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板工程课件A类基础.ppt
29页模板工程GB50666-2011GB50666-2011规规范探范探讨讨张张国民国民 20122012年年6 6月月8 8日日1 1a a教类教类云南省建设工程近年来的变化趋势w w1 1、体量、规模逐渐变大、体量、规模逐渐变大w w2 2、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建筑高度不断增加正在建设的南亚之门正在建设的南亚之门7272层,高层,高316m316m和刚开工的位于前兴路昆和刚开工的位于前兴路昆明万达广场双子楼,高度接近明万达广场双子楼,高度接近300m300mw w3 3、结构越发复杂、结构越发复杂w w4 4、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越发广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越发广泛w w5 5、要求环保、低碳、强调绿色施工、要求环保、低碳、强调绿色施工2a教类对模板工程的影响w w需用量大大增加,资源消耗越来越大,特别是砂、石、森林需用量大大增加,资源消耗越来越大,特别是砂、石、森林的消耗w w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模板设计变得越重要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模板设计变得越重要w w采用材料替代,较小能源消耗:如采用大模板、竹胶合模板、采用材料替代,较小能源消耗:如采用大模板、竹胶合模板、塑料模板等代替木模,用型钢代替木枋,可有效的增加周转塑料模板等代替木模,用型钢代替木枋,可有效的增加周转次数,较小投资成本。
次数,较小投资成本3a教类GB50666-2011模板工程的有关条文4.1 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4.1.1 4.1.1 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滑模、爬模、飞模等工具式模板工程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滑模、爬模、飞模等工具式模板工程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 根据(建质根据(建质【【20092009】】8787号)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办法》》规定规定: :高大模板工程一般指:搭设高度高大模板工程一般指:搭设高度8m8m及以上;搭设跨度及以上;搭设跨度18m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15kN/m2 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 kN/m20 kN/m及以上的工程及以上的工程 模板施工专项方案应包括:模板及支架类型;模板及支架的材料要模板施工专项方案应包括:模板及支架类型;模板及支架的材料要求;模板及支架的计算书及施工图;模板及支架安拆技术措施;安全应求;模板及支架的计算书及施工图;模板及支架安拆技术措施;安全应急预案;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
急预案;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 一般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主任工程师审核,一般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主任工程师审核,单位总工程师审批并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单位总工程师审批并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4.1.2 4.1.2 对模板及支架,应进行设计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对模板及支架,应进行设计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对模板及支架,应进行设计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对模板及支架,应进行设计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和和和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荷载应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荷载应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荷载应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荷载4a教类4.2模板材料4.2.14.2.1模板及支架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模板及支架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标准的规定钢管钢管: :ΦΦ48.3mm48.3mm±0.5mm±0.5mm, , δ δ3.6mm3.6mm±10%±10%;;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0N.M60N.M不破坏;不破坏;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36mm,螺母与螺杆旋合长度不,螺母与螺杆旋合长度不少于少于5 5扣,螺母厚度不小于扣,螺母厚度不小于30mm30mm,支托板厚不小于,支托板厚不小于5mm5mm。
