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doc
8页1.钻孔灌注桩钻孔桩基础施工将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成孔方法,当地质情况为岩层、卵砾石较大的地层时, 采用冲击钻机钻孔;汽车 吊机安装钢筋笼和导管,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制供应, 混凝 土搅拌车运输灌注水下混凝土1) 施工工艺流程流程图见 “图3.3-3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冲击钻)”2) 施工方法(1)桩基础① 场地准备护筒内存储泥浆使其高出地面或施工水位至少 0.5m,防止钻孔过程中由于孔内压力小于孔外压力而导致坍孔图3.3-3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冲击钻)施工准备平整场地成桩质量检② 安装钻机 冲击钻机:钻机起落钢丝绳中心应对准桩中心钻机定位后,底 座必须平整,稳固,确保在钻进中不发生倾斜和位移,保证钻进中钻 具的平稳及钻孔质量钻孔场地的平面尺寸应按桩基设计的平面尺寸、 钻机数量和钻机 底座平面尺寸、 钻机移位要求、 施工方法以及其它配合施工机具设施 布置等情况决定 陆地桩基的施工场地均为旱地, 施工期间地下水位 在原地面以下钻孔前将场地整平, 清除杂物,更换软土场地表面 压实平整后横向铺设枕木, 然后在枕木上铺设废旧钢轨或型钢, 即构 成钻机平台 场地的大小要能满足钻机的放置、 吊机站位及混凝土搅 拌车运输等协调工作的要求。
③ 埋设护筒护筒用10mm勺钢板制作,长200cm护筒顶要高出地面不小于 30 cm,护筒内径大于钻孔直径20 cm,护筒顶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 倾斜度不大于 1%④ 泥浆勺制备及循环净化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拟采用优质泥浆 各项指标如下:相对密度:1.03 〜1.1、粘度(s) : 18〜22、含砂率(%) : V 2、PH 值:8 〜10、 胶体率(%) :〉98、失水率(ml/30min) : 14〜20根据桩基勺分布位置设置多个制浆池、 储浆池及沉淀池, 并用循 环槽连接出浆循环槽槽底纵坡不大于 1.0%,使沉淀池流速不大于10cm/秒以便于钻碴沉淀采用泥浆搅拌机制浆 泥浆造浆材料选用优质粘土和膨润土, 必 要时再掺入适量CM(羧基纤维素或Na2CO3屯碱等外加剂,保证泥浆 自始至终达到性能稳定、 离析极少、护壁效果好和成孔质量高勺要求 试验工程师负责泥浆配合比试验,对全部桩基勺泥浆进行合理配备施工中钻碴随泥浆从孔内排出进入沉淀池, 人工用网筛将石碴捞 出然后使处理后的泥浆经泥浆池净化后返回钻进的孔内, 形成连续 循环钻孔弃碴(废泥浆)放置到指定地方, 不得任意堆砌在施工场地 内或向水塘、河流排放,以避免污染环境。
⑤ 钻孔施工冲击钻机钻孔开钻时先在孔内灌注泥浆, 泥浆相对密度等指标根据土层情况而 定如孔中有水, 可直接投入粘土, 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 一般细粒土层可采用浓泥浆、 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 使孔壁坚实 不坍不漏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冲程后,方可进行正常冲击 在开孔阶段4~5m为使钻渣挤入孔壁,减少掏渣次数,正常钻进后 应及时掏渣,确保有效冲击孔底在钻进过程中, 应注意地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 采用不同的钻 进速度冲程应根据土层情况分别规定: 一般在通过坚硬密实卵石层或基 岩漂石之类的土层中采用大冲程; 在通过松散砂、 砾类土或卵石夹土 层中时采用中冲程,冲程过大,对孔底振动大,易引起坍孔;在通过 高液限粘土,含砂低液限粘土时,采用中冲程;在易坍塌或流砂地段 用小冲程,并应提高泥浆的粘度和相对密度在通过漂石或岩层,如表面不平整,应先投入粘土 、小片石、 卵石,将表面垫平,再用钻头进行冲击钻进, 防止发生斜孔、坍孔事 故;如岩层强度不均, 易发生偏孔,亦可采用上述方法回填重钻;必 要时投入水泥护壁或加长护筒埋深在砂及卵石类土等松散层钻进时,可按 1:1 投入粘土和小片石 (粒径不大于15cm),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使泥膏、片石挤 入孔壁。
