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ppt
103页ISO14001:2004版培训版培训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简介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简介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环境管理的新观念环境管理的新观念l清洁生产(污染预防)清洁生产(污染预防)l产生于产生于70年代,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用清洁的能源、年代,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用清洁的能源、原材料,清洁工艺及无污染、少污染的生产方式,生产清洁原材料,清洁工艺及无污染、少污染的生产方式,生产清洁的产品l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分析(LCA))l指的是一种产品取之于自然又回到自然的全过程,即产品指的是一种产品取之于自然又回到自然的全过程,即产品“从从摇篮到坟墓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的环境影响的全过程的环境影响l环境标志环境标志l最早最早79年出现于德国,年出现于德国,90年代己发展到年代己发展到22个国家个国家l循环经济循环经济l环境审核环境审核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0分类分类(按标准的性质)(按标准的性质)基础标准系统 • 基本标准系统 • 技术支持系统 T&D EMS EA EL EPE LCA ISO14001 EMS环境审核 ISO14010~14019EA环境行为评价 ISO14030~14039EPE环境标志 ISO14020~14029EL生命周期 ISO14040~14049LCA术语和定义ISO14050~14059T&D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0标准的特点标准的特点1、自愿性 自愿标准自愿标准—组织根据自身的经济、技术等条件组织根据自身的经济、技术等条件自愿采用。
环境管理的动力:政府强制管理自愿采用环境管理的动力:政府强制管理—社会需求,社会需求,相关方和市场的压力相关方和市场的压力 2、灵活性 没有建立环境行为标准,仅提供建立并管理行没有建立环境行为标准,仅提供建立并管理行为承诺方法为承诺方法“如何实现目标如何实现目标”——不注重不注重“目标是什么目标是什么”3、、广泛适用性 适用于各类组织,各类产品,应用领域适用于各类组织,各类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组织所有管理层次广泛,涵盖了组织所有管理层次4、、预防性 预防为主的原则,强调源头削减,全过程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强调源头削减,全过程污染控制,体现了当前国际环保领域的发展趋势控制,体现了当前国际环保领域的发展趋势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1 与 ISO9001l相同点:相同点:l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性标准、都是消除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性标准、都是消除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都可进行第三方认证都可进行第三方认证l体系的框架、结构相似(体系的框架、结构相似( PDCA),),ISO14001参考了参考了ISO9001某些规定的框架、结构和内容某些规定的框架、结构和内容l有些要素可兼容有些要素可兼容l都是组织整体管理的一部分都是组织整体管理的一部分l不同点:不同点:l适用范围、对象和目的不同适用范围、对象和目的不同l承诺对象不同承诺对象不同l审核认证的依据不同审核认证的依据不同 9001:消费者,以合同形式体现:消费者,以合同形式体现14001:相关方,以法律法规来体现:相关方,以法律法规来体现 9001:产品质量,提高质量管理能力:产品质量,提高质量管理能力14001:环境管理,改善环境表现:环境管理,改善环境表现 9001::ISO9001标准标准 14001::ISO14001标准,法律法规要求标准,法律法规要求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1标准的结构1、、引言引言 标准产生的背景标准产生的背景/目的目的/作用及运作模式与要求作用及运作模式与要求2、、范围范围 所要解决环境问题的范围所要解决环境问题的范围/适用组织的范围适用组织的范围3、、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4、、定义定义 20个术语及其内涵个术语及其内涵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最基本要求最基本要求/获得认证的必要条件获得认证的必要条件6、、附录附录A、、B、、C A 进一步解释和说明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B ISO14001与与ISO9000要素要求比较要素要求比较 C 文献目录文献目录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 环境方针环境方针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 规划(策划)规划(策划) ((A)) ((P)) 检查检查 实施和运行实施和运行 ((C)) ((D))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1、规划(plan) :建立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2、实施(do):对过程予以实施3、检查(check):根据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以及法制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就其结果做出报告4、改进(actions):采取措施,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表现做出持续改进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ISO14001标准适用范围a.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c.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 1)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予以确认;)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予以确认; 3)寻求外部对它的自我声明的确认;)寻求外部对它的自我声明的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寻求外部组织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注册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1 定义 (1)l组织: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一个组织 l相关方: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个人或团体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1 定义 (2)l环境: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l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l环境影响: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1 定义 (3)l环境方针: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所正式表述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所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l环境目标:环境目标:与组织所要实现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的总体环与组织所要实现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的总体环境目的 l环境指标: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1 定义 (4)l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注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的集合 注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l环境绩效:环境绩效: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及其他环境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及其他环境表现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表现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1 定义 (5)l持续改进:持续改进: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环境绩效的总体改进实现对环境绩效的总体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l污染预防:污染预防: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恢复和处理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恢复和处理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1 定义定义 ((6))l纠正措施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l文件: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介信息及其承载媒介 注1:媒介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注2:根据GB/T 19000-2000中3.7.2条改写 l内部审核:内部审核: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3.16) 对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 l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消除潜在不符合消除潜在不符合(3.15) 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原因所采取的措施l记录:记录:阐明已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已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阐明已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已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注:根据GB/T 