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doc
97页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二章 工程概述第三章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第四章 施工准备及总体布置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第六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第七章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第八章 工程质量管理、创优规划及保证措施第九章 保证工程进度的措施第十章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第十一章 冬季和雨季施工安排第十二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安全的措施第十三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第十四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㈠xx 市 xx 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的 xx 公路 xx 至 xx 段工程项目第A9 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参考资料和补遗书 ㈡现行公路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㈢在 2006 年 10 月 5 日自行对现场周围环境的调查资料㈣建设同类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及用于本合同段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有关部门在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健康、环境保护及土地租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与技术标准二、编制原则以我公司现有的技术力量和历年来在公路、桥涵和市政建设项目中有关工程施工的经验作为基点,以满足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环保目标为出发点,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按 ISO90001 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要求运作,以总工期 12 个月,即 2006 年 10 月 15 日正式开工,2007 年 10 月 15 日竣工作为控制工期目标,根据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方案,统筹考虑施工总体布署。
第二章 工程概述一、工程说明该项目起点于 xx 公路零公里处,经卧牛湖水库、上马场、张地营子、白石砬子至 xx 与 xx 交界处,主线全长 112.754km,支线 9.593km,为二级路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大部分利用旧路进行路面改造A9 合同段起讫桩号为 K100+500—K110+500,本合同段工程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涵洞和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二、主要工程数量㈠路基工程序号 分 项 工 程 名 称 单 位 工 程 量1 清理与掘除 m2 88152 伐树挖根 棵 28958换填土 m3 42932利用土方 m3 66621借用土方 m3 36510帮宽土方 m3 13426利用石方 m3 21573人工挖土质台阶 m2 17974清表土 m3 41778清淤泥 m3 17003 路基填方换填碎石土 m3 6019挖土方 m3 890704 路基挖方 挖石方m3 245195 浆砌片石护坡 m3 12676 预制块混凝土护坡 m3 5847 抛片石 m3 2975浆砌矩形 m 7108 边沟 浆砌梯形m 17749 浆砌片石排水沟 m 67210 浆砌片石截水沟 m 147711 土质边沟 m 11214㈡桥涵工程序号 名 称 类 型 工程量1-Ф1.0m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164m1-Ф1.5m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54m1 涵洞1-4m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8.5mK101+312 小桥 14m2 桥梁 中桥维修 2 座㈢路面工程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碎石垫层厚 m2 13525%水泥砂砾稳定土底基层 m2 852786%水泥砂砾稳定土基层 m2 85278砂土磨耗层 m2 1352水泥混凝土面板 m2 75410钢筋 吨 36.305培土路肩 m2 9200㈣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单柱式交通标志 个 232 双柱式交通标志 个 23 里程碑 个 104 公路界碑 个 405 热熔型涂料路面标线 m2 4167.216 柱式轮廓标 个 90三、主要技术指标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参 数1 设计速度 km/h 60(主线) 、30(支线)2 路基宽度 m 12.0(8.5)/7.53 行车道宽度 m 2×3.5/2×34 土路肩宽度 m 2×1.0(0.5)/2×0.55 硬路肩宽度 m 2×1.0(0.25)/2×0.256 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 m 125/657 最大纵度 % 5.9/88 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 1/100、小、桥涵 1/509 桥涵设计菏栽 公路 —Ⅱ级四、地质、水文情况1、地形、地貌该项目沿线处于现代 xx 地貌轮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地势,境内多低山丘、山势起伏、河流狭窄、坡陡流急、横向切割明显,植被以林地为主。
2、水文地质路线通过地区水系为黑龙江水系,地下水补给充分路线范围内分布着丰富的地表水系,河流主要有黑龙江、xx 河、湖通河、羊角河、格拉满河、宽河、栖林河、四通河等流经境内勘察区内的地下水位埋深较浅该项目沿线地区的地震烈度为 IV 度,构造物采用防震构造设防3、气候情况该项目所处自然区划为 I2区,气候类型属寒温带大陆季节气候,冬季在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降雨集中,气候温热,湿度大、日照长,春秋雨季是冬夏交替的过渡季节,天气多变、春风大、降雨少、易发生干旱,秋季气温急降,常有寒潮出现,霜冻发生,全年日照时间约为 2400—2700 小时,无霜期短,平均无霜期76—109 天,年平均气温-2.3℃,最高气温 37.9℃,极端最低气温-49℃,年平均降雨量为 500—700 毫米,降雨期集中在 7—9 月份,降水占全年的65℅,年蒸发量为 123mm,最大积雪厚度为 78cm,主导风向 WSW,最大风速35m/s,平均风速 3.4m/s,最大冻土深度 298 厘米五、施工条件㈠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可利用原乡村道路,交通运输方便、快捷,可满足施工需要㈡施工用水条件沿线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水量充足,可用于路面工程及涵洞等构造物施工。
