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ppt.pptx
34页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8/1/2011,#,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目录,地球与地图基础,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概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世界地理概况,中国地理专题研究,01,地球与地图基础,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形状,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大小,地球形状与大小,经线与纬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纬线与赤道平行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构成经纬网地理坐标,用经度和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经度和纬度都是从0到90(纬度在南极和北极点是90,在赤道是0),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西各分180,纬度从赤道开始向南、北各分90经纬网及地理坐标,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线、面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球面或其他曲面上,以形成地图常见的地图投影有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地图投影,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上表示的内容越简略比例尺,地图投影与比例尺,地形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地形符号,地貌判读,地形图上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地貌类型,如山峰、山谷、鞍部、陡崖等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地形符号等信息,可以判读出地貌类型、地势高低、坡度大小等特征03,02,01,地形图判读技巧,02,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等多层次结构保护地球生命免受紫外线伤害,维持地球温度稳定,提供氧气等生命必需气体,形成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大气圈层结构及作用,大气圈的作用,大气圈层结构,水圈组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水体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等环节,实现水资源的不断更新和再利用水圈组成与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地壳变动,岩石圈物质循环,包括岩石的形成、变质和转化等过程,如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的转化地壳变动,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构造运动等地壳活动,这些活动不断塑造和改变着地表形态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组成,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生态平衡,对气候、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生物圈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圈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生物圈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03,人文地理环境概述,人口分布,受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人口分布不均,多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格局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而进行迁移人口分布与迁移规律,VS,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河流提供水源和交通便利,促进城市形成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工业化、交通运输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等社会经济条件都会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自然条件,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地域类型可分为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各种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例如,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精耕细作;商品谷物农业则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以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区位选择,工业区位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等。
不同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的需求不同,因此区位选择也会有所不同影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如土地、水源等;经济因素如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等;社会因素如政策、环境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区位选择和影响因素,04,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区域内主要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种类与分布,评估各类资源的开发程度,包括已开发和未开发资源的比例,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资源开发程度,分析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资源利用效益,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03,生态修复与重建,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其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01,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范围和管理要求,确保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02,环境污染治理,针对区域内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和技术方案,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主导产业选择,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确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新兴产业培育,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布局城乡一体化发展,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形成合理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人口集聚与城市化,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配套,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探索,05,世界地理概况,1,2,3,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多样,河流众多,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亚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气候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河流较少,流量季节变化大非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河流众多,水量丰富,航运价值高欧洲,各大洲自然地理特征比较,各大洲自然地理特征比较,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众多,五大湖群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南美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大洋洲,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类型多样,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河流较少,水量不大南极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酷寒、干燥、烈风,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人口众多,经济以农业和矿产资源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文化巴西,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文化美国,经济高度发达,科技水平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之一,拥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日本,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俄罗斯,02,01,03,04,05,主要国家人文地理特征概述,01,02,04,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现状,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更加紧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多边主义和全球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追求0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气候变化,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
环境污染,加强全球减贫合作,推动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发展贫困与不平等,加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公共卫生安全,全球性问题及其治理途径,06,中国地理专题研究,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文特征,自然资源,中国自然地理特征总结,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中国河流众多,内流区与外流区并存,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含沙量较大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东部季风气候显著,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广大,青藏高原为高寒气候区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但人均占有量较少,资源分布不均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民族文化,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中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民族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中国交通运输网络发达,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齐全中国人文地理现象解读,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水平高,人口密集东部沿海地区,地处内陆,交通较为便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展较快中部地区,地处内陆,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资源丰富。
西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发达,但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东北地区,中国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生态环境保护,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利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协调发展,01,02,04,03,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感谢您的观看,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