19000-2000中3.7.6条改写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1 定义定义 ((7))l不符合:未满足要求不符合:未满足要求l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和过程所规定的途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和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书面或文件化的程序中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注:书面或文件化的程序中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和如何做;应使用什么材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和如何做;应使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5W 1H))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1标准要求与理解要点4.1 总要求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实施、保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确定它将如何实现这些要求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确定它将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境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 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 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的人员; g) 可为公众所获取可为公众所获取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 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 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 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直接评分法直接评分法/加权评分法加权评分法评价因子评价因子(项目)项目)4321加权加权A发生概率发生概率每天每天每月每月3-5次次每月每月2次以下次以下很少或未发生很少或未发生7B连续时间连续时间每天每天≥≥ 8h每次连续每次连续<4h每次连续每次连续<1h每次数分钟每次数分钟8C危害性危害性有毒有害,危害极大有毒有害,危害极大很大很大一般一般很小很小20D影响持续性影响持续性长期长期较长(数年)较长(数年)不大长(数日)不大长(数日)极短(瞬间)极短(瞬间)15E影响范围影响范围全球性全球性区域性区域性组织内组织内作业点作业点15F合规性合规性不符合不符合严格要求或者严格要求或者有风险有风险符合或有规定符合或有规定未规定未规定15G相关方关注性相关方关注性热点热点相当关注相当关注一般关注一般关注尚未关注尚未关注10H组织可控性组织可控性能够控制能够控制有条件性控制有条件性控制苛刻条件下控制苛刻条件下控制无法控制无法控制10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环境因素定义环境因素定义活动活动 产品产品服务服务 空气空气水水土地土地自然资自然资源源植物植物动物动物人人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环境因素识别范围环境因素识别范围l 活动活动---产品产品----服务服务l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l时态、状态与类型时态、状态与类型l环境影响环境影响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活动中环境因素活动中环境因素l 生产活动生产活动l 辅助活动:辅助活动:l设备设备(生产、动力、环保生产、动力、环保)运行与维护运行与维护l化学品管理(运输、储存、使用、废弃)化学品管理(运输、储存、使用、废弃)l后勤(食堂、保洁、绿化、浴室、车辆)后勤(食堂、保洁、绿化、浴室、车辆)l 办公活动办公活动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产品中环境因素产品中环境因素l制造过程能源、资源消耗(产品单耗)制造过程能源、资源消耗(产品单耗)l使用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使用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l报废后的环境影响(易分解拆卸程度、可复用、报废后的环境影响(易分解拆卸程度、可复用、降解、有害材料降解、有害材料)lEg.汽车、空调、包装材料、无磷洗衣粉、水基涂料、纺织品、燃煤汽车、空调、包装材料、无磷洗衣粉、水基涂料、纺织品、燃煤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三种时态三种时态l过去:是指现在虽未发生,但过去曾经发生,如有相同条件时将过去:是指现在虽未发生,但过去曾经发生,如有相同条件时将来也可能发生来也可能发生l现在:是指组织现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正在发生现在:是指组织现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正在发生l将来:是指计划中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可能发生,或者在合理将来:是指计划中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可能发生,或者在合理推测中有可能发生推测中有可能发生 过去时和现在时,一般又可称过去时和现在时,一般又可称“显在显在”的;的; 将来时,也可称为将来时,也可称为“潜在潜在”的。
的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三种状态三种状态l正常:常规例行工作状态正常:常规例行工作状态l异常异常: 偏离正常运行,不规则状态偏离正常运行,不规则状态l设备启动、关闭(锅炉)设备启动、关闭(锅炉)l设备维护保养、大修设备维护保养、大修l紧急:紧急:导致(或可能导致)环境事故的状态导致(或可能导致)环境事故的状态l大范围泄漏、火灾、爆炸、超标、设施故障大范围泄漏、火灾、爆炸、超标、设施故障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环境因素的描述与识别环境因素的描述与识别l环境因素描述环境因素描述l物质物质+状态(名词状态(名词+动词)动词)l环境因素识别方法环境因素识别方法l投入投入-产出分析产出分析(先分单元,再分活动)(先分单元,再分活动) eg.食堂,食堂, 练习:炼铁厂练习:炼铁厂l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分析l调查表法调查表法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环境因素的评价环境因素的评价l定性评价定性评价l法规有控制要求法规有控制要求(水气声渣)(水气声渣)l相关方关注的相关方关注的(客户有要求)(客户有要求)l存在违法风险、健康安全隐患的存在违法风险、健康安全隐患的l有改进潜力的,经济及技术上可行的有改进潜力的,经济及技术上可行的(能资源)(能资源)l定量评价定量评价l打分法打分法见教材见教材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3.2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些要求的渠道; b) 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
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法律和法规的范围l 国家法律国家法律l 国际环境公约国际环境公约/条约条约/协议协议l 政府行政法规政府行政法规l 政府部门规章政府部门规章l 地方法规和规章(省或相当省级)地方法规和规章(省或相当省级)l 政府和政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政府和政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l 国家、地方、行业环境标准国家、地方、行业环境标准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大致包括:大致包括:l和政府机构的协定(特许协定、环保承诺协定等);和政府机构的协定(特许协定、环保承诺协定等); l和顾客的协议(合同附加协议书等);和顾客的协议(合同附加协议书等); l非法规性指南(技术政策、指导性政策文件);非法规性指南(技术政策、指导性政策文件); l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 l自愿性环境标志自愿性环境标志l产品护理承诺;产品护理承诺; l行业协会的要求;行业协会的要求; l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环境公约、商务宪章)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环境公约、商务宪章); l对公众的承诺对公众的承诺; l其他及本单位的要求其他及本单位的要求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组织应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
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 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与环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与环境方针相一致,并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境方针相一致,并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的承诺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及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及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 方的观方的观点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 a) 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应与环境方针保持一致性应与环境方针保持一致性•重要环境因素中的优先改善方面重要环境因素中的优先改善方面•规避法规风险的需要规避法规风险的需要•目标应当具体目标应当具体•指标凡有可能均应量化(可测量性)指标凡有可能均应量化(可测量性)•目标和指标可兼顾短期和长期的需要(目标和指标可兼顾短期和长期的需要(/或连续或连续性)性)•方案应明确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措施)、时方案应明确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措施)、时间表、各层次职责、责任部门(间表、各层次职责、责任部门(/责任人员)责任人员)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重要环境因素与目标和指标重要环境因素与目标和指标-优先改善项的选择-优先改善项的选择l 重要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度重要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度l 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规避法规风险)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规避法规风险)l 组织的经济承受程度(财务状况组织的经济承受程度(财务状况/经济条件)经济条件)l 可选技术的可行性可选技术的可行性l 相关方的观点(关注程度)相关方的观点(关注程度)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环境管理方案的确定 一个或多个方案,应包括:一个或多个方案,应包括:•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措施和方法(包括各阶段的细化)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措施和方法(包括各阶段的细化)•时间表(启动-完成)时间表(启动-完成)•资源(资金、能力和物力资源等)资源(资金、能力和物力资源等)•各管理层次(部门)的职责各管理层次(部门)的职责•可细化到组织的基本单元,包括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可细化到组织的基本单元,包括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目标和指标的设定与优先改善领域a.