螺杆与托板之间应焊接牢固,焊缝高度不小于螺杆与托板之间应焊接牢固,焊缝高度不小于6mm6mm,承载力,承载力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40kN.40kN.4.2.44.2.4脱模剂涂于模板表面后,应能有效减小混凝土与脱模剂涂于模板表面后,应能有效减小混凝土与模板间的吸附力,应有一定的成膜强度,且不应影模板间的吸附力,应有一定的成膜强度,且不应影响脱模后混凝土表面的后期装饰响脱模后混凝土表面的后期装饰5a教类4.3模板设计w w4.3.14.3.1模板及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模板及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w w4.3.34.3.3模板及支架的设计应计算不同工况下的各项荷载常遇的荷载应模板及支架的设计应计算不同工况下的各项荷载常遇的荷载应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新浇筑混凝土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泵送混凝土及倾倒混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泵送混凝土及倾倒混凝土等因素产生的荷载、风荷载等,各项荷载的标准值可按本规范附凝土等因素产生的荷载、风荷载等,各项荷载的标准值可按本规范附录查得。
录查得w w4.3.94.3.9模板及支架的变形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模板及支架的变形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不得大于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不得大于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1/400;;2 2 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不得大于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不得大于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1/250;;3 3 清水混凝土模板,挠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清水混凝土模板,挠度应满足设计要求;4 4 支架的轴向压缩变形值或侧向弹性挠度值不得大于计算高度或计算跨支架的轴向压缩变形值或侧向弹性挠度值不得大于计算高度或计算跨度的度的1/10001/10006a教类4.3模板设计l l4.3.104.3.10模板支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模板支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 3;当高宽比大于;当高宽比大于3 3 时,应增设稳定性措施,并应进行支架的抗倾覆验算时,应增设稳定性措施,并应进行支架的抗倾覆验算l l4.3.12 4.3.12 模板支架结构钢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下列限模板支架结构钢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下列限值:值:1 1、受压构件的支架立柱及桁架、受压构件的支架立柱及桁架 1801802 2、受压构件的斜撑、剪刀撑、受压构件的斜撑、剪刀撑 2002003 3、受拉构件的钢杆件、受拉构件的钢杆件 3503507a教类4.3模板设计w w4.3.13 4.3.13 对于多层楼板连续支模情况,应计入荷载在对于多层楼板连续支模情况,应计入荷载在多层楼板间传递的效应,宜分别验算最不利工况下多层楼板间传递的效应,宜分别验算最不利工况下的支架和楼板结构的承载力。
的支架和楼板结构的承载力w w4.3.14 4.3.14 支承于地基土上的模板支架,应按现行国家支承于地基土上的模板支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GB50007 的有关规的有关规定对地基土进行验算;支承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上的定对地基土进行验算;支承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上的模板支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模板支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范》》GB50010 GB50010 的有关规定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验的有关规定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验算8a教类4.3模板设计w w4.3.15 4.3.15 采用扣件钢采用扣件钢管搭设的模板支架管搭设的模板支架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规定:1 1 扣件钢管模板支架扣件钢管模板支架宜采用中心传力方宜采用中心传力方式;式; 采用可调托座插入采用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顶部的传力方立杆顶部的传力方式式9a教类4.3模板设计2 2 当采用顶部水平杆当采用顶部水平杆将垂直荷载传递给将垂直荷载传递给立杆的传力方式时,立杆的传力方式时,顶层立杆应按偏心顶层立杆应按偏心受压杆件验算承载受压杆件验算承载力且应计入搭设的力且应计入搭设的垂直偏差影响;垂直偏差影响; 采用顶部大横杆传力采用顶部大横杆传力方式,(偏心距考方式,(偏心距考虑不小于虑不小于50mm50mm))10a教类4.3模板设计3 支承模板荷载的顶部水平杆可按受弯构件进行验算;4 构造要求以及扣件抗滑移承载力验算,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2011的有关规定执行。
11a教类4.4模板制作与安装w w4.4.2 4.4.2 模板面板背侧的木方高度应一致制作胶合板模板时,模板面板背侧的木方高度应一致制作胶合板模板时,其板面拼缝处应密封地下室外墙和人防工程墙体的模板对其板面拼缝处应密封地下室外墙和人防工程墙体的模板对拉螺栓中部应设止水片,止水片应与对拉螺栓环焊拉螺栓中部应设止水片,止水片应与对拉螺栓环焊w w4.4.4 4.4.4 支架立柱和竖向模板安装在基土上时,应符合下列规支架立柱和竖向模板安装在基土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定:1 1 应设置具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的垫板,且应中心承载;应设置具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的垫板,且应中心承载;2 2 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施;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3 3 对软土地基,当需要时可采用堆载预压的方法调整模板面安对软土地基,当需要时可采用堆载预压的方法调整模板面安装高度12a教类4.4模板制作与安装w w4.4.5 4.4.5 竖向模板安装时,应在安装基层面上测量放线,并应采取保证模板位置竖向模板安装时,应在安装基层面上测量放线,并应采取保证模板位置准确的定位措施。