必要时须重复回填反复冲击 2~3 次若遇有流砂现象时, 宜加大粘土减少片石比例,力求孔壁坚实当通过含砂低液限粘土等粘质土层时, 因土层本身可造浆, 应降低输入的泥浆稠度,并采用 0.5m 的小冲程,防止卡钻、埋钻要注意均匀地松放钢丝绳的长度一般在松软土层每次可松绳 5cm— 8cm,在密实坚硬土层每次可松绳 3 ~ 5cm,应注意防止松绳过 少,形成“打空锤”,使钻机、钻架及钢丝绳受到过大的意外荷载, 遭受损坏, 松绳过多, 则会减少冲程, 降低钻进速度,严重时使钢丝 绳纠缠发生事故为正确提升钻头的冲程,应在钢丝绳上做好长度标志钻孔施工中,一般在密实坚硬土层每小时纯钻进尺小于 5cm~10cm,松软地层每小时纯钻进尺小于 15cm~30cm时,应进行取渣 或每进尺0.5m〜1.0m时取渣一次,每次取4〜5筒,或取至泥浆内含 渣显著减少,无粗颗粒,相对密度恢复正常为止 取渣后应及时向孔 内添加泥浆或清水以维护水头高度, 投放粘土自行造浆的, 一次不可 投入过多,以免粘锥、卡锥每钻进1m掏渣时,均要检查并保存土层渣样,记录土层变化情 况,遇地质情况与设计发生差异及时报请设计及监理单位, 研究处理 措施后继续施工。
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离孔底 5m以 上以防止坍孔埋钻 在取渣后或因其他原因停钻后再次开钻, 应由低 冲程逐渐加大到正常冲程以免卡钻整个钻进过程中, 应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 (或施工水 位)至少0.5m,并低于护筒顶面0.3m以防溢出⑥ 成孔检查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及终孔后以及灌注混凝土前, 均需对钻 孔进行阶段性的成孔质量检查A. 孔径检测孔径检测是在桩孔成孔后, 下放钢筋笼前进行的, 是根据桩径制 做笼式检孔器入孔检测,其外径等于钢筋笼直径加 100 毫米,但不 得大于钻孔的设计孔径,长度等于孔径的 3〜4倍(旋转钻成孔)或 4〜6倍(冲击钻成孔)检测时,将探孔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 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无阻表明孔径符合要求B. 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测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标准锤检测 测锤一般采用锥形锤, 锤底直 径13cm〜15cm,高20〜22cm,质量4kg〜6kg测绳必须经检校过的 钢尺进行校核C. 成孔竖直度检测 旋转钻采用钻杆测斜法,冲击钻采用井径检测仪⑦ 第一次清孔清孔处理的目的是使孔底沉渣厚度、 泥浆液中含钻碴量和孔壁垢 厚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为水下混凝土灌注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钻 孔达到设计高程后,经对孔径、孔深、 孔位、竖直度进行检查确认钻 孔合格后,即可进行第一次清孔A. 抽浆法清孔:采用反循环钻机钻孔时,可在终孔后停止进尺, 一边利用钻机的反循环系统的泥石泵持续抽浆, 把孔底泥浆、 钻碴混 合物排出孔外, 一边向孔内补充经泥浆池净化后的泥浆, 使孔底钻碴 清除干净抽浆清孔比较彻底, 适用于各种钻孔方法的摩擦桩、 支承桩和嵌 岩桩但孔壁易坍塌的钻孔使用抽浆法清孔时,操作要注意,防止坍 孔B. 使用冲击钻钻孔时, 除用抽渣筒清孔外, 也可采用换浆法清孔, 直至孔内泥浆指标满足要求C. 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孑L内排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颗粒, 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同时保证水下 混凝土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柱桩〉5cm摩擦桩〉20cm严禁采用 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⑧ 钢筋笼加工及吊放A. 钢筋骨架制作:钢筋笼骨架在制作场内分节制作采用胎具成型法: 用槽钢和钢板焊成组合胎具, 每组胎具由上横 梁、立梁和底梁三部分构成 上横梁和立梁分别通过插轴、角钢与底 梁连接, 并与焊在底梁上的钢板组合成同直径、同主筋根数、有凹槽 的胎模。
每个胎模的间距为设计加劲箍筋的距离, 即按每节钢筋骨架 的加劲箍筋数量设立胎具 将加劲箍筋就位于每道胎具的同侧, 按胎 模的凹槽摆焊主筋和箍筋,全部焊完后,拆下上横梁、立梁,滚出钢 筋骨架, 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 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 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最后安装和固定声测管钢筋笼保护层的设置采用绑扎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预制块为 15cm^ 20cmX 8cm,靠孔壁的一面制成弧面,靠骨架的一面制成平面, 并有十字槽纵向为直槽,横向为曲槽,其曲率与箍筋的曲率相同, 槽的宽度和深度以能容纳主筋和箍筋为度 在纵槽两旁对称的埋设两 根备绑扎用的U型12号铁丝垫块在钢筋笼上的布置以钻孔土层变 化而定, 在松软土层内垫块应布置较密 一般沿钻孔竖向每隔 2 米设 置一道,每道沿圆周对称的设置 4 块B. 