节能、提高效率节能、提高效率b.削减污染物排放:废水、废气、粉尘、噪声、废物、电磁辐射、削减污染物排放:废水、废气、粉尘、噪声、废物、电磁辐射、消耗臭氧层物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消耗臭氧层物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降低物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耗,提高资源利用率d.有毒有害原材料的替代有毒有害原材料的替代e.预防污染或灾害事故的物件建设预防污染或灾害事故的物件建设f.节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节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g.清洁能源替代,使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使用可再生能源h.生态环境建设,河道污染修复,绿化面积增加,增加绿化总量生态环境建设,河道污染修复,绿化面积增加,增加绿化总量i.包装材料的再利用或再循环利用包装材料的再利用或再循环利用j.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案例1)环境目标环境目标清洁能源替代,以天然气代替燃煤的锅炉改造清洁能源替代,以天然气代替燃煤的锅炉改造总经费总经费38.6万元万元环境指标环境指标每年消减二氧化硫排放每年消减二氧化硫排放190T;减少煤渣排放;减少煤渣排放2400T;减少一氧化碳排放;减少一氧化碳排放500T主要方案措施主要方案措施时间进度时间进度费用费用责任部门责任部门责任人责任人协助部门协助部门1改造方案调研改造方案调研2004.03-2004.040.5万元万元设动部设动部张浩张浩技术部、总技术部、总务部务部2编制可行性报告编制可行性报告2004.04设动部设动部张浩张浩技术部技术部3申请天然气供应申请天然气供应2004.044.5万元万元设动部设动部黄桦黄桦4设备选项和采购设备选项和采购2004.05-2004.0724万元万元设动部设动部张浩张浩采购部、技采购部、技术部术部5工程实施工程实施2004.083.2万元万元设动部设动部马振华马振华总务部总务部6设备系统安装设备系统安装2004.095.8万元万元设动部设动部马振华马振华7设备系统调试运行设备系统调试运行2004.09-2004.11设动部设动部李伯明李伯明8变更申报登记变更申报登记2004.10总务部总务部李澄鑫李澄鑫9竣工验收竣工验收2005.010.6万元万元设动部设动部张浩张浩技术部、总技术部、总务部务部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策划(规划)在建标时的应用环境因素识别(调查)和评价环境因素识别(调查)和评价 --识别环境因素并确定其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因素并确定其环境影响 --制定评价标准--制定评价标准 --评价和判断出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和判断出重要环境因素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收集、识别与评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收集、识别与评定 --收集--收集 --确定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确定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编制使用的法律法规清单--编制使用的法律法规清单环境方针的策划与制定环境方针的策划与制定 --明确组织的性质和特点--明确组织的性质和特点 --确定组织的环境总目标--确定组织的环境总目标 --制定环境方针--制定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指标的筛选和制定环境目标、指标的筛选和制定 --优先改善项的选择--优先改善项的选择 --确定长期(--确定长期(3--5年)或短期目标(年度)年)或短期目标(年度)规划和确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规划和确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 --方案的细化--方案的细化 --明确每一层次的职责--明确每一层次的职责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l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术和财力资源 l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做出明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l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表现(绩效情况)以供评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表现(绩效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审,并提出改进建议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l为为EMS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控制,包括最高管理者在内的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控制,包括最高管理者在内的各个职能和层次的管理者应当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各个职能和层次的管理者应当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a.a.人力资源人力资源b.b.重要环境岗位人员的专项能力和技能重要环境岗位人员的专项能力和技能c.c.为控制和改进环境表现(行为)的基础设施为控制和改进环境表现(行为)的基础设施d.d.相关的技术相关的技术e.e.财力资源财力资源f.f.其他必要的资源(或条件)其他必要的资源(或条件)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根据根据EMS的范围,应当明确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范围,应当明确建立、实施和保持EMS的组的组织结构,为使之一目了然,组织结构通常也可以以图示织结构,为使之一目了然,组织结构通常也可以以图示方式予以描述,例如:方式予以描述,例如: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环境管理者代表环境管理者代表环境管理领导小组环境管理领导小组ISOISO办公室(办公室(ISOISO工作组)工作组)总总经经理理办办公公室室行行政政事事业业部部计计划划财财务务部部设设备备动动力力部部质质量量保保证证部部经经营营服服务务部部物物资资保保障障部部技技术术开开发发部部生生产产管管理理部部生生产产制制造造部部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l应当明确各职能和层次的管理者的作用、地位、职责和权应当明确各职能和层次的管理者的作用、地位、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
一旦文件被批准,各职能和层次管理者限,并形成文件一旦文件被批准,各职能和层次管理者的作用、地位、职责和权限均视为最高管理者(或最高管的作用、地位、职责和权限均视为最高管理者(或最高管理层)的授权,应当忠实履行理层)的授权,应当忠实履行l最高管理者(或者代表最高管理层的最高行政执行官)应最高管理者(或者代表最高管理层的最高行政执行官)应当专门指定(任命)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作用、职责和当专门指定(任命)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作用、职责和权限l管理者代表,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可以由管理者代表,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可以由1人担任,人担任,也可以有不只一个管理者代表也可以有不只一个管理者代表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组织所确定的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组织所确定的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确定和它的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组织应确定和它的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
