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粉老大”三鹿的猝死.docx
8页奶粉老大”三鹿的猝死“奶粉老大”三鹿的崛起和灭亡1956年2月16日,散居在河北省石家庄郊区的45个农民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到一起组成了合作社,并给这个合作社起了一个充满梦想、充满追求的名字—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这就是石家庄三鹿集团的前身当时,合作社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1960年,合作社有了奶牛场、奶羊厂,后经几次更名,成为石家庄最大的奶牛养殖场1968年,三鹿集团在奶牛饲养方面初步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基本掌握了奶粉加工的工艺设备及操作技术同年8月,田文华来到了三鹿前身石家庄奶牛场,先后做过兽医、会计、办公室主任1980年,三鹿集团生产的麦乳精畅销20多个省市,三鹿成为全国知名品牌1983年,三鹿与东北和杭州的两家食品厂千方百计拉到了“母乳化奶粉”攻关项目,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制、生产母乳化奶粉,即日后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由此奠定了企业大发展的根基,成为国内第一家规模化生产配方奶粉的企业正是这款产品给三鹿带来了巨大的辉煌,也给它带来了最终的毁灭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奶牛行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当时的产业模式基本上是乳品企业自己拥有奶场,自产自销一条龙这种状况下,乳业的发展就受制于奶场的规模,奶源供给瓶颈直接影响企业的壮大。
1986年,为彻底解决奶源供应问题,三鹿开始全面打造自己的第一车间—奶源基地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奶牛下乡,牛奶进城”的城乡联合模式,“奶牛+农户”的饲养管理模式成为闻名全国的创新之举此后,“四统—分—集中”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奶牛生态养殖园区”、“奶牛公寓”等一次次的创新,又将奶源管理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更为可贵的是,三鹿由此带动了4000多个村、镇奶牛业的大发展,饲养奶牛达30万头,使5万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0多万人,每年可消化100多万亩玉米秸秆支撑的清饲料,实现了桔梗的过腹还田,使奶牛养殖业形成了良性循环经济,走向了可持续发展之路1987年,承包石家庄乳业公司的田文华成为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同年,三鹿集团主导产品婴幼儿配方奶粉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婴幼儿配方奶粉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牌,1992年又获“92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3年,三鹿奶粉的产销量跃居全国第一位,产品供不应求面对这样的局面,三鹿又率先走出了通过资本运营进行低成本扩张的发展路子首先推行产品联合,迈出了规模扩张的第一步随后成功地运用技术、管理等无形资产,在短短几年内,先后与北京、河北、天津、广东、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市的30余家企业进行控股、合资、合作、盘活资产10多亿元,解决了15000多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难题。
成功的资本运营,使三鹿快速成长为中国的乳业“航母”,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集团企业各个赢利,均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与实施资本运营前相比,三鹿集团的销售收入增长了119倍,利税增长了129倍1995年,三鹿集团开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放广告,成为国内上央视一套黄金段广告的第一家乳业公司1996年,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9年,三鹿集团正式进军国内液体市场,其多元模式正式建立2000年12月,三鹿“生物工程技术生产新型乳制品”项目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填补了国内乳制品市场的空白2002年,三鹿集团的品牌战略跨出“挺进中原、辐射全国”的第一步同年,三鹿灭菌奶、婴幼儿配方奶粉荣获“国家免检产品证书”,三鹿液态奶和三鹿奶粉双双荣获中国名牌称号2005年12月,三鹿集团和全球著名的乳制品制造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签署合资协议,恒天然集团以8.64亿元人民币的注资额度,认购43%的股份,成为外国企业在中国乳制品行业最大的资本投资,这标志着三鹿向着“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迈出了关键一步同年,三鹿液态奶和三鹿奶粉再次蝉联中国名牌称号2006年6月15日,三鹿与恒天然集团的合资公司正式运营合资企业刚刚正式运行,三鹿就计划3年内投资20亿元在全国各地建立或收购工厂。
2007年以来,三鹿已在河南、山东、陕西、黑龙江等地建设了多个液态奶高端奶粉项目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同比增长15.3%同年,“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品牌资产评估中心曾做过评定,三鹿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不可否认,合资的确给三鹿带来了变化2007年三鹿正式推行事业部制,建立了奶粉事业部、原奶事业部、液态奶事业部、高端奶粉事业部等,并像外资企业和上市公司一样进行财务预算另外,由于引入了恒天然的车间管理,奶粉生产过程更加重视细节,这些都是三鹿向高端奶粉市场发展的必备条件然而,急速扩张很快也给三鹿带来了管理上的极大挑战,以为行业内人士表示,尽管2007年三鹿销售突破100亿元,但由于价格战频繁、原材料成本提高,尤其是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三鹿实际没有利润,或者实际陷于亏损2007年6月,田文华收到一分报告显示,唐山三鹿乳业新厂运营以来,连续11个月亏损,超过1300万元的亏损源于生产大量价格倒挂产品,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层人为所致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田文华仍固执执行散奶模式,没有及时控制奶源,而实际上,后者才是一家乳业公司的天然使命三鹿的灭亡—“肾结石婴儿”引发的一场举国惊骇◇中国乳制品行业的“9.11”事件2008年9月9日,一则标题为“14名婴儿同患肾结石”的报道出现在《兰州晨报》上。
