 思考:如果在伤害性威胁下作出的合同性承思考:如果在伤害性威胁下作出的合同性承诺是可依法履行的,将导致什么结果?诺是可依法履行的,将导致什么结果?n n①①①①伤害性威胁下强制订立的合同将对破坏性行为产生一种伤害性威胁下强制订立的合同将对破坏性行为产生一种伤害性威胁下强制订立的合同将对破坏性行为产生一种伤害性威胁下强制订立的合同将对破坏性行为产生一种刺激。

      刺激n n②②②②会存在大量的合同使资源从价值较高的用途转向价值较会存在大量的合同使资源从价值较高的用途转向价值较会存在大量的合同使资源从价值较高的用途转向价值较会存在大量的合同使资源从价值较高的用途转向价值较低的用途低的用途低的用途低的用途n n③③③③一些人将把人力和财力用于伏击别人,这样他们能纠缠一些人将把人力和财力用于伏击别人,这样他们能纠缠一些人将把人力和财力用于伏击别人,这样他们能纠缠一些人将把人力和财力用于伏击别人,这样他们能纠缠承诺而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另一人则需以人力和财力来保承诺而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另一人则需以人力和财力来保承诺而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另一人则需以人力和财力来保承诺而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另一人则需以人力和财力来保护自己不受契约拖延之累,例如,他们将可能避免某些地护自己不受契约拖延之累,例如,他们将可能避免某些地护自己不受契约拖延之累,例如,他们将可能避免某些地护自己不受契约拖延之累,例如,他们将可能避免某些地点、雇佣保镖、配备武器或打手人们可能又回到点、雇佣保镖、配备武器或打手人们可能又回到点、雇佣保镖、配备武器或打手人们可能又回到点、雇佣保镖、配备武器或打手人们可能又回到“ “霍布霍布霍布霍布斯丛林斯丛林斯丛林斯丛林” ”的状态中去。

      的状态中去的状态中去的状态中去如果法律拒绝履行强迫性交易,这些人力财力就不必要,这如果法律拒绝履行强迫性交易,这些人力财力就不必要,这如果法律拒绝履行强迫性交易,这些人力财力就不必要,这如果法律拒绝履行强迫性交易,这些人力财力就不必要,这些资源可以转向其他更具生产性的用途些资源可以转向其他更具生产性的用途些资源可以转向其他更具生产性的用途些资源可以转向其他更具生产性的用途 ((2)无能力或无资格)无能力或无资格n n法律认为无资格的两种通常情形是法律认为无资格的两种通常情形是未成年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人和精神病患者如立约人或受约人为其如立约人或受约人为其中的一种,那么所订立的合同通常是无效中的一种,那么所订立的合同通常是无效的 n n对于那些因未成年或精神疾病导致其交易对于那些因未成年或精神疾病导致其交易无效的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辩护的无效的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辩护的理由是什么呢?理由是什么呢? n n经济学的回答的中心论点是:无资格者没有能力经济学的回答的中心论点是:无资格者没有能力经济学的回答的中心论点是:无资格者没有能力经济学的回答的中心论点是:无资格者没有能力对微观经济学提供给理性的人的主观价值和客观对微观经济学提供给理性的人的主观价值和客观对微观经济学提供给理性的人的主观价值和客观对微观经济学提供给理性的人的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进行一些计算。

      价值进行一些计算价值进行一些计算价值进行一些计算n n一个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理性地将其主观评一个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理性地将其主观评一个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理性地将其主观评一个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理性地将其主观评价与客观价值(如价格)进行比较,并由此决定价与客观价值(如价格)进行比较,并由此决定价与客观价值(如价格)进行比较,并由此决定价与客观价值(如价格)进行比较,并由此决定从事什么交易这样,就不存在如下假设:交易从事什么交易这样,就不存在如下假设:交易从事什么交易这样,就不存在如下假设:交易从事什么交易这样,就不存在如下假设:交易将使无资格者获益将使无资格者获益将使无资格者获益将使无资格者获益n n简单地说,这些人并没有稳定的安排得当的偏好简单地说,这些人并没有稳定的安排得当的偏好简单地说,这些人并没有稳定的安排得当的偏好简单地说,这些人并没有稳定的安排得当的偏好因此,下列假设也不存在:有资格者与无资格者因此,下列假设也不存在:有资格者与无资格者因此,下列假设也不存在:有资格者与无资格者因此,下列假设也不存在:有资格者与无资格者之间的交易承诺是互利的之间的交易承诺是互利的。

      之间的交易承诺是互利的之间的交易承诺是互利的 n n不履行无资格者订立的合同可以改善有资不履行无资格者订立的合同可以改善有资格者的行为格者的行为n n因为无资格者无法照顾自己,而其他人必因为无资格者无法照顾自己,而其他人必须管好自己合同法要求成年人和健全者须管好自己合同法要求成年人和健全者注意,如果在与对方签订合同之前产生怀注意,如果在与对方签订合同之前产生怀疑,他们应弄清对方是否成年或健全疑,他们应弄清对方是否成年或健全 ((3)失误)失误①①双方面失误和单方面失误双方面失误和单方面失误n n双方面的失误产生于当交易的双方当事人双方面的失误产生于当交易的双方当事人没有没有“合意合意”之时,即双方都误解了对方之时,即双方都误解了对方的承诺如例的承诺如例2所说的旧车出售所说的旧车出售n n在合同法中,双方面的失误是一种有效的在合同法中,双方面的失误是一种有效的立约抗辩立约抗辩 n n单方面的失误产生在只有一方当事人误解单方面的失误产生在只有一方当事人误解了交易之时基于单方面失误的合同通常了交易之时基于单方面失误的合同通常是可履行的换言之,合同法允许人们在是可履行的换言之,合同法允许人们在较多的信息基础上进行交易。

      较多的信息基础上进行交易  n n例如,张三知道你的破车成了一件值钱的例如,张三知道你的破车成了一件值钱的古董,而你也愿意以低于市场价出售,因古董,而你也愿意以低于市场价出售,因为你不知道它是一件古董,法律通常将履为你不知道它是一件古董,法律通常将履行你们二人之间的交易合同尽管你误解行你们二人之间的交易合同尽管你误解了你车子的价值,而张三却没有,因而失了你车子的价值,而张三却没有,因而失误是单方面的,而你们的合同在法律上是误是单方面的,而你们的合同在法律上是可履行的可履行的 ②②“生产性事实生产性事实”和和“再分配性事实再分配性事实”n n经济学理论把失误作为经济学理论把失误作为由不对称的信息所由不对称的信息所引起的合同不完备引起的合同不完备来进行分析来进行分析  “生产性事实生产性事实”n n“生产性事实生产性事实” 即可增加财富的信息即可增加财富的信息如预防禽流感的疫苗的发明和从欧洲到美洲如预防禽流感的疫苗的发明和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的发现都是生产性事实的新航路的发现都是生产性事实对生产性事实的发现的激励是有效率的,发对生产性事实的发现的激励是有效率的,发现者以与其发现带来的财富的增加相应的现者以与其发现带来的财富的增加相应的比率得到补偿。

      比率得到补偿 “再分配性事实再分配性事实”n n“ “再分配性事实再分配性事实再分配性事实再分配性事实” ” 即产生交易优势的信息这种优势用即产生交易优势的信息这种优势用即产生交易优势的信息这种优势用即产生交易优势的信息这种优势用于再分配财富而有利于有见识的当事人,但并不产生新财于再分配财富而有利于有见识的当事人,但并不产生新财于再分配财富而有利于有见识的当事人,但并不产生新财于再分配财富而有利于有见识的当事人,但并不产生新财富例如,比公众提前一周知道哪里将修建一条地铁,这在不动例如,比公众提前一周知道哪里将修建一条地铁,这在不动例如,比公众提前一周知道哪里将修建一条地铁,这在不动例如,比公众提前一周知道哪里将修建一条地铁,这在不动产市场上就形成一个很大优势产市场上就形成一个很大优势产市场上就形成一个很大优势产市场上就形成一个很大优势与生产性事实不同,效率并不要求补偿仅发现再分配性事实与生产性事实不同,效率并不要求补偿仅发现再分配性事实与生产性事实不同,效率并不要求补偿仅发现再分配性事实与生产性事实不同,效率并不要求补偿仅发现再分配性事实的人在经济学家们看来,如果允许再分配性事实的发现的人。