㈢施工用电条件结合本合同段的现场施工条件,施工用电拟自发电为主,施工现场拟配备足够的内燃发电机㈣对外通讯条件项目经理部安装宽带网,与监理办、挥挥部通过网络进行联系,同时移动等无线通讯设备也能满足通讯需要㈤动力条件汽油、柴油从 xx 油库或附近镇内购买,在现场设置储油罐,以便施工㈥材料供应条件沿线有丰富风化砂砾、天然砂砾、中粗砂、石料等,质量优良,可用于公路工程施工所有材料均采用汽车运输㈦其它合同现场沿线各地邮电业务方便,项目经理部拟配备一名专职的、具有一定卫生常识及传染防治知识的卫生监督员,负责施工现场的传染病检查、控制、报告如一旦发现具有传染性疾病时,我们一定遵守并执行当地政府或卫生部门为防止和消灭上述传染病蔓延而制定的规章、命令和要求建立人员流动登记制度、信息报告制度,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沿途所经各乡镇均有医院,方便员工就医第三章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根据本合同段工程内容、现场具体实际情况及业主的有关要求,我单位就本工程分三个阶段调入人员、机械设备进场组织施工二、工程材料所需主要材料由项目部统一采购,主要工程物资材料经业主、监理及承包商对采样检验合格后确定最终物资材料供应商,严把物资材料关,保证工程质量。
三、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安排㈠组织结构框图项 目 经 理技术负责人办公室㈡人员配备项目经理部各业务部门人员配备序号 名 称 人数 职 能1 项目经理 1 全权负责本工程协调、管理2 技术负责人 1 协助项目经理工作,主抓施工现场及技术管理、工程质量3 工程技术部 4 工程技术指导及管理4 安质监察部 2 负责质量检查、质量监督、处理质量问题及安全管理工作5 试验室 2 试验工作管理、指导(不包括各施工队的试验员)6 测量队 2 控制测量、主要构造物的施工监控测量、监督指导各施工队的测量7 计划统计部 2 计划、计量、合同、调度工作8 财务部 2 负责财务管理、经济核算、费用控制工作9 设备物资部 2 物资采购及管理,负责设备采购及管理10 环境保护部 2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11 办公室 2 对外联络、文件发放及日常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合 计 22工程技术部财务部安质监察部计划统计部设备物资部试验室环保部测量队施工三队施工一队施工四队施工二队现场施工队伍人员配备人 数序号 队伍名称 总计 管理 技术 职工 任 务 划 分1 施工一队 60 2 2 56 标段内路基工程2 施工二队 80 2 2 76 标段内桥涵工程3 施工三队 130 2 2 126 标段内路面工程4 施工四队 30 1 1 28 标段内排水防护、安全工程合 计 300 7 7 286劳动力曲线配置图2006 年 2007 年年月人 数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劳动力资源200175150125100 755025第一批施工人员 60 人和部分先期应急使用的机械设备在开工前 5 日内进驻现场。
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主要从本投标人就近的工点调入主要工作内容:交接桩复测、场地清理,修建临时设施,接通水电、通讯线路,联系购买工程材料,办理有关证件手续、沟通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第二批施工人员、设备在正式开工后 5 天除路面施工外的所有机械、人员全部上场人员 130 人第三批:路面工程开工前 20 天,路面施工机械、人员全部进场㈢设备配置的原则配置的施工设备见“《投入本合同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表》 、 《配备本合同工程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㈣主要材料配置及调配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做好主要材料的调配计划,并根据实际进度,调整材料进场计划,确保正常施工四、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设备采取铁路结合公路运至工地;上场人员乘火车至 xx 站后乘汽车到工地;在本地区采购的材料及地产材料直接由汽车运到工地 第四章 施工准备及总体布置一、施工准备第一批施工人员进场后即开始进行各项施工准备工作㈠修建临时设施首批人员进场后,做好“四通一平” ,临建材料就近采购,保证满足工程要求⒈临时便道维修通往 2#取土场便道 0.6km,3#取土场便道 0.3km,以满足施工要求⒉生产及生活设施⑴项目经理部设在 K107+000 附近村屯,项目经理部及监理办公室等办公公用房屋租用民房 300m2。
⑵施工一队、施工二队、施工四队就近租用民房 600m2桥涵施工临时占地 5000m2,包括空心板梁预制场占地⑶施工三队设在 K106+600 线路左侧路面拌和站内,新建活动板房共1000m2,料库 800m2,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和水稳拌和站共占地 30000m2根据该标段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队伍,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标段共占用临时用地 50000m2具体布置见“表 4《施工平面布置图》 ” ⒊生产及生活用水采用打井取水的方式解决⒋电力供应施工用电以自发电为主⒌砼拌和站根据工程需要,在混凝土拌合站设在 K107+500 右侧设两台强制搅拌机和自动计量设备,保证沿线涵洞及全部路面的砼拌和⒍工地测量、试验室项目部设置测量、试验室,面积约 80m2仪器设备配备见“《配备本合同工程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⒎施工现场的通讯项目部安装宽带网与业主及监理单位联系,项目部及施工队相关人员配备移动,保证通讯畅通㈡技术准备⒈内业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施工规范、审核施工图纸,编写审核报告;⑵进行临时工程设施的具体设计;⑶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⑷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保证措施,备齐必要的参考资料,做好各道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⑸完成各种临时设施符合性数据的采集;⑹根据合同要求,提供给业主或监理工程师需要的其它资料;⑺各种工程材料的调查与合格性测试分析并编写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