对竖向模板及支架,安装时应有临时稳定措施安装位于准确的定位措施对竖向模板及支架,安装时应有临时稳定措施安装位于高空的模板时,应有可靠的防倾覆措施应根据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和浇筑高空的模板时,应有可靠的防倾覆措施应根据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采取合理的竖向模板抗侧移、抗浮和抗倾覆措施速度,采取合理的竖向模板抗侧移、抗浮和抗倾覆措施w w4.4.6 4.4.6 对跨度不小于对跨度不小于4m 4m 的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梁、板跨度的的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梁、板跨度的1/10001/1000~~3/10003/1000 起拱不得减小构件截面的高度起拱不得减小构件截面的高度采用扣件式钢管作模板支架时,支架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扣件式钢管作模板支架时,支架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模板支架搭设所采用的钢管、扣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杆纵距、立杆横模板支架搭设所采用的钢管、扣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支架步距以及构造要求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距、支架步距以及构造要求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2 2、立杆纵距、立杆横距不应大于、立杆纵距、立杆横距不应大于1.5m1.5m,支架步距不应大于,支架步距不应大于2.0m; 2.0m; 立杆纵向和横立杆纵向和横向宜设置扫地杠,纵向扫地杠距立杆底部不宜大于向宜设置扫地杠,纵向扫地杠距立杆底部不宜大于200mm, 200mm, 横向扫地杆宜设横向扫地杆宜设置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置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3 3、立杆接长除顶层步距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步距接头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接长除顶层步距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步距接头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两个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步距内;两个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步距内;4 4、、 立杆步距的上下两端应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与立杆的交错点应采用扣件立杆步距的上下两端应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与立杆的交错点应采用扣件连接,双向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连接,双向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150mm;13a教类4.4模板制作与安装5 5、支架周边应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
支架长度或宽度大于、支架周边应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支架长度或宽度大于6m6m时,应设时,应设置中部纵向或横向的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和单幅剪刀撑的宽度置中部纵向或横向的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和单幅剪刀撑的宽度均不宜大于均不宜大于8m8m,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宜控制在,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宜控制在45°45°~~60°60°之间;支之间;支架高度大于架高度大于3 3倍步距时,支架顶部宜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应倍步距时,支架顶部宜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应延伸至周边;延伸至周边;6 6、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8m,0.8m,且不应少于且不应少于2 2个扣件个扣件连接,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连接,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00mm;100mm;7 7、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 40N.m, 且不应大于且不应大于65N.m65N.m;;8 8、支架立杆搭设的垂直偏差不宜大于、支架立杆搭设的垂直偏差不宜大于1∕2001∕200w w4.4.74.4.7 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支架搭设应完整,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支架搭设应完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钢管规格、间距和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管规格、间距和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2 2 立杆上应每步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立杆上应每步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3 3 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