      在经济学家们看来,如果允许再分配性事实的发现的人在经济学家们看来,如果允许再分配性事实的发现的人在经济学家们看来,如果允许再分配性事实的发现者利用它们将财富转移给自己,将诱使当事人付出保护性者利用它们将财富转移给自己,将诱使当事人付出保护性者利用它们将财富转移给自己,将诱使当事人付出保护性者利用它们将财富转移给自己,将诱使当事人付出保护性费用用以避免其财富流入更有见识的人手中,从社会角度费用用以避免其财富流入更有见识的人手中,从社会角度费用用以避免其财富流入更有见识的人手中,从社会角度费用用以避免其财富流入更有见识的人手中,从社会角度来看,这些保护性费用是一种浪费来看,这些保护性费用是一种浪费来看,这些保护性费用是一种浪费来看,这些保护性费用是一种浪费 n n在一定条件下,如一方当事人知道而另一在一定条件下,如一方当事人知道而另一方当事人不知道的再分配性事实,法律将方当事人不知道的再分配性事实,法律将不履行合同不履行合同n n法庭取消合同的经济学解释是:法庭取消合同的经济学解释是:基于纯粹基于纯粹再分配性事实的秘密信息的交易可以取消再分配性事实的秘密信息的交易可以取消  例例6..“莱德劳诉奥根案莱德劳诉奥根案”n n在在在在1812181218121812年战争期间,英国封锁了新奥尔良。

      结果,像烟草年战争期间,英国封锁了新奥尔良结果,像烟草年战争期间,英国封锁了新奥尔良结果,像烟草年战争期间,英国封锁了新奥尔良结果,像烟草这类出口商品的价格暴跌奥根是一位烟草商,他得到机这类出口商品的价格暴跌奥根是一位烟草商,他得到机这类出口商品的价格暴跌奥根是一位烟草商,他得到机这类出口商品的价格暴跌奥根是一位烟草商,他得到机密情报说战争将通过缔结合约而结束,所以,他打给密情报说战争将通过缔结合约而结束,所以,他打给密情报说战争将通过缔结合约而结束,所以,他打给密情报说战争将通过缔结合约而结束,所以,他打给莱德劳公司的代理人,证实了卖主并不知道和约的事奥莱德劳公司的代理人,证实了卖主并不知道和约的事奥莱德劳公司的代理人,证实了卖主并不知道和约的事奥莱德劳公司的代理人,证实了卖主并不知道和约的事奥根提出从莱德劳的代理人那儿购买烟草他们以下跌的价根提出从莱德劳的代理人那儿购买烟草他们以下跌的价根提出从莱德劳的代理人那儿购买烟草他们以下跌的价根提出从莱德劳的代理人那儿购买烟草他们以下跌的价格签订了一份合同;第二天,新奥尔良发出通告,宣布战格签订了一份合同;第二天,新奥尔良发出通告,宣布战格签订了一份合同;第二天,新奥尔良发出通告,宣布战格签订了一份合同;第二天,新奥尔良发出通告,宣布战争和平结束,烟草价格飞涨。

      争和平结束,烟草价格飞涨争和平结束,烟草价格飞涨争和平结束,烟草价格飞涨这份合同中的失误很明显是单方面的而非双方面的这份合同中的失误很明显是单方面的而非双方面的这份合同中的失误很明显是单方面的而非双方面的这份合同中的失误很明显是单方面的而非双方面的————奥根知道和约,而莱德劳不知道,这份合同奥根知道和约,而莱德劳不知道,这份合同奥根知道和约,而莱德劳不知道,这份合同奥根知道和约,而莱德劳不知道,这份合同在法庭审议之后被取消了在法庭审议之后被取消了在法庭审议之后被取消了在法庭审议之后被取消了 n n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奥根试图通过这份合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奥根试图通过这份合同在拥有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将货源以低于同在拥有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将货源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转移到自己手中,这种转移其价值的价格转移到自己手中,这种转移并不能达到任何生产性目的所以,这种并不能达到任何生产性目的所以,这种销售显然以再分配性事实为前提,而不是销售显然以再分配性事实为前提,而不是以生产性事实为基础以生产性事实为基础  4、对透露、误述和欺诈的责任、对透露、误述和欺诈的责任n n法经济学把误述和欺诈也看作是因信息不对称而法经济学把误述和欺诈也看作是因信息不对称而法经济学把误述和欺诈也看作是因信息不对称而法经济学把误述和欺诈也看作是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问题,并划分了产生的问题,并划分了产生的问题,并划分了产生的问题,并划分了第三类信息第三类信息第三类信息第三类信息————危害性事危害性事危害性事危害性事实。

      实n n危害性事实是指如果不透露就将引起对某人的财危害性事实是指如果不透露就将引起对某人的财危害性事实是指如果不透露就将引起对某人的财危害性事实是指如果不透露就将引起对某人的财产或人身伤害的信息产或人身伤害的信息产或人身伤害的信息产或人身伤害的信息例如,如果不透露药品的例如,如果不透露药品的例如,如果不透露药品的例如,如果不透露药品的副作用就会损害用药者的健康副作用就会损害用药者的健康副作用就会损害用药者的健康副作用就会损害用药者的健康n n法经济学认为:法经济学认为:法经济学认为:法经济学认为:在交易中应该包括承担透露如加在交易中应该包括承担透露如加在交易中应该包括承担透露如加在交易中应该包括承担透露如加以隐瞒则具有危害性的事实的责任以隐瞒则具有危害性的事实的责任以隐瞒则具有危害性的事实的责任以隐瞒则具有危害性的事实的责任 例例7.奥夫德诉施莱迈耶案.奥夫德诉施莱迈耶案n n奥夫德从施莱迈耶手中购得一幢房屋不奥夫德从施莱迈耶手中购得一幢房屋不久,奥夫德发现该房屋白蚁成灾有证据久,奥夫德发现该房屋白蚁成灾有证据表明施莱迈耶知道白蚁之害,但他在出售表明施莱迈耶知道白蚁之害,但他在出售房屋时故意隐瞒了这一事实。

      施莱迈耶对房屋时故意隐瞒了这一事实施莱迈耶对蚁害一事并没有说谎他从未被问及此事蚁害一事并没有说谎他从未被问及此事n n你认为法院会如何进行判决呢?你认为法院会如何进行判决呢? n n根据传统普通法的解释,在例根据传统普通法的解释,在例7中,卖方并中,卖方并没有声明该财产无蚁害他只是没有透露没有声明该财产无蚁害他只是没有透露有关信息卖方对其财产的说明最多也只有关信息卖方对其财产的说明最多也只是误导,严格地说并不是错误根据传统是误导,严格地说并不是错误根据传统的普通法有关欺诈或误述的立约抗辩学说,的普通法有关欺诈或误述的立约抗辩学说,这一事实不足以准许买方从卖方那里获得这一事实不足以准许买方从卖方那里获得损失赔偿损失赔偿 n n但是,如果卖方不只是未透露有关信息,但是,如果卖方不只是未透露有关信息,而是冷酷地明确声明他的房产无蚁害,那而是冷酷地明确声明他的房产无蚁害,那么,这份合同就包含了欺诈这样,根据么,这份合同就包含了欺诈这样,根据传统普通法的解释,买方就有权获得损失传统普通法的解释,买方就有权获得损失赔偿费 n n法经济学认为,法经济学认为,卖方如果没有透露危害性卖方如果没有透露危害性事实也应该要承担责任。

