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革命的改革.doc
5页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即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及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内容2、说出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实质以及影响3、学会分析改革的性质,提高分析历史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读、讲、议结合,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通过分析改革的性质、实质、影响提高全面分析历史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落后是危险的,体会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体会改革的重要性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承接前两个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近代社会的确立之后的近代社会的发展本课主要讲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本课有三目分别是帆船与汽船的较量(改革的背景),自上而下解放农奴(改革的内容、实质),近代化的沉重步伐学情分析进入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观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思维非常活跃,喜欢探究能独自或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并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初三的学生已经可以在了解历史现象时产生比较有深度的思考和感悟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教学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实质、评价。
教学流程:导入: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判断所显示的国家名称,引出俄国,并谈谈对其有哪些了解挖掘来自学生的信息资源讲授新课: 1、出示幻灯片俄国的由来,据此简述俄国改革前的历史:那里原本是偏僻的乡村、12世纪建立莫斯科公国、1480年独立、16世纪称沙皇引入有作为的沙皇彼得一世学生代表阅读每课一得)(教会学生通过信息资源提取历史结论的能力)2、出示幻灯片: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俄国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扩张,疆域越来越大成为欧洲大国之一引出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补充结束俄国的农奴制为学生下面学习做好知识上的铺垫3、出示表格和一段材料,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信息资源,得出俄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落后西欧国家,接着追问“什么因素导致俄国的发展滞缓?”得出结论:农奴制 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表格和材料等信息资源的分析,通过表象揭示历史实质的能力,培养学生来论从史出的能力)但是一场战争俄国惨败,为此有国王自杀你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吗?(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克里木战争的欲望和兴趣),请大家阅读课本材料第二段4、出示幻灯片:克里木战争:交战双方:英法PK俄国;性质:争霸战争;结果:失败:为什么会失败?学生思考后回答:落后。
从哪里看出落后?(挖掘图片信息资源,体会“论从史出”的观点)学生回答:俄国向前线运送军事物质还实用牛车和帆船,而英法已经开始在还上使用蒸汽机驱动的船只了5、出示一段材料:“俄国陆军约100万人(其中可用于对外作战的兵力70万人),火炮1400余门;海军战舰约380艘(其中黑海舰队178艘),兵力9万余人俄军装备落后,陆军的主要装备燧发滑膛枪射程很短,舰队基本上由陈旧的帆船组成法国陆军总兵力50余万人,火炮约1200门,海军战舰170余艘;英国陆军16万余人(参战部队仅5万人),海军战舰200余艘英、法陆军训练水平较高,装备先进的线膛枪,火炮射程远,便于机动;海军战舰多数为汽船,机动性强进一步认识俄国的落后)为什么会落后呢?通过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引入俄国落后,为什么会落后?生答: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学生阅读课本材料以及图片了解俄国农奴制的情况为什么封建农奴制会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学生思考后教师分析)资本主义要快速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互相讨论后回答:资金、市场、自由劳动、制度、……农奴制不能提供哪些条件呢?生:……(由材料生成问题,再通过材料解答问题)6、出示幻灯片主要体现在:劳动了和市场看来农奴制确实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展示农奴悲惨的命运得出农奴暴动频繁而克里木战争激化了原本就尖锐的矛盾,农奴暴动更加频繁7、出示幻灯片: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避免革命维护沙皇专制统治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找出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分层次,划中心教师分析学生记忆)生答: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如果出现分歧老师指导纠正)师问:请大家找出每一个层次中的核心句子生思考:请学生代表说出生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生2: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可以以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生3:获得解放后的农奴仍归所居住的村社进行管理利用2分钟的时间学生记忆,而后背给自己的同桌利用内容分析改革的性质结合前边为什么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分析)废除农奴制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自由劳动力等,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中得出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这是继前面资产阶级革命后又一种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利用教材材料和想一想分析改革的实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呢?(大约用5分钟、定好发言人)学生代表发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政府 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学会从众多素材中提炼核心观点)8、出示幻灯片想一想:如果俄国不进行改革结果会怎样呢?生:会被推翻;生:会被别国灭亡;生:……联系前后你能得出什么启示呢?改革是强国之路……(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板书设计:为了维护沙皇统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影响农奴制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克里木战争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 资产阶级改革 敲诈和掠夺教学反思:本课是我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12月)承担的研讨课。
试图通过该课的教学设计,达到对教材的创造性运用,做到将教科书的内容与其他信息资源的合理整合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选取了文本、图片、图表等信息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不错的课堂实效但也存在一些客观的问题:一、存在的问题1.突出设计技巧,师生互动不足教学设计强调历史图片,音响与唯美的动画等资源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较多,而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不高过多的强调知识,忽视课堂信息质量反馈通过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基本史实,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思维能力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正常人在45分钟的时间内能够接触和理解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都有个限度,我们既要最大可能地利用这个限度,又不能超越这个限度本课的课堂教学中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资料的选取不够精致,不够典型更多地信息资源来自于教师,学生的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二、解决的有效策略1.实现教学流程的互动性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结构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对课堂的教学流程作精心设计,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课件运行、设疑、学生的反馈等细节要做到心中有数。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从而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这种教学方式重点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2.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环境就是要打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扩大学生知识面尤其注重对来自学生自身信息资源的挖掘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或介绍一些网址,由学生自己通过搜集相关素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3.注重教学资源的实用性、科学性遵循课件内在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技术性避免在应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向学生罗列太多的知识资料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的倾向,选材时一定要谨慎首先要确认材料的真实性;其次要精于取舍,选取最典型最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再次要有针对性围绕突破重点、浅化难点、趣化枯燥点这一目的,选择教学信息资源 总之,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探索,在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探索,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