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管理制度编写规定.doc
17页公司管理制度编写规定公司管理制度编写规定1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管理制度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并规定了管理制度的格式和字号、字体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及分公司管理制度的编写2相关文件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3术语和定义管理制度是指公司针对某一活动或事项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文件形式所规定的要求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4职责4.1企业管理部负责制定《公司管理制度编写规定》,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完善,指导公司总部各部门和分公司严格执行本制度4.2公司总部各部门及分公司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制定有关管理制度5编写规定5.1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5.1.1名称名称应置于正文首页,名称力求简练,但应明确表示出制度的主题,使之能与其他制度相区分名称不必涉及不必要的细节,任何其他必要的详细说明应在范围中给出5.1.2范围范围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每项制度正文的起始位置范围应明确表明制度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指明制度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必要时可指出制度不适用的界限范围的文字应简洁,以便能作内容提要使用范围不应包含要求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本制度规定了……制度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引出:--“本制度适用于……”;--“本制度不适用于……”。
5.1.3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为可选要素,它应列出制度中规范性引用的文件一览表5.1.4定义或术语定义或术语属于可选要素,它主要是给出制度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5.1.5职责职责为必备要素,它主要规定了与本制度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5.1.6制度制度为必备要素,它详细规定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流程、控制和考核等相关内容5.1.7不同版本的等效性确定规章制度的实施日期,解释机构如果一项制度存在多个版本,则需对各个版本的有效性进行规定5.1.8附件附件属于可选要素,它给出制度正文的附加条款或给出对理解、使用制度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主要指与本制度使用与执行有关的各种表格、文件5.2图、表及引用的有关规定5.2.1图5.2.1.1用法如果用图提供信息更有利于制度的理解,则宜使用图每幅图在条文中均应明确提及只允许对图进行一个层次的细分5.2.1.2编号每幅图均应有编号,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图2”等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件之前,并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附件中图的编号见5.3.2.55.2.1.3图题图题即图的名称。
每幅图宜有图题,并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制度中有无图题应统一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5.2.2表5.2.2.1用法如果用表提供信息更有利于制度的理解,则宜使用表每个表在条文中均应明确提及不允许表中有表,也不允许将表再分为次级表5.2.2.2编号每个表均应有编号,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表1”、“表2”等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件之前,并与章、条和图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附件中表的编号见5.3.2.55.2.2.3表题表题即表的名称每个表宜有表题,并置于表的编号之后制度中有无表题应统一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如下所示:示例:表×表题5.2.2.4表头某栏中使用的单位一般应标在该栏表头中量的名称之下示例1:类型线密度kg/m内圆直径mm外圆直径mm如果表中所有单位均相同,应在表的右上方用一句适当的陈述(例如“单位为毫米”)代替各栏中的单位示例2:单位为毫米类型长度内圆直径外圆直径不允许使用示例3的表头,而应使用示例4的表头示例3:尺寸类型ABC示例4:尺寸类型ABC5.2.2.5表的接排如果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续表均应重复表头5.2.3引用5.2.3.1通则通常,应采用引用文件中特定条文的方法,而不要重复抄录需引用的具体内容。
这样,可避免由于重复可能产生的错误或矛盾,也可避免增加篇幅然而,如果认为有必要重复抄录有关内容,则应准确地标明出处引用应使用5.2.3.2至5.2.3.5所示的形式,而不应使用页码5.2.3.2在制度条文中提及制度本身通常,宜根据情况使用“本标准……”或“本制度……”等形式5.2.3.3引用条文5.2.3.3.1例如使用下列表述方式:―“按第3章的要求”;―“符合3.1的规定”;―“按3.1.1给出的细节”;―“见附件C”;―“参见附件B”;―“按第B.2章给出的要求”;―“见6.6.3的示例2”5.2.3.3.2如果需要引用列项中无序号的某项,则使用如下表述方式:“按3.1列项中的第二项规定”如果某条内无序号的列项多于一个,则引用时可使用如下表述方式:“按5.3中第二个列项中的第二项规定”5.2.3.4引用图和表制度中的每个图和表均应在条文中提及例如使用下列表述方式:―“图A.6所示”;―“(见图3)”;―“表2给出”;―“(见表B.2)”5.2.3.5引用其他文件5.2.3.5.1通则引用其他文件可以注日期,也可不注日期所有规范性引用文件,无论是注日期,还是不注日期,均应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出。