      因为,让当事人事实也应该要承担责任因为,让当事人承担透露危害性事实的责任是有效率的承担透露危害性事实的责任是有效率的n n例例7中,法院最后的判决就是:法院以施莱中,法院最后的判决就是:法院以施莱迈耶没有透露为由判给奥夫德损失赔偿费迈耶没有透露为由判给奥夫德损失赔偿费  5、显失公平、显失公平19821982年,爱因森伯格通过划分四类显失公平合同提出了一年,爱因森伯格通过划分四类显失公平合同提出了一年,爱因森伯格通过划分四类显失公平合同提出了一年,爱因森伯格通过划分四类显失公平合同提出了一整套规则整套规则整套规则整套规则   ØØ第一类合同是第一类合同是第一类合同是第一类合同是“ “危难危难危难危难” ”ØØ第二类显失公平的合同称为第二类显失公平的合同称为第二类显失公平的合同称为第二类显失公平的合同称为“ “交易无能力交易无能力交易无能力交易无能力” ”ØØ第三类显失公平被爱因森伯格称为第三类显失公平被爱因森伯格称为第三类显失公平被爱因森伯格称为第三类显失公平被爱因森伯格称为“ “不公正劝说不公正劝说不公正劝说不公正劝说” ”ØØ第四类显失公平被称为第四类显失公平被称为第四类显失公平被称为第四类显失公平被称为“ “价格无知价格无知价格无知价格无知” ”。

            “危难危难”  n n例例例例8 8 8 8.音乐家.音乐家.音乐家.音乐家T T T T在一次娱乐性的旅行中穿越沙漠,途中他突在一次娱乐性的旅行中穿越沙漠,途中他突在一次娱乐性的旅行中穿越沙漠,途中他突在一次娱乐性的旅行中穿越沙漠,途中他突然撞到了沙地上一块耸立的石头然撞到了沙地上一块耸立的石头然撞到了沙地上一块耸立的石头然撞到了沙地上一块耸立的石头T T T T的汽车抛锚,脚踝骨的汽车抛锚,脚踝骨的汽车抛锚,脚踝骨的汽车抛锚,脚踝骨折当时他没有无线电设备,而且水也所剩无几,如果不折当时他没有无线电设备,而且水也所剩无几,如果不折当时他没有无线电设备,而且水也所剩无几,如果不折当时他没有无线电设备,而且水也所剩无几,如果不及时得救他将被困死及时得救他将被困死及时得救他将被困死及时得救他将被困死n n第二天,大学地质学家第二天,大学地质学家第二天,大学地质学家第二天,大学地质学家G G G G在考察完沙漠岩石结构后正要返在考察完沙漠岩石结构后正要返在考察完沙漠岩石结构后正要返在考察完沙漠岩石结构后正要返回塔科逊,意外地经过出事地点并驱车前去查看回塔科逊,意外地经过出事地点并驱车前去查看。

      回塔科逊,意外地经过出事地点并驱车前去查看回塔科逊,意外地经过出事地点并驱车前去查看T T T T向向向向G G G G述述述述说了自己的处境,并请求他把自己送回说了自己的处境,并请求他把自己送回说了自己的处境,并请求他把自己送回说了自己的处境,并请求他把自己送回60606060英里外的塔科逊英里外的塔科逊英里外的塔科逊英里外的塔科逊n nG G G G回答说,只有回答说,只有回答说,只有回答说,只有T T T T同意支付家产的同意支付家产的同意支付家产的同意支付家产的2/32/32/32/3或或或或10101010万美元甚至更多万美元甚至更多万美元甚至更多万美元甚至更多一些给他,他才肯帮助一些给他,他才肯帮助一些给他,他才肯帮助一些给他,他才肯帮助T T T TT T T T答应了,但在返回塔科逊之后,答应了,但在返回塔科逊之后,答应了,但在返回塔科逊之后,答应了,但在返回塔科逊之后,T T T T拒绝履约,于是拒绝履约,于是拒绝履约,于是拒绝履约,于是G G G G提出诉讼要求提出诉讼要求提出诉讼要求提出诉讼要求T T T T履行这个合约履行这个合约履行这个合约履行这个合约 n n爱因森伯格认为:爱因森伯格认为:爱因森伯格认为:爱因森伯格认为:要求全部履行该合同是无效率要求全部履行该合同是无效率要求全部履行该合同是无效率要求全部履行该合同是无效率的;但要求裁决该合同无效也是无效率的。

      的;但要求裁决该合同无效也是无效率的的;但要求裁决该合同无效也是无效率的的;但要求裁决该合同无效也是无效率的n n法院应该强制法院应该强制法院应该强制法院应该强制T T履行对履行对履行对履行对GG的承诺,但只是支付给的承诺,但只是支付给的承诺,但只是支付给的承诺,但只是支付给GG所提供的劳务的价格所提供的劳务的价格所提供的劳务的价格所提供的劳务的价格————他的行为的机会成本他的行为的机会成本他的行为的机会成本他的行为的机会成本————加上额外的津贴(比如说加上额外的津贴(比如说加上额外的津贴(比如说加上额外的津贴(比如说2020%),而不是宣布%),而不是宣布%),而不是宣布%),而不是宣布合同无效或强制履行全部合同合同无效或强制履行全部合同合同无效或强制履行全部合同合同无效或强制履行全部合同n n增加额外津贴的理由是,在这类案例中法院判给增加额外津贴的理由是,在这类案例中法院判给增加额外津贴的理由是,在这类案例中法院判给增加额外津贴的理由是,在这类案例中法院判给高于机会成本的补偿的行动会对未来救援者寻找高于机会成本的补偿的行动会对未来救援者寻找高于机会成本的补偿的行动会对未来救援者寻找高于机会成本的补偿的行动会对未来救援者寻找并帮助掉队的旅行者提供适度的激励。

      并帮助掉队的旅行者提供适度的激励并帮助掉队的旅行者提供适度的激励并帮助掉队的旅行者提供适度的激励 “交易无能力交易无能力”  n n对那些高度复杂的交易,个人对那些高度复杂的交易,个人——甚至是甚至是具有中等智力的人具有中等智力的人——可能可能“缺乏能力、缺乏能力、经验或判断力进入给定的复杂交易是否合经验或判断力进入给定的复杂交易是否合适作出一个慎重而又有根据的判断适作出一个慎重而又有根据的判断” “不公正劝说不公正劝说”  例例9 9.奥德里兹诉布卢姆菲尔德学校分区案.奥德里兹诉布卢姆菲尔德学校分区案n n原告奥德里兹是一名小学教师,他曾因涉原告奥德里兹是一名小学教师,他曾因涉嫌同性恋行为触犯法律而被逮捕他被审嫌同性恋行为触犯法律而被逮捕他被审讯、关押,后又被保释,其间他持续讯、关押,后又被保释,其间他持续4040小小时未睡觉他一回到公寓就有两位校方官时未睡觉他一回到公寓就有两位校方官员前来造访,通知他如果他不立即辞去教员前来造访,通知他如果他不立即辞去教师职务,校方将公开他被捕的事实,如果师职务,校方将公开他被捕的事实,如果这样他将很难在其他地方重新找到一份教这样他将很难在其他地方重新找到一份教师工作。

