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教育如何影响和塑造记者: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从业者记者角色认知的实证研究.docx
14页新闻教育如何影响和塑造记者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从业者记者角色认知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新媒体技术对新闻界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的产业转型和机构战略,更影响到微观层面的每一个具体的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专业学生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媒体从业者由于工作压力大、风险高、上升空间有限等原因而出现较高的流动率和离职率[1]而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面对急剧变革的传媒环境,他们的自我定位、角色认同也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冲击和影响基于全新的媒介环境,本文以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专业学生(准新闻人)为样本做如下观察,这两个群体对记者的角色认同现状究竟如何?哪些要素会影响其对记者角色的认同?新闻教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塑造记者?新闻传播教育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二 研究述评所谓记者的角色认知,指的是新闻人认为自身应当承担何种规范性角色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各种角色的重要性[2]早期关于记者角色认同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一批学者对记者角色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梳理出几项固定的记者角色:咨询发布(disseminator)、解释与调查(interpretive)、批评与监督(adversarial)、鼓吹民意(populist mobilizer)。
[3]国内较早的调查是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1997年开展的“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调查”在此基础上,2003年陈韬文、罗文辉、潘忠党的《新闻传播教育对新闻人员的影响: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比较》,梳理了五种记者角色认知的类型,即咨询发布、解释政府政策、鼓吹民意、文化与娱乐、批评与监督前两种角色强调新闻从业者中立客观的立场,后三种则重视新闻从业者参与式的角色扮演,通过参与新闻来推动社会进步 [4]在记者的角色认知过程中,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以及教育体制及新闻专业教育合力发挥作用,塑造了新闻学子和新闻记者对自我及未来职业的认知在记者角色认同的研究中,国外学者一直比较关注新闻教育对记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新闻教育对新闻专业学生或从业者的职业态度有重要影响,其中贝德尔(Becker)明确表示新闻从业者对新闻媒体在社会中应当扮演的角色(media roles)的看法并非始于入行之后,而是在一开始就受到了他们所受教育的影响[5]但也有研究显示新闻教育与记者角色认同关联性并不高,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同影响更大国内该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调查”,该调查以大陆地区2002名新闻从业者为调查对象,详细地描述了我国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与职业道德现状,但该调查中并未涉及新闻教育对从业人员角色认知的影响。
2006年陈昌凤的《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对比中美新闻教育差异,系统地论述了新闻从业者以及新闻专业受教育者与新闻教育的关系但当时由于新媒体对整个传媒环境的冲击和改变还并不强烈,整个研究是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下展开的今天,新媒体的冲击不仅完全改变了外部的传媒环境,也改变了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专业学生那么,新媒体造成的全新传媒格局和传播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支配了记者的角色认知?尤其是对于那些接受传统新闻教育而身处新媒体时代的从业者而言,他们对记者角色的认知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基于此,本研究拟在新的传媒环境中以新闻专业学生与新闻从业者的记者角色认同为研究主题,考察新闻教育对记者角色认同的作用,以期为了解和提升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从业者的记者角色认同提供实证依据三 研究方法与设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专业学生(准新闻从业者)针对新闻从业者这个群体我们选取陕西广播电视台、《华商报》、西部网、凤凰网陕西频道四家媒体,媒体涵盖纸媒、广电媒体、网络媒体等不同类型,问卷调查对象限定为在媒体从事全职新闻采写、编辑和制作的人员,不包括技术制作、后勤和行政人员调查采用传统问卷与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77.3%。
新闻专业学生的样本抽取了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所高校的新闻专业在读本科生四所高校包括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和外语类四种不同类型,其中有985、211工程的重点大学,也有综合类普通高校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共发放247份,回收有效问卷216份,有效回收率为87.5%受条件所限,调查并未对陕西地区所有高等院校和新闻媒体进行穷尽式抽样,而是采取主观抽样调查,是一种非概率抽样的形式主观抽样所获得的样本数据,不具有推断总体的特点,但对深入研究问题可提供有用的线索和有意义的假设[6]本调查的时间为2017年3月至7月,调查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四 研究结果(一)样本基本情况本调查中的新闻专业本科生男女比例分别为27.3%与72.7%,样本包括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的学生,但由于大多新闻院校在大四期间要求学生参加媒体实践,无法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而是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故该年级回收样本比例最低,仅为12.1%新闻专业学生主动选择新闻专业的比例较低,有超过半数(56.1%)的学生是由于专业调剂而就读新闻专业在陕西新闻从业者的样本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分别为35.9%与64.1%,这与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调查结论(男性67.1%、女性32.9%)[7]相比,女性比例大幅上升,已经超过了男性。
