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 )卷2.doc
19页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 )卷2一、 选择题 (共28题;共84分)1. (2分)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 . 亚洲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C .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 . 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 (2分)亚洲地广人多,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人口不超过1亿的一个是( )A . 日本 B . 孟加拉国 C . 韩国 D . 巴基斯坦 3. (2分)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的原因是 ( ) A . 四面临海 B . 降水丰富 C . 河流湍急 D .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 (4分)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图甲)和“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 ) A . 西部高,中部低 B . 东部高,西部低 C . 中部低,四周高 D . 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是( ) A . 太平洋 B . 北冰洋 C . 印度洋 D . 大西洋 5. (4分)读亚洲的河流及山脉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图中读出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A . 多发源于周边海洋,呈向心状流向中部高原、山地 B . 多发源于南部高原、山地,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 . 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 . 多发源于西部高原、山地,呈带状流向东部 (2)从图中河流流向的特点可以看出,亚洲地势特点是( ) A . 西高东低 B . 北高南低 C . 中间高、四周低 D . 四周高、中间低 6. (4分)2018年春节前夕,荆门市某经贸代表团到俄罗斯采购货物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代表团的随行物品中,最不需要的是( ) A . 照相机 B . T恤衫 C . 地图 D . 防寒服 (2)下列关于俄罗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国土辽阔,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B . 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C . 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冬季港口封冻 D . 地跨亚欧两洲,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亚洲 7. (2分)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跨寒、温、热三带 B .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C .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D . 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8. (4分)日本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015年中国游客赴日人数大涨至490万人次,旅游市场规模达154亿元人民币,日本成为中国出境游第一目的地市场,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1)日本发展经济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A .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原料和燃料充足 B .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 . 劳动力丰富,科技水平高 D . 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 (2)大量中国游客喜欢去日本旅游及购物的原因不包括( )A . 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与我国文化渊源相近 B . 中国距离日本较近,交通费用较低 C . 日本制造业发达,产品质量高 D . 日本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 9. (2分)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矿产资源贫乏②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③较高的科技水平④岛国多优良港湾⑤多山,耕地面积很少.A . ①②③ B . ②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④ 10. (2分)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国家.日本最主要的民族是( )A . 汉族 B . 大和族 C . 高山族 D . 苗族 11. (10分)读东南亚局部图,回答小题。
1)东南亚连接了两大洲和两大洋,被誉为“十字路口”,其中两大洲指的是( )A . 亚洲和大洋洲 B . 亚洲和欧洲 C . 北美洲和南美洲 D . 非洲和大洋洲 (2)苏门答腊岛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所属气候类型是( )A . 季风气候 B . 雨林气候 C . 海洋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3)雅加达是下列哪一国家的首都( ) A . 马来西亚 B . 印度尼西亚 C . 柬埔寨 D . 越南 (4)下列产品中,东南亚是世界最大产地的是( ) A . 棉花 B . 天然橡胶 C . 水稻 D . 大豆 (5)下列自然条件中,对东南亚热带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 )A . 气候湿热 B . 平原广大 C . 河流众多 D . 土壤肥沃 12. (2分)世界上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A . 泰国 B . 马来西亚 C . 缅甸 D . 印度尼西亚 13. (2分)关于亚洲的途述,正确的是( ) A . 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B .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 .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东亚 D .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14. (2分)印度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多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 . 台风 B . 寒潮 C . 水旱灾害 D . 地震 15. (2分)印度每年旱涝灾害严重,影响其主要原因是A . 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B . 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为高原 C . 西南季风强弱不同,降水季节不稳定 D . 全年高温多雨 16. (2分)俄罗斯的工业部门中,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是( )A . 石油工业、食品工业 B . 煤炭工业、纺织工业 C . 造船工业、服装工业 D . 核工业、航天工业 17. (2分)一位游客说:“我来自于世界上唯一地跨两大洲,两个半球的国家,我们那里地大人稀,矿产资源丰富……,” 这位游客来自于 A . 美国 B . 澳大利亚 C . 巴西 D . 俄罗斯 18. (2分)世界最深的贝加尔湖位于( )A . 东西伯利亚山地南部 B . 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 C . 东欧平原南侧 D . 中西伯利亚高原南侧 19. (2分)俄罗斯大河很多,除伏尔加河外,其它的航运价值不大,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 水量小 B . 含沙量大 C . 冰封期长 D . 水流太大、太急 20.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三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各不相同1)有关上述三国相互间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国位于乙国的东南方向 B . 乙国位于丙国的西北方向 C . 丙国位于甲国的东北方向 (2)下列有关三国首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国莫斯科,有克里姆林宫 B . 乙国伦敦,有白金汉宫 C . 丙国新德里,有凡尔赛宫 (3)上述三国中,拥有众多混血人种的是( )A . 甲国 B . 乙国 C . 丙国 (4)下列有关三国自然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国夏季炎热而漫长,冬季温暖而短促 B . 乙国多火山、地震 C . 丙国终年寒冷干燥 (5)下列有关三国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国经济结构中,轻工业比重小,重工业比重大 B . 乙国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C . 丙国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铁矿、羊毛出口量都很大 21. (2分)下列关于俄罗斯国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伏尔加河通过运河与周围地区实现了“五海通航” B .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C . 俄罗斯人大多数是白种人 D . 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22. (2分)北半球的寒极是( )A . 漠河镇 B . 奥伊米亚康 C . 摩尔曼斯克 D . 乌兰巴托 23. (2分)读图,判断俄罗斯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A . 铁路和公路 B . 公路和航空 C . 管道和海运 D . 铁路和管道 24. (6分)读下图,回答小题。
1)俄罗斯的国土大部分位于亚洲地区,但传统上是欧洲国家,是因为( ) A . 在欧洲的面积较大 B . 平原主要集中在欧洲 C . 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欧洲 D . 亚洲部分还没有开发 (2)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的是( ) A . 叶尼塞河 B . 伏尔加河 C . 鄂毕河 D . 勒拿河 (3)近年来,我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往来合作发展迅速,双边商品流通十分活跃我国输往俄罗斯的主要商品有( )①石油 ②陶瓷 ③蔬果 ④天然气 ⑤轻工业产品A . ①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④ D . ②③⑤ 25. (2分)关于俄罗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传统欧洲国家 B . 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 . 工业基础雄厚,轻重工业都发达 D . 地处中、高纬,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6. (2分)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其原因是 ( )A . 有极昼极夜现象 B .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C . 终年阳光直射 D . 纬度高 27. (2分)俄罗斯的造船工业分布在:A . 莫斯科 B . 圣彼得堡 C . 摩尔曼斯克 D . 符拉迪沃斯托克 28. (2分)图中所示海峡具有世界“石油海峡”之称的是( ) A . B . C . D . 二、 非选择题 (共2题;共34分)29. (14分)读亚洲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地位于________半岛,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B所在的半岛主要为________气候,从风向(图中箭头)判断,图示区域处在________季,降水________ (3)亚洲河流呈___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__ (4)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在________和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