      师工作 n n如果奥德里兹同意马上辞职,两位官员答如果奥德里兹同意马上辞职,两位官员答应不公开他被捕的消息奥德里兹只得辞应不公开他被捕的消息奥德里兹只得辞职,后来关于他犯罪的起诉也被驳回接职,后来关于他犯罪的起诉也被驳回接着,他就起诉学校当局,要求复职,他争着,他就起诉学校当局,要求复职,他争辩道,实质上,校方是使用不公正劝说诱辩道,实质上,校方是使用不公正劝说诱使他辞职法庭判决他有权要求复职使他辞职法庭判决他有权要求复职 “价格无知价格无知”  n n爱因森伯格认为如果卖方利用买方对可供爱因森伯格认为如果卖方利用买方对可供选择的供给的无知而欺骗他们,那么就可选择的供给的无知而欺骗他们,那么就可以以卖方的行为显失公平为理由宣布合同以以卖方的行为显失公平为理由宣布合同无效 2、履约免除、履约免除n n第一,情况的变化可能破坏合同的标的第一,情况的变化可能破坏合同的标的第一,情况的变化可能破坏合同的标的第一,情况的变化可能破坏合同的标的例如:例如:例如:例如:20202020世纪初,座落在伦敦主要街道上的建筑物世纪初,座落在伦敦主要街道上的建筑物世纪初,座落在伦敦主要街道上的建筑物世纪初,座落在伦敦主要街道上的建筑物的房东因新国王的加冕典礼的游行将通过该街道的房东因新国王的加冕典礼的游行将通过该街道的房东因新国王的加冕典礼的游行将通过该街道的房东因新国王的加冕典礼的游行将通过该街道而事先将临街房屋租给想观礼的人,但王位继承而事先将临街房屋租给想观礼的人,但王位继承而事先将临街房屋租给想观礼的人,但王位继承而事先将临街房屋租给想观礼的人,但王位继承人病了,加冕典礼推迟。

      一些房东试图收取租金,人病了,加冕典礼推迟一些房东试图收取租金,人病了,加冕典礼推迟一些房东试图收取租金,人病了,加冕典礼推迟一些房东试图收取租金,尽管那天没有举行如租约中所指定的游行,但法尽管那天没有举行如租约中所指定的游行,但法尽管那天没有举行如租约中所指定的游行,但法尽管那天没有举行如租约中所指定的游行,但法庭仍拒绝履行租约,因为情况的变化使租约目的庭仍拒绝履行租约,因为情况的变化使租约目的庭仍拒绝履行租约,因为情况的变化使租约目的庭仍拒绝履行租约,因为情况的变化使租约目的受挫 n n第二,情况的改变可放弃实际上不可能的履行第二,情况的改变可放弃实际上不可能的履行第二,情况的改变可放弃实际上不可能的履行第二,情况的改变可放弃实际上不可能的履行例如:例如:例如:例如:履约被宣布是违法的:履约被宣布是违法的:履约被宣布是违法的:履约被宣布是违法的:如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有一条国如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有一条国如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有一条国如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有一条国内铁路签定了一份运输出口给挪威政府的干椰肉的合同内铁路签定了一份运输出口给挪威政府的干椰肉的合同内铁路签定了一份运输出口给挪威政府的干椰肉的合同。

      内铁路签定了一份运输出口给挪威政府的干椰肉的合同为了应付珍珠港事件,联邦政府命令这条铁路不运干椰肉为了应付珍珠港事件,联邦政府命令这条铁路不运干椰肉为了应付珍珠港事件,联邦政府命令这条铁路不运干椰肉为了应付珍珠港事件,联邦政府命令这条铁路不运干椰肉而改运木材,这条铁路从而得以免除履约而改运木材,这条铁路从而得以免除履约而改运木材,这条铁路从而得以免除履约而改运木材,这条铁路从而得以免除履约或或或或合同承诺要求立约人亲自履约,但立约人由于死亡或其他合同承诺要求立约人亲自履约,但立约人由于死亡或其他合同承诺要求立约人亲自履约,但立约人由于死亡或其他合同承诺要求立约人亲自履约,但立约人由于死亡或其他原因不能履约:原因不能履约:原因不能履约:原因不能履约:如一个歌剧演唱家在他答应履行契约的那如一个歌剧演唱家在他答应履行契约的那如一个歌剧演唱家在他答应履行契约的那如一个歌剧演唱家在他答应履行契约的那一天得了喉炎一天得了喉炎一天得了喉炎一天得了喉炎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如果一方当事人的履约必须以另一件特殊事情的存在为如果一方当事人的履约必须以另一件特殊事情的存在为如果一方当事人的履约必须以另一件特殊事情的存在为如果一方当事人的履约必须以另一件特殊事情的存在为条件,假如条件恶化或被破坏妨碍了履约:条件,假如条件恶化或被破坏妨碍了履约:条件,假如条件恶化或被破坏妨碍了履约:条件,假如条件恶化或被破坏妨碍了履约:如由于气候恶如由于气候恶如由于气候恶如由于气候恶劣,玉米没有成熟,则玉米的交货合同是无效的。

      劣,玉米没有成熟,则玉米的交货合同是无效的劣,玉米没有成熟,则玉米的交货合同是无效的劣,玉米没有成熟,则玉米的交货合同是无效的 n n第三,因环境的变化可以放弃商业上不可行的履第三,因环境的变化可以放弃商业上不可行的履行不可能性的一种较新的说法它不属于普通法的抗辩这不可能性的一种较新的说法它不属于普通法的抗辩这不可能性的一种较新的说法它不属于普通法的抗辩这不可能性的一种较新的说法它不属于普通法的抗辩这种抗辩被列入美国种抗辩被列入美国种抗辩被列入美国种抗辩被列入美国《《《《统一商业法典统一商业法典统一商业法典统一商业法典》》》》的第的第的第的第2 2 2 2章第章第章第章第615615615615节其其其其要旨是把不可能性免除从实际上不可能性扩展到商业上要旨是把不可能性免除从实际上不可能性扩展到商业上要旨是把不可能性免除从实际上不可能性扩展到商业上要旨是把不可能性免除从实际上不可能性扩展到商业上不可行简言之,商业上不可行意味着合同形成后,情简言之,商业上不可行意味着合同形成后,情简言之,商业上不可行意味着合同形成后,情简言之,商业上不可行意味着合同形成后,情况已发生根本变化以致于况已发生根本变化以致于况已发生根本变化以致于况已发生根本变化以致于履行合同将威胁到被告的商业履行合同将威胁到被告的商业履行合同将威胁到被告的商业履行合同将威胁到被告的商业生存生存生存生存,这时可免除被告的履约责任。

      这时可免除被告的履约责任这时可免除被告的履约责任这时可免除被告的履约责任 以商业上不可行为由免除被告的履约责任以商业上不可行为由免除被告的履约责任以商业上不可行为由免除被告的履约责任以商业上不可行为由免除被告的履约责任必须符合三个约束必须符合三个约束必须符合三个约束必须符合三个约束条件:条件:条件:条件:        一是意外事件必须是不可预见的,并且出乎当事人的意料;一是意外事件必须是不可预见的,并且出乎当事人的意料;一是意外事件必须是不可预见的,并且出乎当事人的意料;一是意外事件必须是不可预见的,并且出乎当事人的意料;        二是要求免除履约责任的当事人对于失败的风险必须既未二是要求免除履约责任的当事人对于失败的风险必须既未二是要求免除履约责任的当事人对于失败的风险必须既未二是要求免除履约责任的当事人对于失败的风险必须既未直接地也未间接地作过假定;直接地也未间接地作过假定;直接地也未间接地作过假定;直接地也未间接地作过假定;        三是被告肯定没有促成情况发生可使其免除履约责任的变三是被告肯定没有促成情况发生可使其免除履约责任的变三是被告肯定没有促成情况发生可使其免除履约责任的变三是被告肯定没有促成情况发生可使其免除履约责任的变化。