钢筋笼的存放、运输与现场吊装钢筋骨架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存放时, 每个加 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木方, 以免受潮或沾上泥土 钢筋笼 的各节段要排好次序,挂上标志牌,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钢筋骨架在转运至墩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 采用汽车 运输时要保证在每个加劲筋处设支承点, 各支承点高度相等; 采用人 工抬运时, 应多设抬棍, 并且保证抬棍在加劲筋处尽量靠近骨架中心 穿入,各抬棍受力尽量均匀。
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钢筋笼直径大于 1200mm长度大于 6m 时,应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 时不致变形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 慢放 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若遇 障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第一节骨架放到最后一节加劲筋位置时, 穿进工字钢, 将钢筋骨 架临时支撑在孔口工字钢上,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与第一节骨架连接, 在钢筋笼的接长、安放过程中,始终保持骨架垂直;钢筋笼接长采用 同轴心搭接单面焊,每节接长保证顺直度满足要求,接头牢固可靠, 同一断面接头数量不超过总根数的二分之一 钢筋笼接好后严格检查 接头质量,并边下沉边割掉笼内十字撑钢筋笼最上端的定位, 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 度,为防止钢筋笼掉笼或在灌注过程中浮笼, 钢筋笼的定位采用螺纹 钢筋悬挂在钢护筒上 钢筋笼中心与桩的设计中心位置对正, 反复核 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于钢护筒上, 完成钢筋笼的安装 钢筋笼定位后, 在 4h 内浇注混凝土,防止坍孔⑨ 第二次清孔由于安放钢筋笼及导管时间较长, 孔底产生新的沉渣, 待安放钢 筋笼及导管就序后,采用换浆法二次清孔,以达到置换沉渣的目的。
施工中勤摆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置,保证沉渣置换彻底待 孔底泥浆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且复测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要 求后,清孔完成,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⑩ 灌注水下混凝土A.采用垂直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导管用内径300mnt勺 钢管,每节长2.0 ~2.5m,配1节0.5m、1节1.0m的短导管,由管端 粗丝扣连接,接头处用双密封防水 导管使用前, 应进行接长进行拉 力和水密试验下导管时应防止碰撞钢筋笼, 导管支撑架用型钢制作, 支撑架支垫在钻孔平台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用钻架吊放拆卸导管B. 水下混凝土施工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 到达孔位后直接放入导管顶部的漏斗内混凝土进入漏斗时的坍落度控制在 18〜22cm之间,并有良好的和易性 混凝土初凝时间应保证灌注工作在首批混凝 土初凝前内时间完成C. 水下灌注时的首批混凝土,其数量必须经过计算,使其有一定 的冲击能量 , 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 , 并保证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的 深度不少于1m必要时可采用储料斗D. 水封混凝土剪球后, 应连续进行 在整个灌注过程中, 导管埋 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 2〜6m以内,不得中途停止,否则,及时 分析原因处理。
E. 灌注水下混凝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