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大班安全教案范文6篇.doc
17页2023大班安全教案范文6篇 大班安全教案 篇1(1180字) 活动目标: 1、感受充气玩具充气中的音乐形象,并尝试用肢体动作予以表现 2、随音乐的变化再现玩具充气的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充气玩具有一定的了解 2、音乐(A.软绵绵的音乐;B.充足气的音乐;c.充气前音乐;D.漏气的音乐;E离场音乐) 3、充气玩具一个 4、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 1、观察没有气的充气玩具,谈论这是什么玩具,发现其充气的特点 2、听赏音乐A,感知没有气的玩具软绵绵的样子 3、讨论:让玩具充气的方法 二、掌握充气的节奏,感知充气玩具充气时的音乐形象 播放音乐B 第一遍: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表现为充气玩具充气,让幼儿感知充气玩具充足气时的形象 第二遍:教师当场画图谱,幼儿听赏音乐,进一步感知充气时音乐的节奏 引导幼儿观察吹气的节奏是不同的,有长有短,越是接近成功的时候,越是吹得快重点练习最后一句 第三遍:教师指图谱,幼儿随着音乐一起模仿 思考其他充气的方法(如:手动式打气筒、用脚踏式打气筒) 第四遍:教师和个别幼儿指图谱,幼儿随着音乐一起用手动式打气筒打气。
第五遍:一个幼儿指图谱,幼儿随着音乐一起用脚踏式打气筒打气重点:节奏准确、有力 三、表现充气玩具 1、教师模拟长颈鹿充气玩具,幼儿模拟为长颈鹿充气的工人 2、幼儿尝试按着节奏来给长颈鹿充气,教师用肢体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表现长颈鹿逐渐充足气的样子 3、播放音乐C: (1)幼儿按自己的想象扮作各种充气玩具 (2)表现充气玩具没有充气时的情景 (3)教师当充气工人,引导幼儿按音乐的节奏打气,充气玩具一点点地变大、变结实 (4)音乐结束,个个表现出充足气的模样供“充气工人”检查 4、播放音乐c——漏气的声音: (1)幼儿随音乐表现为逐渐放气 (2)进一步进行经验迁移,表现各种充气玩具在充气时的音乐形象,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大班安全教案 篇2(798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登机前的一般过程,并要提前做好登机准备 2、培养幼儿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和良好的习惯,并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 5、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准备电脑、剪刀、衣服、玩具、鞋子等物品烟花和鞭炮、刀子、水果的图片 礼仪三字经,礼仪碟。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老师:“小朋友,你们有谁坐过飞机吗?在上飞机前你做了什么事呢?” 2、 老师:“小猴子要去很远的地方做客,听听看,它在登机前都做了什么事情?请听故事《飞机场》” (二)关键步骤 1、讲述故事《飞机场》 2、讲完故事后,老师提问: (1)“小猴子为什么要选择做飞机去看望小老虎呢? (2)“小猴子都带了哪些行李呢?它在机场检查的失意后哪些行李备扣下了?为什么会备扣下呢? (3)“小猴子为什么要提前到机场呢?” (4)“小猴子在机场的时候都做了什么事情?” (5)“小猴子上飞机后做了什么事?空中服务员对它说了什么话?后来它是怎么做的呢?” (三)活动结束 1、幼儿团讨在飞机场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2、看看礼仪小博士是怎么做的 3、以后要是你坐飞机该怎么做?大班安全教案 篇3(1700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增强安全意识,远离不安全因素 2、在讲讲、议议中培养幼儿大胆、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用PPT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危险吗?我们的家里有没有危险?都有哪些危险呢? 2、 出示PPT图片,一起来看看家里的危险教师和幼儿边讨论边说)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张图片,这是什么?(热水壶) 在家里,我们用它来干什么?爸爸妈妈通常会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小朋友会去碰他吗?热水壶有什么危险?你知道使用热水壶需要注意些什么吗?(小朋友好奇心都很强,他们会对热水壶里冒出来的热气感兴趣,有的小朋友甚至把手伸到装有热水的壶口边玩,不小心就被烫伤;如果把壶放在茶几等高的地方,热水壶容易砸下来烫伤小朋友,热水壶的内胆破碎后容易划伤小朋友边讲解边配合发生的危险事故图片 放映第二种危险物品(打火机) 打火机有什么用途,我们通常会在哪里看到它?它能帮我们很多忙,那如果使用不当,会发生什么危险呢?(小朋友对打火机里面的液体很感兴趣,一部分小朋友就会尝试着把打火机弄开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在打不开的情况下有的人就会乱摔,却不知道打火机里面装了汽油,一摔就容易爆炸,爆炸后打火机的塑料外壳会飞溅到四面八方,不小心就飞到小朋友身上烫伤小朋友;如果使用打火机来照明,也容易发生火灾,因为家里布做的东西很多,容易着火。