      化pp属于这种情况的范例有:战争、封港令、当地粮食欠收、属于这种情况的范例有:战争、封港令、当地粮食欠收、属于这种情况的范例有:战争、封港令、当地粮食欠收、属于这种情况的范例有:战争、封港令、当地粮食欠收、主要供应者停工等主要供应者停工等主要供应者停工等主要供应者停工等pp不属于这种情况的范例:市场价格上涨不属于这种情况的范例:市场价格上涨不属于这种情况的范例:市场价格上涨不属于这种情况的范例:市场价格上涨 风险分配风险分配n n履约免除中的经济学问题是履约免除中的经济学问题是风险的有效分风险的有效分配n n法律必须在法律必须在事后事后确定如何分配已经发生的确定如何分配已经发生的特定意外事故的风险特定意外事故的风险 法院如何分配风险?法院如何分配风险?n n第一,必须确定风险在合同中是否明确地第一,必须确定风险在合同中是否明确地分配给了当事人中的一方如果合同对风分配给了当事人中的一方如果合同对风险的分配有明确的表述,法院可以简单地险的分配有明确的表述,法院可以简单地强制履行合同强制履行合同 n n第二,如果没有明确地分配,法院必须确第二,如果没有明确地分配,法院必须确定定风险是否在合同条款中隐含地分配给了风险是否在合同条款中隐含地分配给了一方当事人一方当事人(通过比较合同价格和竞争价(通过比较合同价格和竞争价格可以进行辨别)格可以进行辨别) 。

      如果已经作出了这种如果已经作出了这种分配,合同应根据隐含的分配予以履行分配,合同应根据隐含的分配予以履行 n n例如:例如:例如:例如:一个已受雇钻井的订约人在打井时遇到了一层不可一个已受雇钻井的订约人在打井时遇到了一层不可一个已受雇钻井的订约人在打井时遇到了一层不可一个已受雇钻井的订约人在打井时遇到了一层不可穿透的岩石,而合同中并没有提到谁应该在这一穿透的岩石,而合同中并没有提到谁应该在这一穿透的岩石,而合同中并没有提到谁应该在这一穿透的岩石,而合同中并没有提到谁应该在这一意外事件发生时承担不履行合同的成本意外事件发生时承担不履行合同的成本意外事件发生时承担不履行合同的成本意外事件发生时承担不履行合同的成本倘若这个合同的价格比其他相互竞争的钻井者的报倘若这个合同的价格比其他相互竞争的钻井者的报倘若这个合同的价格比其他相互竞争的钻井者的报倘若这个合同的价格比其他相互竞争的钻井者的报价高很多对这一较高价格的一个似乎合理的解价高很多对这一较高价格的一个似乎合理的解价高很多对这一较高价格的一个似乎合理的解价高很多对这一较高价格的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是,这个钻井者不仅把他作为一名钻井者的劳释是,这个钻井者不仅把他作为一名钻井者的劳释是,这个钻井者不仅把他作为一名钻井者的劳释是,这个钻井者不仅把他作为一名钻井者的劳务卖给了买方,同时把作为一个保险承保人的保务卖给了买方,同时把作为一个保险承保人的保务卖给了买方,同时把作为一个保险承保人的保务卖给了买方,同时把作为一个保险承保人的保证也出售给了买方,以保证他即使在受到岩石或证也出售给了买方,以保证他即使在受到岩石或证也出售给了买方,以保证他即使在受到岩石或证也出售给了买方,以保证他即使在受到岩石或其他事件干扰时也能够履行合同。

      其他事件干扰时也能够履行合同其他事件干扰时也能够履行合同其他事件干扰时也能够履行合同这样,在订约人对合同价格作了上述理解而他又不这样,在订约人对合同价格作了上述理解而他又不这样,在订约人对合同价格作了上述理解而他又不这样,在订约人对合同价格作了上述理解而他又不履行合同时,法院可以认为合同已经把风险分配履行合同时,法院可以认为合同已经把风险分配履行合同时,法院可以认为合同已经把风险分配履行合同时,法院可以认为合同已经把风险分配给了钻井者,所以不应免除他履行合同的责任给了钻井者,所以不应免除他履行合同的责任给了钻井者,所以不应免除他履行合同的责任给了钻井者,所以不应免除他履行合同的责任 n n第三,第三,如果既没有明确地也没有隐含地分如果既没有明确地也没有隐含地分配风险,法院必须确定谁是意外风险的代配风险,法院必须确定谁是意外风险的代价较低的预防者或承保人,并由他在事后价较低的预防者或承保人,并由他在事后承担风险承担风险n n如果意外风险的代价较低的预防者或承保如果意外风险的代价较低的预防者或承保人是被告,法院就不应免除他履约的责任人是被告,法院就不应免除他履约的责任反之,如果是原告,则法院应免除他履约反之,如果是原告,则法院应免除他履约的责任。

      的责任 例例10:扎卡罗楼有限公司诉诺伯:扎卡罗楼有限公司诉诺伯•索尔公司案索尔公司案1956195619561956年年年年10101010月,苏丹的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大量月,苏丹的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大量月,苏丹的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大量月,苏丹的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大量花生给西德一家厂商的合同双方采用了标准格花生给西德一家厂商的合同双方采用了标准格花生给西德一家厂商的合同双方采用了标准格花生给西德一家厂商的合同双方采用了标准格式合同,其中一项的条款如下:式合同,其中一项的条款如下:式合同,其中一项的条款如下:式合同,其中一项的条款如下:““““在发生禁止进口或出口、战争、流行病、罢工和在发生禁止进口或出口、战争、流行病、罢工和在发生禁止进口或出口、战争、流行病、罢工和在发生禁止进口或出口、战争、流行病、罢工和因不可抗力妨碍在规定期限内装运或交货的任何因不可抗力妨碍在规定期限内装运或交货的任何因不可抗力妨碍在规定期限内装运或交货的任何因不可抗力妨碍在规定期限内装运或交货的任何情况下,应允许装运或交货的期限延长,但不得情况下,应允许装运或交货的期限延长,但不得情况下,应允许装运或交货的期限延长,但不得情况下,应允许装运或交货的期限延长,但不得超过超过超过超过2 2 2 2个月。

      之后,如果不可抗力仍然存在,则合个月之后,如果不可抗力仍然存在,则合个月之后,如果不可抗力仍然存在,则合个月之后,如果不可抗力仍然存在,则合同应予取消同应予取消同应予取消同应予取消 1956195619561956年年年年10101010月,以色列入侵埃及之后英国和法国立月,以色列入侵埃及之后英国和法国立月,以色列入侵埃及之后英国和法国立月,以色列入侵埃及之后英国和法国立即出兵该地区,导致苏伊士运河在即出兵该地区,导致苏伊士运河在即出兵该地区,导致苏伊士运河在即出兵该地区,导致苏伊士运河在1956195619561956年年年年11111111月月月月2 2 2 2日日日日至至至至1957195719571957年年年年4 4 4 4月月月月9 9 9 9日期间被关闭卖方宣布合同解除,日期间被关闭卖方宣布合同解除,日期间被关闭卖方宣布合同解除,日期间被关闭卖方宣布合同解除,因为根据上述条款,战争和运河关闭使运货成为因为根据上述条款,战争和运河关闭使运货成为因为根据上述条款,战争和运河关闭使运货成为因为根据上述条款,战争和运河关闭使运货成为不可能西德买方据理力争,认为运货不是不可能,只是成西德买方据理力争,认为运货不是不可能,只是成西德买方据理力争,认为运货不是不可能,只是成西德买方据理力争,认为运货不是不可能,只是成本更高,而且合同规定卖方安排保险和货运,即本更高,而且合同规定卖方安排保险和货运,即本更高,而且合同规定卖方安排保险和货运,即本更高,而且合同规定卖方安排保险和货运,即所谓所谓所谓所谓““““到岸价合同到岸价合同到岸价合同到岸价合同””””,因而卖方有责任不折不扣,因而卖方有责任不折不扣,因而卖方有责任不折不扣,因而卖方有责任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