应保存相关的记录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都意识到: a)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性; b) b) 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 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c) c) 他们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他们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l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和多个旨在对人员能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和多个旨在对人员能力和意识的环境培训程序力和意识的环境培训程序l培训对象是培训对象是a)为组织工作的人员为组织工作的人员b)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培训的广度和深度 广度: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法人员均应予以培训广度: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法人员均应予以培训 深度:除规定一般人员的培训要求外,还规定涉及深度:除规定一般人员的培训要求外,还规定涉及 重大环境影响工作的重要环境岗位人员相应重大环境影响工作的重要环境岗位人员相应 能力的要求能力的要求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组织的所有人员的培训要求a.都都了解环境方针的内容、意义和要求了解环境方针的内容、意义和要求b.都了解组织的都了解组织的EMS及其主要要求;及其主要要求;c.都了解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程序规定和要求;都了解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程序规定和要求;d.都意识到符合环境方针、程序和都意识到符合环境方针、程序和EMS要求的重要性;要求的重要性;e.都清楚和了解与自己工作有关的环境因素;都清楚和了解与自己工作有关的环境因素;f.都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环境因素,以及实际的和潜在都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环境因素,以及实际的和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的重大环境影响;g.都了解个人工作的改进可以或可能带来的环境绩效;都了解个人工作的改进可以或可能带来的环境绩效;h.都明确自己在实施都明确自己在实施EMS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i.都明白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都明白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对从事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工作人员的 培训特别要求a.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方法、程序和要求;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方法、程序和要求;b.偏离程序规定的任何运行可能带来直接和潜在后果;偏离程序规定的任何运行可能带来直接和潜在后果;c.控制重大环境影响的能力和经验;控制重大环境影响的能力和经验;d.改善环境影响的知识和技能改善环境影响的知识和技能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实施环境培训的一般要求1)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2)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方案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方案3)验证培训方案是否符合标准和组织的要求验证培训方案是否符合标准和组织的要求4)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培训的组织与实施5)将接受培训记录在案将接受培训记录在案6)评价培训效果评价培训效果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培训形式l授课式培训授课式培训 适用对某一内容有系统的培训适用对某一内容有系统的培训l专题讲座式培训专题讲座式培训 适用于对某一专题进行介绍性培训适用于对某一专题进行介绍性培训l研讨式培训研讨式培训 适用于最高管理层或管理层人员适用于最高管理层或管理层人员小范围小范围 的专题介绍与研讨相结合的培训的专题介绍与研讨相结合的培训l讨论式培训讨论式培训 适用于部门或班组的培训,就某适用于部门或班组的培训,就某一主题一主题 (文件)进行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培训(文件)进行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培训l演练式培训演练式培训 适用于对某特定要求(如火灾应适用于对某特定要求(如火灾应急与逃急与逃 生知识)的能力与技能相结合的培训生知识)的能力与技能相结合的培训l图像或展板式培训图像或展板式培训 适用于受众体接受灵活性的广义性培训适用于受众体接受灵活性的广义性培训l竞赛式培训竞赛式培训 适用于环境知识普及性培训适用于环境知识普及性培训l对抗辩论式培训对抗辩论式培训 适用于环境知识富于娱乐性的培训适用于环境知识富于娱乐性的培训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如何确定培训需求培训对象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目标培训形式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最高管理层、高级最高管理层、高级管理者管理者提高环境管理战略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环境管理战略重要性的认识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专题讲座,专题研讨ISO14001ISO14001标准,专题性环境标准,专题性环境法规,环境政策与战略,环法规,环境政策与战略,环境专题(如循环经济等)境专题(如循环经济等)中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和能力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和能力专题授课、讲座与研讨专题授课、讲座与研讨ISO14001ISO14001标准,环境法规知标准,环境法规知识、体系文件、环境专题识、体系文件、环境专题(如清洁生产等)(如清洁生产等)从事具有重大环境从事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人员影响的人员提高从事控制重大环境影响的相提高从事控制重大环境影响的相应技能应技能专题讲解、讨论、授课专题讲解、讨论、授课环境方针、程序文件、作业环境方针、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运行标准与要求、指导书、运行标准与要求、专业技能、法规和环境标准专业技能、法规和环境标准要求等要求等内审员内审员提高提高EMSEMS监管能力和技巧监管能力和技巧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专题讲座、专题研讨ISO14001ISO14001标准、环境法规与标准、环境法规与标准、内审员要求与技巧、标准、内审员要求与技巧、其他专题等其他专题等全体员工全体员工提高总体环境意识提高总体环境意识文件学习、讨论、其他受众文件学习、讨论、其他受众载体载体体系文件、环境方针、环境体系文件、环境方针、环境因素与控制、身边的环境知因素与控制、身边的环境知识、绿色生活知识等识、绿色生活知识等新进人员新进人员提高环境意识提高环境意识授课授课ISO14001ISO14001概况,体系文件要概况,体系文件要求、环境方针、主要环境行求、环境方针、主要环境行为为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克服培训中的障碍l 克服第一年轰轰烈烈,第二年文件学习,第克服第一年轰轰烈烈,第二年文件学习,第 三年内审员补充外培,第四年只剩新进人员三年内审员补充外培,第四年只剩新进人员 培训的现象培训的现象l 克服形式的单一性克服形式的单一性l 克服只为认证,不求实效克服只为认证,不求实效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 b)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答复。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答复 组织应决定是否与外界交流它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将组织应决定是否与外界交流它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将其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就应规定交其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就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l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和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和组织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l组织内部交流的信息包括:组织内部交流的信息包括: a.a. 环境方针;环境方针;b.b. EMSEMS运行情况;运行情况;c.c. 环境法律和法规及遵守情况;环境法律和法规及遵守情况;d.d. 环境绩效(环境表现);环境绩效(环境表现);e.e. 员工的环保建议、意见和抱怨;员工的环保建议、意见和抱怨;f.f. 员工关注的其他环境问题员工关注的其他环境问题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内部信息交流的形式、载体和方法a.文件传递;文件传递;b.通讯简报;通讯简报;c.公告板;公告板;d.内联网;内联网;e.书面反映和意见,等。
书面反映和意见,等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组织与外部信息交流的内容a.来自政府、上级和行业协会的文件与信息;来自政府、上级和行业协会的文件与信息;b.来自外部组织或公众的投诉与建议;来自外部组织或公众的投诉与建议;c.来自社区的信息与文件;来自社区的信息与文件;d.来自相关方的要求和建议;来自相关方的要求和建议;e.组织对外部的信息交流与宣传;组织对外部的信息交流与宣传;f.组织对承包方、分包方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组织对承包方、分包方的信息交流与沟通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组织与外部信息交流的形式和方法a.年度报告(如环境报告等)年度报告(如环境报告等)b.通讯简报通讯简报c.互联网互联网d.社区会议社区会议e.其他文件和书面形式(包括与承包方的环保协议、其他文件和书面形式(包括与承包方的环保协议、会议纪要等)会议纪要等)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4.4 文件a)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b)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c)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 d)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相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e)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f)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l与与ISO14001::1996要素内容相比,有如下不同:要素内容相比,有如下不同:a.文件的详尽程度,以满足有效管理为原则,可以将环境文文件的详尽程度,以满足有效管理为原则,可以将环境文件纳入组织所实施的其他体系的文件之中;件纳入组织所实施的其他体系的文件之中;b.可以不强求采取手册的形式;可以不强求采取手册的形式;c.EMS文件的规模视不同的组织而可以有差别;文件的规模视不同的组织而可以有差别;d.不是为不是为EMS而制定的文件,只要指明出处,也可用于而制定的文件,只要指明出处,也可用于EMS;;e.