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word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42225633
  • 上传时间:2022-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5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3220080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学分:3学分总学时:60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使用教材:《基础分子生物学》,郑用琏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实验教程》,刘箭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2. 主要参考书:《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李毅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分子生物学》,郜金荣,叶林柏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分子生物学简明教程》,刘永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精要速览系列:分子生物学》(第3版)(中译版),特纳(Phil Turner)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已在生命科学、医学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方向与前沿,了解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特点,掌握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表达及其调节控制等内容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特点;2 了解基因概念的演变,掌握基因的概念,及核算分子的精细结构与功能;3. 掌握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及特点;4 掌握DNA 复制的一般特点及过程,掌握基因突变和遗传重组的分子机制;5. 理解转录的基本过程、机制;掌握真核RNA 的转录后加工;6 掌握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7 掌握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和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规律,深刻理解基因表达的精细性和复杂性及高度可调控性;(二) 基本技能1 掌握质粒DNA、RNA的提取和检测方法;2. 掌握PCR方法,及感受态制备和转化筛选方法;3 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方向与前沿,及其在有关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4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设计和组合实验内容,对实验结果能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和解释;三、学时分配1 本大纲配套使用的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基础分子生物学》第2版 本大纲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三级要求学习及掌握.其中,考试内容中“掌握"占70% 左右;“熟悉、了解"的内容占 30% 左右。

      掌握”部分要求理解透彻,包括有关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等内容细节,并能运用其理论及概念于相关学科的学习及今后的生产和科研工作;“熟悉”部分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部分要求能对其中的概念有一定认识,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3. 本大纲供四年制生物技术专业使用.4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60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约为 3 : 2,即讲授理论学时为36,实验学时为24学时具体安排如下:授课内容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1 绪论112 基因概念的演变与发展13583 DNA复制7344 RNA转录335 蛋白质翻译336 基因表达调控15157 基因突变和遗传重组的分子机制228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16412总学时603624四、考核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考勤10%,平时成绩10%,实验考试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70%;五、课程基本内容第1章 绪论[目的要求]1、明确学习分子生物学的目的和学习方法以指导全课程的学习;2、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定义;3、熟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4、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前景;[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分子生物学定义;2、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3、当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4、分子生物学展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2章 基因概念的演变与发展[目的要求] 1.掌握(1) 基因的分子结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2) DNA的变性及复性(3) DNA 的一级、二级、三级结构;(4) 顺反子,重复序列、重叠基因,间隔基因,跳跃基因,假基因的概念;2。

      熟悉(1)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2) 经典基因概念、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拟等位基因的概念;(3) 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及反转录病毒;(4) 转座作用的遗传效应和转座机制;(5) 拓扑异构酶的作用特点了解(1) 基因概念的发展历程;(2) 三股螺旋DNA和四股螺旋DNA;(3) 生物进化的C值矛盾;(4) 转座因子的研究进展;[讲课时数] 5学时[教学内容]第1节 早期的“基因"概念1. 早期“基因”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第2节 经典的基因概念1 基因概念演变(1) 经典基因概念(2) 经典基因概念的第一次修正(3) 拟等位基因概念(4) 顺反子理论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3节 基因的分子结构1 核酸的分子结构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2) 影响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因素3. DNA的变性与复性(1) DNA分子变性和复性的定义(2) 变性与复性的特点(3) 减色效应、增色效应、Tm的概念,增色效应的跳跃现象(4) 影响变性与复性的因素第4节 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1 DNA的一级结构的概念2. DNA的二级结构(1) B—DNA、Z—DNA的特点(2) 三股螺旋DNA和四股螺旋DNA的特点3. DNA的三级结构(1) 超螺旋结构的分类(2) 拓扑异构酶的作用特点第5节 基因概念的多样性1。