5.2.3.5.2注日期引用文件除了5.2.3.5.2中的规定,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注日期(即,针对特定的版本给出年号)引用其他文件的特定章或条、图和表时,均应注日期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随后如果有修改单或修订版,则引用这些文件的制度可根据需要发布修改单,以便引用这些被引用文件的修改单或修订版的内容注日期引用时,使用下列表述方式:―“……按GB×××××.3―1988进行试验,……”(注日期引用其他标准特定的部分);―“……遵照GB/T××××―1997中第3章……”(注日期引用其他标准中特定的章);―“……按GB/T××××.4―1996中表1的规定,……)”(注日期引用其他标准的第4部分中特定的表)5.2.3.5.3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只有引用完整的文件或标准的某个部分,并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下,才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a)根据制度的目的,可接受所引用文件将来的所有改变;b)针对资料性引用的文件不注日期引用应视为包括所引文件的所有修改单和修订版不注日期引用时,使用下列表述方式:―“……按GB/T4457.4和GB3102规定的……”;―“……见GB/T16273……”5.3结构5.3.1层次划分、层次名称及编号表1给出了制度可能具有的层次名称。
表1层次及其名称名称编号示例章条条段附件33.13.1.1[无编号]A5.3.2层次的描述和编号5.3.2.1章章是制度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在每项标准或每个部分中,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章编号编号应从“范围”一章开始,一直连续到附件之前每一章均应有标题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5.3.2.2条条是章的细分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对条编号第一层次的条(例如5.1、5.5等)可分为第二层次的条(例如5.1.1、5.1.2等),需要时,一直可分到第五层次(例如5.1.1.1.1.1、5.1.1.1.1.2等)同一层次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的条时才可设条例如,第10章的条文中,如果没有10.2条,就不应设10.1条第一层次的条宜给出标题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第二层次的条可同样处理在某一章或条中,同一层次的条,有无标题应统一,例如,10.1有标题,则10.2也应有标题5.3.2.3段段是章或条的细分段不编号尽量不出现以下示例所表明的“悬置段”,以避免在引用这些段时产生混淆示例:正确不正确4职责4.1××××××××4.2××××××××4.3×××××××5XXXX4职责××××××××××××××××}悬置段4.1××××××××4.2×××××××5XXXX在以上示例中,不能只将所标出的悬置段作为“第4章”,因为严格地讲4.1和4.2也属于第4章。
为了避免这类问题,应将未编号的悬置段编为“4.1××××××××”,并且将原来的4.1和4.2重新编号(如上面示例)5.3.2.4列项列项可用下述形式引出:一个句子(见示例1);一个句子的前半部分,该句子由分行列举的各项来完成(见示例2)列项中每一项前应加破折号或圆点如果需要识别时,则在每一项前加上后带半圆括号的小写拉丁字母序号在字母形式的列项中,如果需要对某个项进一步细分成需要识别的分项,则应使用后带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序号(见示例3)示例1:仪器的振动可能产生于;--转动部件的不平;--机座的轻微变形;--滚动轴承;--气动负载示例2:仪器中的振动可能产生于:转动部件的不平;机座的轻微变形;滚动轴承;气动负载示例3:制度中使用的量和单位:a)小数点符号为“.”;b)标准应只使用:1)GB3101、GB3102各部分所给出的单位;2)GB3101给出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如分(min)、小时(h)、天(d)、度(°)、分(′)、秒(″)、升(L)、吨(t);3)…………;5.3.2.5附件制度中提及附件时的措辞方式,如“遵照附件A的规定”,“见附件C”等应按制度中提及附件的先后次序编排附件的顺序,每个附件应有一个编号,附件编号由“附件”和随后表明顺序的大写拉丁字母组成,字母从“A”开始,例如“附件A”。
如果只有一个附件仍应标为“附件A”附件编号下方是附件标题每个附件中章、图、表的编号应重新从1开始,编号前应加上附件编号中表明顺序的字母,字母后跟下脚点例如:附件A中的章用“A.1”、“A.2”、“A.3”等表示;图用“图A.1”、“图A.2”等表示5.3页面设置及有关格式5.3.1页面设置采用A系列规格纸张的A4幅面(210mm×297mm),在特殊情况下(如图样、表不能缩小时),标准幅面允许根据实际需要延长和加宽,倍数不限,此时,页码等的位置应做相应调整上下页边距均为2.5厘米,左右页边距为2.8厘米,页眉距边界为1.5厘米,页脚为1.75厘米未作规定时默认行间距为1.25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为0.25倍行距页码位于页面底端(页脚)居中位置,采用阿拉伯数字,字号采用小五号宋体5.3.2排版和文字格式5.3.2.1制度名称制度名称位于正文第一行,居中排列,采用小三号黑体;5.3.2.2章、条、段章、条的编号和标题字体为小四号黑体,编号顶格排,编号与标题或文字之间空一个字的间隙段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空两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5.3.2.2列项列项及其编号为五号宋体,各项前面的破折号、圆点或字母编号(后带半圆括号的小写拉丁字母)均空两个字起排,其后的文字以及文字回行均应置于距版心左边五个字的位置。
字母编号下一层次的数字编号(后带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破折号或圆点均空四个字起排,其后的文字以及文字回行均应置于距版心左边七个字的位置第一层次列项中的段空四个字起排,回行时应置于距版心左边五个字的位置5.3.2.3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