根据定义,文件可以是纸张(书面),计算机磁盘、光盘根据定义,文件可以是纸张(书面),计算机磁盘、光盘或或 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对EMS文件所涵盖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对如下信息是否形成文件,取决于组织及其活动、产品 和服务的规模与性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这些文件包括: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b.重要环境因素信息;重要环境因素信息;c.程序;程序;d.组织机构图;组织机构图;e.内、外部标准;内、外部标准;f.现场应急计划;现场应急计划;g.记录记录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对程序是否要形成文件,在A4.44中作出了明确解释:a.对对要素所要求建立的程序,为保证活动一致性需要,还是形要素所要求建立的程序,为保证活动一致性需要,还是形成文件为好;成文件为好;b.对要素中未要求建立程序要求的,只要不因未形成文件而对对要素中未要求建立程序要求的,只要不因未形成文件而对环境方面构成可能的后果,由组织决定;环境方面构成可能的后果,由组织决定;c.但形成文件有如下好处:但形成文件有如下好处:— 易于交流与培训易于交流与培训— 易于加以实施易于加以实施— 易于维护和修改易于维护和修改— 避免含混和偏离避免含混和偏离— 提供证实功能和直观性提供证实功能和直观性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EMS文件构成与作用 可以作为纲领性文件,便于最高管理者和高级可以作为纲领性文件,便于最高管理者和高级管理人员简捷了解,并简化程序文件,且文件管理人员简捷了解,并简化程序文件,且文件的层次明晰的层次明晰 体系运行的管理性文件,只要凸现其可操作性,体系运行的管理性文件,只要凸现其可操作性,也可简化相关作业也可简化相关作业/操作性文件操作性文件 程序的支持性文件程序的支持性文件•根据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规模和种类,以根据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规模和种类,以及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而定及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而定•确保体系运行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追溯性确保体系运行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追溯性管理手册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记录文件记录文件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4.5 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 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应按照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应按照4.5.4的要求进行控制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便: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便: a) 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适宜性;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适宜性;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并重新审批;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并重新审批; c) 确保对文件的修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确保对文件的修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d) 确保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发放到所需要的岗位;确保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发放到所需要的岗位; e) 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标识明确;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标识明确; f) 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部文件做出标识,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部文件做出标识, 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误用如出于某种目的将其保留,要做防止对过期文件的误用。
如出于某种目的将其保留,要做 出适当的标识出适当的标识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体系文件控制系统的简繁程度,取决于是否充分适应体系文件控制系统的简繁程度,取决于是否充分适应实施实施EMS的需要,并非要求建立一个繁琐的文件控制的需要,并非要求建立一个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系统•文件控制的要求:文件控制的要求:a.保证所使用的文件均为现行有效版本保证所使用的文件均为现行有效版本b.保证需要使用文件的人员都能获得现行有效的版本;保证需要使用文件的人员都能获得现行有效的版本;c.保证组织能够充分适应实施保证组织能够充分适应实施EMS的需要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文件控制要点l便于文件管理的标识信息便于文件管理的标识信息a.a.文件编号及其编码规则;文件编号及其编码规则;b.b.文件类别标识;文件类别标识;c.c.发布与实施的时间标准;发布与实施的时间标准;d.d.受控标识;受控标识;e.e.修订修订/ /更改标识更改标识• 文件的权威性标识信息文件的权威性标识信息a.a.起草(或修订)人员及日期起草(或修订)人员及日期b.b.审核批准人员及日期审核批准人员及日期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EMS文件控制要求a.文件编号的编码规则文件编号的编码规则b.易于失效文件版面的发放标识易于失效文件版面的发放标识c.受控状态标识(受控文件、非受控文件、废止文件和保存文件)受控状态标识(受控文件、非受控文件、废止文件和保存文件)d.适宜性评定要求以及修订适宜性评定要求以及修订/更改的程序规定更改的程序规定e.废止(作废)文件的处置规定废止(作废)文件的处置规定f.文件持续改进的历史记录文件持续改进的历史记录g.文件发放与回收的记录文件发放与回收的记录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4.6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以确保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以确保它们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它们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对于缺乏成文程序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于缺乏成文程序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成文的程序予的情况,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成文的程序予以控制;以控制;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
供方及合同方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l4.4.64.4.6是组织对所识别的环境因素管理和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有效是组织对所识别的环境因素管理和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有效控制的十分重要的关键要素控制的十分重要的关键要素l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改善途径: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改善途径:环境环境因素因素重要环境重要环境因素因素特别优先改善项目特别优先改善项目均应得到有效控制均应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运行控制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应急准备与响应环境绩效环境绩效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程序文件要求所有判断和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都应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成文程序也可予以控制时如缺乏成文程序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时可以不要成文程序(运行程序文件)必要形成成文程序(运行程序文件)保证获得有效控制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案例 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可能需要建立的程序可能需要建立的程序文件文件1.水资源的无效消耗水资源的无效消耗 -------------- 《《节约用水管理程序节约用水管理程序》》2.污水排放可能超标--------污水排放可能超标--------《《污水污染防治与控制程序污水污染防治与控制程序》》3.电源的无效消耗电源的无效消耗 ----------------《《节约能源管理程序节约能源管理程序》》4.噪声排放可能超标--------噪声排放可能超标--------《《固定源噪声控制程序固定源噪声控制程序》》5.固体废物产生与排放-------固体废物产生与排放-------《《固体废物污染管理与控制程序固体废物污染管理与控制程序》》6.燃煤锅炉尾气排放可能超标----燃煤锅炉尾气排放可能超标----《《锅炉大气污染控制程序锅炉大气污染控制程序》》7.新、扩、改项目的新污染-----新、扩、改项目的新污染-----《《新建、扩建和改建环境管理程序新建、扩建和改建环境管理程序》》8.化学危险品的泄漏污染-----化学危险品的泄漏污染-------《《化学危险品污染防治管理程序化学危险品污染防治管理程序》》9.绿化的农药污染和水的消耗----绿化的农药污染和水的消耗----《《绿化与绿化维护环境管理程序绿化与绿化维护环境管理程序》》10.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污染-----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污染-----《《建筑施工工地污染管理程序建筑施工工地污染管理程序》》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运行控制程序-运行准则l运行准则与运行标准的同一性运行准则与运行标准的同一性l运行准则:运行状况的可验证性、可监视性(或可测运行准则:运行状况的可验证性、可监视性(或可测量性)量性)a.a.危险废物与其他废物应分类收集;危险废物与其他废物应分类收集;b.b.放置或存放容器应有明显标识;放置或存放容器应有明显标识;c.c.含易挥发物质的危险废物在放置或存放包装物应含易挥发物质的危险废物在放置或存放包装物应密封;密封;d.d.集中存放危险废物处应有防雨和防扬撒措施;集中存放危险废物处应有防雨和防扬撒措施;e.e.危险废物转移时应告知特性,并执行转移联单制;危险废物转移时应告知特性,并执行转移联单制;f.f.接受危险废物的单位应有相应的经营许和资质。
