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分类复习二.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zxc****hhs
  • 文档编号:272200886
  • 上传时间:2022-04-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9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分类复习二(虚词)(一)、之A. 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 “它” (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 马说)B. 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 公输)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C.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练习:1、子墨子闻之(代,这件事)2、邻有敞舆而欲窃之(代,它)3、公输盘之攻械尽(助词,的)4、请说之(代词,这件事)5、宋何罪之有(助,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6、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代,这样)7、臣王吏之攻宋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寡助之至(动,到)9、三里之城(助词,的)10、得之则生(代,它们,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11、呼尔而与之(代,他)12、为宫室之美(助词,的)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代,它,文中指高位厚禄)14、庄子往见之(代词,译为“他”,指惠子)15、子知之乎(代,鹓鶵)16、今子欲与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的)17、是鱼之乐也(结构助词,的)18、子 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9、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20、公将鼓之(助词,无意义,补充音节)21、公与之乘(代,指他,指曹刿)22、故克之(代词,齐军)23、齐国之美丽者也(结构助词的)24、吾妻之美我者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5、孰识之(代词,指徐公)26、河阳之北(结构助词,的)27、跳往助之(代,愚公)28、汝心之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29、告之于帝(代,指这件事)30、在河之洲(结构助词,的)31、钟鼓乐之(代词,她)32、左右采之(代词,指“荇菜”)(二)、其A 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译作“他(她)” “他(她)的”“他们” “他们的”“它” “它们” “它们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惧其不已也 (他) 其妻献疑 (代,他的) ( 愚公移山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 ” 、 “自己(的) ” 例:并自为其名 ( 伤仲永)3指示代词, 可译为 “那” 、 “那个”、 “那些”、 “那里”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 核舟记)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以勉其学者也( 墨池记)4 指示代词 .表示“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如:其一犬坐于前( 狼)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为学)B 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 “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的语气) ( 愚公移山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 其”可译作“难道” ,后一个“ 其”可译为“恐怕” 。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 ( 唐雎不辱使命 )C连词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 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1、其乡人问其故(代词,他的,指曹刿的)2、公问其故(代,指曹刿那样做)3、吾视其辙乱(代,指齐军)4、其妻献疑曰(代,他的,指愚公的)5、惧其不已也(代,他,指愚公)6、其如土石何(副词,在“如 何”前加加强反问语气)(三)、以1. 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 “何以战?”( 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 ( 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必以分人(介词,把)2.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将以攻宋 (介词,用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 “因为”, “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3.副词:译为“已” , “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 陈涉世家 )4.动词:认为,以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动词,以为、认为)(四)、而(一)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副词,译为“就,才”然则何时而乐耶?(三)连词1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泉香而酒洌2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 承接关系,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温故而知新4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人不知而不愠5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6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面山而居7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练习:1、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连词,表承接)2、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连词,表转折)3、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连词,表转折,但是)4、挺剑而起(连词,表承接,不译)5、呼尔而与之(表顺接表修饰)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连词,表顺承)8、面山而居(连词,表修饰)9、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3、而智术浅短(连词,表转折,可是然而)4、挟天子而令诸侯(连词,表承接,来)5、则名微而众寡 (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6、未半而中道崩殂(连词,表转折,却)7、可计日而待也(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来)8、面山而居(连词,表顺接 )9、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五)、于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为学)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隆中对)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练习:1、舜发于畎亩之中(从)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3、生于忧患(介,由于)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介,在)5、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表比较,比)6、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于)7、于是鸱得腐鼠(在)8、夫鹓 刍鸟发于南海(从)9、能谤讥于市朝(介词,在)10、皆以美于徐公(介词,比)11、而飞于北海(介词,到,往)(六)为九上 :1、好为梁父吟 (动词,吟唱)2、谓为信然(判断词,是)3、以弱为强者(动词,变为,成为)4、贤能为之用(介词,被)5、俱为一体(判断动词,是)6、及为终善者(动词,做,行)7、众广义举宠为督(动词,做,担任)九下 :1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械(替,给)2、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动,当作,作为)3、夫子何命焉为(与“焉”合用,表示疑问)4、吾从北言闻子为梯(制作,制造)5、必为有窃疾矣(是)6、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给动,造好)7、为与此同类 (正好)8、乡为身死而不受(介词,为了)9、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用)10、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动,接受)(七)因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 “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 )因屏曰(副词,于是,就此)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 “凭借”、 “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隆中对)3. 介词,可译为“根据” 、 “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 ( 核舟记)4. 副词,可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 ( 五柳先生传 )/ 而因以及乎其迹 ( 墨池记)(八)然1、谓为信然(代词,这样)2、然志犹未已(连词,然而,可是)3、然操遂能克绍(连词,然而)(九)则1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那么”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 出师表)(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十)已1、然志犹未已(动词,停止完)2 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副词,已经)3、自董卓已来(介词,通“以”)4、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5、吾既已言之王矣(已经)(十一)乃1副词(1)可译为“竟然” 。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 、 “才” 、 “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 (于是,就)( 岳阳楼记)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 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 “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 “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吴室兵搜集整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