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人物评价.doc
3页拿破仑拿破仑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历史人物,从1784年15岁入军校到1799年发动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再到他1815年退位,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其整个一生几乎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雨果在评论拿破仑时说:“人类命运中这个人物的重量过分,搅乱了平衡他个人计算着他比整个宇宙都要重要人类的过剩精力都集中在他一个人的大脑中,一个人的头脑要决定全世界命运,人类文明要延续的话,这将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黑格尔更是称赞他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 拿破仑·波拿巴特,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说:“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的的历史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一代又一代,它将无间断的引起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热情 然而,我认为,拿破仑所取得的功绩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无比巨大而又无可取代的作用,但他是一个人,不是神仙他之所以比一般人伟大,除了他具有某方面的出众才华外,更因为他有比一般人更高的经验和权势,每个时代的历史都不可能是某个英雄的历史拿破仑时代的历史也不是拿破仑个人的英雄史,要赞美,但不能把他神化。
可是,百年来,世界各国的史学家对他的评价,却有不少神化之处,如:说他是“世纪的巨人”、“西方之皇”、“战争之神”、“命运的支配者”等等在吹捧的反面,却又是一片愤怒、厌恶和诟骂,如说他是“科西嘉岛的怪物”、“摧残自由的暴君”、“无耻小人”、“匪徒”等等这样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第二、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历史的规律表明,每当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它必然成就伟大的历史人物拿破仑之所以伟大,是由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这一件大事所造就的时事给了他机会,同时他又真真切切的把握住了机会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因此,必须把他放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中,才能更好地去认识他 第三、要看主流,看主导方面,不能以某一片面代替整体历史人物,特别是伟大的历史人物,其一生的经历是错综复杂的因此,要看他在这个大的历史潮流中,是阻碍历史的潮流而动,还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动从对社会和时代所造成的影响来评价,不能依照个人的主观来看待问题第四、拿破仑戎马一生,亲身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
约20年的拿破仑战争,前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但战争已具有明鲜的侵略性和掠夺别的民族及兼并别国领土的性质,给欧洲和法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简而言之,拿破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镇压了叛乱,粉碎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多次武装干涉,打乱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促进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觉醒,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当然,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不可能是完人,都有他的缺点,错误或罪行作为资产阶级的军事家、政治家的拿破仑更是如此恩格斯曾经指出过:“拿破仑最大的错误在于:他娶奥国皇帝的女儿为妻,和旧的反革命王朝结成同盟”同时指出拿破仑的主要错误在于“拜倒是正统主义原则之前”纵观拿破仑一生的全部活动,其主导方面的活动,对当时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是起过作用的,他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者他的历史功勋卓著、思想影响深远但是,毛泽东在晚年又犯了严重的错误,最严重的是发动了被称为“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造成了十年之久的社会动乱,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已经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自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起,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东方睡狮振吼了新生的中国,面临一个在十分落后且百孔千疮的烂摊子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就在建国前夕,毛泽东总结历史,规划未来说:“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残余的敌人尚待我们去消灭,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置起来,而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过他也充满自信地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历史证实了毛泽东和共产党人的自信和诺言在毛泽东逝世前的28年间,我们从1949年的全国社会总产值557亿元,人均国民收入66元,钢产量15.8万吨,原煤产量3200万吨,粮食产量11318万吨,发展到1976年的社会总产值5433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为261元,独立自主的工业结构和国民经济体系完全形成,另外人造卫星连续升空,原子弹、氢弹成功(这两弹一星标志我国科技巨大的进步),特别是社会精神高昂,党群关系良好,人们互助互爱蔚成风气,等等,都是前无古人的。
这些伟大成就,就连敌视中国革命的人们,也每每为之慨叹不可否定,这里存在一些失误、挫折和失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包括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害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毛泽东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时候,当他想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时候,公正的人们只要正视1949年前中国的状况,理解在陌生道路上摸索前进的必然迷茫,就必然能理解某些失误的不可避免性,以及这种失误确也是对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的必须铺垫性 西方哲学史家罗素说:“历史上有两类英雄,一类是战争凯旋、取得胜利的英雄,另一类是在摸索的道路中清障除阻,以自己的汗水、血迹,或悲或伤地给后人洒示险关曲道、前进路标的英雄毛泽东是集两类英雄命运于一身的双重英雄作为胜利英雄,他踏着自鸦片战争以来所有志士仁人、先进分子,直至一些伟大共产党人奋斗的道路,取得光耀千秋的胜利,建国后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作为另一类英雄,他无畏无悔,执著探索,不怕风云变幻,一改历史上很多中国名人和成功者的负名而怯、功成身退、明哲保身、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在他一生中,从来都是万难不屈,一往无前,即到了垂暮之年,仍是斗志不息,壮心不已.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这种奋斗精神,在完全知晓创新性探索极可能失误,因而也极可能成为国人的“怨府”,或“被打得粉碎”的情况下,仍不改其衷。
中国自古以来,有几人能如此 !因而,毛泽东的一生,为我党和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其功大于过,值得后世的尊重与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