接受危险废物的单位应有相应的经营许和资质 危险废物危险废物 管理程序管理程序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l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确定可能对环境造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确定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l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伴随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伴随的有害环境影响的有害环境影响 l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对其进行修订紧急情况发生后,对其进行修订 l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l充分识别和合理预测各种其他现实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充分识别和合理预测各种其他现实存在和可能发生的那些对环境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紧急情况或突发事故:那些对环境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紧急情况或突发事故:—火灾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爆炸事故—化学污染事故化学污染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或事故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或事故源—易燃液体的储存和使用易燃液体的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的贮罐和压缩气体易燃易爆的贮罐和压缩气体—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运行、贮存和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运行、贮存和使用—危险废物和危险物品的贮存和转移危险废物和危险物品的贮存和转移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组织在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时应考虑a.处理紧急情况或事故的最适当方法(处理紧急情况或事故的最适当方法(MSDS););b.应急救援的内、外部联络计划及相关联络信息;应急救援的内、外部联络计划及相关联络信息;c.对实施应急相应程序人员的培训;对实施应急相应程序人员的培训;d.疏散路线和组织疏散的措施;疏散路线和组织疏散的措施;e.包括请求应急救援的当地政府和专业机构和组织,如:包括请求应急救援的当地政府和专业机构和组织,如: 公安消防队伍;公安消防队伍; 化学救援队伍;化学救援队伍; 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等。
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等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后的评估: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后的评估: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后的评估: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后的评估: 程序的适用性程序的适用性程序的适用性程序的适用性 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可行时组织应定期试验所制定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可行时组织应定期试验所制定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可行时组织应定期试验所制定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可行时组织应定期试验所制定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或者组织专项演练,以验证程序的适宜性或者组织专项演练,以验证程序的适宜性或者组织专项演练,以验证程序的适宜性或者组织专项演练,以验证程序的适宜性•根据评审和试验(演练)结果,对程序进行修改根据评审和试验(演练)结果,对程序进行修改根据评审和试验(演练)结果,对程序进行修改根据评审和试验(演练)结果,对程序进行修改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5.1 监测和测量•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
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表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表现、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现、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 •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和检和检 验,并予以妥善维护应保存相关的记验,并予以妥善维护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监测和测量的程序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监测和测量的程序•监测和测量的内容,包括:监测和测量的内容,包括: a. 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 监视和测量;监视和测量; b. 对环境表现(行为)的监测;对环境表现(行为)的监测; c. 对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施和实现情况的监测对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施和实现情况的监测•监测和测量的方法,包括:监测和测量的方法,包括: 监测(监测和监控巡查)监测(监测和监控巡查) 测量(监测仪器或设备)测量(监测仪器或设备)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关键特性l可以是组织运行过程中可以影响环境质量或排可以是组织运行过程中可以影响环境质量或排入环境的特征污染物,如一个有燃煤锅炉的组入环境的特征污染物,如一个有燃煤锅炉的组织,对防治大气污染的关键特性,可包括:织,对防治大气污染的关键特性,可包括:a.a.燃煤中硫含量(%);燃煤中硫含量(%);b.b.除尘脱硫效率(%);除尘脱硫效率(%);c.c.烟尘排放浓度(烟尘排放浓度(mg/mmg/m3 3 ) );;d.d.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二氧化硫排放浓度(mg/mmg/m3 3 ) );;e.e.林格曼黑度(级);林格曼黑度(级);f.f.烟囱高度(烟囱高度(m)m)。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对于一个皮革鞣制生产企业,可以影响水体环境的特征污染物,即应予以监测的关键特性包括:a.废水总排放量(废水总排放量(m3/d));;b.主要污染物进出口浓度:主要污染物进出口浓度:酸碱度酸碱度pH色度(稀释倍数);色度(稀释倍数);悬浮物(悬浮物(SS))(mg/L);;CODcr (mg/L);BOD5(mg/L);总铬总铬(mg/L);六价铬六价铬(mg/L);动植物油动植物油(mg/L);硫化物硫化物(mg/L);氨氮氨氮(mg/L);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对危险废物管理,其监视和测量的特征是a.危险废物属性鉴别(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属性鉴别(危险废物名录);b.分类收集情况;分类收集情况;c.存放容器的适宜性;存放容器的适宜性;d.存放条件;存放条件;e.标识即分类符合性;标识即分类符合性;f.废物转移联单;废物转移联单;g.废物接受组织的资质合法性废物接受组织的资质合法性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5.2 合规性评价合规性评价4.5.2.1 为了履行对合规性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为了履行对合规性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2.2 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为此,组织可以把它和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为此,组织可以把它和4.5.2.1 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别进行评价分别进行评价 组织应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组织应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理解要点l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定期进行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合其他要求遵循或符合情况,并保持相应的法律、法规合其他要求遵循或符合情况,并保持相应的记录记录l两种倾向两种倾向 ---- 将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做成一个名将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做成一个名 录,定期进行打勾,以表明做了合规性评价录,定期进行打勾,以表明做了合规性评价 ---- 定期写一、二百字做个总结性评价,以表示做过合规性评价定期写一、二百字做个总结性评价,以表示做过合规性评价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合规性评价的主要过程合规性评价的主要过程l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l确定它所识别的环境因素的关系确定它所识别的环境因素的关系l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l 找出每一使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主要条找出每一使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主要条款内容款内容l 根据环境方针的承诺,归纳并确定应遵守的具根据环境方针的承诺,归纳并确定应遵守的具体要求或标准体要求或标准l定期对这些具体要求或标准进行合规性评价定期对这些具体要求或标准进行合规性评价l形成文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或传递形成文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或传递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根据我国已制定和发布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政府和部门规章 ,以及国家和地方标准和适用于EMS的规范性文件。