边讲解边配合发生的危险事故图片 放映第三种危险物品(液化气罐子) 液化气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方便?那你知道它的构造吗?液化气有什么危险呢?(液化气有一个开关,用一根红色的管子连着液化灶,我们把开关打开才能用,不用的时候要把它关掉小朋友如果乱拧开关就会导致煤气泄漏,煤气是一种有毒气体,进入到人的身体里会发生头晕,呼吸困难,窒息,最后死亡等情况,所以他很危险液化气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爆炸事故)边讲解边配合发生的危险事故图片 放映第四种危险物品(微波炉) 微波炉能帮我们什么忙?它有那么多的好处,里面没有热水、汽油和煤气,它有什么危险呢?(微波炉是电器,小朋友使用不当会发生触电事故) 3、 游戏巩固“我说你答”,答对的小朋友给小贴画作奖励 热水壶应该放在高处还是地处? 可以把手伸进热水壶吗? 打火机可不可以摔? 如果有一件小朋友很喜欢的玩具掉到床底下可不可以用打火机照明去捡? 火警:119 遇到火灾时什么办法离开火场又快又安全? A、乘电梯 B、走楼梯 火灾烟雾很浓时可以用干毛巾还是湿毛巾捂住口鼻? 液化气的开关能当玩具吗? 煤气泄漏怎么办? A、开窗 B、关窗 手上沾有水能插电吗? 有人触电怎么办? 切断电源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留意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
大班安全教案 篇4(1153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禁止滑冰的标志,知道不能随便到野坑里去滑冰的原因 2.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建立幼儿的安全意识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核心要素: 溜冰时 不冲撞 人拥挤 让一旁 为安全 守规则 禁止地 我不去 活动准备: 禁止滑冰的标志 滑冰的图片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 提问导入主题教师:“冬天是我们最喜欢的季节,因为我们就可以到户外去 玩雪了,可是,冬天除了堆雪人,我们还可以玩什么啊?你们滑过冰吗?” (二) 关键步骤: 1. 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人们到不安全的地方滑冰、结果发生伤害的事例,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2. 通过幼儿相互交流,使幼儿明白哪些地方可以滑冰,哪些地方不可以滑冰 3. 认识禁止滑冰的标志: (1) 请幼儿说一说在不能滑冰的地方有没有见过禁止滑冰的标志?禁止滑冰的标志是什么样子的? (2) 出示禁止滑冰的标志 (3) 让幼儿认识禁止滑冰的标志并知道其代表的意思 4. 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第朗读三字儿歌。
(三) 结束部分: 给幼儿播放一段滑冰的乐曲,让幼儿模仿滑冰的动作,做音乐律动让活动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活动延伸: 1. 请幼儿设计禁止滑冰的标志 2. 播放光盘,欣赏“花样滑冰”表演 3. 欣赏歌曲《滑冰歌》 4. 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知道到非正规滑冰场滑冰的危害 家园互动: 请家长带幼儿到正规冰场滑冰,让孩子体验滑冰的乐趣 注意事项: 能认清禁止滑冰的标志,带孩子到正规冰场所滑冰大班安全教案 篇5(1067字) 活动目标: 1、知道药是治病的,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 2、通过在小医院的情境中互相讨论,师生经验分享知道生不同的病要吃不同的药,不可以乱吃药 3、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5、知道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收集一些常见的药品:创口贴、含片、板蓝根、感冒药、退烧药、眼药水等白大褂、听震器 活动过程: 一、创设医院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的兴趣 1、通过语言,引出话题 师:“大森林里有小动物生病了,于是它们建造了一家小医院,也买来了许多的药,可是没有小动物知道这些药该怎么用,因为没有医生,森林医院需要一个小医生。
你们愿意去帮助它们吗?” 2、考核医生 师:“我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谁知道这些药可以治什么病,谁能对症下药,谁就可以给小动物当医生 二、通过讨论,经验分享,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知道生不同的病要吃不同的药,不可以乱吃药 出示红药水、创口贴:这个红红的水有什么用?这个胶布又有什么用呢?出示眼药水: 这个小小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有什么用? 可以教幼儿认读药品包装上的名字 三、知识竞答,帮助幼儿丰富有观的经验 由教师出关于药品的是非题目,幼儿以举手表示“对”“错” 如:咳嗽应该吃退烧药眼药水可以解除疲劳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药 四、讨论:乱吃药会怎么样? 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白:如果生病乱吃药,病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没病吃药,反而要生病最好的方法是对症下药,生什么病吃什么药要是不知道生的什么病,应该到医院找医生看 五、小医院游戏出示白大褂、听诊器:玩游戏 师:“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医生,其他小朋友当病人,看小医生开的药对不对大班安全教案 篇6(1726字) 活动背景: 大班幼儿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
本活动除了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自我保护、自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