      地履行合同地履行合同地履行合同 n n在扎卡罗楼公司一案中,由于合同提供给卖方的在扎卡罗楼公司一案中,由于合同提供给卖方的在扎卡罗楼公司一案中,由于合同提供给卖方的在扎卡罗楼公司一案中,由于合同提供给卖方的是包括保险费、运费在内的价格,这就隐含地把是包括保险费、运费在内的价格,这就隐含地把是包括保险费、运费在内的价格,这就隐含地把是包括保险费、运费在内的价格,这就隐含地把习惯航线关闭时承担运货给买方的所有额外费用习惯航线关闭时承担运货给买方的所有额外费用习惯航线关闭时承担运货给买方的所有额外费用习惯航线关闭时承担运货给买方的所有额外费用的风险分配给了卖方的风险分配给了卖方的风险分配给了卖方的风险分配给了卖方n n但是,但是,但是,但是,假设在合同条款中不可能找到任何证据可假设在合同条款中不可能找到任何证据可假设在合同条款中不可能找到任何证据可假设在合同条款中不可能找到任何证据可确定双方当事人是如何分配风险的确定双方当事人是如何分配风险的确定双方当事人是如何分配风险的确定双方当事人是如何分配风险的在那种情况在那种情况在那种情况在那种情况下,法院就应该确定谁是意外风险(即苏伊士运下,法院就应该确定谁是意外风险(即苏伊士运下,法院就应该确定谁是意外风险(即苏伊士运下,法院就应该确定谁是意外风险(即苏伊士运河航线因战争而不能使用)的代价较低的预防者。

      河航线因战争而不能使用)的代价较低的预防者河航线因战争而不能使用)的代价较低的预防者河航线因战争而不能使用)的代价较低的预防者 n n答案是,答案是,答案是,答案是,卖方是风险的优先承担者卖方是风险的优先承担者卖方是风险的优先承担者卖方是风险的优先承担者因为:因为:因为:因为:n n首先,托运人(卖方)是苏丹的一家公司,而且在自己国首先,托运人(卖方)是苏丹的一家公司,而且在自己国首先,托运人(卖方)是苏丹的一家公司,而且在自己国首先,托运人(卖方)是苏丹的一家公司,而且在自己国家里从苏丹港开始装运自然比买方更了解从苏丹港到欧家里从苏丹港开始装运自然比买方更了解从苏丹港到欧家里从苏丹港开始装运自然比买方更了解从苏丹港到欧家里从苏丹港开始装运自然比买方更了解从苏丹港到欧洲的可供选择的航线洲的可供选择的航线洲的可供选择的航线洲的可供选择的航线n n其次,卖方可能对从东非运货至欧洲的贸易有丰富的经验,其次,卖方可能对从东非运货至欧洲的贸易有丰富的经验,其次,卖方可能对从东非运货至欧洲的贸易有丰富的经验,其次,卖方可能对从东非运货至欧洲的贸易有丰富的经验,因此比买方具有更好的货运市场的信息因此比买方具有更好的货运市场的信息。

      因此比买方具有更好的货运市场的信息因此比买方具有更好的货运市场的信息n n最后,他更接近于中东地区,卖方可能比买方更了解那里最后,他更接近于中东地区,卖方可能比买方更了解那里最后,他更接近于中东地区,卖方可能比买方更了解那里最后,他更接近于中东地区,卖方可能比买方更了解那里的变化莫测的政治风云特别是,他可能对战争和由此造的变化莫测的政治风云特别是,他可能对战争和由此造的变化莫测的政治风云特别是,他可能对战争和由此造的变化莫测的政治风云特别是,他可能对战争和由此造成的关闭苏伊士运河的可能性早就胸有成竹,因此可能比成的关闭苏伊士运河的可能性早就胸有成竹,因此可能比成的关闭苏伊士运河的可能性早就胸有成竹,因此可能比成的关闭苏伊士运河的可能性早就胸有成竹,因此可能比买方更有必须安排其他交货日期和航线的预兆所以,卖买方更有必须安排其他交货日期和航线的预兆所以,卖买方更有必须安排其他交货日期和航线的预兆所以,卖买方更有必须安排其他交货日期和航线的预兆所以,卖方是风险的优先承担者方是风险的优先承担者方是风险的优先承担者方是风险的优先承担者n n法庭对该案的裁定是花生可以从苏丹港经好望角运至汉堡,法庭对该案的裁定是花生可以从苏丹港经好望角运至汉堡,法庭对该案的裁定是花生可以从苏丹港经好望角运至汉堡,法庭对该案的裁定是花生可以从苏丹港经好望角运至汉堡,而不选择从苏丹港出发经苏伊士运河的更直接的习惯航线而不选择从苏丹港出发经苏伊士运河的更直接的习惯航线而不选择从苏丹港出发经苏伊士运河的更直接的习惯航线而不选择从苏丹港出发经苏伊士运河的更直接的习惯航线(前者比后者航程长(前者比后者航程长(前者比后者航程长(前者比后者航程长700700700700英里)。

      英里) n n法院的目标是有效地分配意外事件的风险法院的目标是有效地分配意外事件的风险n n风险分配的原则是:风险分配的原则是:由作为挫败合同的意外事件的成本较低的预由作为挫败合同的意外事件的成本较低的预防者或承保人的一方承担损失防者或承保人的一方承担损失                   为什么?为什么? 因为这一规则:因为这一规则:ØØ能够减少合同承担的风险;能够减少合同承担的风险;ØØ能够减少这种风险产生的社会总成本;能够减少这种风险产生的社会总成本;ØØ这个规则可以看作是双方当事人愿意的一这个规则可以看作是双方当事人愿意的一种合理重建种合理重建      意指如果当事人曾经想过分配意外事件的风险的话,他们意指如果当事人曾经想过分配意外事件的风险的话,他们意指如果当事人曾经想过分配意外事件的风险的话,他们意指如果当事人曾经想过分配意外事件的风险的话,他们已经将风险分配给报价较低的当事人了这样做符合履约已经将风险分配给报价较低的当事人了这样做符合履约已经将风险分配给报价较低的当事人了这样做符合履约已经将风险分配给报价较低的当事人了这样做符合履约双方的共同利益双方的共同利益双方的共同利益。

      双方的共同利益 (三)违约赔偿的经济学(三)违约赔偿的经济学n n主要赔偿方式有三种:主要赔偿方式有三种:  合同双方制定的赔偿;合同双方制定的赔偿;                                                   金钱赔偿(法律救济)金钱赔偿(法律救济)  由法院裁定的赔偿由法院裁定的赔偿                           特定履行特定履行 合同双方制定的赔偿合同双方制定的赔偿n n在完备合同中,合同双方已经明确地对赔偿做了在完备合同中,合同双方已经明确地对赔偿做了在完备合同中,合同双方已经明确地对赔偿做了在完备合同中,合同双方已经明确地对赔偿做了规定,那么法庭的作用就是强制执行规定的赔偿规定,那么法庭的作用就是强制执行规定的赔偿规定,那么法庭的作用就是强制执行规定的赔偿规定,那么法庭的作用就是强制执行规定的赔偿可能制定的赔偿方式如:可能制定的赔偿方式如:可能制定的赔偿方式如:可能制定的赔偿方式如:pp规定一笔规定一笔规定一笔规定一笔“ “赔偿损失费赔偿损失费赔偿损失费赔偿损失费” ”,由违约方支付给受害方;,由违约方支付给受害方;,由违约方支付给受害方;,由违约方支付给受害方;pp指定某种方式来解决履行中的争端,而不用诉讼的方式;指定某种方式来解决履行中的争端,而不用诉讼的方式;指定某种方式来解决履行中的争端,而不用诉讼的方式;指定某种方式来解决履行中的争端,而不用诉讼的方式;pp可以将现款或履约担保金存入第三方,并规定一旦违约,可以将现款或履约担保金存入第三方,并规定一旦违约,可以将现款或履约担保金存入第三方,并规定一旦违约,可以将现款或履约担保金存入第三方,并规定一旦违约,违约方的存款或担保金必须付给受损方。