大致有如下评价要点:1)防治废水和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包括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水环境功能防治废水和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包括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水环境功能区标准区标准2)防治各类废气、粉尘和扬尘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食防治各类废气、粉尘和扬尘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食堂油烟、恶臭污染物和锅炉废气排放标准堂油烟、恶臭污染物和锅炉废气排放标准3)防治固定源噪声污染,包括建筑工地场界标准和厂界噪声标准防治固定源噪声污染,包括建筑工地场界标准和厂界噪声标准4)防治危险废物及一般废物污染环境,包括转移联单制和经营许可证制度防治危险废物及一般废物污染环境,包括转移联单制和经营许可证制度5)防治新扩改项目新污染,包括环评制度、防治新扩改项目新污染,包括环评制度、“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和排污申报登制度和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制度记和排污许可制度6)节约水资源,包括降低水的单耗,污水的重复利用,中水资源再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降低水的单耗,污水的重复利用,中水资源再利用7)节约能源,包括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清洁能源替代节约能源,包括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清洁能源替代8)防止化学危险品污染,包括有毒有害化学品替代,以及管理化学危险品。
防止化学危险品污染,包括有毒有害化学品替代,以及管理化学危险品生产、运输、使用生产、运输、使用9)消防和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消防和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10)清洁生产,包括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措施采用,等清洁生产,包括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措施采用,等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a)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b)b)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重复发生;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重复发生; c)c)评价采取措施以预防不符合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评价采取措施以预防不符合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免不符合的发生; d)d)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e)e)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配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配• 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l不符合不符合a.a.不符合不符合ISO14001ISO14001标准的要求标准的要求b.b.不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不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和要求定和要求c.c.不符合组织的不符合组织的EMSEMS文件的要求文件的要求 不符合指未满足要求,其要求是:不符合指未满足要求,其要求是: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不符合的来源a.内审中发现的不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符合b.第三方或第二方外审发现的不符合第三方或第二方外审发现的不符合c.定期进行监视和监测中发现的不符合定期进行监视和监测中发现的不符合d.外部相关方或公众的环境投诉中所提出的不符合外部相关方或公众的环境投诉中所提出的不符合e.在管理评审中所提出的不符合在管理评审中所提出的不符合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l不符合项,根据事实和性质,分为不符合项,根据事实和性质,分为 严重不符合项严重不符合项 一般不符合项一般不符合项l严重不符合项的判断标准严重不符合项的判断标准a.a.在一个部门中发现存在多个相互有关系的关在一个部门中发现存在多个相互有关系的关键要素的不符合项;键要素的不符合项;b.b.在一个部门内发现同一个要素出现多次重复在一个部门内发现同一个要素出现多次重复不符合。
不符合c.c.有严重违法法律法规规定或出现严重超标情有严重违法法律法规规定或出现严重超标情况的不符合况的不符合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l发现不符合项应当由其责任部门分析产生不符合项的发现不符合项应当由其责任部门分析产生不符合项的原因原因l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所采取的措施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应,并予以实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应,并予以实施,完成不符合的纠正完成不符合的纠正l由提出不符合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验证其纠正的有效由提出不符合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验证其纠正的有效性,予以关闭性,予以关闭l在分析不符合原因时涉及相关文件适宜性问题时,应在分析不符合原因时涉及相关文件适宜性问题时,应当按照文件控制的规定进行更改或修订当按照文件控制的规定进行更改或修订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5.4 记录控制 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符合其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符合其环境管理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以及所取得的结果环境管理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以及所取得的结果。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l记录是记录是EMS运行结果的可证明性的重要载体;运行结果的可证明性的重要载体; 对对EMS运行和实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持续有效性的展示起着可追运行和实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持续有效性的展示起着可追溯和可验证性的重要作用,但不是证明符合溯和可验证性的重要作用,但不是证明符合ISO14001标准的唯一标准的唯一依据应当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应当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记录的标识;记录的存放;记录的存放;记录的保护;记录的保护;记录的检索;记录的检索;记录的留存和处置记录的留存和处置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环境记录包括1)环境投诉记录(接受、处理和答复);环境投诉记录(接受、处理和答复); 2)培训记录(需求、计划和实施);培训记录(需求、计划和实施); 3)过程监测记录;过程监测记录; 4)检查、维护和校准记录;检查、维护和校准记录; 5)有关的供方与承包方记录;有关的供方与承包方记录; 6)偶发事件报告;偶发事件报告; 7)应急准备试验记录;应急准备试验记录; 8)审核结果;审核结果;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9)管理评审结果;管理评审结果;10)和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决定;和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决定; 11)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记录;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记录; 12)重要环境因素记录;重要环境因素记录; 13)环境会议记录环境会议记录;14)环境绩效信息;环境绩效信息; 15)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录;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录; 16)和相关方的交流。
和相关方的交流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5.5 内部审核l组织应确保按照计划的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组织应确保按照计划的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 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 是否符合计划的环境管理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计划的环境管理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 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实施和保持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实施和保持 b) 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l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所涉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所涉及的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及的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l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 ――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 要求;要求; ――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l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理解要点l内审目的内审目的 启动内部进行检查的方式之一,以验证组织建立、启动内部进行检查的方式之一,以验证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实施和保持EMS的结果及其符合性,以供最高管理的结果及其符合性,以供最高管理者和所有管理者不断改进组织的者和所有管理者不断改进组织的EMS.•内审准则内审准则a.a.ISO14001ISO14001标准标准b.b.组织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c.c.组织的组织的EMSEMS文件文件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内审范围内审范围 内审范围应与组织建立内审范围应与组织建立EMS覆盖范围保持一致覆盖范围保持一致•内审频次内审频次 一般而言,组织的内审每年不少于一般而言,组织的内审每年不少于1次,并且在次,并且在1年中年中 应覆盖组织应覆盖组织EMS全部范围和全部范围和ISO14001所有要素所有要素•内审方法内审方法 可以通过与被审核方的交流、现场察看和文件审阅等方法进行抽样可以通过与被审核方的交流、现场察看和文件审阅等方法进行抽样审核。
