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网改造施工工艺.doc
6页农网改造施工工艺一、施工工艺标准化建设管理规范为认真贯彻国网公司、省公司关于深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标准化 建设的指导思想,做好“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 造价、标准工艺)工作,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设计精密 化,施工精益化,工艺精细化,作业标准化”,统一并推广农网改 造升级工程建设质量及工艺标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特制 定以下标准:(一)中压配电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杆塔组装中压线路杆塔在城镇宜选用12米及以上杆塔,乡村一般选用10 米及以上杆塔,15m及以上电杆分段,分段部分应做防腐处理 直线杆采用预应力电杆,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非预应力电杆;转角 杆、耐张杆、终端杆、分支杆及城镇路边宜采用非预应力电杆2、电杆埋设深度及埋深标识(见图1);杆髙(ni)101215nL 7L 92, 33. 0电杆埋深标识线下边沿距离地面500mm (见图1)3、 电杆组立后,回填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500mm夯实一次;回填后的电杆坑应有防沉土台,其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 (见图1)4、 自立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的反 方向产生预倾斜,倾斜值应视塔的钢度及受力大小由设计确定;5、 拉线应布臵在转角杆、终端杆、导线不对称布臵的直线单杆,在架线后拉线点处不应向受力侧挠倾。
向反受力侧的偏斜不应超 过拉线点的3%;6、 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拉线盘应采用带拉线环式,拉线棒露 出地面部分长度应为500〜700mm7、 电杆组立好后,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直线杆梢 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 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 径;终端杆应向拉线侧预偏,紧线后不应向拉线反方向倾斜8、 横担安装(见图2):(1)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横担端部上下歪斜不应超过20mm;横担端部左右扭斜不应超过20mm;(2) 单回三角排列直线杆,横担安装距离杆梢为650mm,杆顶 器距离杆梢150mm;分支杆、90度转角杆(上、下)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3) 双层横担之间的距离单回水平排列直线杆,横担安装距离杆 梢为300mm,两侧加装撑铁;(4) 双回水平排列直线杆,横担安装距离杆梢为300mm,上下 担间距970mm,上、下担均安装撑铁;(5) 螺丝穿入方向:立体结构:水平方向者由内向外,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者,双面构件由内向外,单面构件由送电 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者,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 向右(面向受电侧)或统一方向,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2、 拉线(见图3):(1) 、拉线应根据电杆受力情况装设。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采用 45°,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30°,拉线包箍应安 装在横担上侧距离横担150 mm处;(2) 、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边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拉线柱的倾斜角采用10°-20°;(3) 、空旷地区直线杆连续超过10基时,应装设防风拉线;(4) 、钢筋混凝土电杆,应设臵拉线绝缘子,在断拉线情况下, 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地面范围的拉线应设臵地锚式 拉线保护管5) 、UT型线夹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 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并加装防盗 帽6) 、拉线的绑扎长度应符合下表::昌昇晟站嗨以或jjbp*聖咼柴也1耳吏崑址奥吐團工亚第孔”蜃\tft农出豐味才氓IUL(1)、直线杆采用15KV或20KV额定电压等级的针式绝缘子或1融*林乂电韋手■札棒形针式绝缘子;(2)、耐张、转角、分支和终端杆采用两片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 缘子串或一个双铁头瓷拉棒绝缘子;(3)、10KV针式绝缘子或棒形针式绝缘子顶侧扎线方法分解图(见图4)图4 4、导线:(1)、导线应根据设计采用三角排列、水平排列、垂直排列;县 城区和工业聚集区宜采用同杆双回或多回架设;农业区和偏远山 区宜采用单回架设。
2)、中压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和档距:城镇供电半径不宜超过 4KM,乡村供电半径不宜超过15KM;城镇线路档距不宜超过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