      违约方的存款或担保金必须付给受损方违约方的存款或担保金必须付给受损方违约方的存款或担保金必须付给受损方 金钱赔偿(金钱赔偿(“法律救济法律救济”或或“法律补偿法律补偿” )n n如果赔偿等于违约受害者所承受的实际损如果赔偿等于违约受害者所承受的实际损害,这种赔偿就是害,这种赔偿就是“补偿性的补偿性的”超过实际损害的赔偿称为际损害的赔偿称为“惩罚性的惩罚性的”  特定履行(特定履行(“衡平救济衡平救济” ))n n特定履行合同是要求立约人履行与对方的特定履行合同是要求立约人履行与对方的合同承诺或禁止他与任何他方履行合同承合同承诺或禁止他与任何他方履行合同承诺的一种司法命令诺的一种司法命令 有效违约有效违约n n有效违约的定义是:有效违约的定义是:当履约的成本超过各当履约的成本超过各方所获利益时,违约比履约更有效方所获利益时,违约比履约更有效n n定义成立的条件定义成立的条件是:是:当某种当某种意外事件意外事件的发生致使履约要比选择其的发生致使履约要比选择其他办法花费更大时,履约的成本超过了利他办法花费更大时,履约的成本超过了利益 意外收获与意外事故意外收获与意外事故n n意外事件的发生有两种情况:意外事件的发生有两种情况:第一,幸运的意外事件或意外收获可能使不第一,幸运的意外事件或意外收获可能使不履约比履约更有利可图;履约比履约更有利可图;第二,不幸的意外事件或意外事故可能使履第二,不幸的意外事件或意外事故可能使履约比不履约损失更大。

      约比不履约损失更大 意外收获的情况意外收获的情况 n n假设假设假设假设A A A A答应以答应以答应以答应以10101010万美元把房子卖给万美元把房子卖给万美元把房子卖给万美元把房子卖给B B B B,再假设,再假设,再假设,再假设A A A A估价住进这估价住进这估价住进这估价住进这房子可值房子可值房子可值房子可值9 9 9 9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B B B B估价住进这房子值估价住进这房子值估价住进这房子值估价住进这房子值11111111万美元这样,万美元这样,万美元这样,万美元这样,按按按按A A A A所要的价格,所要的价格,所要的价格,所要的价格,A A A A作为卖方赚了作为卖方赚了作为卖方赚了作为卖方赚了1 1 1 1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B B B B作为买方也赚作为买方也赚作为买方也赚作为买方也赚了了了了1 1 1 1万美元这笔交易的总盈余为万美元这笔交易的总盈余为万美元这笔交易的总盈余为万美元这笔交易的总盈余为2 2 2 2万美元但假设成交之前另一个买主但假设成交之前另一个买主但假设成交之前另一个买主但假设成交之前另一个买主C C C C出现了,并愿意出出现了,并愿意出出现了,并愿意出出现了,并愿意出12121212万美元购万美元购万美元购万美元购买同一幢房子,这时买同一幢房子,这时买同一幢房子,这时买同一幢房子,这时A A A A已经与已经与已经与已经与B B B B订立了以订立了以订立了以订立了以10101010万美元卖给万美元卖给万美元卖给万美元卖给B B B B的的的的合同。

      合同C C C C的出现就是一个意外收获,它使有效盈余总额从的出现就是一个意外收获,它使有效盈余总额从的出现就是一个意外收获,它使有效盈余总额从的出现就是一个意外收获,它使有效盈余总额从2 2 2 2万美元至少增加到万美元至少增加到万美元至少增加到万美元至少增加到3 3 3 3万美元n n从效率的观点出发,合同法应该允许从效率的观点出发,合同法应该允许从效率的观点出发,合同法应该允许从效率的观点出发,合同法应该允许A A A A违反原来的合同付违反原来的合同付违反原来的合同付违反原来的合同付给给给给B B B B损失赔偿费,把房屋卖给损失赔偿费,把房屋卖给损失赔偿费,把房屋卖给损失赔偿费,把房屋卖给C C C C,从而让估价最高的人,从而让估价最高的人,从而让估价最高的人,从而让估价最高的人C C C C得得得得到房屋 意外事故的情况意外事故的情况 n n如前所设,如前所设,如前所设,如前所设,A A A A估价房子值估价房子值估价房子值估价房子值9 9 9 9万美元,按合同以万美元,按合同以万美元,按合同以万美元,按合同以10101010万美元的价万美元的价万美元的价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格卖给格卖给格卖给B B B B,,,,B B B B购买房屋的动机是他的主人要搬到购买房屋的动机是他的主人要搬到购买房屋的动机是他的主人要搬到购买房屋的动机是他的主人要搬到A A A A家附近,家附近,家附近,家附近,B B B B是基于这一事实才估价该房值是基于这一事实才估价该房值是基于这一事实才估价该房值是基于这一事实才估价该房值11111111万美元。

      万美元现假设,现假设,现假设,现假设,B B B B答应买下答应买下答应买下答应买下A A A A的房子后,的房子后,的房子后,的房子后,B B B B的主人改变计划决定搬到的主人改变计划决定搬到的主人改变计划决定搬到的主人改变计划决定搬到远处的城市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该房对远处的城市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该房对远处的城市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该房对远处的城市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该房对B B B B来说就大大来说就大大来说就大大来说就大大地贬值了,仅值地贬值了,仅值地贬值了,仅值地贬值了,仅值7.57.57.57.5万美元从交易中得到的盈余没有了从交易中得到的盈余没有了从交易中得到的盈余没有了从交易中得到的盈余没有了所以这笔买卖就不够理想了所以这笔买卖就不够理想了所以这笔买卖就不够理想了所以这笔买卖就不够理想了与意外收获不同,意外事故的损失值只有在合同不履行时才与意外收获不同,意外事故的损失值只有在合同不履行时才与意外收获不同,意外事故的损失值只有在合同不履行时才与意外收获不同,意外事故的损失值只有在合同不履行时才是最小的在这些情况下,法律可以允许是最小的在这些情况下,法律可以允许是最小的。

      在这些情况下,法律可以允许是最小的在这些情况下,法律可以允许B B B B违反合同支付违反合同支付违反合同支付违反合同支付赔偿费 结论结论n n只有当意外收获或意外事故使履约所需的只有当意外收获或意外事故使履约所需的财力、物力超过使用其他办法所需的价值财力、物力超过使用其他办法所需的价值时,违约才是有效的时,违约才是有效的 1、双方指定的赔偿:清偿损失额、双方指定的赔偿:清偿损失额n n在法律实践中,法院对合同双方规定他们的违约在法律实践中,法院对合同双方规定他们的违约在法律实践中,法院对合同双方规定他们的违约在法律实践中,法院对合同双方规定他们的违约赔偿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制赔偿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制赔偿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制赔偿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制n n普通法庭的惯例是:普通法庭的惯例是:普通法庭的惯例是:普通法庭的惯例是:如果合同条款规定的赔偿超如果合同条款规定的赔偿超如果合同条款规定的赔偿超如果合同条款规定的赔偿超出了合理预期的赔偿并带有明显的惩罚因素,法出了合理预期的赔偿并带有明显的惩罚因素,法出了合理预期的赔偿并带有明显的惩罚因素,法出了合理预期的赔偿并带有明显的惩罚因素,法庭通常不会执行这样的损失赔偿条款。

