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docx
3页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黎眩黎眩(兰州大学(兰州大学 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进行发挥 和完善、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 争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 对马克思在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马 克思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概述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概述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以来,在欧洲和美国,国家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 个中心议题在卡诺伊看来,有两个主要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 二战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出现了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 50 年代后期西 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针对斯大林主义和苏联社会经济出现的问题对现实中的马 克思主义进行了反思如何理解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 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丰富多彩的从客观上看,这是由于二战后资 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诸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从理论者主观上说,个人 的理论出发点、使用的方法和关注的领域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变 化。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归纳出国家理论的几个流派从对 国家作用的判断可以区分出“工具主义”国家论、“结构主义”国家论、“调 节者”国家论和“制度平台”国家论四类 “工具主义”国家论是在马克思关于国家是阶级统治工具的观点上发展起 来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米利班德他认为国家并不是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间 的中立的裁判者,而是一个深深介入其中的不可避免的偏袒者,是统治阶级的重 要工具,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生产与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结构主 义”国家论是以 20 世纪 60 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为分析工具的,代表人 物是法国学者阿尔都塞和希腊学者普兰查斯它认为要理解资本主义应该把研 究的重点放在社会结构而不是人上只有生产关系即社会阶级才是历史的主体 结构的存在和变化决定了个人的选择和历史的方向可以区分出政治、经济和 意识形态三种结构,虽然经济结构有最终决定性,但是其他两种结构在一定时期 也能成为特定生产方式的支配结构调节者”国家论把国家视为调节阶级矛 盾、应对社会经济危机的主体,保持相对的自主性,通过缓和各阶级关系以及统 治阶级内部关系维护了现有的社会结构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奥菲。
制度 平台”国家论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主义”有相似之处,带有明显的制度主义色 彩,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杰索普他认为国家是一系列制度的集合体,为社会各 阶层和力量提供了活动和斗争的制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 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从关注的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学、政治学、意识形态以 及政治经济学四种国家理论比较而言,前三者强调的是从各自关注的领域来理解和解释国家经济学强 调的是国家与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的关系政治学和意识形态理论强调的是国家 的阶级本质、统治的方法以及霸权的形成而第四种理论强调从整体上把握国 家,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复杂的、自我再生产的制度,其中经济、政 治和意识形态都有自己明确的角色,社会关系不仅是阶级关系也是生产关系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与马克思国家思想的历史渊源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与马克思国家思想的历史渊源 马克思在其不同时期的著作中都论及国家,即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来, 马克思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前后一致的国家理论,因此为不同的理解提供了起点 尽管如此,在国家问题上,马克思依然形成了自己的分析框架它有三个部分组 成: 第一, 国家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不是产生于人类心灵或意志; 第二,国家虽然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形象出现的,但不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而 是生产过程中阶级结构的政治表现; 第三,国家是阶级镇压的工具。
恩格斯在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说:“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 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 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 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 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国家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借助其对暴力的合法垄断,已 经渗透或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和领域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 其著作中已经注意到国家,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作用和前途,并为二战 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立场、方法和概念,构成了这 些理论的基础和思想资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与马克思的国家学说一样, 都源于深厚的哲学根基,并从马克思的国家思想中汲取了营养,使其丰富和完善 的例如,就国家的定义来说,马克思不同时期著作所侧重的国家的不同维度在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成为他们根据具体历史条件 定义国家的基础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基本观点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基本观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的各个流派,把国家的阶级性质、国家的相对自主、 意识形态领导权、国家极权主义统治与顺从的根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矛 盾和危机、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体系等问题作为集中探 讨的问题,在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中汲取营养,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 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发展出了工具主义、结构主义、 国家极权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政治理论。
其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工具主义的国家观坚持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 工具,是资本家进行控制的机器它集中分析阶级、统治阶级的特点和变化,研 究国家政策与统治阶级、国家机构的控制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他的代表是 密里本德,他认为资本家、国家官僚、政治领导人、权力精英有共同的政治来源、 相同的生活风格和价值观,构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群体,控制着统一的国家政策, 利用国家干预支持国内资本在国外的竞争来保证资本家的利益议会和立法并 不掌握真正的权力,政治权力集中于行政机关手中欧洲共产主义理论本质上也 持有工具主义国家观,它认为通过议会斗争获得的结果就是工人阶级征服国家这 一工具 其二,结构主义的国家观集中分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国家机器的关系 普兰查斯结合阶级分化和斗争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自主性,他强调这种国家的作用并非直接代表阶级利益,而是在政治上维持整个资本主义社会 形态和生产方式的统一,统治阶级与管理国家权力的阶级不一定是同一个,资本 主义国家的协调是通过政治机构或管理行政事务实现的,这种协调作用并不直接 体现协调者自身的利益,国家通过宪政和组织安排实现了与资产阶级的制度化的 分离,保证不同类型资本的共同利益,国家必须中立,这意味着国家内部存在着阶 级斗争,并且决定着国家的形式。
国家是社会关系的复合体,是阶级斗争力量的 凝聚,它相对自主、中立又具有内聚力,其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的分 离、政治上的无能普兰查斯从国家相对自主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形式 普遍性和战后自由民主制度内部中央集权主义上升的趋势 其三, 国家极权主义的国家观致力于研究自由主义与极权主义的内在关系,在 统治与顺从的框架内来分析法西斯极权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国家主义趋向这一 分析是从意识形态的不同角度进行的,具有较大的跨度,展示了国家问题与社会 生活之间的复杂联系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多数人都持这种观点,他们把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也称为国家极权主义 其四, 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拉克劳、穆菲和吉登斯拉克劳和 穆菲的后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反对宏观政治研究,放弃国家概念他们认为马克思 主义、后结构主义和激进民主主义之间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可以将后结构主义思 想用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反思和改造,以克服马克思主义中的经济还原论 倾向,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对当代社会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偶然性作出回答他 们借鉴了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政治思想,把理论视野转移到微观权力领域,以替代 以往马克思主义对宏观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和国家问题的关注。
他们认为,并不 存在一个统一的社会领域,存在的只是充满分歧的整个领域,当代的斗争模式已 经不能指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失去革命愿望的工人阶级了,应该结合来自各个阶 层、各种团体和各种新社会运动的利益,深化和拓展历史上曾经有着巨大影响的 自由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目标,认同多元反抗,致力于地方化和局部的权力 斗争 四、结论四、结论 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以西方经验和现实为轴心,引入现代西方思想对马克 思的思想进行解释,展开了对西方社会的全面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的 认识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他们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更生动地展示 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诸领域的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一度被教 条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屏弃了简单的经济决定论或阶级斗争论,丰富了马 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二是他们对国家的重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一度抛弃国 家概念的西方学术主流,使国家概念重新回到社会科学领域,成为重要的分析工 具而他们对国家的阶级属性的研究也凸显出自由主义国家理论的肤浅,揭露了 社会政治、经济运行中更根本性的问题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手段和国家的经济 机构并不是中立的,而是不同利益冲突的场所,因而在确保资本积累的条件下具 有内在的局限性,并且必然受到阶级斗争和大众民主斗争的影响。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绝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来自学界,在现有体制中获 得了学术地位,同时也对体制持批判态度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带有明显 的学术色彩,更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理论的实践性 和战斗性客观地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对马克思在不同时期阐述的 国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尽管如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国家观多方面的探讨,对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也 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