      生物进化的C值矛盾(1) 大C值和小c值概念2 重叠基因(1) 重叠基因的概念(2) 基因重叠方式3. 重复基因(1) 重复基因的概念(2) 重复序列的种类:单一拷贝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4 间隔基因(1) 间隔基因、内含子、外显子的概念(2)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的特点5. 跳跃基因或转座子(1) 转座现象的发现(2) 转座子的定义及转座机制(3) 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类型:IS序列、TnA转座子家族、复合型转座子(4) 转座机制 (5) 真核生物转座因子的分类:剪贴式转座因子和反转录转座子(6). 转座因子的遗传效应6 假基因的概念[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3章 DNA复制[目的要求] 1. 掌握(1)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DNA复制的方向、起点;(2) 细菌DNA 复制过程;(3) DNA复制中重要的酶和蛋白质;2.熟悉(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酶系统;(2) DNA复制的模式:滚环复制、D环复制、θ环复制等;3. 了解(1) 真核生物DNA 复制的特点;(2) DNA复制的调控3) 线形DNA复制避免5’端缩短的方式[讲课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第1节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1。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1) 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2) DNA复制的起点、方向(3)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及其引物2 DNA复制的模式(1) 细菌的θ环复制(2) 单链环状DNA的滚环复制(3) D环复制3 线形DNA复制避免5’端缩短的方式第2节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1. 多复制子复制2 真核生物避免5’端缩短的机制—-端粒和端粒酶第3节 DNA复制的终止1. DNA复制终止子的结构2 DNA复制终止机制第4节 DNA复制的调控1 DNA复制的调控[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4章 RNA的转录[目的要求] 1 掌握(1) 转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转录反应体系的组成;(2) 转录的不对称性,原核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种类和作用,及启动子的结构,—10 区和—35 区的最佳间距;(3) 终止和终止子;(4) 原核生物转录的过程:起始-延伸-终止;(5) 原核生物转录终止机制(6) 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加工机制;2熟悉(1) 真核生物转录起始;(2) 反式作用因子与DNA结合的常见的几种不同的模体;(3) 增强子和沉默子的结构和作用;3 了解(1) 真核生物转录的过程;(2) 转录因子的种类和功能;(3) 不同前体RNA的具体剪接机制;[讲课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第1节 转录的基本概念1。

      RNA转录的基本特征(1) 转录的模板:有义链和反义链;(2) 不对称转录 (3) 转录的极性第2节 转录起始1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1) 启动子的发现与证实(2) 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及其突变效应;2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1) 启动子的基本结构3. RNA聚合酶(1) 原核RNA聚合酶的组成及作用(2) 原核生物RNA转录过程(3)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种类(4) 真核生物RNA转录起始4 转录因子及顺式作用元件(1) 转录因子的种类(2) 增强子、沉默子和绝缘子的结构和功能(3) 反式作用因子常见的集中模体第3节 转录延伸1. 原核生物的转录延伸 (1) 转录延伸的特点2. 真核生物的转录延伸第4节 转录终止1. 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子的结构与功能2. 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的结构与功能3. 抗终止作用第5节 RNA的加工1. RNA加工的概念,及加工的目的2 真核生物RNA加工的过程(1) RNA的5’端带帽(2) RNA的3’端的多聚腺苷化(3) RNA内含子的剪接机制(4) RNA编辑[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5章 蛋白质的翻译[目的要求] 1。

      掌握(1) 蛋白质合成的反应体系:mRNA、tRNA、核糖体、酶和各种因子;(2) 核糖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3)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氨基酸的活化、翻译的起始、肽链的延伸、肽链的终止;2熟悉(1) mRNA、tRNA的结构与功能;(2) 密码子的特点;(3) 原核生物翻译中各种因子的作用;3 了解(1) 保证蛋白质翻译准确起始的机制:tRNA的准确负载、反密码子对密码子的准确识读;(2) 蛋白质前体的加工和运输过程、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讲课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第1节 蛋白质合成的装备1 mRNA的结构与功能2 tRNA的结构与功能3 rRNA与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第2节 遗传密码及其简并1 三联体密码的特征2 遗传密码的简并:简并性的特点、摇摆假说、同工受体tRNA、密码子的利用率第3节 蛋白质的翻译1 基本概念 多顺反子、开放阅读框、反密码子、氨酰t。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