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14a教类4.4模板制作与安装w w4.4.8 4.4.8 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4.7 4.4.7 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对大尺寸混凝土构件下的支架,其立杆顶部应插入可调托座可调托座对大尺寸混凝土构件下的支架,其立杆顶部应插入可调托座可调托座距顶部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距顶部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600mm,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36mm,插入深度不应小于,插入深度不应小于180mm180mm;; JGJ130-2011 JGJ130-2011中规定可调托座自由高度应小于中规定可调托座自由高度应小于500500,插入深度不小于,插入深度不小于1501502 2 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立杆的步距不应大于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立杆的步距不应大于1.8m1.8m;顶层;顶层立杆步距应适当减小,且不应大于立杆步距应适当减小,且不应大于1.5m1.5m;支架立杆的搭设垂直偏差不宜;支架立杆的搭设垂直偏差不宜大于大于5/10005/1000,且不应大于,且不应大于100mm100mm;; 一般要求立杆纵、横向间距不大于一般要求立杆纵、横向间距不大于1.2m1.2m,立杆顶层步距内接长采用,立杆顶层步距内接长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1m,且不应少于,且不应少于3 3个扣件连接;个扣件连接; 3 3 在立杆底部的水平方向上应按纵下横上的次序设置扫地杆;在立杆底部的水平方向上应按纵下横上的次序设置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距离杆底部不宜大于纵向扫地杆距离杆底部不宜大于200mm200mm;; 4 4 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其拧紧力矩不应小于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其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40N·m,且不应大于,且不应大于65 N·m65 N·m。
除此之外,宜设置中部纵向或横向的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不宜除此之外,宜设置中部纵向或横向的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不宜大于大于5m5m;沿支架高度方向搭设的水平剪刀掌的间距不宜大于;沿支架高度方向搭设的水平剪刀掌的间距不宜大于6m6m;; 15a教类4.4模板制作与安装w w4.4.9 4.4.9 采用碗扣式、采用碗扣式、插接式和盘销式插接式和盘销式钢管架搭设模板钢管架搭设模板支架时,应符合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下列规定:1 1 碗扣架或盘销架的碗扣架或盘销架的水平杆与立柱的水平杆与立柱的扣接应牢靠,不扣接应牢靠,不应滑脱;应滑脱;2 2 立杆上的上、下层立杆上的上、下层水平杆间距不应水平杆间距不应大于大于1.8m1.8m;;16a教类4.4模板制作与安装3 3 插入立杆顶端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插入立杆顶端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超过不应超过650mm650mm,螺杆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杆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150mm,其直径应满足与钢管内径间隙不小于,其直径应满足与钢管内径间隙不小于6mm 6mm 的要求。
架体最顶层的水平杆步距应比标准步的要求架体最顶层的水平杆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节点间距;距缩小一个节点间距;4 4 立柱间应设置专用斜杆或扣件钢管斜杆加强模板支立柱间应设置专用斜杆或扣件钢管斜杆加强模板支架w w4.4.11 4.4.11 支架的垂直斜撑和水平斜撑应与支架同步搭支架的垂直斜撑和水平斜撑应与支架同步搭设,架体应与成形的混凝土结构拉结钢管支架的设,架体应与成形的混凝土结构拉结钢管支架的垂直斜撑和水平斜撑的搭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钢垂直斜撑和水平斜撑的搭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钢管脚手架标准的规定管脚手架标准的规定17a教类4.4模板制作与安装w w4.4.12 4.4.12 对现浇多层、高层混凝土结构,上、下楼层模板支架的立杆应对现浇多层、高层混凝土结构,上、下楼层模板支架的立杆应对准,模板及支架钢管等应分散堆放对准,模板及支架钢管等应分散堆放 实际中很难实现上下层立杆对准,为避免楼板因立杆错位,在上实际中很难实现上下层立杆对准,为避免楼板因立杆错位,在上层楼板荷载作用下出现开裂等现象,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层楼板荷载作用下出现开裂等现象,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 1 1)减小立杆和模板主梁间距,以实际减小楼板受力计算跨度;)减小立杆和模板主梁间距,以实际减小楼板受力计算跨度; 2 