样本职业分布为报纸25.6%、电视27.4%、网络媒体41%从年龄分布来看,样本整体比较年轻,其中55.9%网络媒体从业人员集中在20~30岁的年龄段二)新闻专业学生角色认知与专业满意度新闻专业学生对新闻专业的满意度较高58.3%的学生表示对新闻专业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比较不满意的只占到8.3%,而且样本中未有学生对新闻专业表示非常不满意将年级与专业满意度进行交叉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于新闻专业的满意度略有下降(见表1)这或许是由于学生在经过实际的新闻实践后,逐渐打破了原来对新闻行业过于完美的想象,也有可能是因为不满于学校教育的现状而导致对新闻行业满意度的下降表1 新闻专业学生年级与专业满意度的交叉分析X/Y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小计大一4(4.8%)44(53.0)29(34.9)6(7.2)0(0)83大二1(2.1)25(51)20(40.8)3(6.1)0(0)49大三0(0)37(63.8)15(25.9)6(10.3)0(0)58大四1(3.9)14(53.9)8(30.8)3(11.5)0(0)26|Excel下载表1 新闻专业学生年级与专业满意度的交叉分析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新闻职业的动机中,排在前三名的分别为:揭露社会问题、喜欢接触各界社会人士、传播新思想,而选择“收入高”“有成名机会”的学生比例很低(见表2)。
这说明大多数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新闻行业的喜欢还是出于对新闻行业理想主义的追求,而非现实带来的实际利益表2 新闻专业学生专业选择动机选项小计比例(%)表达民众呼声58喜欢写作、摄影、编导67喜欢接触各界人士102传播新思想85揭露社会问题115喜欢新鲜、冒险、刺激的生活69社会地位高14收入高6有成名机会27|Excel下载表2 新闻专业学生专业选择动机在“毕业后最想选择的新闻媒体类型”的调查结果中,网络媒体和自媒体成为当下学生最青睐的就业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在舆论对于传统媒体一片唱衰的大背景下,学生对于在电视台工作的热情依旧很高(见表3)表3 新闻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项小计比例(%)广播23报纸14电视120网络媒体166自媒体93|Excel下载表3 新闻专业学生就业意向(三)新闻从业者角色认知与专业满意度相比新闻专业学生,新闻从业者对新闻行业的满意度则低很多,仅有32.8%的人表示比较满意,在调查结果中无一人表示对新闻行业非常满意在“3~5年内是否会转行”的调查问题中,仅有26.7%的人明确表示不会转行将新闻从业人员的学科背景作为自变量,将对新闻行业的满意度、3~5年内是否会转行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我们发现,在职业忠诚度方面,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与其他学科背景的从业人员并无差异(见表4)。
但是,在新闻专业满意度方面,新闻学科背景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见表5)表4 新闻从业人员的学科背景与职业忠诚度交叉分析X/Y是(%)否(%)不一定(%)小计新闻专业(包括新闻、广电新闻、网络新媒体等)18(26.5)17(25)33(48.5)68人文类专业(除新闻外的文科专业)5(13.9)14(38.9)17(47.2)36理工科3(25)0(0)9(75)12其他0(0)1(100)0(0)1|Excel下载表4 新闻从业人员的学科背景与职业忠诚度交叉分析表5 新闻从业人员的学科背景与新闻行业满意度的交叉分析X/Y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小计新闻专业(包括新闻、广电新闻、网络新媒体等)0(0)29(42.7)26(38.2)10(14.7)3(4.4)68人文类专业(除新闻外的文科专业)0(0)8(22.2)14(38.9)10(27.9)4(11.1)36理工科0(0)1(8.3)9(75)2(16.7)0(0)12其他0(0)0(0)1(100)0(0)0(0)1|Excel下载表5 新闻从业人员的学科背景与新闻行业满意度的交叉分析将新闻从业人员的年龄作为自变量与新闻行业的满意度进行交叉分析时我们发现,年龄的不同明显影响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业满意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闻从业人员对于新闻行业的满意度在显著上升,虽然在50~60岁这个年龄段,满意度稍微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讲,满意度仍大大高于40岁以前(表6)表6 新闻从业人员年龄与新闻行业满意度交叉分析X/Y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小计20~30岁1(1.7)27(45.8)23(38.9)7(11.9)1(1.7)5931~40岁0(0)19(50)13(34.2)5(13.2)1(2.6)3841~50岁0(0)11(78.6)3(21.4)0(0)0(0)1451~60岁0(0)4(66.7)2(33.3)0(0)0(0)6|Excel下载表6 新闻从业人员年龄与新闻行业满意度交叉分析(四)新闻专业学生新闻教育认知现状在新闻专业学生对新闻教育的态度方面,在“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是否必须接受新闻专业教育”的调查问题中,仅13.4%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说明学生普遍认可新闻教育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表7中将专业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学校的学习氛围、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