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周围空气教学设计.doc
8页《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2、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3、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一)学情分析认知心理分析:学生对科学实验充满了好奇,《科学》课中的实验活动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尽管他们通过三个单元的科学学习已有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但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而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孩子面对新知识的态度是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对科学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经常会自发地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或现象产生兴趣或疑问,从而引发其探究的需求和愿望,这是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另外,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观点;通过互动、交流、讨论、甚至辩论加深对科学概念或原理的理解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1.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2.过程与方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与合作,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描述四)学习准备:塑料袋、牙签、气球、泡泡水、空气清新剂、矿泉水瓶、小纸片、天平、水槽多媒体及实物投影仪(五)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语: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做一个“闭眼游戏”好吗?请同学样缓慢地闭上你们的双眼,放飞你们的想像2.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清晨》师用语言帮助学生想像: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一同闯入了一片迷雾森林,那里有自由流淌的风,穿过浓密树叶的会跳舞的阳光,欢快清脆的鸟叫声多么美妙的早晨,我们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做一个深呼吸……3.睁开双眼,谈谈感受重点引导学生说说吸进了什么方案a:如果学生能回答出“空气”,则顺利地引出课题。
方案b:如果学生一时说不出来,师可引导:是不是感觉有一股气从鼻子吸入,科学上把这种气叫做“空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学生再也熟悉不过的“深呼吸”活动引入新课的学习,简单易操作,且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对空气有更深刻的切身体验,同时快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探究空气奥秘的学习欲望另外,动听的音乐与形象的语言也带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二、探究新知:1.空气是什么样的?我们知道的空气(1)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课本p75气泡图中如果学生感觉有困难,可引导启发: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可以运用你的各种感官来感受一下空气是什么样的再想想,除了在教室里,你还在哪里也感受到了空气没有空气,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2)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学生说,教师运用实物投影或小黑板整理归纳→引导学生观察气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 【设计意图: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为以下的将要开始的有关空气的探究活动打下良好基础,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
2.空气存在吗?我们已经了解了空气这么多的特征,可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空气真的存在吗?我们需要用实验来证明1)师演示实验:师介绍实验器材,一边操作实验,一边说实验步骤,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课件出示实验报告单)(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同学们想不想自己用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老师帮同学们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我们先来看看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课件出示)(4)生操作实验,并填写好实验报告单5)生汇报(6)小结:(课件出示)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我们可以借助其它物质感觉它的存在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证据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培养学生的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其次,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与实验能力再者,提供一些除课本以外的实验材料给学生,开放性的实验,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力3.比较空气和水空气和水,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地球才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一下空气和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1)相同:从特征来比较,无色、无味、无形状、透明2)不同点:水,看得见、摸得着;空气,看不见、摸不着4.活动一:空气和水,哪个轻哪个重?(1)讨论:比较两种物质的轻重,有哪些方法?汇报引导得出比较的方法:a.用天平比较。
师示范操作)b.仿照水和油的比较方法把水和空气放入同一容器中,浮在上面的物质轻,沉在下面的物质重2)设计实验:①选择实验器材:水、用气球装空气、水槽②理清实验步骤:a.先把空气放入水槽中;b.再把水倒入水槽中;c.观察现象3)动手操作,得出结论5.探究活动二: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1)游戏一:谁把香味送到你的鼻子里?游戏规则:老师在门口喷清新剂,闻到气味的同学就举手,没闻到不能举手2)空气把香味送到我们每个人的鼻子里,说明空气会流动3)游戏二:比比哪组的泡泡吹得高游戏规则:组内一人吹泡泡,其他组员想办法使泡泡飞高飞远,但自己不能离开自己的座位4)得出结论:空气流动形成了风(5)描述自然中的风:摇摆的树,飘动的红旗,等等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对空气的特征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征的理解将所学的新知构建到原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并不断地进行扩充、完善根据课堂生成,教师可灵活调整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自主研究 三、全课总结与延伸: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我们周围的空气,了解了有关空气的哪些知识?下节课我们想研究什么?【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的经验进行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进行一个很好的总结,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对已有经验进行更新。
同时,也为下一次的探究活动作好准备 设计特色:空气的存在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但究竟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怎样正确地进行科学探究,对于三年级才刚接触科学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搀扶下逐渐放开,先大胆猜测空气的存在,再动脑筋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课能产生的现象,然后思考着去进行亲历实验的过程,学会正确的探究方法,通过先动脑筋想再动手做,动口说,多方位强化学生对空气存在的体验与感悟,增进对空气存在的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巩固练习:1、空气有____、____、____、___特点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2、你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流动?3、说一说空气和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附板书设计: 相同点不同点空气无色、无味、无形轻、看不见,摸不着、气体水重、看得见,摸得着、液体 学生记录单实验名称证明空气的存在实验目的证明空气的存在实验器材塑料袋、牙签、气球、泡泡水、空气清新剂、矿泉水瓶、小纸片、天平、水槽我选择的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