2)增加模板面板的刚度,以减小模板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增加模板面板的刚度,以减小模板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 3 3)立杆设置具有一定刚度、强度的垫板,减小混凝土局部受压;)立杆设置具有一定刚度、强度的垫板,减小混凝土局部受压; 4 4)采取措施(如提高强度等级、采用早强混凝土、加强养护等)增加)采取措施(如提高强度等级、采用早强混凝土、加强养护等)增加混凝土的早起强度,使楼板能承受一定的荷载,以减小模板的受力,混凝土的早起强度,使楼板能承受一定的荷载,以减小模板的受力,从而减小变形;从而减小变形; 5 5)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推迟楼板上荷载的时间,使混凝土具有)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推迟楼板上荷载的时间,使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
一定强度w w4.4.13 4.4.13 模板安装应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模板安装应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准确,并应防止漏浆准确,并应防止漏浆 施工中最常见的是框架柱及剪力墙脚、吊模下脚的漏浆,主要为模施工中最常见的是框架柱及剪力墙脚、吊模下脚的漏浆,主要为模板下脚封堵不严密,造成漏浆,浇筑方法不规范等原因,严重影响结板下脚封堵不严密,造成漏浆,浇筑方法不规范等原因,严重影响结构受力,应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避免构受力,应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避免18a教类4.4模板制作与安装w w4.4.14 4.4.14 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后安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后安装 实际工程中,竖向构件模板应在钢筋工程经隐蔽验收合格后开始安实际工程中,竖向构件模板应在钢筋工程经隐蔽验收合格后开始安装或在工期较紧时,预留至少一面模板以便进行钢筋隐验,具体以监装或在工期较紧时,预留至少一面模板以便进行钢筋隐验,具体以监理单位要求为准理单位要求为准。
500500以上高度的梁应在钢筋安装完成后再安装模板以上高度的梁应在钢筋安装完成后再安装模板梁柱(约束构件)节点处的钢筋工程是各方验收的重点,故宜在钢筋梁柱(约束构件)节点处的钢筋工程是各方验收的重点,故宜在钢筋安装并经检查合格后再封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安装并经检查合格后再封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w w4.4.15 4.4.15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脱模剂不得污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脱模剂不得污染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染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影响钢筋的握裹能力及混凝土接槎效果影响钢筋的握裹能力及混凝土接槎效果w w4.4.16 4.4.16 模板安装完成后,应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模板安装完成后,应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 应特别注意墙、柱脚及混凝土接槎处的杂物清理夹渣较多时会应特别注意墙、柱脚及混凝土接槎处的杂物清理夹渣较多时会严重影响构件受力,增大结构变形,导致结构开裂,加快钢筋锈蚀,严重影响构件受力,增大结构变形,导致结构开裂,加快钢筋锈蚀,缩短构件使用寿命缩短构件使用寿命。
w w4.4.17 4.4.17 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后浇带模板不得采用先拆后撑的方法加固,设置独立支架后,可后浇带模板不得采用先拆后撑的方法加固,设置独立支架后,可有效避免被一次性拆除掉,避免结构损伤,施工中可单独编制后浇带有效避免被一次性拆除掉,避免结构损伤,施工中可单独编制后浇带的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实施的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实施w w4.4.18 4.4.18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装牢固、位置准确19a教类4.5模板拆除与维护构件类型构件类型构件跨度(构件跨度(mm))按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按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计(百分率计(% % ))板板≤ ≤2 2≥50≥50>>2 2,,≤ ≤8 8≥75≥75>>8 8≥100≥100梁、拱、壳梁、拱、壳≤8≤8≥75≥75>>8 8≥100≥100悬背构件悬背构件≥ ≥100100w w4.5.1 4.5.1 模板拆除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模板拆除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除w w4.5.2 4.5.2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底模及支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底模及支架;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应符合下表规定20a教类4.5模板拆除与维护w4.5.3 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拆除侧模w4.5.4 多个楼层间连续支模的底层支架拆除时间,应根据连续支模的楼层间荷载分配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确定w4.5.5 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取构件跨度为2m 