      庭通常不会执行这样的损失赔偿条款庭通常不会执行这样的损失赔偿条款庭通常不会执行这样的损失赔偿条款n n法庭这样做的理由是:法院在处理民事争端中的法庭这样做的理由是:法院在处理民事争端中的法庭这样做的理由是:法院在处理民事争端中的法庭这样做的理由是:法院在处理民事争端中的作用是补偿受损方,而不是惩罚肇事者作用是补偿受损方,而不是惩罚肇事者作用是补偿受损方,而不是惩罚肇事者作用是补偿受损方,而不是惩罚肇事者    n n我国我国我国我国《《《《合同法合同法合同法合同法》》》》也通常从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发,也通常从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发,也通常从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发,也通常从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发,损害赔偿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而不具有惩罚性损害赔偿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而不具有惩罚性损害赔偿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而不具有惩罚性损害赔偿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而不具有惩罚性损害赔偿以赔偿当事人实际遭受的全部损害为原损害赔偿以赔偿当事人实际遭受的全部损害为原损害赔偿以赔偿当事人实际遭受的全部损害为原损害赔偿以赔偿当事人实际遭受的全部损害为原则n n如如如如《《《《合同法合同法合同法合同法》》》》第第第第113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学家的观点 n n经济学家认为,在理论上有很多充分的理由可以经济学家认为,在理论上有很多充分的理由可以经济学家认为,在理论上有很多充分的理由可以经济学家认为,在理论上有很多充分的理由可以使人确信使人确信使人确信使人确信损失赔偿和以其他形式规定的赔偿应当损失赔偿和以其他形式规定的赔偿应当损失赔偿和以其他形式规定的赔偿应当损失赔偿和以其他形式规定的赔偿应当由法院强制执行,即使其中明显包含惩罚性因素由法院强制执行,即使其中明显包含惩罚性因素由法院强制执行,即使其中明显包含惩罚性因素由法院强制执行,即使其中明显包含惩罚性因素理由:理由:理由:理由:超过合理预期的赔偿规定能起两方面的重要作用,超过合理预期的赔偿规定能起两方面的重要作用,超过合理预期的赔偿规定能起两方面的重要作用,超过合理预期的赔偿规定能起两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比法院指定的其他赔偿方法更有效而且比法院指定的其他赔偿方法更有效而且比法院指定的其他赔偿方法更有效而且比法院指定的其他赔偿方法更有效。

      n n首先,惩罚因素可以看作是违约方以书面首先,惩罚因素可以看作是违约方以书面保险合同的形式向受害方支付的保险费保险合同的形式向受害方支付的保险费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合同一方对履行合同寄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合同一方对履行合同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值,而另一方正好是期望予了很高的期望值,而另一方正好是期望值损失的保险人值损失的保险人 例例10:性急的校友案:性急的校友案n n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校友急于想赶上学校的一场篮球赛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校友急于想赶上学校的一场篮球赛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校友急于想赶上学校的一场篮球赛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校友急于想赶上学校的一场篮球赛开始,他打算乘公共汽车与他的朋友从校本部赶到马里兰开始,他打算乘公共汽车与他的朋友从校本部赶到马里兰开始,他打算乘公共汽车与他的朋友从校本部赶到马里兰开始,他打算乘公共汽车与他的朋友从校本部赶到马里兰的比赛地的比赛地的比赛地的比赛地n n由于对参赛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值(由于对参赛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值(由于对参赛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值(由于对参赛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值(如果不能参赛,他遭如果不能参赛,他遭如果不能参赛,他遭如果不能参赛,他遭受的焦急和后悔值受的焦急和后悔值受的焦急和后悔值受的焦急和后悔值10000100001000010000美元美元美元美元),因此,他非常担心万一),因此,他非常担心万一),因此,他非常担心万一),因此,他非常担心万一汽车坏了或因气候恶劣汽车不能前进到不了那里。

      汽车坏了或因气候恶劣汽车不能前进到不了那里汽车坏了或因气候恶劣汽车不能前进到不了那里汽车坏了或因气候恶劣汽车不能前进到不了那里果真(果真(果真(果真如此的话,汽车公司最多只能因违约赔偿他所付的汽车租如此的话,汽车公司最多只能因违约赔偿他所付的汽车租如此的话,汽车公司最多只能因违约赔偿他所付的汽车租如此的话,汽车公司最多只能因违约赔偿他所付的汽车租费n n于是,他跟汽车公司达成协议,他于是,他跟汽车公司达成协议,他于是,他跟汽车公司达成协议,他于是,他跟汽车公司达成协议,他以高于竞争价格(以高于竞争价格(以高于竞争价格(以高于竞争价格(500500500500美元)的价格(美元)的价格(美元)的价格(美元)的价格(700700700700美元)美元)美元)美元)租汽车公司的汽车送他和朋友租汽车公司的汽车送他和朋友租汽车公司的汽车送他和朋友租汽车公司的汽车送他和朋友们到达比赛地们到达比赛地们到达比赛地们到达比赛地汽车公司则答应万一不能按时将他们送到汽车公司则答应万一不能按时将他们送到汽车公司则答应万一不能按时将他们送到汽车公司则答应万一不能按时将他们送到目的地,将支付给他目的地,将支付给他目的地,将支付给他目的地,将支付给他10500105001050010500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n n有关执行损失赔偿条款的效率观点是:有关执行损失赔偿条款的效率观点是:它它以可能的最低价保证了该校友对履约的期以可能的最低价保证了该校友对履约的期望值n n此外,如果双方均认为该条款会得到执行,此外,如果双方均认为该条款会得到执行,合同只有当违约比履约更有利可图时才会合同只有当违约比履约更有利可图时才会被违反因为这正是一个人想从合同法规被违反因为这正是一个人想从合同法规则中得到的结果这是履行清偿损失条款则中得到的结果这是履行清偿损失条款的有力证明的有力证明 n n执行规定的赔偿条款(即使这些条款包含执行规定的赔偿条款(即使这些条款包含明显的惩罚因素)的明显的惩罚因素)的第二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是:是:这些条款是一方表达其履约的可靠性和履约这些条款是一方表达其履约的可靠性和履约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n n例如,一个建筑工程合同的投资人特别希望工程例如,一个建筑工程合同的投资人特别希望工程例如,一个建筑工程合同的投资人特别希望工程例如,一个建筑工程合同的投资人特别希望工程能在规定的日期完工,如果他很怀疑承保人是否能在规定的日期完工,如果他很怀疑承保人是否能在规定的日期完工,如果他很怀疑承保人是否能在规定的日期完工,如果他很怀疑承保人是否有能力按时完工,而承包人确信他有能力按期完有能力按时完工,而承包人确信他有能力按期完有能力按时完工,而承包人确信他有能力按期完有能力按时完工,而承包人确信他有能力按期完工,那么承包人想让投资人知道他有能力履行合工,那么承包人想让投资人知道他有能力履行合工,那么承包人想让投资人知道他有能力履行合工,那么承包人想让投资人知道他有能力履行合同的花费最少的办法就是在合同中规定他愿意对同的花费最少的办法就是在合同中规定他愿意对同的花费最少的办法就是在合同中规定他愿意对同的花费最少的办法就是在合同中规定他愿意对逾期为完工部分每天支付惩罚性的赔偿费。

      逾期为完工部分每天支付惩罚性的赔偿费逾期为完工部分每天支付惩罚性的赔偿费逾期为完工部分每天支付惩罚性的赔偿费n n在此情况下,如果法院不愿执行自愿达成的惩罚在此情况下,如果法院不愿执行自愿达成的惩罚在此情况下,如果法院不愿执行自愿达成的惩罚在此情况下,如果法院不愿执行自愿达成的惩罚性损失赔偿条款,就会要求双方寻找一个费用较性损失赔偿条款,就会要求双方寻找一个费用较性损失赔偿条款,就会要求双方寻找一个费用较性损失赔偿条款,就会要求双方寻找一个费用较大、效果较差的办法来达成协议大、效果较差的办法来达成协议大、效果较差的办法来达成协议大、效果较差的办法来达成协议 需要说明的一点需要说明的一点n n强制履行合同双方制定的赔偿可能存在潜强制履行合同双方制定的赔偿可能存在潜在无效率在无效率可参阅考特和尤伦的可参阅考特和尤伦的可参阅考特和尤伦的可参阅考特和尤伦的《《《《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第第第第405405~~~~406406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