报道披露,“9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接收了一名来自甘肃岷县的特殊患者,病人是一名只有8个月大的婴儿,可是却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病症,这是该院自6月28日以来收治的第14名患有相通疾病的不满周岁的婴儿这14名婴儿有着许多相同点:都是来自甘肃农村,均不满周岁,都长期食用某品牌奶粉”这是一篇很可能淹没在都市社会新闻里的并不起眼的报道始料不及的是,这篇旋即在网络世界里遭到疯狂转载的报道引发了一场举国惊骇随后,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相继有媒体传出消息称,出现疑似案例南京发现10例!湖北发现3例……事情变得复杂起来疑喝同一品牌奶粉而导致宝宝患肾结石”的消息开始像乌云一样笼罩在那些年轻妈妈、准妈妈的心头,不少人开始联想起2004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压抑的愤怒和不满变为汹涌的民意,在天涯、西祠等各大论坛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迅速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网友直指:“强烈要求公布是何品牌奶粉!”9月11日,事件出现升级的迹象这一天,《东方早报》率先将矛头指向三鹿奶粉报道说:“医生们注意到,这些患病婴儿在没有母乳以后,都是用了品牌为‘三鹿’的奶粉”。
记者引用医生的分析说,“因为这些婴儿最主要的食品来源就是奶粉,且是长时间食用同一品牌的奶粉,不排除与奶粉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有专家表示,这一疾病与四年前安徽阜阳发生的奶粉所致的“大头娃娃”事件相比,后果更严重因为它导致患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若抢救不当,会导致婴儿的死亡同日上午,甘肃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说,”甘肃省共上报病例59例,死亡1例,分布在24个县区,以农村患儿为多2006年、2007年未报告病例初步确定婴儿病情与奶粉无直接关系甘肃省卫生厅办公室相关人员向记者表示,在事件发生后,省卫生厅与卫生部安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目前初步确定与配方奶粉无直接关系甘肃省卫生厅还安排卫生监督机构对婴儿食用的奶粉进行了采样,共采样6份,已送国家有关部门检测为防止假冒产品影响,甘肃省卫生厅还对其来源进行了追溯对此,三鹿的回应是:“还没有证据三鹿集团传媒部相关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对此时非常关注,已派人赶赴相关地区了解情况,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有最新的进展一定会及时向社会发布三鹿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公司的产品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奶粉与患肾结石有必然联系。
该人员还表示,“当前奶粉市场竞争激烈,不排除竞争对手耍卑鄙手段,栽赃陷害三鹿奶粉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9月11日晚上,卫生部即发表公报提醒公众立即停止食用被召回的相关批次三鹿奶粉通报称,近期甘肃等地报告的多例婴幼儿肾结石病例,经相关部门调查,目前高度怀疑他们均食用了一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污染的三鹿牌奶粉据《新京报》报道,针对全国多省市均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事件,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在国务院部署下联手开展紧急调查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对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事件中的肾结石患儿多由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同时质检检测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因此,卫生部在通报中称: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接着,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9月11日亦发表声明,称经自检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为对消费者负责,公司决定立即对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有消息称,受污染奶粉市场上大约有700吨至此,三鹿集团终于公开承认其奶粉里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2008年9月13日下午6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和河北省负责人通报三鹿婴幼儿奶粉安全事故有关处置情况,并答记者问在会上,三鹿集团被披露从2008年3月份就陆续收到了一些患泌尿系统肾结石的投诉,集团也开展了一些调查,包括患儿情况的调查、本集团产品质量的调查以及原料奶站一些情况的调查在集团确认奶粉质量出现问题以后,他们也采取了召回部分市场的产品、封存还没有出库的产品等措施但是三鹿集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向政府报告在这个问题上,三鹿集团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中国卫生部12月2日晚发出通报说,截止到2008年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多达29.4万人,其中6人不排除因饮用问题奶粉死亡,目前仍有861名患儿留医,154名为重症患儿案例点评:可以说,归根结底,三鹿的失败就是源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是企业一味追求利益而忽视和淡漠风险的结果,是企业对风险认识和估计不足的结果,是企业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跟不上发展速度的结果,是企业危机公关沟通不畅的结果,也是企业监督与改进机制缺乏的结果具体来说:1、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对于食品行业,质量安全问题是负责人首先要重视的问题,企业从上到下要树立居安思危的质量意识,定期开展质量教育。
质量风险就如同食品行业的“阿喀琉斯之踵”,时刻隐藏在企业表面的安逸和祥和背后而三鹿奶粉的领导人正是忽视了企业欣欣向荣背后所存在的这个致命弱点据《财经》杂志网站报道称,四年前,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发不久,有关媒体公布阜阳市45家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黑名单”中,三鹿奶粉赫然在列后来三鹿经过公关,最终从“黑名单”中撤下三鹿的公关使之免遭皮肉之苦,也滋生了其后来的肆无忌惮正是因为三鹿没有以此为鉴,从中汲取教训,大祸终于不可避免地降临三鹿集团风险管理意识的缺失还表现在其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据报道,三鹿毒奶粉事件早在2007年12月就陆续接到消费者婴幼儿食用三鹿奶粉出现疾病的投诉2008年6月,经三鹿检验已经发现奶粉异常,后来确定其中含有三聚氰胺,但是作为企业相关的负责人却想采取拖延和瞒报的手段将事情搁置,意图瞒天过海,直至2008年8月2日才向石家庄市政府报告8个月的时间由于三鹿集团的隐瞒,使事情的后果和事态变得扩大化作为企业,三鹿对此事件的态度,不能不说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和企业家道德良心泯灭所带来的灾难而这场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和企业家道德良心泯灭所带来的灾难可以说是此次事件的人为元凶。
另外,据有关媒体报道,三聚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