抽样的样本数取决于组织或者组织的某一部门所涉及环境重审核抽样的样本数取决于组织或者组织的某一部门所涉及环境重要性和环境职责的程度要性和环境职责的程度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4.6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它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它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对环境管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理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的修改需求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和指标的修改需求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a)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b)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抱怨;c)组织的环境绩效;d)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e)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f)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g)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h)改进建议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而作出的,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l管理评审的目的管理评审的目的 确保组织实施和保持所建立的确保组织实施和保持所建立的EMS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l管理评审责任人(或者称主持者):管理评审责任人(或者称主持者):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l管理评审频次:管理评审频次:一般为每年不少于一般为每年不少于1次次l管理评审方式:管理评审方式:一般采用集体评审方式(一般采用集体评审方式(/管理评审会议)管理评审会议)l参与管理评审人员参与管理评审人员 a. 组织的组织的EMS领导机构,如领导机构,如EMS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环境管理委员会环境管理委员会 /环境推进委员会环境推进委员会 b. 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最高管理人员、管理者代表、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最高管理人员、管理者代表、ISO工工 作组负责人和主要部门的高级主管人员作组负责人和主要部门的高级主管人员l管理评审结果:管理评审结果: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管理评审的主要信息输入与输出输入输入1)内部审核的结果和报告内部审核的结果和报告 2)合规性评价结果及改进意见合规性评价结果及改进意见 3)外部相关方的关注情况,包括投诉外部相关方的关注情况,包括投诉4)组织的重要环境表现(绩效、行为)组织的重要环境表现(绩效、行为)5)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序及其实际绩效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序及其实际绩效6)内、外部审核和例行监控的不符合纠正与预内、外部审核和例行监控的不符合纠正与预防结果防结果7)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重大变化或政策的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重大变化或政策的重大改变大改变8)前次管理评审的决策和后续措施的执行结果前次管理评审的决策和后续措施的执行结果9)环境方针的适宜性环境方针的适宜性10)组织下阶段的组织下阶段的EMS改进建议改进建议 输出输出 管理评审报告,包管理评审报告,包括括l对管理评审的主要输入对管理评审的主要输入信息的评审结果和结论信息的评审结果和结论l需要作出的重大举措和需要作出的重大举措和决策事项;决策事项;l对环境方针的评审结果;对环境方针的评审结果;l主要行动计划和实施要主要行动计划和实施要求,等。
求,等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环境管理体系的环境管理体系的“三性三性”l适宜性:适宜性: 保持组织保持组织EMS的适宜性是持续保持的适宜性是持续保持EMS的基础,主要针对的是的基础,主要针对的是EMS文件主要文件主要考虑方面:考虑方面:l环境方针是否体现出组织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和指导原则,反映持续改进的目环境方针是否体现出组织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和指导原则,反映持续改进的目标和方向,能够指导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标和方向,能够指导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l体系文件是否满足体系文件是否满足ISO14001标准要求,并与体系的范围保持一致性;标准要求,并与体系的范围保持一致性;l体系文件是否适应组织当前的组织机构,是否与现行管理体制和体系保持一致体系文件是否适应组织当前的组织机构,是否与现行管理体制和体系保持一致性;性;l体系文件是否有易于员工和使用人员理解、便于执行,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体系文件是否有易于员工和使用人员理解、便于执行,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和可检查性;性和可检查性;l所有设计和应用的记录表式都是必要的和适宜的,既非繁琐庞杂,又具有简明所有设计和应用的记录表式都是必要的和适宜的,既非繁琐庞杂,又具有简明扼要、便于管理、便于执行。
扼要、便于管理、便于执行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l充分性充分性 保持组织的保持组织的EMS充分性,主要是针对充分性,主要是针对EMS的策划,是持续保持的策划,是持续保持EMS的重要条件一个充分而周密的策划(计划)就是成功的一半主的重要条件一个充分而周密的策划(计划)就是成功的一半主要考虑的方面:要考虑的方面:a.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策划与确定,是否能够与环境方针的承诺和具有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策划与确定,是否能够与环境方针的承诺和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并反映相关方的重大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并反映相关方的观点和关注程度;观点和关注程度;b.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标准和判断准则是否与组织环境任务和重大问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标准和判断准则是否与组织环境任务和重大问题相适宜;题相适宜;c.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收集、跟踪和适用性识别的策划和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收集、跟踪和适用性识别的策划和途径、方法的合理性;途径、方法的合理性;d.最高管理者和各层次管理者所提供的资源是否充分;最高管理者和各层次管理者所提供的资源是否充分;e.对职能和层次人员的作用和职责分配是否合理,权限的授予是否充对职能和层次人员的作用和职责分配是否合理,权限的授予是否充分;分;f.包括环境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计划是否周全而充分,等。
包括环境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计划是否周全而充分,等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l有效性:有效性:保持组织的保持组织的EMS的有效性,主要是指的有效性,主要是指EMS的实施与运行及其结的实施与运行及其结果,是组织持续保持果,是组织持续保持EMS的关键主要体现的方面:的关键主要体现的方面:a.所有的策划和计划是否均付诸行动,并取得实际效果;所有的策划和计划是否均付诸行动,并取得实际效果;b.所有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都获得了实际的控制,所有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都获得了实际的控制,并取得良好的环境表现;并取得良好的环境表现;c.所采取的污染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的举措已获得实际的成果,所采取的污染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的举措已获得实际的成果,并符合或高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要求;并符合或高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要求;d.已建立和形成了比较完整而有效的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已建立和形成了比较完整而有效的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的监控和反馈的机制,并能证实它的有效性;完善的监控和反馈的机制,并能证实它的有效性;e.组织的管理者和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质已得到实际的提高组织的管理者和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质已得到实际的提高。
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iso14000德信诚标准教材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