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提高中职学生哲学学力的教学浅探.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9671834
  • 上传时间:2021-1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提高中职学生哲学学力的教学浅探 沈怡[摘 要] 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发现哲学这一模块相对较难开展教学,学生对这门课程有距离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想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并将哲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尝试用歌词、电影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感悟人生,在激发学生感受哲学、思考人生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关 键 词] 中职哲学;提高学力;激发兴趣[] G712 [文献标志码] A [] 2096-0603(2018)17-0144-02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那么人生,不也就是一段轨迹、一个过程、一首诗歌、一篇故事哲学的魅力无穷,能够直面人类的困惑,追寻人生的价值哲学素养是一个人由内而外延伸出来的气质和修养,它作为人的综合素养体系的基础,在职业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它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校园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可以长时间看一些同类型的漫画,背一些听不清的流行歌曲歌词是什么促使他们可以长时间做一些在我们看来很无聊的事情呢?而看课本、背讲义却是学生不愿问津的事情俗话说得好“不能强按牛喝水”,兴趣就如一块魔方,它能使人对某事物产生迷恋心理,从而驱使个体十分乐意去接近、认识、研究。

      从事中职德育教学已经好多个年头了,越来越感到在教学中想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一味强压学生是没用的特别是《哲学与人生》這一模块,不仅笔者,不少老师也时常感到困惑但是哲学本身的一些原理和方法论离学生的生活语言还是太过遥远上课的效果往往是学生怀着好奇心坚持了两节课,到后面就开始感觉枯燥、乏味,甚至认为这是一门“无聊”“无用”的学科更何况现在的学生有一种逆反心理,简单地强压可能适得其反幸运的是教育部对教材进行了新一轮课改,教材内容比以往更加适合中职学生,也增加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材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我也在此基础上尝试了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哲学学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这里学生自己是内因,而教师只是外因如果学生不喜欢哲学这门课,不真正主动学习,教师就是很用心地备课,也只是在做无用功,反之,则能把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一、提高学生学力,感受哲学魅力的思考人生需要哲学智慧,每个人一生都需要至少一次的哲学沐浴提升学生的哲学学力,即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哲学与人生”的主角,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想要提升学生的哲学学力,首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孔子也曾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对哲学的兴趣后,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对哲学的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思维,而不是格格不入的高深学科在哲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积极探求,针对哲学学科学力的提升开出教学策略“良方”二、尝试多元方式激发哲学兴趣,提高哲学学力(一)学会分享——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现在的中职学生与不少老师之间的年龄差距,无形中产生了很多代沟我们津津乐道的东西,学生未必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哲学兴趣,我试着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和话题,去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或者促使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非常有感触在课堂中,我给学生介绍了这部电影,并把这一周的哲学作业布置为观赏这部电影,并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体会,感受人生哲学的魅力在课堂分享中,我们通过互相推荐、分享,在平等、开放的状态下,学生自然地融入课堂,与老师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能够和学生保持良好、和谐的关系,在课堂中师生都能以愉悦的心情完成课堂教与学的话,那就比较容易让学生去融入一门新的课程教师亲切的态度和愉快的心情会感染学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

      如果平时能恰当地和学生聊聊天、唠唠嗑,而话题则随意,聊心情、聊对课堂的评价、聊流行……师生之间就能相处更加融洽在一些话题中往往可以激发彼此的灵感,用生活化的方式来解读生活哲理二)借力娱乐、赏识教育——促动哲学思维娱乐综艺是学生最喜欢和最易接受的方式,但是往往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很难搭上边如果能够把这种方式适当地融入我们的哲学教学中,那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赏识教育就是要挖掘学生的优点,找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如果能把娱乐和赏识结合起来,那将更加具有教学吸引力和执行力因为哲学的抽象性,在娱乐互动的环节中,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乐于表达,不管他讲得是否贴合教材,只要是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都会予以肯定和奖励当然,方式不一,或抢答踊跃或哲学故事表述完整或演唱歌曲声音响亮或传声游戏肢体生动或思维有新意……比如,很多学生喜欢听歌、唱歌,那么我就让学生在歌词中寻找具有人生哲理的曲目,并用自己的方式把它演绎出来学生从上个世纪一直到最新流行,找出了非常多的歌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超过预期在歌词分析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去感悟歌词背后的意义,感知人生中的生活哲学。

      如黄家驹作词作曲的《海阔天空》中有一句歌词:“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在学习“顺境逆境”这一人生哲学板块时很有感染力当然,对歌曲的选择需要教师把关,毕竟现在有些歌曲有点不太益于学生的“三观”树立布置作业和考核评价环节也是一样的,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爱好不同,布置一样的题目,对某些学生来说会感觉失败或无趣,久而久之就会放弃哲学这门课,而分类布置作业则有利于学生的参与与投入有一次学习“发展观”模块,我布置了两种形式的作业,一类是找相关哲学故事,一类是找励志歌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选择寻找励志歌曲的学生,找到了一系列的曲目:《水手》《最初的梦想》《隐形的翅膀》《海阔天空》《阳光总在风雨后》《蜗牛》等,还有学生主动制作了PPT,不仅唱歌,还详细分析讲解了歌词的含义,甚至把作词人的人生轨迹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其他学生听得都特别认真,到最后都不约而同地唱了起来,效果非常好三)连线名人、时事——感悟榜样的人生哲学一定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与时俱进地去看待哲学,才能真正理解哲学的内涵有学生认为,哲学课的内容离自己实际较远,而且较空,没什么大用处,因此对哲学课不感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我有意识地从时政、学生身边的现象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书本知识,再反过来让学生用课本知识去分析当前时政、学生身边的现象,从而让学生从思想上感知哲学的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矛盾观”时,我专门开设了“明星成名历程”专题,给学生设置任务驱动模式,搜集和研究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明星的艰辛成名历程有一堂课,我们一起分析周星驰、梁静茹、权志龙等当然,在分享的过程中也能及时地把哲学内容融入其中唯有这样才能使哲学课保鲜,有时代感和實效性,真正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哲学学力三、坚持多元尝试,探索哲学兴趣之径魏书生说过:“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为热衷竞赛取胜而产生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物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竞赛中去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信任学生,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多元化的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基于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是用来指导其他学科思维方式的一门学科,学生对老师讲得很多原理只能凭想象,所以感觉枯燥。

      学生喜欢生动、形象的教学,所以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我尽量恰当地借助智慧教室,运用视频、图片、Flash、音乐、微课等形式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上“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一课时,我就通过大量立体图片,结合动漫、服饰、电影、舞蹈等形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认识到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重要性,这比老师苍白的语言描述有效很多只有用哲学培植出的心灵体验,才会发现生命原来如此美丽;只有将哲学融入生活,哲学才会彰显出顽强的生命力有些学生觉得哲学的人生道理是很容易懂的,不愿意去深刻感悟其中的内涵对知识点都懂了,就觉得其他都是空洞的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适当进行选择练习或组织小竞赛,既可以让学生收起自大的心,明白看似听懂跟真正理解知识并能运用是两回事,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哲学原理,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喜欢上哲学课,从而主动启动哲学思维,感悟人生哲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哲学的学力当我们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用适合学生思维和接受知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激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带动他们,真正意义上提升哲学教学的学力,让学生在哲学世界里感悟人生,感恩生活。

      参考文献:[1]朱军辉.学生高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2).[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14.[3]卢国沽.歌词的背后[M].东方出版中心,2016.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