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DEM更新入库.doc
8页DEM入库及操作流程注意:对于带有标准坐标系并且严格按矩形分幅的航片或卫片,同时数据量在30G以内的影像数据建议使用栅格数据集的方式入库其他情况则采用栅格目录集的方式入库 一般来说,栅格数据集的浏览速度优于栅格目录集,栅格目录集的入库速度优于栅格数据集,如果栅格数据集某一块图幅需要修改,则需要全部删除所有数据,重新导入如果栅格目录集出现某一个图幅需要修改,只需要把需要修改的图幅删除,再重新导入即可为提高影像数据的入库速度,需修改SDE的RASTERBUFSIZE参数,ArcGIS10默认为200KB,在Load数据时,修改为10MB后再执行数据入库,入库完成后再改回默认值204800sdeconfig –o alter –v RASTERBUFSIZE=10240000 -i 5151:usersde -u username -p password -N入库步骤:1、 在EPS中登录DEM表空间初次登录,需要新建连接方案,设置好连接参数,给定方案名称,点“保存”完成可以点击“测试连接”,测试给定连接是否成功具体参数如下:新建、删除、保存:新建、删除、保存方案测试连接:测试连接是否成功数据库类型:ORACLE专题数据名称:新建的表空间名SDE服务器名称:主机名 或者 IP地址SDE实例名称:5151:usersde SDE表空间名称:新建的表名称SDE用户名、SDE口令:新建的用户和表名称缺省版本名称:版本填 usersde.DEFAULT保存完连接方案,将设置界面关闭,便可以登录数据库。
选定正确的连接方案,设定登录名称和密码,点“登录”完成登录名称:admin密码:admin2、 创建栅格目录集菜单:SDE更新管理->系统管理->图层管理->创建栅格目录栅格目录集参数如下:栅格目录名称:设定一个名称;注意:此处的名称不能和专题名称相同,且不能以数字开头栅格投影参数文件:选择对应的投影参数文件其余参数按默认设置不改变创建完后,可以看到图层列表中,多出来一条记录:3、 用户管理菜单:SDE更新管理->系统管理->用户管理可以设置多个用户,并给不同用户分配不同权限,设置对哪些图层可控与显示然后点“修改”,报“修改用户信息成功”后,关闭界面一般修改系统设置,都要注销数据库重新登录后,再进行入库或者浏览操作注意:为了提高数据的浏览方式,以及数据的浏览速度,对地图数据应该进行分级显示,设置每一层有效显示比例,将会很大的提高用户体验和各方面的要求EPS中开放了此功能,用户进入用户管理,为每一层设置最大最小显示比4、 DEM数据入库菜单: SDE更新管理->初始入库->栅格目录初始入库目标栅格目录名称:选择对应的栅格目录集名称栅格数据文件名称:选择需要入库的DEM文件,可多选入库文件格式包括:.dem,.asc,.bil。
5、 DEM数据浏览菜单:SDE更新管理->ArcSDE数据浏览此时,即可浏览已入库的数据如果看不到数据,点来全屏查看6、 在ARCMAP下,浏览查看(1) 在ArcCatalog下,建立数据库连接连接设置完成后,会出现一个连接条(2) 打开ArcMap后,点加载数据,加载上步建立连接里的数据,及加载数据库专题中的数据如下显示:7、 栅格目录集数据,可用于目录集内栅格数据删除栅格目录集连接用 ARCCatalog连接数据库栅格数据集连接,可以看到波段栅格目录集下查看,可以看到很多影像排列显示选择需要删除的影像名称,右键“DELETE”可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