按本规范第4.5.2 条的规定确定w4.5.6 对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w4.5.7 拆下的模板及支架杆件不得抛扔,应分散堆放在指定地点,并应及时清运w4.5.8 模板拆除后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对变形和损伤部位应进行修复21a教类4.6模板的质量检查w w4.6.1 4.6.1 模板、支架杆件和连接件的进场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模板、支架杆件和连接件的进场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模板表面应平整;胶合板模板的胶合层不应脱胶翘角;支架杆模板表面应平整;胶合板模板的胶合层不应脱胶翘角;支架杆件应平直,应无严重变形和锈蚀;连接件应无严重变形和锈蚀,件应平直,应无严重变形和锈蚀;连接件应无严重变形和锈蚀,并不应有裂纹;并不应有裂纹;2 2 模板规格、支架杆件的直径、壁厚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模板规格、支架杆件的直径、壁厚等,应符合设计要求;3 3 对在施工现场组装的模板,其组成部分的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设对在施工现场组装的模板,其组成部分的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计要求;4 4 有必要时,应对模板、支架杆件和连接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抽样有必要时,应对模板、支架杆件和连接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抽样检查;检查; 实际工程中扣件、对拉螺杆、可调托撑的质量差别较大,应实际工程中扣件、对拉螺杆、可调托撑的质量差别较大,应加强周转材料进场的质量把关。
加强周转材料进场的质量把关5 5 对外观,应在进场时和周转使用前全数检查;对外观,应在进场时和周转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查钢管是否有孔眼、裂纹、开焊、变形,扣件是否有滑丝、检查钢管是否有孔眼、裂纹、开焊、变形,扣件是否有滑丝、裂纹,模板是否有缺棱掉角、变形、开焊等现象;裂纹,模板是否有缺棱掉角、变形、开焊等现象;6 6 对尺寸和力学性能可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查对尺寸和力学性能可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查22a教类4.6模板的质量检查w w4.6.3 4.6.3 对现浇结构模板,应检查尺寸,允许偏差和检查对现浇结构模板,应检查尺寸,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下表表规定方法应符合下表表规定项项 目目允许偏差允许偏差 (mm)(mm)检查方法检查方法轴线位置轴线位置5 5钢尺检查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底模上表面标高±5±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基础基础 ±10 ±10 钢尺检查钢尺检查截面内部截面内部尺寸尺寸基础基础±10±10钢尺检查钢尺检查柱、墙、梁柱、墙、梁+4+4,,-5-5钢尺检查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层高垂直度度全高不大于全高不大于5m5m6 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全高大于全高大于5m5m8 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 2钢尺检查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度5 52m2m靠尺和塞尺检查靠尺和塞尺检查23a教类4.6模板的质量检查w w4.6.5 4.6.5 对扣件式钢管支架,应对下列安装偏差进行检查:对扣件式钢管支架,应对下列安装偏差进行检查:1 1 混凝土梁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应大于混凝土梁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应大于50mm50mm,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应大于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应大于100mm100mm;水平杆间距的偏;水平杆间距的偏差不应大于差不应大于50mm50mm;;2 2 应全数检查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应全数检查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3 3 采用双扣件构造设置的抗滑移扣件,其上下顶紧程度应全数采用双扣件构造设置的抗滑移扣件,其上下顶紧程度应全数检查,扣件间隙不应大于检查,扣件间隙不应大于2mm2mm。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JGJ130-20112011对满堂支撑架立杆顶部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对满堂支撑架立杆顶部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规定为不应大于长度规定为不应大于500500,架体搭设高度不宜大于,架体搭设高度不宜大于30m30m过程中应加以严格控制程中应加以严格控制24a教类4.6模板的质量检查w w4.6.6 4.6.6 对碗扣式、门式、对碗扣式、门式、插接式和盘销式钢管支插接式和盘销式钢管支架,应对下列安装偏差架,应对下列安装偏差进行全数检查:进行全数检查:1 1 插入立杆顶端可调托撑插入立杆顶端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长度;2 2 水平杆杆端与立杆连接水平杆杆端与立杆连接的碗扣、插接和盘销的的碗扣、插接和盘销的连接状况,不应松脱;连接状况,不应松脱;3 3 按规定设置的垂直和水按规定设置的垂直和水平斜撑25a教类26a教类27a教类28a教类 谢谢大家!29a教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